第三百一十四章 军制换装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其实朱由校早就猜想到了,山东的那些人,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敛财机会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都已经处处防备,处处落实到位了,居然还不能有效的制止,看来他还是太过低估孔家的力量了。
别看孔家虽然家大业大的,但人总是不知足的,没有人不会对钱财起觊觎之心,除非真的是品德高尚。
可纵观历史,除了第一代圣人孔子以外,孔家其他的人,显然不具备这种清高的人品,以及高尚的德行。
而正在此时,祸乱了大明朝二百多年的白莲教又出现了,山东好几个府县,都有了白莲教的旗号。
而当地官府,对于这一切都是不管不顾,好似与他们无关一样,如果不是早就派遣了总抚大臣和监察御史前去灾区,维持当地局势,恐怕早已生乱。
一直有野心的白莲教,同样不会放过这种忽悠百姓,招兵买马的大好时机。
自宋朝以后,山东每逢所谓的民变兵变之类的,这背后必然是少不了白莲教的踪影。
他们就算不是主要策划者和实行者,也肯定推波助澜,在背后出了不少力。
白莲教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你觉得他早就不存在了,他就会时不时的跳出来给你搞事。
他刚一登基,就派崔应元前去山东的目的,就是要摸清楚白莲教的所有底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把他们连根拨起,再也不能为祸百姓。
他也正是清楚的知道,山东不比其他地方,所以实施的方案也不一样,还特别设立了总抚赈灾大臣这一职务,以及一套全新的体系。
可万万没想到,还是不能压制住他们。
朱由校又深度追问起来,想要获取更多的信息。
但张维贤所知道的也有限,他这些消息也是从各处旁敲侧击而来,因此只得将此时搁置,等会宫后在慢慢调查。
而关外的形势变化,张维贤只是轻描淡写的简单说了一下,与奏本上所说的内容大致一样。
朱由校以为他的还是二手信息,因此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其实张维贤一直都在关注,只是他见老奴并未踏足辽东,这事也就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不管哪个死了,对大明朝都是有利的。
如果让朱由校知道了内情,恐怕他也只会感慨一句,时代的局限性实在是太致命了。
接着他又询问起了羽林军的训练情况,张维贤当即就将现在的情况做了一次简单的汇报。
自他离京以后,军队就掌握在他张家的手里,张维贤知道的比皇帝还要多。
现在的羽林军,足足有满编十二万人,虽然有半数都是新招募的,但已经具备了不俗的战斗力。
尤其是朱由校极为看重的神机营,装备的更换进行的如火如荼,第一批量产的神武铳,已经在十日前正式交由军队列装了。
自神武自生火铳研发成功以后,毕懋康立刻将此火铳的量产工作放在首位。
亲自培训了一批工匠后,并没有着急的去进行制造产出,而是让这些工匠,各自去教学其他不懂的工匠。
由于制作的工艺比火绳枪和鸟铳这些要难上一个档次,因此他是一点都不敢马虎,时不时的还要随机抽查,看看底下的工匠们,是否合格。
足足花了半月多的时间,这数千名火铳工匠,才总算是懂了制作的原理以及工艺。
工匠培训完毕以后,毕懋康立刻将量产提上了日程,为此他将一座最大厂房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作为神武自生火铳的专门制作地。
他知道,皇帝对他研发的自生火铳非常满意,当日巡视兵工厂,检阅神武火铳的时候,皇帝的笑容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因为要求严格,毕懋康定的标准又很高,经过工匠们的日夜赶工,三个多月的时间,也就产出了三千多支神武火铳而已。
朱由校沉思了一下,随即回应道:
“三千多支神武铳,看来毕懋康是真的尽力了。”
一支合格的燧发枪,三个手艺上乘的工匠来打造,都需要差不多两月时间。
神武火铳比起燧发枪来,威力和射程方面,以及装填方面都是要强出一点的。
因此这制作过程,也要繁琐一些,三个月的时间,两个工匠可以打造一支,速度已经很快了。
除了武器的更新换代,羽林军新制式穿戴物品的改革,也进入了尾声。
朱由校以为,神机营的军士是远程打击火力,根本就不需要冲锋陷阵,和敌人近身搏斗厮杀。
再说了,一群使用火器的人,没有像其他军士一般,经过刻苦的训练,和冷兵器使用的熟练度,怎么可能是敌军的对手。
所以现在的神机营军士,全部都是不穿那种包裹全身的甲胄的,而是特意打造了一种胸甲。
这种胸甲的实用性并不大,可以说是为了穿戴而穿戴,代表性意义更大。
毕竟这不是后世的军队,虽然大明朝的火器发展非常不错,且运用广泛,但说到底还是冷兵器的主流时代。
因此这种特制的胸甲,既是他向时代的妥协,也是旧时代军队发展的限制。
等到十年二十年后,大明朝的军队必然是以火器为主,面对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火铳,盔甲只会显得笨重无比,成为累赘。
而火枪骑兵的训练,进度虽然不是很快,但进行的非常顺利,第一批训练的五千骑,已经基本达到了朱由校定制的标准。
由于神武火铳的数量不够,并且在优先装备神机营的前提下,骑兵日常训练的枪支都是火绳枪。
朱由校的想法是,先练习击发,在马上能够做到从容不迫,且精确度高的时候,才会给他们配发神武燧发枪,练习在马上如何快速装填火药且击发。
因为是前装式颗粒火药的火铳,枪支本身的精准度本就感人,因此在运动当中,还是骑乘在战马上,要想一击命中,还是非常难的。
所以需要军士反复的练习,对手中的火器熟练无比,或许能够凭借经验和手感,以另类的方式去提高。
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都已经处处防备,处处落实到位了,居然还不能有效的制止,看来他还是太过低估孔家的力量了。
别看孔家虽然家大业大的,但人总是不知足的,没有人不会对钱财起觊觎之心,除非真的是品德高尚。
可纵观历史,除了第一代圣人孔子以外,孔家其他的人,显然不具备这种清高的人品,以及高尚的德行。
而正在此时,祸乱了大明朝二百多年的白莲教又出现了,山东好几个府县,都有了白莲教的旗号。
而当地官府,对于这一切都是不管不顾,好似与他们无关一样,如果不是早就派遣了总抚大臣和监察御史前去灾区,维持当地局势,恐怕早已生乱。
一直有野心的白莲教,同样不会放过这种忽悠百姓,招兵买马的大好时机。
自宋朝以后,山东每逢所谓的民变兵变之类的,这背后必然是少不了白莲教的踪影。
他们就算不是主要策划者和实行者,也肯定推波助澜,在背后出了不少力。
白莲教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你觉得他早就不存在了,他就会时不时的跳出来给你搞事。
他刚一登基,就派崔应元前去山东的目的,就是要摸清楚白莲教的所有底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把他们连根拨起,再也不能为祸百姓。
他也正是清楚的知道,山东不比其他地方,所以实施的方案也不一样,还特别设立了总抚赈灾大臣这一职务,以及一套全新的体系。
可万万没想到,还是不能压制住他们。
朱由校又深度追问起来,想要获取更多的信息。
但张维贤所知道的也有限,他这些消息也是从各处旁敲侧击而来,因此只得将此时搁置,等会宫后在慢慢调查。
而关外的形势变化,张维贤只是轻描淡写的简单说了一下,与奏本上所说的内容大致一样。
朱由校以为他的还是二手信息,因此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其实张维贤一直都在关注,只是他见老奴并未踏足辽东,这事也就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不管哪个死了,对大明朝都是有利的。
如果让朱由校知道了内情,恐怕他也只会感慨一句,时代的局限性实在是太致命了。
接着他又询问起了羽林军的训练情况,张维贤当即就将现在的情况做了一次简单的汇报。
自他离京以后,军队就掌握在他张家的手里,张维贤知道的比皇帝还要多。
现在的羽林军,足足有满编十二万人,虽然有半数都是新招募的,但已经具备了不俗的战斗力。
尤其是朱由校极为看重的神机营,装备的更换进行的如火如荼,第一批量产的神武铳,已经在十日前正式交由军队列装了。
自神武自生火铳研发成功以后,毕懋康立刻将此火铳的量产工作放在首位。
亲自培训了一批工匠后,并没有着急的去进行制造产出,而是让这些工匠,各自去教学其他不懂的工匠。
由于制作的工艺比火绳枪和鸟铳这些要难上一个档次,因此他是一点都不敢马虎,时不时的还要随机抽查,看看底下的工匠们,是否合格。
足足花了半月多的时间,这数千名火铳工匠,才总算是懂了制作的原理以及工艺。
工匠培训完毕以后,毕懋康立刻将量产提上了日程,为此他将一座最大厂房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作为神武自生火铳的专门制作地。
他知道,皇帝对他研发的自生火铳非常满意,当日巡视兵工厂,检阅神武火铳的时候,皇帝的笑容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因为要求严格,毕懋康定的标准又很高,经过工匠们的日夜赶工,三个多月的时间,也就产出了三千多支神武火铳而已。
朱由校沉思了一下,随即回应道:
“三千多支神武铳,看来毕懋康是真的尽力了。”
一支合格的燧发枪,三个手艺上乘的工匠来打造,都需要差不多两月时间。
神武火铳比起燧发枪来,威力和射程方面,以及装填方面都是要强出一点的。
因此这制作过程,也要繁琐一些,三个月的时间,两个工匠可以打造一支,速度已经很快了。
除了武器的更新换代,羽林军新制式穿戴物品的改革,也进入了尾声。
朱由校以为,神机营的军士是远程打击火力,根本就不需要冲锋陷阵,和敌人近身搏斗厮杀。
再说了,一群使用火器的人,没有像其他军士一般,经过刻苦的训练,和冷兵器使用的熟练度,怎么可能是敌军的对手。
所以现在的神机营军士,全部都是不穿那种包裹全身的甲胄的,而是特意打造了一种胸甲。
这种胸甲的实用性并不大,可以说是为了穿戴而穿戴,代表性意义更大。
毕竟这不是后世的军队,虽然大明朝的火器发展非常不错,且运用广泛,但说到底还是冷兵器的主流时代。
因此这种特制的胸甲,既是他向时代的妥协,也是旧时代军队发展的限制。
等到十年二十年后,大明朝的军队必然是以火器为主,面对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火铳,盔甲只会显得笨重无比,成为累赘。
而火枪骑兵的训练,进度虽然不是很快,但进行的非常顺利,第一批训练的五千骑,已经基本达到了朱由校定制的标准。
由于神武火铳的数量不够,并且在优先装备神机营的前提下,骑兵日常训练的枪支都是火绳枪。
朱由校的想法是,先练习击发,在马上能够做到从容不迫,且精确度高的时候,才会给他们配发神武燧发枪,练习在马上如何快速装填火药且击发。
因为是前装式颗粒火药的火铳,枪支本身的精准度本就感人,因此在运动当中,还是骑乘在战马上,要想一击命中,还是非常难的。
所以需要军士反复的练习,对手中的火器熟练无比,或许能够凭借经验和手感,以另类的方式去提高。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04312/316961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