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周军情况
推荐阅读:穿越者大联盟、我的神秘赶山异闻、犁汉、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诡秘之主:瑶光、刚毅坚卓的他们、机战:从高达OO开始、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斗罗:萧炎穿越成唐三兄弟、这无限的世界、
沈家军凭借齐整的军势以及划时代的装备,对上有人数优势的北辽部落联军时出乎苏乾意料的几乎以碾压之势进行着战斗。
随着章鹏飞领着重骑从斜刺里杀出,本就溃散的部落联军进一步被打散,战场上乱作一团,随处可见的是沈家军有序地清剿着战场上的辽人,倒好像他们成了占了人数优势的一方似的。
但是,正面的硬仗与侧翼的大胜完全是两个情景,大周军和北辽主力军的战斗显地异常焦灼。
“朱帅,神勇军被打退了,冲不上去!”
右将军石烈铁青着脸,向朱震山禀报着战场上的局势。
他率领的由神勇军组成的先锋军执行先攻任务,可惜的是面对辽人的火炮威慑和轻骑干扰,先锋军极难冲到汝阳城下。
有火炮威胁步兵,大周的骑兵比起辽骑又没有优势,数十万人的纠集大战,正面的战场比沈家军所在的侧翼要艰难的多。
正面的周军压力更大,但毕竟此番从根本上来说,沈逸是来帮忙的,大周军即便负担更重,也没有怨言可说。
“朱长威,”
朱震山未作多少犹豫,沉声下令道:“你领七万威远军,替下神勇军!”
“得令!”
朱长威拱手应是,领命而去。
威远军作为朱家的嫡系队伍,比起朝廷的常备军来要强上那么一线,只是经历了之前的大战,十五万威远军已经只剩下不到十万。
原本这块好钢是应该用在刀尖上的,只是此时也不能再藏着掖着了。
“侧翼如何?”朱震山再度发问。
“丁将军传报,侧翼战况占优。”一名将军拱手说道。
总算还有个好消息,朱震山松了一口气。
此时又有人跑进帐中道:“报!西域军传来消息,已大破十余万辽军,正在打扫战场,预计半个时辰后,可以进攻汝阳城侧翼。”
众人听了这友军传来的军报,顿时精神一振,没想到在大周军正面还没取得什么突破的时候,沈逸那边甚至都已经打完了。
如果沈家军开到汝阳城下,无疑会吸引辽军主力的一部分注意力,届时大周军就能打的更轻松一些了。
“好!”朱震山大喝一声,斥道:“传令朱长威,给我顶上去,呼应西域方面,别给威远军丢人!”
“是!”
传令官迅速下去传令,此时有人说道:“元帅,不如等西域军吸引了辽军的注意力,咱们再冲,届时就更轻松了。”
此言一出,朱震山的脸色猛地一黑,帐中的气氛低至冰点。
“沈逸千里迢迢来助,你让别人为我等抗损失,岂还是大丈夫?!”
朱震山沉声怒斥,指着出声的人道:“拖出去,十军棍!”
帐中众将顿时色变,此还是鏖战之时,任何一个人手都可能在关键时刻有关键的作用,这时候惩罚手下将军,是一件颇为不明智的举动。
然而朱震山万分坚持,他冷声道:“怎么?本帅下的令已经不管用了吗!”
一句话将众人恍然中回神,朱震山手下的亲兵最先反应过来,拖着那将军往外走。
不多时,营帐外便传来咬牙忍住但又漏出的些许惨嚎。
“既是盟军,便该一视同仁,此举本帅为境界诸位,日后谁敢于此事有言语,便是这般!”朱震山眼神扫过众人,一字一句说道。
帐中众人面面相觑,旋即异口同声道:“谨遵元帅令!”
朱震山冷哼一声,这才没再就此事言语。
其实,朱震山的压力也异常之大,京城传来消息,在官道上,已经发现了辽人的动静,已经有不少百姓和行商之人遇袭,京城已是人心惶惶。
天子连下两道诏旨,让朱震山调一部分大军回援京城。
但是同一时间,沈逸派人发来了两军联合作战的提议。
经历了几近一整晚的考量和纠结,几乎彻夜未眠,最终,朱震山决定,先与沈逸联合作战,打散辽人主力。
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此举无异于一场豪赌,一旦正面失利,朱震山的下场可想而知。
如果正面大胜,功过相抵,还能保住这个帅位,如若不然.....
朱震山倒是不在意自己的处境,他本来就是个想回故乡种田养老的老将军,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赢下这一仗,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周。
因此,这种战时仍分你我的思想,绝对不允许存在!
--------
正面鏖战,沈家军却无比轻松。
只不过打扫战场的时间花掉了太多,朱震山的威远军顶上前线时,沈家军才刚刚从第一个战场开向汝阳城侧翼。
“咚咚咚……”
伴随着清脆而又极富有节奏感的军鼓声,沈家军的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昂首阔步的向前进大步迈进。
大雾天气下,沈家军的将士们满脸都是坚毅之色,他们死死的握紧手里的长枪,枪尖在阳光的映射之下,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寒光。
身上的铁甲时不时发出哗哗之声,这声响明确的告诉汝阳城的辽人主力,沈家军来了!
曾经饱受蛮虏们欺凌的中原人军队,正面击败了十多万的辽人大军,堂而皇之地开向汝阳城,其士气一时无两。
叶双凡率领的前锋部队走出去一里地后,沈逸翻身跨上踏霄的马背,拔出腰间的长刀,笔直的指向辽人主力所在的汝阳城,厉声喝道:“儿郎们,且随我马踏汝阳,手刃蛮虏!”
“誓死追随主上!”
“万胜!万胜!”
精锐的沈家军齐声发出怒吼,气势如虹,杀气冲天,比起大周军完全是两种局面。
“博然,此地就交给你了。”行道一处山口,沈逸有意地回头向杨博然说道。
此处山口乃是进攻汝阳城的关键性战略地点,不论退还是进,沈家军都必须经过此处,万一这里发生意外,必将落入辽人的包围圈,届时的情况可就不妙了。
因此,沈逸还是将这任务交给了稳健派的杨博然。
杨博然自然知道此中利害,拱手应了命。
随着章鹏飞领着重骑从斜刺里杀出,本就溃散的部落联军进一步被打散,战场上乱作一团,随处可见的是沈家军有序地清剿着战场上的辽人,倒好像他们成了占了人数优势的一方似的。
但是,正面的硬仗与侧翼的大胜完全是两个情景,大周军和北辽主力军的战斗显地异常焦灼。
“朱帅,神勇军被打退了,冲不上去!”
右将军石烈铁青着脸,向朱震山禀报着战场上的局势。
他率领的由神勇军组成的先锋军执行先攻任务,可惜的是面对辽人的火炮威慑和轻骑干扰,先锋军极难冲到汝阳城下。
有火炮威胁步兵,大周的骑兵比起辽骑又没有优势,数十万人的纠集大战,正面的战场比沈家军所在的侧翼要艰难的多。
正面的周军压力更大,但毕竟此番从根本上来说,沈逸是来帮忙的,大周军即便负担更重,也没有怨言可说。
“朱长威,”
朱震山未作多少犹豫,沉声下令道:“你领七万威远军,替下神勇军!”
“得令!”
朱长威拱手应是,领命而去。
威远军作为朱家的嫡系队伍,比起朝廷的常备军来要强上那么一线,只是经历了之前的大战,十五万威远军已经只剩下不到十万。
原本这块好钢是应该用在刀尖上的,只是此时也不能再藏着掖着了。
“侧翼如何?”朱震山再度发问。
“丁将军传报,侧翼战况占优。”一名将军拱手说道。
总算还有个好消息,朱震山松了一口气。
此时又有人跑进帐中道:“报!西域军传来消息,已大破十余万辽军,正在打扫战场,预计半个时辰后,可以进攻汝阳城侧翼。”
众人听了这友军传来的军报,顿时精神一振,没想到在大周军正面还没取得什么突破的时候,沈逸那边甚至都已经打完了。
如果沈家军开到汝阳城下,无疑会吸引辽军主力的一部分注意力,届时大周军就能打的更轻松一些了。
“好!”朱震山大喝一声,斥道:“传令朱长威,给我顶上去,呼应西域方面,别给威远军丢人!”
“是!”
传令官迅速下去传令,此时有人说道:“元帅,不如等西域军吸引了辽军的注意力,咱们再冲,届时就更轻松了。”
此言一出,朱震山的脸色猛地一黑,帐中的气氛低至冰点。
“沈逸千里迢迢来助,你让别人为我等抗损失,岂还是大丈夫?!”
朱震山沉声怒斥,指着出声的人道:“拖出去,十军棍!”
帐中众将顿时色变,此还是鏖战之时,任何一个人手都可能在关键时刻有关键的作用,这时候惩罚手下将军,是一件颇为不明智的举动。
然而朱震山万分坚持,他冷声道:“怎么?本帅下的令已经不管用了吗!”
一句话将众人恍然中回神,朱震山手下的亲兵最先反应过来,拖着那将军往外走。
不多时,营帐外便传来咬牙忍住但又漏出的些许惨嚎。
“既是盟军,便该一视同仁,此举本帅为境界诸位,日后谁敢于此事有言语,便是这般!”朱震山眼神扫过众人,一字一句说道。
帐中众人面面相觑,旋即异口同声道:“谨遵元帅令!”
朱震山冷哼一声,这才没再就此事言语。
其实,朱震山的压力也异常之大,京城传来消息,在官道上,已经发现了辽人的动静,已经有不少百姓和行商之人遇袭,京城已是人心惶惶。
天子连下两道诏旨,让朱震山调一部分大军回援京城。
但是同一时间,沈逸派人发来了两军联合作战的提议。
经历了几近一整晚的考量和纠结,几乎彻夜未眠,最终,朱震山决定,先与沈逸联合作战,打散辽人主力。
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此举无异于一场豪赌,一旦正面失利,朱震山的下场可想而知。
如果正面大胜,功过相抵,还能保住这个帅位,如若不然.....
朱震山倒是不在意自己的处境,他本来就是个想回故乡种田养老的老将军,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赢下这一仗,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周。
因此,这种战时仍分你我的思想,绝对不允许存在!
--------
正面鏖战,沈家军却无比轻松。
只不过打扫战场的时间花掉了太多,朱震山的威远军顶上前线时,沈家军才刚刚从第一个战场开向汝阳城侧翼。
“咚咚咚……”
伴随着清脆而又极富有节奏感的军鼓声,沈家军的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昂首阔步的向前进大步迈进。
大雾天气下,沈家军的将士们满脸都是坚毅之色,他们死死的握紧手里的长枪,枪尖在阳光的映射之下,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寒光。
身上的铁甲时不时发出哗哗之声,这声响明确的告诉汝阳城的辽人主力,沈家军来了!
曾经饱受蛮虏们欺凌的中原人军队,正面击败了十多万的辽人大军,堂而皇之地开向汝阳城,其士气一时无两。
叶双凡率领的前锋部队走出去一里地后,沈逸翻身跨上踏霄的马背,拔出腰间的长刀,笔直的指向辽人主力所在的汝阳城,厉声喝道:“儿郎们,且随我马踏汝阳,手刃蛮虏!”
“誓死追随主上!”
“万胜!万胜!”
精锐的沈家军齐声发出怒吼,气势如虹,杀气冲天,比起大周军完全是两种局面。
“博然,此地就交给你了。”行道一处山口,沈逸有意地回头向杨博然说道。
此处山口乃是进攻汝阳城的关键性战略地点,不论退还是进,沈家军都必须经过此处,万一这里发生意外,必将落入辽人的包围圈,届时的情况可就不妙了。
因此,沈逸还是将这任务交给了稳健派的杨博然。
杨博然自然知道此中利害,拱手应了命。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06630/333129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