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吴国来使
推荐阅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序列大明、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玩家重载、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港综世界的警察、我也是异常生物、退下,让朕来、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73吴国来使
潘濬愤怒了:吴汉两国已经交好许久了,甚至还一起北伐魏国。要不是自己一直没有放下警惕,谁知道这群益州人跑进吴地要干什么。
在吴汉一起北伐的时候,后方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潘濬有一种深深的被背叛感。他的巡逻队整整三十人,竟然死伤二十多个,队官当场毙命。这样的死伤,不会出现在普通的间谍入侵的事件中。
让他震惊又万分愤怒的是,这群入侵者只有区区十几个人,就能打的巡逻队落花流水。而他派出追击的校尉失神落魄地回来,仿佛丢了魂。
校尉一五一十地向潘濬阐述了,逃跑队伍里的那名伤员是怎样为了其他人逃脱而自杀。这样的故事让潘濬后背上蹿起一股凉气,这样的敌人太可怕了。
或许早有不要命的死士在厮杀时可以不畏死亡,但是他根本没见过,有顾忌同伴的安全而不要自己的性命的人。
这种牺牲精神让他恐惧又愤怒,又不得不产生一股敬佩之情。鉴于这种愤怒地敬佩,他破天荒没有砍下那名自杀的汉国细作的脑袋示众,而是命令将刘雨的尸身安葬了。
潘濬第一时间召集诸将,告知了吴将这件突发事件,随即立刻派出了三批人马,分别前往建业、成都和涪陵。
潘濬早早写了一封信,里面详细阐述了这次突发事件,也写了自己的观感和看法。
间谍事件太过突兀,潘濬不知道这是否是诸葛亮的黑手。如果这是来自诸葛亮丞相府的意思,那诸葛亮肯定还会有后手:间谍和巡逻队的厮杀往往是大军交锋的前兆。
作为征战沙场多年的宿将,潘濬敏锐地感受到了危险,因此潘濬要尽快知会吴王,这封信要以最快速度送往建业。
“左营司马潘秘,速去建业,将此书交于吴王。”潘濬十分严肃,严厉地对自己的次子说道。
潘秘起身接令:“末将领命!”
“中军司马潘翥,持我手书和缴获的剑器,立刻前往成都,当面质询诸葛亮。问问他,是要不顾大局,与我大吴开战吗?”
潘翥是潘濬的长子,也是潘濬寄以厚望的继承人。身为官二代,他有着出色的口才。
接到了这样重要又困难的工作,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自己的信任,一时间,潘翥的振奋要远远高于自己的畏难情绪,他慷慨激昂地起身抱拳:“末将领命!”
“左祭酒潘英,持我使节,立刻入涪陵郡,命令郡官交出凶手,明正典刑!否则,本帅就亲提大兵去捉拿细作!”
潘濬冷酷地笑了。实不相瞒,镇驻边境以来,他一直在做战争准备。他知道,二次北伐过后,益州再次国库空虚,诸葛亮已经无力也无粮再支持大军征战了。
现在诸葛亮失手,把一个完美的战争借口送到了他的面前,他不介意为了吴王在益州咬下一口肥肉。反正也是蜀汉人理亏在前。
“其余诸将,集结全军,日夜披甲,放出斥候,清点军资,做好随时入蜀的准备!要是诸葛亮胆敢不低头,我们就为大王出口气,帮他低头!”
一众吴将精神大振,一齐轰然站起:“末将领命!”
……
吴王孙权接到了潘濬的急书,窃喜要多于愤怒。他知道蜀汉边境空虚,只是碍于条约刚刚签订,实在是不好意思下手。这次机会送到了面前,他几乎不假思索地狂喜起来。
“速速传书潘老将军,细作之事,让本王困惑。建业众臣莫衷一是,不知如何是好。”孙权冷笑起来,他暗示的意思很明显:默认潘濬自行其是。
来自潘濬的使者飞快地赶到了建业、涪陵和成都。吴王的使者也从建业出发,直奔潘濬的大军和成都。战争的阴云翻卷起来,谁也想不到,这样一群土改队的小角色要影响天下大势了。
潘濬立刻亲帅所部吴军一万五千人,沿着边境驻军。吴王的使者已经将解决事件的价码开到成都了,潘濬在等待成都的消息。若是诸葛亮不肯低头,承认吴帝尊号并且割地赔款,他就立刻挥师西进。
作为紧邻吴国的涪陵郡,李定最先接到了潘濬使者的通知。潘英毫无遮掩,率领着一百名甲士大摇大摆直奔涪陵郡城。
在路上,他们被**军的士兵拦住。执勤的士兵早就接到了中央的相关命令,没有阻拦,而是将潘英等人带到涪陵郡城。
潘英一路走来,一边暗记地形。作为潘濬的族人和心腹,他自然知道潘濬的意思。潘英已经开始在为征伐益州做准备了。
得益于人民政府的办事效率,潘英很快就如愿以偿见到了李定,他傲然提出了潘濬的要求:“交出凶手,由吴国处死。郡守李定要上书吴王谢罪。”
潘英想的很简单。在他预料中,李定哪怕是为了等待诸葛亮的命令,拖延时间,也不得不交出细作。只要李定交出细作,就能很好地打击益州边军士气,大大提己方士气。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就算李定交出了细作,潘濬也不会轻易罢休的。
事情发展并不像他想象一样。李定断然拒绝:“我们可以赔给吴军士兵家属的抚恤,给吴王谢罪之事可以商量,但是要我们交出我们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样的结果大出潘英意料,他愣怔一下。他从未见过将几名小小细作的性命列于自己威严之上的高官。在他想来,李定可能会拒绝谢罪,但肯定不会对交出几名小小细作有太大抵触,没想到李定的反应恰恰相反。
潘英阴恻恻地笑了,毫不掩饰自己的威胁之意:“李郡守,两国刚刚签订一起北伐的条约,汉国就做出下作之事。潘将军对益州的出尔反尔很是愤怒,若是不能拿贵国的细作抵命,就很难平息他的怒火。”
潘英冷笑一声,补充道:“潘将军自持功高,更兼年龄大了,有时候行事乖张。要是他不乐意了,别说我们这些下属的劝阻,只怕吴王的命令也听不进去。”
“要是潘老将军按捺不住怒火,悍然伐蜀,给贵国造成的损失暂且不说,岂不破坏了两国交好的大计?”
“还是老老实实交出杀戮我大吴军士的凶手吧,否则,一切变故,都要由你李郡守承担责任!”
潘濬愤怒了:吴汉两国已经交好许久了,甚至还一起北伐魏国。要不是自己一直没有放下警惕,谁知道这群益州人跑进吴地要干什么。
在吴汉一起北伐的时候,后方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潘濬有一种深深的被背叛感。他的巡逻队整整三十人,竟然死伤二十多个,队官当场毙命。这样的死伤,不会出现在普通的间谍入侵的事件中。
让他震惊又万分愤怒的是,这群入侵者只有区区十几个人,就能打的巡逻队落花流水。而他派出追击的校尉失神落魄地回来,仿佛丢了魂。
校尉一五一十地向潘濬阐述了,逃跑队伍里的那名伤员是怎样为了其他人逃脱而自杀。这样的故事让潘濬后背上蹿起一股凉气,这样的敌人太可怕了。
或许早有不要命的死士在厮杀时可以不畏死亡,但是他根本没见过,有顾忌同伴的安全而不要自己的性命的人。
这种牺牲精神让他恐惧又愤怒,又不得不产生一股敬佩之情。鉴于这种愤怒地敬佩,他破天荒没有砍下那名自杀的汉国细作的脑袋示众,而是命令将刘雨的尸身安葬了。
潘濬第一时间召集诸将,告知了吴将这件突发事件,随即立刻派出了三批人马,分别前往建业、成都和涪陵。
潘濬早早写了一封信,里面详细阐述了这次突发事件,也写了自己的观感和看法。
间谍事件太过突兀,潘濬不知道这是否是诸葛亮的黑手。如果这是来自诸葛亮丞相府的意思,那诸葛亮肯定还会有后手:间谍和巡逻队的厮杀往往是大军交锋的前兆。
作为征战沙场多年的宿将,潘濬敏锐地感受到了危险,因此潘濬要尽快知会吴王,这封信要以最快速度送往建业。
“左营司马潘秘,速去建业,将此书交于吴王。”潘濬十分严肃,严厉地对自己的次子说道。
潘秘起身接令:“末将领命!”
“中军司马潘翥,持我手书和缴获的剑器,立刻前往成都,当面质询诸葛亮。问问他,是要不顾大局,与我大吴开战吗?”
潘翥是潘濬的长子,也是潘濬寄以厚望的继承人。身为官二代,他有着出色的口才。
接到了这样重要又困难的工作,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自己的信任,一时间,潘翥的振奋要远远高于自己的畏难情绪,他慷慨激昂地起身抱拳:“末将领命!”
“左祭酒潘英,持我使节,立刻入涪陵郡,命令郡官交出凶手,明正典刑!否则,本帅就亲提大兵去捉拿细作!”
潘濬冷酷地笑了。实不相瞒,镇驻边境以来,他一直在做战争准备。他知道,二次北伐过后,益州再次国库空虚,诸葛亮已经无力也无粮再支持大军征战了。
现在诸葛亮失手,把一个完美的战争借口送到了他的面前,他不介意为了吴王在益州咬下一口肥肉。反正也是蜀汉人理亏在前。
“其余诸将,集结全军,日夜披甲,放出斥候,清点军资,做好随时入蜀的准备!要是诸葛亮胆敢不低头,我们就为大王出口气,帮他低头!”
一众吴将精神大振,一齐轰然站起:“末将领命!”
……
吴王孙权接到了潘濬的急书,窃喜要多于愤怒。他知道蜀汉边境空虚,只是碍于条约刚刚签订,实在是不好意思下手。这次机会送到了面前,他几乎不假思索地狂喜起来。
“速速传书潘老将军,细作之事,让本王困惑。建业众臣莫衷一是,不知如何是好。”孙权冷笑起来,他暗示的意思很明显:默认潘濬自行其是。
来自潘濬的使者飞快地赶到了建业、涪陵和成都。吴王的使者也从建业出发,直奔潘濬的大军和成都。战争的阴云翻卷起来,谁也想不到,这样一群土改队的小角色要影响天下大势了。
潘濬立刻亲帅所部吴军一万五千人,沿着边境驻军。吴王的使者已经将解决事件的价码开到成都了,潘濬在等待成都的消息。若是诸葛亮不肯低头,承认吴帝尊号并且割地赔款,他就立刻挥师西进。
作为紧邻吴国的涪陵郡,李定最先接到了潘濬使者的通知。潘英毫无遮掩,率领着一百名甲士大摇大摆直奔涪陵郡城。
在路上,他们被**军的士兵拦住。执勤的士兵早就接到了中央的相关命令,没有阻拦,而是将潘英等人带到涪陵郡城。
潘英一路走来,一边暗记地形。作为潘濬的族人和心腹,他自然知道潘濬的意思。潘英已经开始在为征伐益州做准备了。
得益于人民政府的办事效率,潘英很快就如愿以偿见到了李定,他傲然提出了潘濬的要求:“交出凶手,由吴国处死。郡守李定要上书吴王谢罪。”
潘英想的很简单。在他预料中,李定哪怕是为了等待诸葛亮的命令,拖延时间,也不得不交出细作。只要李定交出细作,就能很好地打击益州边军士气,大大提己方士气。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就算李定交出了细作,潘濬也不会轻易罢休的。
事情发展并不像他想象一样。李定断然拒绝:“我们可以赔给吴军士兵家属的抚恤,给吴王谢罪之事可以商量,但是要我们交出我们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样的结果大出潘英意料,他愣怔一下。他从未见过将几名小小细作的性命列于自己威严之上的高官。在他想来,李定可能会拒绝谢罪,但肯定不会对交出几名小小细作有太大抵触,没想到李定的反应恰恰相反。
潘英阴恻恻地笑了,毫不掩饰自己的威胁之意:“李郡守,两国刚刚签订一起北伐的条约,汉国就做出下作之事。潘将军对益州的出尔反尔很是愤怒,若是不能拿贵国的细作抵命,就很难平息他的怒火。”
潘英冷笑一声,补充道:“潘将军自持功高,更兼年龄大了,有时候行事乖张。要是他不乐意了,别说我们这些下属的劝阻,只怕吴王的命令也听不进去。”
“要是潘老将军按捺不住怒火,悍然伐蜀,给贵国造成的损失暂且不说,岂不破坏了两国交好的大计?”
“还是老老实实交出杀戮我大吴军士的凶手吧,否则,一切变故,都要由你李郡守承担责任!”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08455/312745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