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 第两百零二章 把岳父大人和岳祖父大人绑上船

第两百零二章 把岳父大人和岳祖父大人绑上船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任亮和他原东葫芦川的几个手下干将都回娄烦了,还有冯一龙和他几个弟弟,都在演武场的看台上。
    两人都听说过彼此的名头,又都是降将,早就混熟络了,原本正在低声交谈的,但看到场中那一幕之后,都微微皱了皱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一旁的冯十三鹰啧啧叹道“大哥,姓秦的……”
    “叫秦大人。”
    “哦,大哥,秦大人那些红衣侍从好威风啊,跟咱们冯家庄的兄弟比起来,谁家更强些?”
    冯一龙自嘲地摇头笑了笑“战场厮杀靠的是勇、气势和战阵配合,这一百红衣侍从的刀枪本事不比冯家庄子弟差,气势高一筹不止,战阵配合更不是冯家庄子弟可比的,就是从冯山营挑两百精锐出来,恐怕也不是那一百红衣侍从的对手。”
    “这么厉害?”
    一旁的老黄突然凑过来,咧着大黄牙呵呵笑道“这一百红衣侍从可是大当家的精心挑选,日夜操练出来的,能顶住两百建奴精锐的围攻,你说厉不厉害?”
    冯十三鹰不屑地撇撇嘴“不就是行军走路齐整点,好看点而已,有啥大不了的。”
    蹲在老黄旁边的山猫儿突然冲他扬起下巴,一脸挑衅地说道“不服气是吧,要不咱俩干一场?俺让你一把刀。”
    “干就干,谁怕你了?”冯十三鹰滕地站起身。
    冯一龙拽着他的胳膊,把他硬生生摁下来,道“十三,你不是他对手。”
    “他瞧着比我还小,怎么不是他对手了?”
    老黄笑呵呵地接过话“嘿嘿嘿,山猫儿八岁开始杀人,十岁就跟着大当家的到处做买卖了,连俺这糟老头子都不敢掉以轻心,小十三你就别逞能了。”
    说到这,老黄突然话锋一转,接着道“大当家的说过,三两百人厮杀的时候,全凭本事,谁人本事高,胆气足,就能干得赢,所以,以前俺们也没练过这种行伍阵列,包括最初的那批关帝军,也没练过,练的都是本事和胆气。”
    “大当家的还说,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大战场上,靠的就不仅仅是本事和胆气了,还得有军阵严整和令行禁止,若乱糟糟的一股脑上,本事再高也得败,所以,过了年之后大当家的就开始让俺们练这行伍阵列。”
    “任爷,冯爷,以前东葫芦川和赤坚岭的兄弟过惯了自在日子,如今规矩突然多了,军纪突然严起来了,恐怕他们会有些不自在。”
    “大当家的说了,两位都是聪明人,自然能解决这些个小问题。”
    听到这番话,任亮率先抱拳拱了拱手,笑道“老黄爷请替任某转告大人一声,就说东葫芦川的兄弟都醒目得很,若有耍滑头或不长眼的,军法处置就行了。”
    冯一龙也笑道“老黄爷,赤坚岭的人既然跟了秦大人,自然就不再是冯家庄子弟,而是娄烦关帝军,任凭大人处置。”
    老黄也抱拳拱手,咧着大黄牙笑呵呵道“两位深明大义,糟老头子敬佩,敬佩。”
    ……
    秦川离开了演武场,就带着红衣侍从径直赶往西头沟。
    王继宗也回到了娄烦,正带着乡民在西头沟水库下游的农田里播种,见秦川到来,便在田边的水沟里洗了洗手,然后迎了出来。
    “还剩多少地没种完?”
    秦川翻身下马,走过去问道。
    王继宗指了指旁边耕作的数十个乡民,道“就剩这两亩了,今天就能种完。”
    秦川蹲在田埂上,望着田里新插种进去的番薯秧,泥土里还混有一些黑乎乎散发着刺鼻气味的玩意。
    这是王继宗按照徐光启书中记载沤的粪丹,用牲畜粪便、骨头、内脏、毛发等混合硫磺、砒霜,在一个坑里混合然后埋起来沤成的。
    挖出来的那天秦川特意跑去看,结果差点被熏晕,那冲天的味道比小时候在农村开复合肥时还要浓烈,还要难闻。
    哪怕兑水稀释了才淋进地里,那股气味也依然浓烈。
    地里的秧苗是把番薯埋在温室的沙子里,等生长的足够茂盛后,再截取的秧苗,用这种育秧法来种植番薯,能大大节省种子。
    “对了,明昭,土芋一亩地用了多少种子?”刚想到种子的问题,秦川就不由想到了土豆。
    王继宗苦笑道“二十石土芋种子,拢共两千六百斤,只种了十八亩地,相当于每亩用了将近一百五十斤种。”
    秦川算了算,明朝的一斤等于后世的一斤二两,这点种子也不算多,便点头道“没事,能亩产四百斤就值当了,亩产六百斤就是赚了,产八百斤的话,那
    就赚大发了。”
    王继宗笑了笑“但愿能亩产六百斤以上吧。”
    其实,秦川心里有些无奈,亩产六百斤的土豆,放在动辄亩产五六千斤的后世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但他没有后世那种高产品种,只有从美洲传过来的原始品种,又没有高质量化肥,没有农药,加上干旱,能亩产六百斤他已经很满足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小麦、谷子、糜子之类的庄稼,就是雨水充足的时候亩产也就两石左右,干旱年份连一石都不到,带麸皮也就一百斤上下。
    “大人,从今年起,恐怕就种不了冬小麦,也没法达到两年三熟的效果了。”王继宗忽然又忧愁满面地说道。
    秦川皱了皱眉,他知道王继宗为何这么说,因为天气一年比一年冷。
    “唉,去年春播比前年晚了半个月,今年比去年又晚了半个月,种得越迟,收成越晚,到了秋收,恐怕是来不及种冬小麦了。”
    “而且,今年的冬小麦被冻伤的不少,娄烦谷地那些田地里的长势参差不齐,收成肯定要打些折扣,到了明年,恐怕冻死冻伤的只多不少。”
    秦川揉了揉额角,沉思片刻后,道“明昭,你再写几封信去顺天府,跟那几位开明的大人说,今年的新作物收成之后,若有存余,让他们尽量留给咱们,咱们可以高价买下来,只要有货,银子不是问题。”
    “咱们得多弄点种子,尽快把新作物都种开来,接下来几年肯定都只能一年一熟了,咱们得靠新作物增加产量,但这二十亩土芋就算能亩产六百斤,就算全存起来,到明年也只有一万斤种子,只能种七八十亩地,后年也只能种三百亩地,这点土芋远远不够。”
    “好,我今晚回去就写信。”
    “这些时日辛苦你了,忙完春播,得抓紧时间把人才都培养出来,能为你分担一点是一点,对了,咱们也得继续招贤纳士,尤其是开明的读书人,能招的全招来,银子不是问题,给他们开高点月钱。”
    “大人放心,这些事罗文天都在办,他交游比我广,也比较能说会道,会用些手段,肯定能招到不少贤能。”
    秦川点点头,又拍了拍他肩膀“嗯,这就好,反正你们这些读书人得先辛苦一阵子了。”
    王继宗意味深长地笑道“大人若想走捷径的话,只需将一人纳入账下,四方才子贤能自然会纷纷来投。”
    秦川眉毛一挑“哦?那人是谁?”
    “汾阳文成。”
    “嗯?”
    秦川愣了一下,那不就是自己老丈人吗?
    “没错,正是大人岳丈。”
    王继宗又笑了笑,接着道“大人,您这位岳丈大人的才能不在我之下,明明出身官宦世家却不愿出仕,在山西清流中素有声望,最为关键的是,他父亲文争乃是太仆寺少卿,总理西北马政,虽然只官居四品,却比许多二三品大员更为吃香,更让人乐意讨好巴结。”
    “大人只需娶了文小姐,把文成纳入账下,自然引起山西诸多清流才子,开明贤能的注意,又将这位太仆寺少卿捆在一艘船上,也能引起诸多渴望功名利禄之人的注意。”
    一听这话,秦川就笑了“这主意不错,等朱由检跟我讲和,我就去汾阳把我老婆和岳丈大人一起抬过来。”
    “那我就等着喝大人喜酒了。”
    “对了,你写的那份奏疏,应该已经到朱由检案头了吧。”
    “算算时日,应该是到了。”
    “就不知他看完奏疏是何反应。”
    “应该会息事宁人。”
    “但愿吧,不说这个了,走,咱们上西头沟水库看看水库如何。”
    “好。”
    两人离开田间,策马上了西头沟。
    水库里的水位已经到了总容量的三分之二,上游的两条小溪仍在潺潺往下流,因为周洪山顶的积雪还没完全融化。
    而且,有了春雨和雪融,地下水位肯定会升高,山上的山泉也会出水。
    王继宗说,往年大旱时,山上的山泉也要到五六月份才会枯竭,也就是说,两三个月里,西沟头水库依然能得到水源补充。
    就不知补充的速度能不能赶上蒸发的速度。
    如果能,再加上积雪完全融化,到时候西沟头水库应该能注满水。
    六七月份又是雨季,如果能下那么一两场雨,今年的庄稼收成就不用愁了。
    。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08760/313522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