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远方的危机
推荐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开局赠送天生神力、落崖三载后、我父刘玄德、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横推武道:从虎啸金钟罩开始、横推武道:从龙象镇狱开始、从魂动机开始姬械化斗罗、
两人聊得很开心,到得姬兰捂着嘴打了个哈欠时,王诩这才意识到该回去了。他从草席上起身,对着姬兰躬身行了一礼。
“卫诩怠慢了。想必主公鸡鸣十分便从云梦出发,一路至此已是劳累不堪。我们这就回去吧。”
姬兰眨了眨眼,也站起身来。
“无妨!此次乔装北上,便是安排大司马与大司徒撤离国城之事。明日寅时我便离开,在马车上歇息也是一样的。时辰尚早,不如跟我讲讲你在荧泽遇到的困难。”
两人从课舍内行出,走向修习射艺的校场。
“荧泽缺粮,如今筑城于山岗之上。不但农事不便,而且行商困难。与我当初设想可谓是南辕北辙。若想盘活此地,目前唯一的出路便是着手于军备。趁着北境增兵,拿下司马府军备的生意。”
“这有何难?我明日便将此事告知叔父。至于粮食嘛。司徒大人在城濮根基深厚,可先行从南方运粮。”
王诩感激的对着少女拱手。随后,取来一张木弓,从身旁的箭篓里抽出一支羽箭。弓弦声响,三百步开外正中靶心。
此刻,已是黄昏,远处的视野并不清晰。待到走近箭靶,看清那靶心上的箭矢,姬兰的目光凝滞了几秒,而后,笑了。
“你啊!总是这般神奇。元儿说你是个怪人,我看一点不假。莫不是做了少司马,便准备投身军伍,将来想做个大将军吗?”
王诩那三脚猫的功夫自然是不会走武官的道路。君子六艺本就是这个时代的必修课。他展现弓法绝非是为了显摆。然而,姬兰惊讶的则是与之相识至今,却不知晓少年的弓法如此娴熟。
王诩笑了笑,偏过头,手指方才射箭的地方。
“主公请看!那边与此处箭靶相隔三百步。若箭矢以铁铸头,可达四百步之遥。倘若北戍军装备这木弓,戚城则无忧也。”
姬兰哑然,随后怔怔的望着他。刚才向这边行来,少女倒是没有留心两处的距离。经他这么一说,才恍然意识到这木弓的价值。
“卫诩是想将此物献出,以解戚城之危。大公子与章司马坐镇戚城,兵事自不必担心。可是戚城政务向来由主公处理。倘若戚城被围,不知可有打算?”
“朝歌诸事已必,我会...亲赴戚城。”
战事一旦开启,戚城即便能管得住一万多的驻军,五万的百姓又当如何安置?却是问题。
“主公万不可身陷险地。若是戚城有变,诩愿代主公前往。”
“卫诩...”
姬兰算无遗策。事态的发展早已成竹在胸。王诩亦是猜到对方会做出冒险的事情。为了避免突发情况,这才战前请缨。他们皆是惊才绝艳之人,洞悉彼此心中所想,早已有了默契。
“我呢,思虑不及主公长远。不过,奇怪之人当做惊奇之事。若论管理下属,诩在云梦之时,府衙二十几人便可运作。较之主公的表臣百司府,呵呵...我可是自信满满,当仁不让。去戚城的事,交由卫诩即可。万一时局有变,主公自可以云梦、荧泽之力策应戚城。如此,方能确保戚城万无一失。”
虽说这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事情,或许根本不会发生。但是王诩的举动深深触动了姬兰。少女很感动,偏着头,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许久后,她淡淡的说了句。
“卫诩!你若不是出公之子,那该多好啊。”
天色渐渐昏暗起来,两人沿着原路返回山寨。走入街巷时,烹煮食物散发的香气混在冰冷的空气中,闻着便使人口齿生津。不禁去猜想这附近百姓的饭食。姬兰走的很慢,月光在地上映出二人的身影。少女低垂着脑袋,偶尔轻轻摆动着右手。而后,人影的手臂交叠在一起,她淡淡的露出个笑容。
第二日,天未亮,姬兰与诸师瑕便离开了荧泽。王诩没有送行而是约了墨翟一同去找孙武。
无论是齐、越伐晋,亦或是中行氏与范氏避祸南下,戚城只要保持中立似乎都不会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目标。边境有五万人马,仍在不停的增兵。晋国的叛军想要夺取朝歌威胁洛邑,卫侯又岂会坐以待毙?把君位让出?
最理想的局面便是他们一同毁灭,王诩一方坐等大公子黄袍加身即可。既能名正言顺的解决问题,又不会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王诩与墨翟来到了孙武的住处。老人已经起身,正在吃早饭。见到两人到来,孙武唤来下人加了两双碗筷。
“你们还真会挑时间,今日有口福了。快来尝尝老夫这桂花粥如何?”
两个小辈看着碗里的白粥,迷惑的对望了一眼。王诩拿起木勺在碗里搅了搅。桂花的影子也没看到。墨翟倒是来者不拒,端起碗便喝下了一大口。随后,龇牙咧嘴的捂着嘴巴,一脸的痛苦。王诩隐约闻到一丝酒气,无奈的看向孙武。
“我靠!你这么喝粥,是嫌命太长吗?”
孙武嗜酒如命。如果不是习武的缘故,恐怕年迈的身体难以支撑。他偏偏又嘴巴刁钻,喜欢喝高度酒。几个小辈因此没少劝他。阿季作为荧泽的首席医师,更是关心老人的身体。因此,少女时常盯着老头,不让他在早上饮酒。不想,这老头竟然用酒煮粥。
“你懂什么?小阿季说了,早食不易辛辣。老夫将这酒伴粥烹煮,散散酒气。这样就不会辛辣了。”
如此的重口味王诩是无福消受。于是,他放下碗筷,直奔主题。
“孙老!您是军略行家。我特来讨教,若戚城被围,当如何破解?”
“守城之要在于粮草辎重、民心士气。城坚粮足便可与敌消耗,弓矢强劲便可固守。确保水源、控制疫病、储备民需,做好此三件事,可保守城无忧。而后,从土攻、水攻、火攻三策加以应对。到得敌军粮秣殆尽,自可退敌...”
随后,王诩将戚城的守备力量一一说明。孙武从旁分析,讲的十分详细。墨翟则认真的记录起来。
若想攻破戚城除了打开城门直接杀入城中,根本毫无办法。突破城门,只有三种方法。一是,在城中事先安排内应,煽动百姓,待到混乱时打开城门。二是,挖掘暗道,夜晚潜入城中将守门士卒杀掉。三是,以轒輼直接撞开城门。
说完这些,孙武擦了擦嘴。他直起身,拍了拍王诩的肩膀。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是你小子想出来的。”
紧接着,孙武朝屋内的卧房行去。王诩与墨翟赶忙追了上去。
“什么方法?”
“你莫不是忘了,那云梯?”
他造的云梯不过一丈来高。打个山寨倒是绰绰有余,可戚城三丈高的城墙。制造出10米的云梯并且结实耐用,并非件容易的事情。
孙武拿起床头的酒葫芦,瞅着王诩眯起眼睛。
“别怪老夫没提醒你。把那云梯可要藏好喽。不然,以子所创之物,攻子所守之城。又是一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笑话,成为千古笑柄喽。呵呵...”
“切!在我来看,即便我有幸沦为笑柄,史官亦不会给我机会。”
王诩不屑的吐槽着,孙武与墨翟对他说的话,倒是颇感兴趣。
“噢?此话怎讲?”
“亏您老还自称饱学之士。难道没看出来吗?自相矛盾,买椟还珠等等。说得皆是楚人的蠢笨。其实这样的蠢事哪儿个国家不曾发生过?无非是你们这帮中原人瞧不起楚人,欺负人家没文化。所以,才故意编些故事搬弄是非。信不信?这云梯将来只会与楚国有关,跟我绝迹没关系。”
二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似乎寓言故事中,楚人总是反面教材。就好比鲁班在春秋时期,名声虽大,但不是美名。自他投靠楚国后,每每有了新发明,民间就会流传些关于鲁班的故事。比如,鲁班发明了会飞的木鸟,他老爹便乘坐木鸟意外死了。鲁班发明了轮椅,他老妈又意外死了。
由此可见,这个年代,中原各国打不过楚国,便只好逞一逞口舌之快。
听过王诩的歪理后,孙武拎着酒葫芦,笑盈盈向屋外走去。遇到晨练归来的老仆,仆人反手拿着短剑,剑未入鞘,额前满是汗水。孙武问道:
“什么时辰了?”
“回主人!巳时初刻。”
“哎呦!可以喝酒啦。”
说着,他拔掉木塞,美美的喝了一大口。然后,很是享受的吁了口气,像是忍了很久一般。王诩接过墨翟记录的竹简后,二人分道扬镳。墨翟去了学馆,他则回到家中。一进门,便钻进了书房,对应着孙武讲的守城重点,他将准备的东西全部罗列出来。
直至深夜,一套完美的守城方案终于是写完了。两米长的白布摊在桌案上,字迹未干,红色的丹砂异常鲜亮。密密麻麻的小字,冗长的篇幅,加之红与白的搭配,那张诡异的白布,血淋淋的画面感,犹如陈述冤屈的血书。
按照姬兰的推测,时局的变化不会存在较大的风险。然而,身为商人的王诩,与生俱来的敏锐直觉,让他不敢放松。只有将事情做的面面俱到,把突发情况全部考虑进去。他才敢放心大胆的接下戚城的工作。
很难想象,做完这份计划。他将物资的价值评估后,这才发现城中五万百姓的衣食用度远远超过了军费的开支。也就是说,戚城的软肋不在于驻军,而是如何在守城期间稳住民心。六万军民一天吃掉多少粮食?用掉多少柴薪?产生多少粪便?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围城的时候,就变得复杂起来。
按照一年的时间计算,储备粮草、日用品、伤药、盐铁、兵甲等物。每人足额供应,一场战争下来的损耗在1800万钱。这是个天文数字,相当于云梦与荧泽20年的总收入,更是戚城9年赋税的总和。将战争用数字来表示,更加直观的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低下。6万人一年不干活,给国家带来的负担,就是54万人白干一年。
在那些超级大国面前,动辄爆发几十万人的战争。可见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实力差距。王诩看完这些数字,内心不由得沉重起来。过去一年在云梦的成就,令他沾沾自喜。然而,此刻将两组数据摆在一起,云梦些许的财富却显得微不足道了。
王诩自嘲的笑笑。一直以来他是高估了自己。还好问题不大,或许一年内他已经离开了卫国。临行前,帮阿季找到失散的姐姐。彻底跳出春秋的乱世,未来是个什么样子,也就无需再忧虑了。睡意全无的他又取出一张白布,借着案台上豆点的火光,开始书写起关于豫让的情报。
遥远的北方,庞忠亲临前线。在一间昏暗的茅草屋中,微弱的火光将屋内十几人的身形轮廓隐隐的勾勒出来。屋中说话之人的声音很小,聆听的诸人皆是满脸肃容。
“中行寅与范吉射已经逃出了重围。奇怪的是,他们并未返回封邑,而是南下去了洛邑。智瑶正领着三卿的兵马沿途围堵。估计不出两日,双方便会遭遇。”
说话的人禀报完后,庞忠点了点头,另一人继续汇报起来。
“小人扮作流民一路行至邯郸。城中守备空虚,百姓在军队的驱逐下正向我军布防一线涌入。不过,戚城以北却无流民。齐人亦无动作...”
那人说到此处,屋内所有的人向他投去疑惑的目光。庞忠感到一丝不妙,急忙追问道:
“军队?哪儿来的军队?有多少人?”
“回大人!是范氏封邑的驻军,邯郸城外,大概有两万人左右。”
众人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看来他们是多虑了。军队驱逐百姓的目的,八成是为了死守邯郸,为撤退争取时间。
突围而出的两族家主,如今已是走投无路。他们将追兵引去洛邑,其实是心存侥幸。他们在赌,赌天子没有下诏前,晋侯一方的兵马是决计不敢进入周王畿的。倘若赌赢了,无功而返的追兵必然会去他们的封邑清算报复。
放弃全盘,只固守邯郸这座坚城,继续拖延。为撤离人口、转移财货争取时间。如果真能如此,卫国北境便无忧了。
那人禀报完后,又有一人继续说道:
“大人新的身份已经安排好了,是司空府的匠头。据探子回报,明日大批晋国匠人会途径此处,我等在此设伏,大人可趁乱混入其中。确保万无一失。”
庞忠点了点头。随后,挑了两名属下与他一同行动。此次,他亲临前线便是为了打入敌人内部,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扭转战局。
司空府匠人的身份是庞忠的首选。由于这些匠人会在战前为大军准备攻城器械,战时负责修补剑戟,制造箭矢等物。所以,最容易长期潜伏且不易暴露。
到得诸人禀报完毕,庞忠开始新的部署。
“查一下戚城以北的齐国边境,确认流民没有进入齐地。这很重要。三日内,必须向我回复。还有...让晋地的乡间活跃起来。最好能打探到后续南下的流民。人数、路线、是否有军队随行...”
“卫诩怠慢了。想必主公鸡鸣十分便从云梦出发,一路至此已是劳累不堪。我们这就回去吧。”
姬兰眨了眨眼,也站起身来。
“无妨!此次乔装北上,便是安排大司马与大司徒撤离国城之事。明日寅时我便离开,在马车上歇息也是一样的。时辰尚早,不如跟我讲讲你在荧泽遇到的困难。”
两人从课舍内行出,走向修习射艺的校场。
“荧泽缺粮,如今筑城于山岗之上。不但农事不便,而且行商困难。与我当初设想可谓是南辕北辙。若想盘活此地,目前唯一的出路便是着手于军备。趁着北境增兵,拿下司马府军备的生意。”
“这有何难?我明日便将此事告知叔父。至于粮食嘛。司徒大人在城濮根基深厚,可先行从南方运粮。”
王诩感激的对着少女拱手。随后,取来一张木弓,从身旁的箭篓里抽出一支羽箭。弓弦声响,三百步开外正中靶心。
此刻,已是黄昏,远处的视野并不清晰。待到走近箭靶,看清那靶心上的箭矢,姬兰的目光凝滞了几秒,而后,笑了。
“你啊!总是这般神奇。元儿说你是个怪人,我看一点不假。莫不是做了少司马,便准备投身军伍,将来想做个大将军吗?”
王诩那三脚猫的功夫自然是不会走武官的道路。君子六艺本就是这个时代的必修课。他展现弓法绝非是为了显摆。然而,姬兰惊讶的则是与之相识至今,却不知晓少年的弓法如此娴熟。
王诩笑了笑,偏过头,手指方才射箭的地方。
“主公请看!那边与此处箭靶相隔三百步。若箭矢以铁铸头,可达四百步之遥。倘若北戍军装备这木弓,戚城则无忧也。”
姬兰哑然,随后怔怔的望着他。刚才向这边行来,少女倒是没有留心两处的距离。经他这么一说,才恍然意识到这木弓的价值。
“卫诩是想将此物献出,以解戚城之危。大公子与章司马坐镇戚城,兵事自不必担心。可是戚城政务向来由主公处理。倘若戚城被围,不知可有打算?”
“朝歌诸事已必,我会...亲赴戚城。”
战事一旦开启,戚城即便能管得住一万多的驻军,五万的百姓又当如何安置?却是问题。
“主公万不可身陷险地。若是戚城有变,诩愿代主公前往。”
“卫诩...”
姬兰算无遗策。事态的发展早已成竹在胸。王诩亦是猜到对方会做出冒险的事情。为了避免突发情况,这才战前请缨。他们皆是惊才绝艳之人,洞悉彼此心中所想,早已有了默契。
“我呢,思虑不及主公长远。不过,奇怪之人当做惊奇之事。若论管理下属,诩在云梦之时,府衙二十几人便可运作。较之主公的表臣百司府,呵呵...我可是自信满满,当仁不让。去戚城的事,交由卫诩即可。万一时局有变,主公自可以云梦、荧泽之力策应戚城。如此,方能确保戚城万无一失。”
虽说这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事情,或许根本不会发生。但是王诩的举动深深触动了姬兰。少女很感动,偏着头,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许久后,她淡淡的说了句。
“卫诩!你若不是出公之子,那该多好啊。”
天色渐渐昏暗起来,两人沿着原路返回山寨。走入街巷时,烹煮食物散发的香气混在冰冷的空气中,闻着便使人口齿生津。不禁去猜想这附近百姓的饭食。姬兰走的很慢,月光在地上映出二人的身影。少女低垂着脑袋,偶尔轻轻摆动着右手。而后,人影的手臂交叠在一起,她淡淡的露出个笑容。
第二日,天未亮,姬兰与诸师瑕便离开了荧泽。王诩没有送行而是约了墨翟一同去找孙武。
无论是齐、越伐晋,亦或是中行氏与范氏避祸南下,戚城只要保持中立似乎都不会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目标。边境有五万人马,仍在不停的增兵。晋国的叛军想要夺取朝歌威胁洛邑,卫侯又岂会坐以待毙?把君位让出?
最理想的局面便是他们一同毁灭,王诩一方坐等大公子黄袍加身即可。既能名正言顺的解决问题,又不会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王诩与墨翟来到了孙武的住处。老人已经起身,正在吃早饭。见到两人到来,孙武唤来下人加了两双碗筷。
“你们还真会挑时间,今日有口福了。快来尝尝老夫这桂花粥如何?”
两个小辈看着碗里的白粥,迷惑的对望了一眼。王诩拿起木勺在碗里搅了搅。桂花的影子也没看到。墨翟倒是来者不拒,端起碗便喝下了一大口。随后,龇牙咧嘴的捂着嘴巴,一脸的痛苦。王诩隐约闻到一丝酒气,无奈的看向孙武。
“我靠!你这么喝粥,是嫌命太长吗?”
孙武嗜酒如命。如果不是习武的缘故,恐怕年迈的身体难以支撑。他偏偏又嘴巴刁钻,喜欢喝高度酒。几个小辈因此没少劝他。阿季作为荧泽的首席医师,更是关心老人的身体。因此,少女时常盯着老头,不让他在早上饮酒。不想,这老头竟然用酒煮粥。
“你懂什么?小阿季说了,早食不易辛辣。老夫将这酒伴粥烹煮,散散酒气。这样就不会辛辣了。”
如此的重口味王诩是无福消受。于是,他放下碗筷,直奔主题。
“孙老!您是军略行家。我特来讨教,若戚城被围,当如何破解?”
“守城之要在于粮草辎重、民心士气。城坚粮足便可与敌消耗,弓矢强劲便可固守。确保水源、控制疫病、储备民需,做好此三件事,可保守城无忧。而后,从土攻、水攻、火攻三策加以应对。到得敌军粮秣殆尽,自可退敌...”
随后,王诩将戚城的守备力量一一说明。孙武从旁分析,讲的十分详细。墨翟则认真的记录起来。
若想攻破戚城除了打开城门直接杀入城中,根本毫无办法。突破城门,只有三种方法。一是,在城中事先安排内应,煽动百姓,待到混乱时打开城门。二是,挖掘暗道,夜晚潜入城中将守门士卒杀掉。三是,以轒輼直接撞开城门。
说完这些,孙武擦了擦嘴。他直起身,拍了拍王诩的肩膀。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是你小子想出来的。”
紧接着,孙武朝屋内的卧房行去。王诩与墨翟赶忙追了上去。
“什么方法?”
“你莫不是忘了,那云梯?”
他造的云梯不过一丈来高。打个山寨倒是绰绰有余,可戚城三丈高的城墙。制造出10米的云梯并且结实耐用,并非件容易的事情。
孙武拿起床头的酒葫芦,瞅着王诩眯起眼睛。
“别怪老夫没提醒你。把那云梯可要藏好喽。不然,以子所创之物,攻子所守之城。又是一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笑话,成为千古笑柄喽。呵呵...”
“切!在我来看,即便我有幸沦为笑柄,史官亦不会给我机会。”
王诩不屑的吐槽着,孙武与墨翟对他说的话,倒是颇感兴趣。
“噢?此话怎讲?”
“亏您老还自称饱学之士。难道没看出来吗?自相矛盾,买椟还珠等等。说得皆是楚人的蠢笨。其实这样的蠢事哪儿个国家不曾发生过?无非是你们这帮中原人瞧不起楚人,欺负人家没文化。所以,才故意编些故事搬弄是非。信不信?这云梯将来只会与楚国有关,跟我绝迹没关系。”
二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似乎寓言故事中,楚人总是反面教材。就好比鲁班在春秋时期,名声虽大,但不是美名。自他投靠楚国后,每每有了新发明,民间就会流传些关于鲁班的故事。比如,鲁班发明了会飞的木鸟,他老爹便乘坐木鸟意外死了。鲁班发明了轮椅,他老妈又意外死了。
由此可见,这个年代,中原各国打不过楚国,便只好逞一逞口舌之快。
听过王诩的歪理后,孙武拎着酒葫芦,笑盈盈向屋外走去。遇到晨练归来的老仆,仆人反手拿着短剑,剑未入鞘,额前满是汗水。孙武问道:
“什么时辰了?”
“回主人!巳时初刻。”
“哎呦!可以喝酒啦。”
说着,他拔掉木塞,美美的喝了一大口。然后,很是享受的吁了口气,像是忍了很久一般。王诩接过墨翟记录的竹简后,二人分道扬镳。墨翟去了学馆,他则回到家中。一进门,便钻进了书房,对应着孙武讲的守城重点,他将准备的东西全部罗列出来。
直至深夜,一套完美的守城方案终于是写完了。两米长的白布摊在桌案上,字迹未干,红色的丹砂异常鲜亮。密密麻麻的小字,冗长的篇幅,加之红与白的搭配,那张诡异的白布,血淋淋的画面感,犹如陈述冤屈的血书。
按照姬兰的推测,时局的变化不会存在较大的风险。然而,身为商人的王诩,与生俱来的敏锐直觉,让他不敢放松。只有将事情做的面面俱到,把突发情况全部考虑进去。他才敢放心大胆的接下戚城的工作。
很难想象,做完这份计划。他将物资的价值评估后,这才发现城中五万百姓的衣食用度远远超过了军费的开支。也就是说,戚城的软肋不在于驻军,而是如何在守城期间稳住民心。六万军民一天吃掉多少粮食?用掉多少柴薪?产生多少粪便?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围城的时候,就变得复杂起来。
按照一年的时间计算,储备粮草、日用品、伤药、盐铁、兵甲等物。每人足额供应,一场战争下来的损耗在1800万钱。这是个天文数字,相当于云梦与荧泽20年的总收入,更是戚城9年赋税的总和。将战争用数字来表示,更加直观的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低下。6万人一年不干活,给国家带来的负担,就是54万人白干一年。
在那些超级大国面前,动辄爆发几十万人的战争。可见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实力差距。王诩看完这些数字,内心不由得沉重起来。过去一年在云梦的成就,令他沾沾自喜。然而,此刻将两组数据摆在一起,云梦些许的财富却显得微不足道了。
王诩自嘲的笑笑。一直以来他是高估了自己。还好问题不大,或许一年内他已经离开了卫国。临行前,帮阿季找到失散的姐姐。彻底跳出春秋的乱世,未来是个什么样子,也就无需再忧虑了。睡意全无的他又取出一张白布,借着案台上豆点的火光,开始书写起关于豫让的情报。
遥远的北方,庞忠亲临前线。在一间昏暗的茅草屋中,微弱的火光将屋内十几人的身形轮廓隐隐的勾勒出来。屋中说话之人的声音很小,聆听的诸人皆是满脸肃容。
“中行寅与范吉射已经逃出了重围。奇怪的是,他们并未返回封邑,而是南下去了洛邑。智瑶正领着三卿的兵马沿途围堵。估计不出两日,双方便会遭遇。”
说话的人禀报完后,庞忠点了点头,另一人继续汇报起来。
“小人扮作流民一路行至邯郸。城中守备空虚,百姓在军队的驱逐下正向我军布防一线涌入。不过,戚城以北却无流民。齐人亦无动作...”
那人说到此处,屋内所有的人向他投去疑惑的目光。庞忠感到一丝不妙,急忙追问道:
“军队?哪儿来的军队?有多少人?”
“回大人!是范氏封邑的驻军,邯郸城外,大概有两万人左右。”
众人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看来他们是多虑了。军队驱逐百姓的目的,八成是为了死守邯郸,为撤退争取时间。
突围而出的两族家主,如今已是走投无路。他们将追兵引去洛邑,其实是心存侥幸。他们在赌,赌天子没有下诏前,晋侯一方的兵马是决计不敢进入周王畿的。倘若赌赢了,无功而返的追兵必然会去他们的封邑清算报复。
放弃全盘,只固守邯郸这座坚城,继续拖延。为撤离人口、转移财货争取时间。如果真能如此,卫国北境便无忧了。
那人禀报完后,又有一人继续说道:
“大人新的身份已经安排好了,是司空府的匠头。据探子回报,明日大批晋国匠人会途径此处,我等在此设伏,大人可趁乱混入其中。确保万无一失。”
庞忠点了点头。随后,挑了两名属下与他一同行动。此次,他亲临前线便是为了打入敌人内部,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扭转战局。
司空府匠人的身份是庞忠的首选。由于这些匠人会在战前为大军准备攻城器械,战时负责修补剑戟,制造箭矢等物。所以,最容易长期潜伏且不易暴露。
到得诸人禀报完毕,庞忠开始新的部署。
“查一下戚城以北的齐国边境,确认流民没有进入齐地。这很重要。三日内,必须向我回复。还有...让晋地的乡间活跃起来。最好能打探到后续南下的流民。人数、路线、是否有军队随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08776/313593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