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大医李可 > 第四十九章 当年事

第四十九章 当年事

推荐阅读: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诸天万界游戏,只有我知道剧情混在末日,独自成仙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献祭成神整个诡异世界都在等着我上天天倾之后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两界:别叫我邪魔!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

    他们一直忙活到深夜,才把这村子里这些流感病人给看完,累的不行,年纪最大的高丛云诊脉的时候差点睡着。
    倒也不是说病人太多,三个人分一分,一个村子下来也没多少。主要是他们今天挑着这么多东西走了一个大白天啊,晚上还要进行这么高强度的脑力活动。
    诊治完,村干部给他们找了住宿的地方。
    “哎呀……我累不行了,我要先睡了。”高丛云往炕上一躺,衣服都没脱,就不肯起来了,他年纪最大,体力也最弱。
    这四个大男人挤在一个房间的大炕上。
    赵焕章对其他人说:“去洗把脸,不嫌麻烦就泡个脚,明天还要早起去乡里。”
    “我不洗,我不嫌脏。”杨德贵活的可糙了。
    赵焕章看向了李可,见李可始终皱着眉头,他问:“咋?还在想那个大叶性肺炎的小孩?”
    李可缓缓点头,他问:“赵大夫,你怎么对西医的那些名词这么熟?你以前学过西医?”
    赵焕章说:“我不是刚培训回来嘛,不然你以为我培训个甚?”
    “啊?”李可露出不解之色。
    躺在炕上高丛云老大夫咕哝道:“进修是同化,团结是消灭。还团结中西医,分明西医时兴多了,废中医废好几回了,他们下乡补助都比我们多。”
    赵焕章赶紧往门外看一眼,小声呵斥道:“好好睡你的觉,说甚梦话!”
    李可疑惑问:“废好几回中医是什么意思?”
    “是啊,是啊,是啊?甚意思?”杨德贵也八卦的很。
    赵焕章皱了皱眉:“不睡觉了?”
    杨德贵说:“听完故事,我就睡了。”
    赵焕章有些无语,他过去看看门有没有关好。
    李可又想到了自己那个古怪的梦,他问:“我知道的一次是旧时代的中医废止案。”
    “还有这呢?”杨德贵眼睛都亮了,估计是睡不着了。
    赵焕章见门关好了,然后说:“嗯……后来请愿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正等着听故事的杨德贵见这样就没了,顿时垮了脸:“赵大夫,你这故事讲得,跟说书先生差太远了,还不如我奶小时候哄我的时候讲得好呢。”
    赵焕章一时语塞。
    李可则是问:“咋去请愿的,请愿时候发生甚了?”
    杨德贵又抬起了头。
    赵焕章皱了皱眉。
    在炕上躺着的高丛云咕哝道:“你问他是问对了,他师父就去请愿了。”
    李可露出诧异之色。
    “你是睡着是没睡着啊?”赵焕章气不顺了。
    李可和杨德贵都盯着赵焕章不放了。
    赵焕章摇摇头,见躲不过去了,从身上摸了一根卷烟出来,买不起有烟嘴的香烟,他也会用纸卷,他从不抽旱烟,在麻油灯上点着了,吸一口说:“对,我师父当年也南下。”
    “事情出了之后,全国中医界都沸腾了,北方中医以北平为中心点,尤其以北平四大名医为首。南方中医以上海为中心。我师父当时也算三晋名医,一腔热血之下,也带着我南下了。”
    “你也去了啊?”杨德贵更诧异了。
    赵焕章点点头:“那时候家里有钱,我一个大少爷,天天闲着没甚事干,当然南下了。我们这边,主要是跟着北平中医走。我们最先到的是上海,各省中医先开了大会。”
    “上海中医界上千名中医,停诊一天,自发过来开会了,结果会场人都挤不下。找不到大夫,老百姓不干了,乱糟糟的不行。紧急商量之后,每个省出一个代表,组成请愿团。”
    “但事实上,是超过这个数字的,就像北平的四大名医,比如孔伯华先生,比如施今墨先生也都是请愿团的成员。除了正式请愿团之外,也还有不少名医自己过去了。”
    “到了南京也热闹,一到车站,全是人。喊着支持中医,我们还以为是老百姓自发来了,结果是修路被拆了房子没得到补偿的那些人在浑水摸鱼,喊完支持中医之后,见记者都围过来,他们又嚷着要赔偿了。”
    杨德贵来精神了,这故事性不就上来了嘛。
    李可也愣住了,还有这种插曲?
    赵焕章抽着烟,摇摇头:“到了之后,请愿团就挨个拜访那些政要。请愿团以外的大夫,也都通过自己的关系,想办法去争取社会各界名流的支持。哎,你们知道为什么中医叫国医吗?”
    杨德贵摇摇头。
    李可没有回答。
    赵焕章自己说:“当时新旧之争特别激烈,只要是旧的东西,一律是落后的,需要被抛弃的,所以他们诬我们是旧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叫废止旧医案。”
    “他们甚至说,曰本正是因为废止了汉医,崇尚西医,所以老百姓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才会快速提高,脑袋中落后的枷锁才彻底解开。因此废旧医,就是振中华。”
    “而我们称中医为国医,说的就是中医乃中华之国医,这也是为什么北平医学校后来改名为北平国医学院的原因。那年,请愿团磨破了嘴皮子,站在了祖国文化传承的角度,甚至站在了缺医少药的国民立场上,也说不动他们。”
    “近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也只有县里有西医,农村几万个人才用四个中医大夫。在里面这些乡,甚至连一个大夫都找不出来。乃至今日,依旧是我们这些中医大夫苦苦坚守在最缺医少药的地区。”
    李可沉默了。
    杨德贵则问:“后来呢,后来咋样了?怎么就不了了之了?”
    赵焕章说:“磨嘴皮子,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他们就提议医斗。用疗效来证明,北平的孔伯华先生,顶着巨大压力上场跟西医比试了。”
    杨德贵一下子坐直了:“咋样了,赢了还是输了?”
    赵焕章神情有些落寞:“赢了,但是也输了。”
    杨德贵不解地问:“这是甚意思?”
    赵焕章沉默了一会儿,看向了李可。
    李可看着赵焕章,也沉默了。
    杨德贵见两人不理他,他扫兴地摆摆手:“你讲故事真没意思,你师父在哪儿呢,有机会我想当面问问他,他肯定讲的比你好。”
    赵焕章平静地说:“他死了。”
    杨德贵一愣:“咋死了?”
    赵焕章说:“鬼子来的那一年,叫我师父去治病,我师父不肯去,被打死了。”
    杨德贵怔住了,然后愤愤道:“该死的鬼子,就应该去给他们治病,然后给他们下一堆耗子药,把这群人都毒死了!”
    赵焕章看着麻油灯上的一点颤巍巍的火苗,他说:“他是不会用药害人的。”
    杨德贵问:“为甚?”
    赵焕章微叹一声:“因为他是个大夫。”
    杨德贵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听到这样的话,却也整个人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睡吧。”赵焕章扔掉了手上的烟头,声音中都是疲惫。
    杨德贵躺了下来,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赵焕章见李可坐在炕上,怔怔出神的模样,他从随身携带的包里面找了一个本子出来,说:“当年孔老比试的医案,我那时就做了记录。前段时间,我整理中医典型医案的时候,也把这个抄上去了。”
    赵焕章把本子递给李可,自己睡下了。
    李可手上慢慢握紧。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09285/318034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