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探 > 第十三章 旅舍投住

第十三章 旅舍投住

推荐阅读:洪荒:悟性逆天,我为截教第一仙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横推武道:从降妖伏魔开始皇帝替身:我的体质每天增加一点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领主:序列主宰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大抵是受武侠小说和电视剧影响,一说起古代歇脚入住的店铺,人们总会想起“客栈”二字。
    但这个称呼,其实是在清代时才出现。而在唐代,对于此种店铺,却是除了通用“旅舍”这个称呼外,还有逆旅、旅邸、邸舍、邸店、客舍、旅馆、村店等多种叫法,名字也多因地点而异。
    由于古代官办的馆驿只接待一些官员和使人,民间士庶无权住宿,因此私人经营的旅舍便应运而生。
    这种旅舍,在中国古代,最早开办的时候,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至唐代,旅舍已经发展得十分兴盛了。
    哪怕就是在在不少的唐代传奇笔记中,供人住宿的旅舍,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笔下场景。
    比如最为人熟知的黄粱一梦,里面的主人公的卢生,是在邯郸道上的旅舍里,枕着吕翁赠他的枕头入梦,得到了所谓的梦里富贵。
    而在后世人尽皆知的月老传说,亦是杜陵韦固投宿在宋城旅舍,欲求婚于清河司马潘氏之女,结果巧逢月下老人,指说姻缘,成就了一段佳话。
    到了唐朝时,由于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商业也随之兴盛起来,商人活动更加频繁,活动范围更广泛,直接推动了旅舍的发展与兴盛。
    但旅舍的盈利能力,唐朝与现代社会一样,最终取决于入住率。
    据唐史资料记载,唐代的各大城市,便成为了旅舍最密集的地方。
    如《通典》卷七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时: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
    其中尤以长安、洛阳为最。因为这些地方,除了商贾云集以外,还多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以及等待调选的官员。这些人若无亲友处寄居,通常只能在两京城坊中的旅舍居住。由于两京人地稠密,租赁、投宿的人又多,旅舍不但价格高昂,甚至出现了一室难求的情况。
    所以,但凡旅舍,就必须靠近客源多的地方,故而这座宾悦旅舍,就位于汧阳县东区的中央位置,十分好找,地段却是十分不错。
    李夔注意到,宾悦酒店的门口左侧,是一长排系桩,上面系了颇多的马驴。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马匹与驴子,是因为在唐朝时,除了住宿和饮食这两大业务外,许多的旅舍,还会为旅客提供相应的出行工具。
    这些马匹与驴子,除了可以卖给客人外,也可短期租赁给客人,从而为旅舍赚取外快。
    如《通典》卷七中就记载:“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讲的就是这种情形。
    当然了,如果旅客需要雇佣挑夫、驭手,运送行李杂物等,也可由旅舍主人承办叫人,亦可以向附近的佣作坊,临时雇佣伙计。
    如在《太平广记》中,就有一陈姓书生,出行至延陵地方,到佣作坊觅寻伙计担负药物,前去到他山居的家中。坊人有一夫应声说:“去得,去得。”陈生遂雇此佣夫,絜囊而行。
    李夔正在观看酒店,神思飞扬之时,便有旅舍小二一脸微笑地迎上来。
    “这位客官,可是要前来住店么?”
    李夔点点头,低声道:“你这旅舍,可有空房可住?某此番前来,欲在店中住上数日。”
    一听李夔要住店,那小二顿是一脸笑得稀烂。
    他连声回道:“客官,你来本店,可真是来对地方了。小店虽不甚大,但客房宽敞,住宿舒适,更兼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客官若住上好客房,一天才不过三十文钱,若住其间,当是宾至如归……”
    李夔连忙回道:“仅需普通客房便可。”
    那小二笑容一敛,神色就有些淡了,不过还是陪着笑,低声道:“若是客官普通客房,则是一日十文,倒是便宜得紧。”
    李夔笑道:“好,那你带路,某就在这普通住上几日。”
    小二立即作了个延揽之势:“好,客官果是爽快之人,速速里面请。”
    李夔入得店内,便是大堂,一眼望去,排布了二十余处桌椅,皆是吃食之所。再抬头去看,二楼则尽是套房客间,以供旅人歇住。这般布局,算是唐代旅舍的标配模样。
    “客官,现在已是饭点,可要先吃点东西?”小二嘻笑道。
    李夔摇了摇头:“不急,某呆会再吃,且先领我去看房。”
    “好嘞!”
    很快,李夔随着小二上楼,略略看了一番,便选中了左侧的一间厢房。
    这处普通厢房,虽然屋舍不大,仅可供一人独居,但环境整洁,铺被干净,且开窗朝南,采光极好,李夔十分满意。
    “行了,我就坐这间吧。”
    “好嘞,那小的先下去,给客官办入住手续。客官可先在此休息一阵,下来后再交房钱即可。”小二见生意谈妥,急急言道。
    “好,那你先下去吧。”
    小二先行告辞下去,去给李夔办理入住手续。而李夔本人在房中,略略坐了一阵后,才起身离房,下楼而去。
    下得楼来,交纳房费办完入住手续后,李夔准备开始吃饭。
    此时正是辰时末刻,是唐朝人的“大食”时间。
    自先秦起,为了适应下地种田的时间需要,古人的饮食习惯,皆是一日两餐。
    上午这一顿,称为“大食”,下午这一顿,则称为“小食”。
    当然,在古代的有钱人家,亦是有一日三餐或者是四餐的吃法,当然这样的奢侈待遇,一般的百姓家庭,俱是负责不起,整个民间基本都是一日两餐。
    而在当代社会中,人们所熟悉不过的一日三餐,其真正开始的时间,其实是在宋朝。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变,这都要归功于宋朝的经济发达,百姓生活丰足,有了多吃一餐的本钱。且到了宋朝,也不再实行宵禁制度,晚上的夜生活比较丰富,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多加了一顿晚饭。
    故在这时,李夔看到,这大堂之中前来就餐的客人极多,一眼看去,竟是基本没有空位呢。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12961/332335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