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魏大将军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消息传到大梁时,好巧不巧,魏国正在举行例行朝会。
听闻典甲战死,魏军损失惨重,阳平被破,满朝震怖,喧哗声大起, 刚刚成为魏王的魏增身体微晃,差点晕倒。
就在这时,魏庸站了出来,主动表示愿意领军去前线击退秦国,并且还立下了军令状。
这个时候前线一片糜烂,显然是一个烂摊子, 魏庸还立下了军令状, 堵得满殿朝臣没话说,也不敢说。
他们生怕一开口, 魏庸来句“既然你认为他不行,那么你去”,那可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魏增见到有臣子挺身而出,愿意为国效力,且不说这份能力如何,就这份忠诚也让魏增感动不已。
此刻魏增本已经六神无主,因为占据了阳平的秦军完全可以趁着魏国防线被破,派遣骑兵长驱直入,搅得魏国腹地鸡犬不留,好不容易有臣子挺身而出,宛如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魏庸就被魏增任命为了新的统兵大将,王都内的将领可以尽其挑选。
如果魏庸能够成功击退秦国, 那么掌握部分兵权完全不在话下;如果魏庸能够击退的基础上战胜秦国, 哪怕只是小胜, 成为魏国大将军可能性很大。
受天时影响, 秦国不可能一直进攻魏国,等到气候转冷,秦军不撤兵也得撤兵,当然秦国主动撤兵,跟被赶出去,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军队开拔,不是说走就能走的,需要足够的时间准备,趁着这段时间,秦军正在消化魏军在阳平城中留下的物资,留下足够大军一月所需,其他的全部运走。
阳平城是魏国的一座大城,但蒙骜却不打算一直占领,周边大部分城池都还在魏国的掌控下,与之前秦军攻下的城池联系并不紧密,强行守卫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之前蒙骜攻下的城池可不是随意攻的,那些城池挨着秦国边境,互相依托,这些城池未来将是秦国东郡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东郡的雏形。
蒙骜跟成嶠商量后决定借用阳平城消耗魏军部分力量,就找个机会把城池顺理成章的让给阳平城, 这样对于魏庸而言, 已经算立了一功。
再利用杂牌军和部分秦军精锐混编,跟魏军正面战一场,僵持一段时间就下令精锐秦军撤退,让杂牌军挡住魏军主力一段时间,秦军也好顺势撤退。
这样一来,魏庸又立了一功,夺回城池之功,小胜秦军之功,在魏无忌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当个魏国大将军不过分吧?
不服?
不服你也夺回城池,小胜秦军一场啊!
剧本已经写好,魏庸刚刚率领大军离开大梁,就通过身边的罗网亲卫收到了剧本,身为导演和演员的魏庸对于蒙骜和成嶠编写的剧本非常满意。
等到魏庸率领大军到达阳平,一切都按照剧本排演下去,不过最开始并不顺利。
不是双方没有默契,毕竟双方主将一直在暗中交流,而是魏庸的领兵能力在蒙骜看来太菜了,破绽都已经主动告诉他了,还指挥不好……
搞得蒙骜不得不通过罗网教魏庸怎么打,可以说蒙骜在同时指挥两支军队,不得不说这很搞笑,我自己打我自己?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成嶠的先见之明了,不用战俘,刑徒组成的杂牌军,蒙骜是绝对舍不得用自己手下的军卒用生命去演戏的。
等到蒙骜好不容易指挥魏军像模像样的攻下了阳平城,魏庸的领兵能力总算被蒙骜调教得勉强合格了。
当然,尽管合格了,魏庸还是庸将,不够蒙骜一只手打的,只是不会一不注意放基础错误,常识错误了。
魏军追击“败退”秦军,蒙骜就按照剧本演了下去。
没有精锐秦军支撑,没有秦军督战,杂牌军自然是经不起魏军打击的,好歹人家是正规军,很快就溃败了。
不过没关系,蒙骜已经带着脚力更快的正规秦军撤退了一段距离,溃军影响不了正规秦军。
魏军正忙着砍杀溃军,获得军功,再加上真正断后的骑兵部队以及魏庸的默契配合,秦军撤退得可谓相当从容,军阵严整,明显保留着强大的反击之力。
秦军的反击之力,也是魏庸下令魏军禁止追击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魏庸刚夺回了阳平,又小胜了秦军一场,威望正高,可没有将领敢跟他唱反调。
等到秦军撤着只留下模糊的影子时,魏庸下令不要俘虏,全部杀干净为战死的魏军报仇!
这也是剧本中的内容,蒙骜,成嶠,魏庸都不希望其他人知道这支秦军的真实组成成分,一旦暴露,对他们百害而无一利。
实际上魏庸的命令是极为符合军心的,上上下下都极为赞同,在这个还是以首级魏主要记功方式的年代,只有死人才能提供更多的首级。
再加上秦魏之间的仇恨,虽然没有秦赵那么深,但也浅不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这机会谁不喜欢?
借助屠杀的命令,魏庸在魏军的威望可谓不减反增。
等到魏军夺回阳平,小胜秦军一场,斩首四千余的捷报传回大梁,魏增可是高兴坏了,说出了与原著类似,却有一点细微差别的话。
“魏国有大司空,纵使强秦又有何惧?”
满殿朝臣也很高兴,击退了秦军一是保住了魏国和他们的颜面,二是保住了他们的财产。
第二点无疑更为重要,要是放任秦军进入腹地乱搞,魏国权贵的财产无疑要受损严重,特别是有封地的,没有封地的不过受损小一些罢了。
因为大战严重影响了魏国的百业,特别是商贸,地处中原之地的魏国商贸可谓十分发达,权贵大都豢养着的商人,利用权势做着很多生意。
战争胜利了,对于魏王增以及魏国朝臣权贵有着重大意义,对于其他魏国人显然也同样如此,有些人甚至因为战争饭都吃不起了。
所以魏庸可谓成为魏国的英雄,原本在魏国普通的声望暴增,甚至在天下都有了一定的声望。
对于这样的魏国英雄,魏国,魏增能亏待,敢亏待吗?
因此,魏庸回国后官职就高升了,从大司空变成了大将军,手握魏国部分兵权。
若是战时,除了直属魏王增的禁卫军,其他军队都要受起节制,危机时刻禁卫军需要参战,也要受其节制,此外还收获了无数赏赐。
如今在魏国,魏庸的地位权势不说数一数二,但排在第三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投靠过去,势力将会越来越强,取代魏国宰相,成为第二也不是没有可能,这要看魏庸的手腕怎么样了。
哪怕魏庸斗不过魏国宰相,但凭借“军事才能”,只要不触犯魏增的大忌讳,不犯大错,地位权势都会非常稳固,混得再差也是魏国权贵中前五的存在。
无论是排名前三,还是前五,都称得上魏国顶级权贵中顶级权贵了。
以魏庸在动漫中的阴险无耻,心机城府,再加上背后有成嶠和罗网支持,实际上地位权势后退的可能性不大,保三争二只是基操,再进一步位极人臣的可能性不小。
回到咸阳,收到消息的成嶠笑了,笑得很意味深长。
大礼他已经准备好了,不知他们还会不会按照历史跳进来呢?
听闻典甲战死,魏军损失惨重,阳平被破,满朝震怖,喧哗声大起, 刚刚成为魏王的魏增身体微晃,差点晕倒。
就在这时,魏庸站了出来,主动表示愿意领军去前线击退秦国,并且还立下了军令状。
这个时候前线一片糜烂,显然是一个烂摊子, 魏庸还立下了军令状, 堵得满殿朝臣没话说,也不敢说。
他们生怕一开口, 魏庸来句“既然你认为他不行,那么你去”,那可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魏增见到有臣子挺身而出,愿意为国效力,且不说这份能力如何,就这份忠诚也让魏增感动不已。
此刻魏增本已经六神无主,因为占据了阳平的秦军完全可以趁着魏国防线被破,派遣骑兵长驱直入,搅得魏国腹地鸡犬不留,好不容易有臣子挺身而出,宛如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魏庸就被魏增任命为了新的统兵大将,王都内的将领可以尽其挑选。
如果魏庸能够成功击退秦国, 那么掌握部分兵权完全不在话下;如果魏庸能够击退的基础上战胜秦国, 哪怕只是小胜, 成为魏国大将军可能性很大。
受天时影响, 秦国不可能一直进攻魏国,等到气候转冷,秦军不撤兵也得撤兵,当然秦国主动撤兵,跟被赶出去,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军队开拔,不是说走就能走的,需要足够的时间准备,趁着这段时间,秦军正在消化魏军在阳平城中留下的物资,留下足够大军一月所需,其他的全部运走。
阳平城是魏国的一座大城,但蒙骜却不打算一直占领,周边大部分城池都还在魏国的掌控下,与之前秦军攻下的城池联系并不紧密,强行守卫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之前蒙骜攻下的城池可不是随意攻的,那些城池挨着秦国边境,互相依托,这些城池未来将是秦国东郡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东郡的雏形。
蒙骜跟成嶠商量后决定借用阳平城消耗魏军部分力量,就找个机会把城池顺理成章的让给阳平城, 这样对于魏庸而言, 已经算立了一功。
再利用杂牌军和部分秦军精锐混编,跟魏军正面战一场,僵持一段时间就下令精锐秦军撤退,让杂牌军挡住魏军主力一段时间,秦军也好顺势撤退。
这样一来,魏庸又立了一功,夺回城池之功,小胜秦军之功,在魏无忌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当个魏国大将军不过分吧?
不服?
不服你也夺回城池,小胜秦军一场啊!
剧本已经写好,魏庸刚刚率领大军离开大梁,就通过身边的罗网亲卫收到了剧本,身为导演和演员的魏庸对于蒙骜和成嶠编写的剧本非常满意。
等到魏庸率领大军到达阳平,一切都按照剧本排演下去,不过最开始并不顺利。
不是双方没有默契,毕竟双方主将一直在暗中交流,而是魏庸的领兵能力在蒙骜看来太菜了,破绽都已经主动告诉他了,还指挥不好……
搞得蒙骜不得不通过罗网教魏庸怎么打,可以说蒙骜在同时指挥两支军队,不得不说这很搞笑,我自己打我自己?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成嶠的先见之明了,不用战俘,刑徒组成的杂牌军,蒙骜是绝对舍不得用自己手下的军卒用生命去演戏的。
等到蒙骜好不容易指挥魏军像模像样的攻下了阳平城,魏庸的领兵能力总算被蒙骜调教得勉强合格了。
当然,尽管合格了,魏庸还是庸将,不够蒙骜一只手打的,只是不会一不注意放基础错误,常识错误了。
魏军追击“败退”秦军,蒙骜就按照剧本演了下去。
没有精锐秦军支撑,没有秦军督战,杂牌军自然是经不起魏军打击的,好歹人家是正规军,很快就溃败了。
不过没关系,蒙骜已经带着脚力更快的正规秦军撤退了一段距离,溃军影响不了正规秦军。
魏军正忙着砍杀溃军,获得军功,再加上真正断后的骑兵部队以及魏庸的默契配合,秦军撤退得可谓相当从容,军阵严整,明显保留着强大的反击之力。
秦军的反击之力,也是魏庸下令魏军禁止追击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魏庸刚夺回了阳平,又小胜了秦军一场,威望正高,可没有将领敢跟他唱反调。
等到秦军撤着只留下模糊的影子时,魏庸下令不要俘虏,全部杀干净为战死的魏军报仇!
这也是剧本中的内容,蒙骜,成嶠,魏庸都不希望其他人知道这支秦军的真实组成成分,一旦暴露,对他们百害而无一利。
实际上魏庸的命令是极为符合军心的,上上下下都极为赞同,在这个还是以首级魏主要记功方式的年代,只有死人才能提供更多的首级。
再加上秦魏之间的仇恨,虽然没有秦赵那么深,但也浅不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这机会谁不喜欢?
借助屠杀的命令,魏庸在魏军的威望可谓不减反增。
等到魏军夺回阳平,小胜秦军一场,斩首四千余的捷报传回大梁,魏增可是高兴坏了,说出了与原著类似,却有一点细微差别的话。
“魏国有大司空,纵使强秦又有何惧?”
满殿朝臣也很高兴,击退了秦军一是保住了魏国和他们的颜面,二是保住了他们的财产。
第二点无疑更为重要,要是放任秦军进入腹地乱搞,魏国权贵的财产无疑要受损严重,特别是有封地的,没有封地的不过受损小一些罢了。
因为大战严重影响了魏国的百业,特别是商贸,地处中原之地的魏国商贸可谓十分发达,权贵大都豢养着的商人,利用权势做着很多生意。
战争胜利了,对于魏王增以及魏国朝臣权贵有着重大意义,对于其他魏国人显然也同样如此,有些人甚至因为战争饭都吃不起了。
所以魏庸可谓成为魏国的英雄,原本在魏国普通的声望暴增,甚至在天下都有了一定的声望。
对于这样的魏国英雄,魏国,魏增能亏待,敢亏待吗?
因此,魏庸回国后官职就高升了,从大司空变成了大将军,手握魏国部分兵权。
若是战时,除了直属魏王增的禁卫军,其他军队都要受起节制,危机时刻禁卫军需要参战,也要受其节制,此外还收获了无数赏赐。
如今在魏国,魏庸的地位权势不说数一数二,但排在第三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投靠过去,势力将会越来越强,取代魏国宰相,成为第二也不是没有可能,这要看魏庸的手腕怎么样了。
哪怕魏庸斗不过魏国宰相,但凭借“军事才能”,只要不触犯魏增的大忌讳,不犯大错,地位权势都会非常稳固,混得再差也是魏国权贵中前五的存在。
无论是排名前三,还是前五,都称得上魏国顶级权贵中顶级权贵了。
以魏庸在动漫中的阴险无耻,心机城府,再加上背后有成嶠和罗网支持,实际上地位权势后退的可能性不大,保三争二只是基操,再进一步位极人臣的可能性不小。
回到咸阳,收到消息的成嶠笑了,笑得很意味深长。
大礼他已经准备好了,不知他们还会不会按照历史跳进来呢?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15598/349657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