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景国史略(下)
推荐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开局赠送天生神力、落崖三载后、我父刘玄德、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横推武道:从虎啸金钟罩开始、横推武道:从龙象镇狱开始、从魂动机开始姬械化斗罗、
读到景国横扫天下,统一疆土,建立了这片土地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殊不禁拍案称奇:“为什么读了这么久史书,我居然一点困意都没有?”
他非但丝毫不困,反而觉得自己头脑一片澄明,竟像是刚刚睡醒一样,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难道这个世界的我虽然不学无术,却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子?又或是我刚才悟道,提升了自己读书的潜力?”
秦殊心中思忖片刻,就不再纠结了,不管原因为何,现在的他终于不再是那个沾书就睡的读书废材了。
继续低头读史,只见景国统一之后并未故步自封,而是利用兵家余威,北逐蛮族七百里,筑长城而守藩篱;南征妖族于山林,致使其近乎绝迹。
于是,“蛮族不敢南下而牧马,妖族不敢北上以报怨”。景国昌盛强大无以复加,中原大陆也正式进入安定太平的盛世。
战争既然结束,擅长开疆拓土、攻城拔寨的兵家便日益衰微,景国国君独宠法家,重用名相李斯,以严苛的法律治理国家,废除分封,加强中央集权。因为要恢复连年征战带来的损失,所以对百姓的徭役和赋税也日益加重。
苛政猛于虎。重压之下,百姓揭竿而起,第一次试图推翻景朝的统治。民怨沸腾,国君无奈,只好罢黜法家,将丞相李斯腰斩于市,并且减轻徭役赋税,以此安抚百姓。
此时道家萧何毛遂自荐,自称能平息百姓怒火, 匡扶景朝的江山社稷, 皇帝便拜萧何为相, 采纳他所主张的建议,轻徭薄赋,无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短短十余载,天下果然重归太平, 萧何两次主张“除田租税之半”, 让利于民, 以致景国百姓富足,安居乐业。道家也正式取代了法家的地位, 成了景朝第一学派。
然而好景不长,百年之后,天灾重现人间。起初只是偶然事件, 或是狂风暴雨, 或是地震洪水, 为祸一方, 对黎民百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渐渐天灾变得频繁,接二连三不断发生, 景朝苦心经营的盛世不复存在,天下重新陷入恐惧,人心惶惶。
皇帝体恤百姓, 更不愿国祚毁于天灾,连忙请教道家高人, 希望能够获得破解之法。
然而道家却认为天道无常,只可逆来顺受, 无法以凡人之力抗衡天灾。
皇帝闻言勃然大怒,当即罢黜道家, 将道门中人尽数逐出朝堂,并重新招纳诸子百家中贤能者觐见,询问解决天灾的方法。
此时广川鸿儒董仲舒驾牛车亲赴国都,与皇帝长谈四天三夜,提出“天人感应”的学说,献上“天人三策”,为解决天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他认为,天灾是由某种更高层次的存在降下人间的惩罚,同时也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机遇。正确的面对天灾,制止天灾,可以立功、立德,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四日后,皇帝任命董仲舒为丞相,征召数万儒生共赴天灾,以凡人之躯抗衡灾异,还家国太平安宁。
按照董仲舒的指引,冲入天灾中的儒生居然真的找到了制止天灾的方法,原来每个天灾中心都有一种不可名状之力,称作“天灾之眼”,只要毁掉“天灾之眼”,天灾便会结束。
儒生们前仆后继,死伤无数,终于平息了各处的天灾。
幸存者更是凭此立功、立德,建立不朽功勋,修为突飞猛进, 成就无上伟绩。
史书记载,奔赴天灾之前,景朝上下共有“鸿儒”境三人, “明德”境两人。而制止天灾之后,儒生立功悟道,纷纷破境, 儒门中“鸿儒”境激增至十一人,“明德”境增至四人,董仲舒更是由“明德”境更上一步,成为了景朝儒生中第一个问鼎“证道”境之人。
至此,儒家超越道家,成为了景国第一学派,董仲舒更是极尽荣宠,被尊称为“董子”。
读至此处,秦殊挠了挠后脑勺,忽然想到书院的董夫子,似乎正是千年前董仲舒的后人。
不过董仲舒提出的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好景不长,在儒家平定天灾之后的不久,新的天灾便层出不穷的在各地涌现。
因为平定天灾可以立功立德,提升修为,因此儒门学子纷纷挺身而出,慷慨赴行。
但天灾凶险,屡屡有儒生丧命其中,未过几年,景朝的儒生便迅速凋敝,甚至一度有了后继无人的风险。
皇帝担心儒家传承至此断绝,当即下令诸子百家中有为之士皆可去平定天灾,建立功勋,其中表现优异者不管出身什么学派,都可以获得朝廷的嘉奖。
于是百家传人纷纷出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征伐天灾以建立不朽功业,更能提升自身的修为境界。
至此景朝历经一千六百载,这天灾也横行了一千六百载,期间无数仁人志士死于其中,黎民百姓伤亡者更是不计其数,但这天灾始终无休无止,诸子百家对天灾的征伐也从未停歇。
看到这里,秦殊轻轻合上书页,短暂的回忆了一下,便回想起了董夫子之前提到过的相关内容。
董夫子曾说过,从“儒童”境到“君子”境最为简单,只是儒道入门,只凭领悟圣贤书就可以做到。
但“君子”境再想精进,就必须通过“三不朽”来完成。所谓“三不朽”,指的是立言、立功和立德。征伐天灾,正好可以立功、立德,所以尽管凶险万分,依然有无数儒生愿意奔赴天灾。
思及此处,秦殊突然心中一亮:“等等,如此说来,我在这个世界传播《抡语》,应该算是一种立言了!难怪范勇以及其他同学领悟了《抡语》之后,我的肌肉强度也跟着提升,就像收‘版权费’一样,这其中的本质,竟是立言!”
想明白这一点,秦殊不免窃喜:“这样看来,我便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修为了。继续传播《抡语》以立言,通过征伐天灾去立功、立德。三种方法里立功、立德风险太高,就算伴随着高回报,也并非上上之选。还是立言这条路子稳健扎实,值得选择。”
他非但丝毫不困,反而觉得自己头脑一片澄明,竟像是刚刚睡醒一样,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难道这个世界的我虽然不学无术,却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子?又或是我刚才悟道,提升了自己读书的潜力?”
秦殊心中思忖片刻,就不再纠结了,不管原因为何,现在的他终于不再是那个沾书就睡的读书废材了。
继续低头读史,只见景国统一之后并未故步自封,而是利用兵家余威,北逐蛮族七百里,筑长城而守藩篱;南征妖族于山林,致使其近乎绝迹。
于是,“蛮族不敢南下而牧马,妖族不敢北上以报怨”。景国昌盛强大无以复加,中原大陆也正式进入安定太平的盛世。
战争既然结束,擅长开疆拓土、攻城拔寨的兵家便日益衰微,景国国君独宠法家,重用名相李斯,以严苛的法律治理国家,废除分封,加强中央集权。因为要恢复连年征战带来的损失,所以对百姓的徭役和赋税也日益加重。
苛政猛于虎。重压之下,百姓揭竿而起,第一次试图推翻景朝的统治。民怨沸腾,国君无奈,只好罢黜法家,将丞相李斯腰斩于市,并且减轻徭役赋税,以此安抚百姓。
此时道家萧何毛遂自荐,自称能平息百姓怒火, 匡扶景朝的江山社稷, 皇帝便拜萧何为相, 采纳他所主张的建议,轻徭薄赋,无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短短十余载,天下果然重归太平, 萧何两次主张“除田租税之半”, 让利于民, 以致景国百姓富足,安居乐业。道家也正式取代了法家的地位, 成了景朝第一学派。
然而好景不长,百年之后,天灾重现人间。起初只是偶然事件, 或是狂风暴雨, 或是地震洪水, 为祸一方, 对黎民百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渐渐天灾变得频繁,接二连三不断发生, 景朝苦心经营的盛世不复存在,天下重新陷入恐惧,人心惶惶。
皇帝体恤百姓, 更不愿国祚毁于天灾,连忙请教道家高人, 希望能够获得破解之法。
然而道家却认为天道无常,只可逆来顺受, 无法以凡人之力抗衡天灾。
皇帝闻言勃然大怒,当即罢黜道家, 将道门中人尽数逐出朝堂,并重新招纳诸子百家中贤能者觐见,询问解决天灾的方法。
此时广川鸿儒董仲舒驾牛车亲赴国都,与皇帝长谈四天三夜,提出“天人感应”的学说,献上“天人三策”,为解决天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他认为,天灾是由某种更高层次的存在降下人间的惩罚,同时也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机遇。正确的面对天灾,制止天灾,可以立功、立德,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四日后,皇帝任命董仲舒为丞相,征召数万儒生共赴天灾,以凡人之躯抗衡灾异,还家国太平安宁。
按照董仲舒的指引,冲入天灾中的儒生居然真的找到了制止天灾的方法,原来每个天灾中心都有一种不可名状之力,称作“天灾之眼”,只要毁掉“天灾之眼”,天灾便会结束。
儒生们前仆后继,死伤无数,终于平息了各处的天灾。
幸存者更是凭此立功、立德,建立不朽功勋,修为突飞猛进, 成就无上伟绩。
史书记载,奔赴天灾之前,景朝上下共有“鸿儒”境三人, “明德”境两人。而制止天灾之后,儒生立功悟道,纷纷破境, 儒门中“鸿儒”境激增至十一人,“明德”境增至四人,董仲舒更是由“明德”境更上一步,成为了景朝儒生中第一个问鼎“证道”境之人。
至此,儒家超越道家,成为了景国第一学派,董仲舒更是极尽荣宠,被尊称为“董子”。
读至此处,秦殊挠了挠后脑勺,忽然想到书院的董夫子,似乎正是千年前董仲舒的后人。
不过董仲舒提出的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好景不长,在儒家平定天灾之后的不久,新的天灾便层出不穷的在各地涌现。
因为平定天灾可以立功立德,提升修为,因此儒门学子纷纷挺身而出,慷慨赴行。
但天灾凶险,屡屡有儒生丧命其中,未过几年,景朝的儒生便迅速凋敝,甚至一度有了后继无人的风险。
皇帝担心儒家传承至此断绝,当即下令诸子百家中有为之士皆可去平定天灾,建立功勋,其中表现优异者不管出身什么学派,都可以获得朝廷的嘉奖。
于是百家传人纷纷出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征伐天灾以建立不朽功业,更能提升自身的修为境界。
至此景朝历经一千六百载,这天灾也横行了一千六百载,期间无数仁人志士死于其中,黎民百姓伤亡者更是不计其数,但这天灾始终无休无止,诸子百家对天灾的征伐也从未停歇。
看到这里,秦殊轻轻合上书页,短暂的回忆了一下,便回想起了董夫子之前提到过的相关内容。
董夫子曾说过,从“儒童”境到“君子”境最为简单,只是儒道入门,只凭领悟圣贤书就可以做到。
但“君子”境再想精进,就必须通过“三不朽”来完成。所谓“三不朽”,指的是立言、立功和立德。征伐天灾,正好可以立功、立德,所以尽管凶险万分,依然有无数儒生愿意奔赴天灾。
思及此处,秦殊突然心中一亮:“等等,如此说来,我在这个世界传播《抡语》,应该算是一种立言了!难怪范勇以及其他同学领悟了《抡语》之后,我的肌肉强度也跟着提升,就像收‘版权费’一样,这其中的本质,竟是立言!”
想明白这一点,秦殊不免窃喜:“这样看来,我便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修为了。继续传播《抡语》以立言,通过征伐天灾去立功、立德。三种方法里立功、立德风险太高,就算伴随着高回报,也并非上上之选。还是立言这条路子稳健扎实,值得选择。”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15965/341940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