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争正统
推荐阅读:吞火天尊、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光明之路、娘子,护驾!、太一道果、我有一枚命运魔骰、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食仙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天子想要出巡的事情,渐渐在建康上层之中传来。
不管是太后娘娘,还是御史台的官员,都劝过皇帝,不过皇帝这个时候态度异常坚决。
如今的洪德皇帝,已经不是洪德六年那个刚刚亲政的小青年了。
他现在是,已经署理政事整整八年的大陈天子。
哪怕是太后娘娘,如今在皇帝面前,也已经基本上无法压制自己的儿子了,更多的是劝说。
这天下午,孙太后再一次把皇帝请到坤德宫里,母子俩隔桌对坐,孙太后看着皇帝,轻轻叹了口气:“皇儿,哀家知道你这么多年,一直想离开建康,出去走一走,转一转。”
“但是北边太过凶险了。”
孙太后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要不然,皇帝你南巡罢。”
皇帝无奈摇头,开口道:“母后,这个时候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山东,孩儿去南边做什么?”
“这个时候南巡,徒费国力,毫无用处。”
孙太后低头喝了口茶水,开口道:“可你这个时候北上,又能做什么?”
“不也一样是徒费国力?”
孙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国本未立,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祖宗的江山社稷,又该置于何地?”
皇帝看着母亲,轻声道:“母后放心,孩儿敢北上,心里就是有把握的,齐人如果能够突破淮安军,往南杀进一百多里路,也不至于到现在,一直被沈七压着打了。”
孙太后皱眉道:“那怎么一样?你一去,齐人还不发疯?”
“孩儿又不是死物。”
皇帝微笑道:“他们来了,孩儿便不会往南走一些么?”
说到这里,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抬头看着自己的娘亲,开口道:“母后,到现在,不管是您,还是朝廷里那些王公大臣们,始终都还以为,朕还是个孩子。”
“认为朕这会儿要出京,是闹小孩子脾气,是想出去放风。”
“朕今年,已经二十四岁快要二十五岁了。”
皇帝神色平静,静静的说道:“如果孩儿是闹小孩子脾气,洪德七年洪德八年的时候,孩儿便应闹着离京玩耍去了。”
“那会儿,孩儿十七八岁,真是贪玩的时候,不也一样老老实实待在建康,处理国政?”
孙太后欲言又止。
她是想说,那个时候皇帝根基未稳,想出去也出不去。
皇帝面带微笑,继续说道:“母后,自沈毅兴兵北伐之日起,朕便有去曲阜的念头了。”
“曲阜有天下第一文庙,有所谓的圣人之宗。”
“朕亲自去那里祭孔,便是要告诉世人与天下人,正统到底在南,还是在北。”
孙太后摇头道:“有朝一日,王师恢复河山,天下人自然知道正统在哪里。”
“谈何容易?”
洪德皇帝看着自己的母亲,微微摇头,叹了口气:“母后不知兵事,恐怕也没有怎么看过沈毅送回来的军报。”
“沈毅先取徐州,再取兖州,看起来势如破竹一般。”
“但是,取徐州是出齐不意。”
“取兖州,是趁齐之危。”
皇帝静静的说道:“拿下兖州之后,即便是沈毅,想要再往北推,已经不太容易了。”
洪德皇帝虽然身在建康,但是他每天一睡醒,几乎会立刻看沈毅送回来的情报,以及内卫送回来的情报。
对于北伐的局势,皇帝陛下这个局外人,看的比沈毅这些局内人,可能还要更清楚一些。
沈毅夺取徐州,的确是打了个出其不意,当时的齐人,并没有怎么把陈国军队看在眼里,甚至不觉得陈国军队有能力越过淮河。
在这种情况下,沈毅借用邸报司的林生,出奇兵,这才骤然之下,占了徐州城。
至于兖州。
老实说,的确是有借着齐人皇位顺递,朝局不稳的时机,才得以一举拿下兖州,颇有趁人之危之嫌。
“儿臣是大陈的天子,北伐这件事情,跟儿子的关系,比与朝廷里任何人的关系都大。”
“北伐这件事,中书那些宰相们未必上心,朝廷里的大臣们也大多是胜固欣然败亦无忧的态度。”
“但是儿臣不能不上心。”
皇帝陛下轻声道:“在朝廷里,儿臣能给沈毅的支持,已经都给了,现在,则需要在大义名分上,再给他一些助力。”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在李家手里丢掉的江山,儿臣总不能坐在朝廷里,眼巴巴的指望着别人替咱们家收回来。”
“一切能做的事情,都应该去做。”
“至于母后您说的国本未定。”
他静静的说道:“儿臣并不是没有儿子,儿臣要是有个万一,大陈的社稷并不会无后。”
孙太后闻言,瞪大了眼睛,正要说话。
皇帝静静的看着母亲,笑着说道:“阿娘,无论是谁继位,皇后的正宫位置总是丢不掉的,况且,您不止一个皇孙。”
皇帝轻声道:“再有就是,您相信儿子,儿子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太后娘娘神色有些复杂,她看着眼前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微微叹了口气:“你多带一些禁军去。”
太后顿了顿,继续说道:“再有,让那沈毅,到徐州府来迎你。”
皇帝欣然点头:“儿臣遵命。”
太后娘娘又说到:“一个月之内,须得回来。”
皇帝哑然道:“龙辇出行,一个月恐怕连一个来回都未必能走完。”
“母后您放心,孩儿两三个月就回来。”
太后娘娘微微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了。
就这样,说服了太后娘娘之后,朝廷里就再也没有什么阻碍了。
次日,皇帝陛下便下旨意出京北上祭孔,值得一提的是,皇帝在旨意里,指名要晋王世子李穆陪同伴驾,一起北上曲阜。
…………
数日之后,消息传到了兖州。
此时,兖州的沈老爷,正在积极爆兵之中。
先前打兖州,损失了一万多的战斗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伤损里,有一大半都是原淮河水师以及禁军的人。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这部分的人的确占大多数。
而更多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淮安军相对来说更有战斗经验一些。
不过,很客观的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淮安军之中,原淮安军的将官依旧占据多数,临阵指挥起来,难免有偏向。
这是人之常情,而且是很难避免的人之常情。
不过不管这部分伤亡是怎么来的,现在都需要尽快补齐。
好在现在是战时状态,而且淮安军常常是战胜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新兵编入各军队之后,往往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
在徐州地方官的配合下,沈毅把左路军的刘明远给派了出去,负责这一次征兵任务。
原先淮安军募兵的时候,就是刘明远去东南干的活,在征兵这方面,可以说是经验丰富了。
正当征兵的事情步入正轨的时候,沈毅终于接到了来自于宫里和议事堂的两份文书。
两份文书内容一致,都是说皇帝陛下不日即将北上曲阜祭孔。
沈毅接到这份文书之后,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会儿,便去兖州知府衙门,寻到了因为公事焦头烂额的张府尊。
找到了张简之后,沈老爷也没有废话,开门见山的说道:“师兄,我可能要离开兖州一段时间。”
听到沈老爷这句话,张简面露苦色,长叹了一口气:“陛下…”
沈毅默默点头,开口道:“估摸着,也就七八天时间,就到徐州了。”
“我去徐州迎一迎。”
张简看着沈毅,终于呼吸急促了起来:“子恒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带多少人到徐州去?”
沈老爷愕然道:“带人做什么?我自己去迎。”
张简呼吸都停滞了。
“子恒,咱们师兄弟乃至于整个北伐军,甚至是北伐大业,全系于此!”
“你不可玩笑!”
沈毅依旧神色平静:“陛下身边,有足够的禁军,带军队过去没有用处。”
“我在兖州这里的布置,足以钳制住齐人,一旦这里的布置动了,齐人自由行动,那么陛下那里,只会更加危险。”
说到这里,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先去徐州迎驾,等圣驾到了曲阜,师兄再去迎驾。”
“我走之后,兖州这里的民生政事,便全在师兄身上。”
“至于兵事,我会交待他们三人,应该不会有问题。”
“万一有什么变故…”
沈老爷不假思索,沉声道。
“找苏定商议。”
这章是早上的,早上我父母来了,忙了一上午,没来得及,抱歉……
不管是太后娘娘,还是御史台的官员,都劝过皇帝,不过皇帝这个时候态度异常坚决。
如今的洪德皇帝,已经不是洪德六年那个刚刚亲政的小青年了。
他现在是,已经署理政事整整八年的大陈天子。
哪怕是太后娘娘,如今在皇帝面前,也已经基本上无法压制自己的儿子了,更多的是劝说。
这天下午,孙太后再一次把皇帝请到坤德宫里,母子俩隔桌对坐,孙太后看着皇帝,轻轻叹了口气:“皇儿,哀家知道你这么多年,一直想离开建康,出去走一走,转一转。”
“但是北边太过凶险了。”
孙太后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要不然,皇帝你南巡罢。”
皇帝无奈摇头,开口道:“母后,这个时候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山东,孩儿去南边做什么?”
“这个时候南巡,徒费国力,毫无用处。”
孙太后低头喝了口茶水,开口道:“可你这个时候北上,又能做什么?”
“不也一样是徒费国力?”
孙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国本未立,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祖宗的江山社稷,又该置于何地?”
皇帝看着母亲,轻声道:“母后放心,孩儿敢北上,心里就是有把握的,齐人如果能够突破淮安军,往南杀进一百多里路,也不至于到现在,一直被沈七压着打了。”
孙太后皱眉道:“那怎么一样?你一去,齐人还不发疯?”
“孩儿又不是死物。”
皇帝微笑道:“他们来了,孩儿便不会往南走一些么?”
说到这里,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抬头看着自己的娘亲,开口道:“母后,到现在,不管是您,还是朝廷里那些王公大臣们,始终都还以为,朕还是个孩子。”
“认为朕这会儿要出京,是闹小孩子脾气,是想出去放风。”
“朕今年,已经二十四岁快要二十五岁了。”
皇帝神色平静,静静的说道:“如果孩儿是闹小孩子脾气,洪德七年洪德八年的时候,孩儿便应闹着离京玩耍去了。”
“那会儿,孩儿十七八岁,真是贪玩的时候,不也一样老老实实待在建康,处理国政?”
孙太后欲言又止。
她是想说,那个时候皇帝根基未稳,想出去也出不去。
皇帝面带微笑,继续说道:“母后,自沈毅兴兵北伐之日起,朕便有去曲阜的念头了。”
“曲阜有天下第一文庙,有所谓的圣人之宗。”
“朕亲自去那里祭孔,便是要告诉世人与天下人,正统到底在南,还是在北。”
孙太后摇头道:“有朝一日,王师恢复河山,天下人自然知道正统在哪里。”
“谈何容易?”
洪德皇帝看着自己的母亲,微微摇头,叹了口气:“母后不知兵事,恐怕也没有怎么看过沈毅送回来的军报。”
“沈毅先取徐州,再取兖州,看起来势如破竹一般。”
“但是,取徐州是出齐不意。”
“取兖州,是趁齐之危。”
皇帝静静的说道:“拿下兖州之后,即便是沈毅,想要再往北推,已经不太容易了。”
洪德皇帝虽然身在建康,但是他每天一睡醒,几乎会立刻看沈毅送回来的情报,以及内卫送回来的情报。
对于北伐的局势,皇帝陛下这个局外人,看的比沈毅这些局内人,可能还要更清楚一些。
沈毅夺取徐州,的确是打了个出其不意,当时的齐人,并没有怎么把陈国军队看在眼里,甚至不觉得陈国军队有能力越过淮河。
在这种情况下,沈毅借用邸报司的林生,出奇兵,这才骤然之下,占了徐州城。
至于兖州。
老实说,的确是有借着齐人皇位顺递,朝局不稳的时机,才得以一举拿下兖州,颇有趁人之危之嫌。
“儿臣是大陈的天子,北伐这件事情,跟儿子的关系,比与朝廷里任何人的关系都大。”
“北伐这件事,中书那些宰相们未必上心,朝廷里的大臣们也大多是胜固欣然败亦无忧的态度。”
“但是儿臣不能不上心。”
皇帝陛下轻声道:“在朝廷里,儿臣能给沈毅的支持,已经都给了,现在,则需要在大义名分上,再给他一些助力。”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在李家手里丢掉的江山,儿臣总不能坐在朝廷里,眼巴巴的指望着别人替咱们家收回来。”
“一切能做的事情,都应该去做。”
“至于母后您说的国本未定。”
他静静的说道:“儿臣并不是没有儿子,儿臣要是有个万一,大陈的社稷并不会无后。”
孙太后闻言,瞪大了眼睛,正要说话。
皇帝静静的看着母亲,笑着说道:“阿娘,无论是谁继位,皇后的正宫位置总是丢不掉的,况且,您不止一个皇孙。”
皇帝轻声道:“再有就是,您相信儿子,儿子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太后娘娘神色有些复杂,她看着眼前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微微叹了口气:“你多带一些禁军去。”
太后顿了顿,继续说道:“再有,让那沈毅,到徐州府来迎你。”
皇帝欣然点头:“儿臣遵命。”
太后娘娘又说到:“一个月之内,须得回来。”
皇帝哑然道:“龙辇出行,一个月恐怕连一个来回都未必能走完。”
“母后您放心,孩儿两三个月就回来。”
太后娘娘微微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了。
就这样,说服了太后娘娘之后,朝廷里就再也没有什么阻碍了。
次日,皇帝陛下便下旨意出京北上祭孔,值得一提的是,皇帝在旨意里,指名要晋王世子李穆陪同伴驾,一起北上曲阜。
…………
数日之后,消息传到了兖州。
此时,兖州的沈老爷,正在积极爆兵之中。
先前打兖州,损失了一万多的战斗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伤损里,有一大半都是原淮河水师以及禁军的人。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这部分的人的确占大多数。
而更多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淮安军相对来说更有战斗经验一些。
不过,很客观的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淮安军之中,原淮安军的将官依旧占据多数,临阵指挥起来,难免有偏向。
这是人之常情,而且是很难避免的人之常情。
不过不管这部分伤亡是怎么来的,现在都需要尽快补齐。
好在现在是战时状态,而且淮安军常常是战胜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新兵编入各军队之后,往往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
在徐州地方官的配合下,沈毅把左路军的刘明远给派了出去,负责这一次征兵任务。
原先淮安军募兵的时候,就是刘明远去东南干的活,在征兵这方面,可以说是经验丰富了。
正当征兵的事情步入正轨的时候,沈毅终于接到了来自于宫里和议事堂的两份文书。
两份文书内容一致,都是说皇帝陛下不日即将北上曲阜祭孔。
沈毅接到这份文书之后,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会儿,便去兖州知府衙门,寻到了因为公事焦头烂额的张府尊。
找到了张简之后,沈老爷也没有废话,开门见山的说道:“师兄,我可能要离开兖州一段时间。”
听到沈老爷这句话,张简面露苦色,长叹了一口气:“陛下…”
沈毅默默点头,开口道:“估摸着,也就七八天时间,就到徐州了。”
“我去徐州迎一迎。”
张简看着沈毅,终于呼吸急促了起来:“子恒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带多少人到徐州去?”
沈老爷愕然道:“带人做什么?我自己去迎。”
张简呼吸都停滞了。
“子恒,咱们师兄弟乃至于整个北伐军,甚至是北伐大业,全系于此!”
“你不可玩笑!”
沈毅依旧神色平静:“陛下身边,有足够的禁军,带军队过去没有用处。”
“我在兖州这里的布置,足以钳制住齐人,一旦这里的布置动了,齐人自由行动,那么陛下那里,只会更加危险。”
说到这里,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先去徐州迎驾,等圣驾到了曲阜,师兄再去迎驾。”
“我走之后,兖州这里的民生政事,便全在师兄身上。”
“至于兵事,我会交待他们三人,应该不会有问题。”
“万一有什么变故…”
沈老爷不假思索,沉声道。
“找苏定商议。”
这章是早上的,早上我父母来了,忙了一上午,没来得及,抱歉……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20227/394938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