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推荐阅读:洪荒:悟性逆天,我为截教第一仙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横推武道:从降妖伏魔开始皇帝替身:我的体质每天增加一点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领主:序列主宰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经他这样十分有眼力劲儿的一说,施乔儿噗嗤一笑,一点气也生不起来了,心里还羞羞哒哒的,若非觉得当着那么多孩子的面影响不好,真想扑到沈清河身上对着他亲两口。
    而且说来怪不好意思,但其实每次施乔儿看她家相公板上脸,一本正经训人的时候,那副和在家中的反差感,简直都让她想……
    “先生!”
    猴儿从外面跑来,小脸红扑扑的,气喘吁吁道:“外面来人了。”
    施乔儿顺着猴儿的声音往外看,只看到一群禁军打扮的人,簇拥着辆华贵不凡的马车,停在了学堂外,阵仗十分之大。
    她现在一看到禁军便下意识想到朱启,不免心惊胆颤。但仔细一想,有了之前的教训,朱启不可能这么明目张胆地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除非疯了。
    沈清河看出她被吓到,先握住她的手紧了紧,随即用目光示意她待在学堂中不要出去,自己起身,孑然走了出去。
    施乔儿虽慌,心中却坚决,断不可能让沈清河一人出去冒险,便沉住了气,吩咐猴儿看好大家,沈清河前脚走,她后脚就跟了上去,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那辆马车,生怕它会对她家相公有何不利。
    可马车的帷布一动,下来了一名她从未见过的青年男子。
    对方看年纪约有二十五六,其长相可称之为端正,浓眉高鼻,目若星子,稍宽的下颏,唇上蓄须。给人的感觉很是老成,甚至隐约显出些与年纪不符的沧桑,不知是经历过些什么。
    并且他所乘官车虽豪华,从头到脚的衣着却甚是简朴,若非气度不凡,仅凭外在,与长安大街上任何一名普通行路人无甚区别。
    施乔儿本在狐疑,弄不清对方是个什么来路。接着就眼睁睁瞧着那青年人下马车以后快步走到她相公身前,继而,双臂抬高,深深一揖。
    “皇五子朱昭!见过先生!为解救东南大地深受匪患之苦的黎民百姓,特来请先生出山,恳请先生,随昭共同前往东南,剿灭匪众,还天下太平!”
    其声之坚定嘹亮,竟使风过无音。
    作者有话说:
    今天上午出门打了个零工刚回到家,浅更一下,明天恢复日六(是一天六千不是一天六更),啾咪啾咪
    第39章 奖励
    屋檐上的冰雪已经融化, 雪水顺着瓦片滑下,雨点似的一颗颗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 在长廊两侧形成两行水帘,响声此起彼伏。
    沈清河腿长步子大, 正常走路要人小跑才能追上。顾放沿着长廊追了一路,困惑不解的声音传来, 盖过了水滴的脆响:“五皇子是如何得知先生有良策剿匪的?学生从未走露过风声, 难道是兵部侍郎那边有意透露吗?”
    沈清河的动静自前方飘来——“朱侍郎若有意透露, 何至于三番五次纠缠于我,想来是你们最近来我这里来的过于勤快, 暗中遭人盯上了。京城就这么大,想打听一个人何其轻松, 从你们两个人任何一个开始摸索, 极容易便找到我身上, 户部尚书那次还不是个教训吗?”
    顾放顿时了然,原地稍作思忖后继续追道:“那先生此时如何打算?我听说五皇子回去后精神大好, 一副对东南剿匪大有可期的样子,难不成先生答应了?如若真是,还望先生三思!东南其地凶险其人可怖,千里山区十万匪众, 朝廷多年对此地无法可用, 岂是一介布衣可能解决!”
    沈清河轻嗤一声:“我这一介布衣,不也教出你这状元之材么?”
    顾放一愣,自知说错了话, 步伐越发紧跟:“学生不是那个意思!望先生明鉴, 我只是不想先生去冒那么大的险!”
    二人一前一后, 出了长廊到了园子,一路上了池畔的小亭之中。
    施乔儿百无聊赖,本在亭中煮雪烹茶,抬头一见沈清河满脸正色,身后还跟个气度超凡的年轻人,想到他们应该是有些要紧事聊,便想起身先退下。
    沈清河进来,一眼先看她:“没什么好避的,坐着。”
    施乔儿眨巴着两只杏眼,又乖乖坐下。
    顾放再进,顾不得旁的,急着解释:“学生……学生方才一时失言……”
    沈清河却神色依旧,抬袖向茶座一伸,淡淡道:“别急,喝口茶暖暖身子。”
    少顷,顾放落于座上,拱袖行礼后,接过了师娘亲手做的茶汤,呷下一口,热气满腹,满口生香,心情不由得定下来。
    沈清河手中拿着小银碾子,帮着娘子碾茶饼,气定神闲的模样。
    他的眼睛盯着槽中逐渐变得精细的茶粉,缓缓道:“茶是江南钱塘绿茶,去年大雨不断,所得茶叶极少,倾数奉于京中。不少采茶人一生在茶园劳作,却未能尝上一口所植之物是何滋味,你说原因在何?”
    话锋转得太突然,顾放一时茫然,捧着杯子懵懵张口道:“茶叶价贵,与其自己享用,不如外售换取银两?”
    沈清河:“茶叶价贵贵的是京中价,在钱塘,一斤茶至多不过三钱,唯精品方能卖出高价。但成色上佳之茶不得私售必须上缴官府,由此换得贴补,以保突发灾年。一个茶农,一年的贴补是七两纹银,不多不少,一家人吃喝穿衣是够了。但每年,从中央到地方,经过层层下来,最后到他们手中,堪堪不过三两。”
    沈清河抬起眼,不急不迫:“那四两银子,哪去了?”
    --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25705/364519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