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调度内外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随着朝中各项政令的制定和施行,影响也在快速的向诸边扩散。一些影响比较深刻的军政改革或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成效,但是那些比较直观的人事调整就很快获得了反溃
朝中几位资望深厚的柱国都受到了惩治、乃至身死,那些年前意存观望而不肯入朝的州郡长官顿时便没了底气,诸如陇州刺史赫连达之流便又纷纷奏告朝廷、以各种理由请辞。
李泰对此当然不会拒绝,如果说地方州郡反对和抵触情绪过于激烈的话,他或许还会放慢步调,逐步的加强自己对地方上的控制,可是如今则没有这个必要。
虽然他现在只是刚刚入朝执政,但是在地方上也积累了非常可观的影响力。
关中平原作为西魏政权统治核心,也是李泰来到西魏首先需要谋求立足的地方,很早就建立起了以商原为中心的深厚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关中大族。更不要说随着十二个骠骑军府建立起来之后,他对关中地区将有着更直接更强力的掌控。
关中平原的北部陕北地区,也是李泰很早便开始用功的地带。尽管这区域中真正的军事中心夏州李泰一直不曾染指,但是在陕北所兴建的一系列屯田设施以及对当地稽胡部族的拉拢和治理,也让陕北地区真正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李泰这一系心腹手中。
陇右方面既有独孤信的人事遗留,诸如史宁等边镇大员,也有李泰在河西走廊贯通之后第一时间便营造起来的商贸系统作为沟通。而且当年追从李泰东来的陇右子弟们,如今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李泰麾下中坚力量,所以陇右同样也不会抵触新的霸府统治。
至于潼关以东的豫西地区,韩雄、陈忻、韦法保等当地将领和义师,早在李泰几番率军出入河洛的过程中便缔结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非但不会抵触,反而会热情的支持李泰入掌朝政。
而在南面的汉中,以及东南广袤地域,这本来就是李泰亲自开辟和征服,早在他还没有入主朝廷时便跟着他一起站在中外府的对立面,到如今更成为了他最忠实的拥趸!
所以随着李泰在朝中的权威确立起来,并不存在政令不能畅通抵达地方的问题。
即便是有一些地方守牧基于一些方方面面的原因,态度上有所迟疑,但那也都是他们各自的问题,却难阻大势的演进。能够及时的察觉并干脆的请辞,对他们而言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再继续拖延僵持下去,那么很快就会丧失改正的机会。
归根到底,随着李泰在外势力壮大起来之后,就连中外府都已经压制不住他了,地方上便更加不可能再出现能够制衡他的力量。哪怕是之前的宇文导,也仅仅只是在理论上存在一定制衡他的可能,至于实际上能够发挥多大的效果,则就不好说了。
所以当赫连达等人请辞奏书送达朝中后,李泰当即便给以批准,并且委派皇甫穆担任陇州刺史、王悦担任南岐州刺史等等,即刻启程入州进行州务交接。
除了这几个特殊的地区之外,对于整个西魏治下的地方人事,李泰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首先是之前所设立的各个行台统统撤销,自此以后地方行政级别最高便是总管府。
他如今既已入朝,襄阳方面当然也要有人接手坐镇,因此原来的山南道行政结构便再次做出调整。
山南道行台撤销之后,在襄阳设立襄州总管府,管理兴州以东的汉水流域以及汉东随陆地区。设立在穰城的荆州总管府撤销,改置邓州,包括邓州在内的沔北诸州郡归属大丞相府直接管理,不再设置总管府。
江陵总管府更改为荆州总管府,安州总管府则撤销,在江夏设立郢州总管府。这是因为随着李泰入主朝廷之后,原本集中于山南道的军事力量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下放,如此才能便于边境上进行军事部署和行动。
襄阳新设的襄州总管府,李泰在权衡一番后,还是决定由自己的二弟李超担任襄州总管,代替自己留守襄阳。
襄阳本身的地理位置便非常出众,而且在李泰入朝之前一直是山南道的军政中心,除了实际的价值之外更多了一层象征意义。
所以选择留守的人选也不能随便,李超虽然醉心学术而拙于军政才干,但让他留守襄阳也并不是指望他能励精图治的进行实际的治理。真正的地方治理自有长孙俭等一众原行台僚属们负责,李超只需要作为李泰的一个代表留守襄阳即可。
同样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蜀中,蜀中的地理环境过于闭塞,而且也完全的拥有割据一方的客观条件,因此必须要朝廷完全信得过的人选坐镇才能放心。 对于之前的宇文泰霸府而言,如今的益州总管宇文贵当然信得过。但是对于李泰而言则未必,虽然说宇文贵在担任益州刺史的时候,同山南道之间也不乏友好的交流与合作,但是距离将益州这么大块地方交给宇文贵长期管理还是远远不够。
就算李泰心大,宇文贵会觉得朝廷对他放心?一旦生出这种互相猜忌的心理,那么动作就会有所变形,到最后演变为失控的状态。
所以早在年前李泰入朝的时候,宇文贵便也派遣儿子宇文善入朝,向他表达了希望朝廷派人接替自己的意思。
如果是别人或者说别的地方,这样的表态或许还存在一定的试探意味。
但宇文贵本身就不是巴蜀人士,之前就任益州总管也是临危受命的救场,而且如今蜀中虽言闭塞,但李泰在其地尤其是巴中地带也拥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宇文贵如果当真有据蜀割据的想法,接下来可能就要面对群蛮围攻成都平原的局面。
所以对于宇文贵这一请求,李泰想了想便也答应下来,将宇文贵召入朝中担任自己的丞相府长史,并以前荆州总管李裒转任益州总管前往接替宇文贵,宇文贵的儿子宇文善则被委任为益州长史辅佐李裒。
陇右方面内部局势越趋稳定,对河西走廊的控制也在逐步加强,与盘踞青海的吐谷浑之间基于地缘和商贸利益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外患有所加剧。
所以在陇右行台撤除之后,李泰也并没有再保留秦州总管府,而是加设凉州总管府并以凉州刺史史宁为凉州总管,使凉州成为新的陇右军事中心,以便于对吐谷浑这一边境大敌加以抵御和反击。
至于秦州这一原本的陇右军政中心,则仅仅只保留刺史府这一行政级别,并以在陇右任事数年的堂兄李匹为秦州刺史,继续为陇右的商贸保驾护航。
接下来就是陕北方面,虽然李泰对这一地区一直用功不浅,像李雁头等心腹更是长期坐镇这里,但是由于之前中外府并未给予一个名正言顺的管制资格,因此陕北方面的各项人事安排就比较细碎且不够突出,乏甚运作效率。
如今李泰执掌霸府,便要将陕北设立为一个北方边事重镇,以原东夏州改设的延州为中心,设立延州总管府来管理陕北地区的军政资源,为进一步经略河套而打下一个基矗
虽然说河套理论上也属于西魏的领土,但实际上却一直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仅仅只有一些游牧部族接受西魏的羁縻授官。想要进行实际的管控和经略,那就需要一个可以源源不断投入人员和物资的前进基地。
至于这新设的延州总管,李泰在考虑一番后还是决定由杨忠担任,并由崔訦继续留任绥州并担任延州长史。至于李雁头、李到和毛世坚等人,则就归朝担任诸骠骑府长官。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李泰当然还是要继续建立并完善霸府中央的军事体系,所以一些任命在外的心腹将领们都要陆续入朝,另以一些经验老到的大将出镇地方。
比如坐镇江陵的梁士彦也要归朝,转而以李穆出任荆州总管。郢州江夏的李允信一并归朝,自陇右返回朝中的豆卢宁出任郢州总管。
这固然也有将原中外府核心大将们放任四方、使他们不能凝聚在一起的用心,但同样也是希望他们丰富的军事经验能够在新的岗位和新的地方可以更有发挥,再创辉煌战功。
在为新任郢州总管豆卢宁送行的宴会上,李泰亲持酒杯向豆卢宁祝酒道:“旧者关陇动荡,公等不辞凶险而壮义入关,克定贼乱,使此天地重得安宁。如今南域江波凶险,仍有顽敌抱残守缺、悍拒王命,尤需大将镇之慑之,否则我难安枕关中。武阳公此去,江湖宵小不足道也1
豆卢宁也连忙起身回应道:“唐公威壮东南早已驰名宇内,卑职幸在不弃、得预故功,一定尽心竭力、不辱唐公前声1
朝中几位资望深厚的柱国都受到了惩治、乃至身死,那些年前意存观望而不肯入朝的州郡长官顿时便没了底气,诸如陇州刺史赫连达之流便又纷纷奏告朝廷、以各种理由请辞。
李泰对此当然不会拒绝,如果说地方州郡反对和抵触情绪过于激烈的话,他或许还会放慢步调,逐步的加强自己对地方上的控制,可是如今则没有这个必要。
虽然他现在只是刚刚入朝执政,但是在地方上也积累了非常可观的影响力。
关中平原作为西魏政权统治核心,也是李泰来到西魏首先需要谋求立足的地方,很早就建立起了以商原为中心的深厚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关中大族。更不要说随着十二个骠骑军府建立起来之后,他对关中地区将有着更直接更强力的掌控。
关中平原的北部陕北地区,也是李泰很早便开始用功的地带。尽管这区域中真正的军事中心夏州李泰一直不曾染指,但是在陕北所兴建的一系列屯田设施以及对当地稽胡部族的拉拢和治理,也让陕北地区真正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李泰这一系心腹手中。
陇右方面既有独孤信的人事遗留,诸如史宁等边镇大员,也有李泰在河西走廊贯通之后第一时间便营造起来的商贸系统作为沟通。而且当年追从李泰东来的陇右子弟们,如今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李泰麾下中坚力量,所以陇右同样也不会抵触新的霸府统治。
至于潼关以东的豫西地区,韩雄、陈忻、韦法保等当地将领和义师,早在李泰几番率军出入河洛的过程中便缔结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非但不会抵触,反而会热情的支持李泰入掌朝政。
而在南面的汉中,以及东南广袤地域,这本来就是李泰亲自开辟和征服,早在他还没有入主朝廷时便跟着他一起站在中外府的对立面,到如今更成为了他最忠实的拥趸!
所以随着李泰在朝中的权威确立起来,并不存在政令不能畅通抵达地方的问题。
即便是有一些地方守牧基于一些方方面面的原因,态度上有所迟疑,但那也都是他们各自的问题,却难阻大势的演进。能够及时的察觉并干脆的请辞,对他们而言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再继续拖延僵持下去,那么很快就会丧失改正的机会。
归根到底,随着李泰在外势力壮大起来之后,就连中外府都已经压制不住他了,地方上便更加不可能再出现能够制衡他的力量。哪怕是之前的宇文导,也仅仅只是在理论上存在一定制衡他的可能,至于实际上能够发挥多大的效果,则就不好说了。
所以当赫连达等人请辞奏书送达朝中后,李泰当即便给以批准,并且委派皇甫穆担任陇州刺史、王悦担任南岐州刺史等等,即刻启程入州进行州务交接。
除了这几个特殊的地区之外,对于整个西魏治下的地方人事,李泰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首先是之前所设立的各个行台统统撤销,自此以后地方行政级别最高便是总管府。
他如今既已入朝,襄阳方面当然也要有人接手坐镇,因此原来的山南道行政结构便再次做出调整。
山南道行台撤销之后,在襄阳设立襄州总管府,管理兴州以东的汉水流域以及汉东随陆地区。设立在穰城的荆州总管府撤销,改置邓州,包括邓州在内的沔北诸州郡归属大丞相府直接管理,不再设置总管府。
江陵总管府更改为荆州总管府,安州总管府则撤销,在江夏设立郢州总管府。这是因为随着李泰入主朝廷之后,原本集中于山南道的军事力量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下放,如此才能便于边境上进行军事部署和行动。
襄阳新设的襄州总管府,李泰在权衡一番后,还是决定由自己的二弟李超担任襄州总管,代替自己留守襄阳。
襄阳本身的地理位置便非常出众,而且在李泰入朝之前一直是山南道的军政中心,除了实际的价值之外更多了一层象征意义。
所以选择留守的人选也不能随便,李超虽然醉心学术而拙于军政才干,但让他留守襄阳也并不是指望他能励精图治的进行实际的治理。真正的地方治理自有长孙俭等一众原行台僚属们负责,李超只需要作为李泰的一个代表留守襄阳即可。
同样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蜀中,蜀中的地理环境过于闭塞,而且也完全的拥有割据一方的客观条件,因此必须要朝廷完全信得过的人选坐镇才能放心。 对于之前的宇文泰霸府而言,如今的益州总管宇文贵当然信得过。但是对于李泰而言则未必,虽然说宇文贵在担任益州刺史的时候,同山南道之间也不乏友好的交流与合作,但是距离将益州这么大块地方交给宇文贵长期管理还是远远不够。
就算李泰心大,宇文贵会觉得朝廷对他放心?一旦生出这种互相猜忌的心理,那么动作就会有所变形,到最后演变为失控的状态。
所以早在年前李泰入朝的时候,宇文贵便也派遣儿子宇文善入朝,向他表达了希望朝廷派人接替自己的意思。
如果是别人或者说别的地方,这样的表态或许还存在一定的试探意味。
但宇文贵本身就不是巴蜀人士,之前就任益州总管也是临危受命的救场,而且如今蜀中虽言闭塞,但李泰在其地尤其是巴中地带也拥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宇文贵如果当真有据蜀割据的想法,接下来可能就要面对群蛮围攻成都平原的局面。
所以对于宇文贵这一请求,李泰想了想便也答应下来,将宇文贵召入朝中担任自己的丞相府长史,并以前荆州总管李裒转任益州总管前往接替宇文贵,宇文贵的儿子宇文善则被委任为益州长史辅佐李裒。
陇右方面内部局势越趋稳定,对河西走廊的控制也在逐步加强,与盘踞青海的吐谷浑之间基于地缘和商贸利益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外患有所加剧。
所以在陇右行台撤除之后,李泰也并没有再保留秦州总管府,而是加设凉州总管府并以凉州刺史史宁为凉州总管,使凉州成为新的陇右军事中心,以便于对吐谷浑这一边境大敌加以抵御和反击。
至于秦州这一原本的陇右军政中心,则仅仅只保留刺史府这一行政级别,并以在陇右任事数年的堂兄李匹为秦州刺史,继续为陇右的商贸保驾护航。
接下来就是陕北方面,虽然李泰对这一地区一直用功不浅,像李雁头等心腹更是长期坐镇这里,但是由于之前中外府并未给予一个名正言顺的管制资格,因此陕北方面的各项人事安排就比较细碎且不够突出,乏甚运作效率。
如今李泰执掌霸府,便要将陕北设立为一个北方边事重镇,以原东夏州改设的延州为中心,设立延州总管府来管理陕北地区的军政资源,为进一步经略河套而打下一个基矗
虽然说河套理论上也属于西魏的领土,但实际上却一直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仅仅只有一些游牧部族接受西魏的羁縻授官。想要进行实际的管控和经略,那就需要一个可以源源不断投入人员和物资的前进基地。
至于这新设的延州总管,李泰在考虑一番后还是决定由杨忠担任,并由崔訦继续留任绥州并担任延州长史。至于李雁头、李到和毛世坚等人,则就归朝担任诸骠骑府长官。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李泰当然还是要继续建立并完善霸府中央的军事体系,所以一些任命在外的心腹将领们都要陆续入朝,另以一些经验老到的大将出镇地方。
比如坐镇江陵的梁士彦也要归朝,转而以李穆出任荆州总管。郢州江夏的李允信一并归朝,自陇右返回朝中的豆卢宁出任郢州总管。
这固然也有将原中外府核心大将们放任四方、使他们不能凝聚在一起的用心,但同样也是希望他们丰富的军事经验能够在新的岗位和新的地方可以更有发挥,再创辉煌战功。
在为新任郢州总管豆卢宁送行的宴会上,李泰亲持酒杯向豆卢宁祝酒道:“旧者关陇动荡,公等不辞凶险而壮义入关,克定贼乱,使此天地重得安宁。如今南域江波凶险,仍有顽敌抱残守缺、悍拒王命,尤需大将镇之慑之,否则我难安枕关中。武阳公此去,江湖宵小不足道也1
豆卢宁也连忙起身回应道:“唐公威壮东南早已驰名宇内,卑职幸在不弃、得预故功,一定尽心竭力、不辱唐公前声1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30526/443604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