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35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35节

推荐阅读:洪荒:悟性逆天,我为截教第一仙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横推武道:从降妖伏魔开始皇帝替身:我的体质每天增加一点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领主:序列主宰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第154章 殿试
    ◎据说吃了能缓解尿频,保证殿试时写卷子那大半天不上茅房,在文华殿里留◎
    这日五更天一亮, 卫长海就出门去买了早点回来,有包子、烧卖、鸡蛋, 还有一份状元及第粥:“樊楼的, 真他娘的贵。”
    这一顿早点花了他800来文钱小一两银子了,肉疼。
    樊楼。
    其装潢飞桥栏槛,珠帘绣额,据说是京城第一大酒楼, 王孙贵胄时常光顾, 他们上林县的繁楼就是仿它而建的, 菜品贵到天上但无一例外生意都惊人地火爆。
    但凡卫长海跑得慢一步就得排大长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到早点了。
    状元及第粥是秘制的配方, 咸味, 里面有鸡丝、核桃、香菇及一些别食材,据说吃了能缓解尿频, 保证殿试时写卷子那大半天不上茅房,在文华殿里留个“肾元盛”的好名声, 日后哪个肥缺需要个年青力盛之进士候补的, 叫吏部一下子就能想起你来。
    卫景平本来打算吃两个水煮蛋就行了, 谁知道卫长海起了个大早, 不声不响去樊楼花钱买了图好兆头的状元及第粥回来,暖得他心头酸酸的:“……爹。”
    “快吃吧。”孟氏大概后半夜就起来张罗了, 连筷子都给他摆好了:“这一进皇宫又得一天才能出来。”
    虽说午饭吃的是宫里头的御厨烧的珍馐佳肴,可是那么多人盯着哪儿敢放开肚子吃啊,吃那一两口怎么撑得住,到后面不还得饿着。
    卫景平本来心态挺平和的,五更天起来烧水沐浴, 之后又细致地挽好了发坐在窗前看书, 但被爹妈这气氛组一烘托, 骤然紧张了起来。
    连手都有点僵硬不太听使唤了。
    樊楼的早点精细可口,可他才吃了六分饱就食不知味了,回屋换上衣裳就赴殿试去了。
    卫景平到的时候,已经有百来名贡士们聚集在皇宫门口了,此刻同乡或者相熟的凑在一起,正在低声议论交谈着什么。
    他留意到今日赴殿试,贡士们比那日在文华殿习礼仪还下功夫打扮了一番,头上戴的儒巾,身上穿的襕衫都在细节处花了小心思,个个颜面收拾得干净整齐,眼比灯盏还亮,叫人瞧着光鲜精神不少。
    是呢,本次殿试只排个名次是不会黜落考生的,只要不是发昏犯蠢,考得再砸再烂也能混个即刻能授官职的三甲同进士出身,即便外放到地方做个七品的官爷儿,运气好的直接捞个县太爷干,比二甲进士出身的在翰林院熬资历,去国子监授课以及鸿胪寺等冷衙门混吃等死还大有可为呢,想到退路如此敞亮,贡士们脸上显现出来的兴奋和期待在一念之间压倒了紧张,更兼他们腹有诗书,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跟普通百姓不一般,就更有看头了。
    一瞧见今科的会元卫景平来了,贡士们都面带微笑和他打招呼,尽管瞧不上他武官之家的出身,但作为同年,想着将来宦海沉浮站在朝堂唾沫横飞与人辩论,或者撸袖子扯头花干架时,谁不需要个同年做帮手呢,他们还得抱团互相提携一致对外,又不得不跟他搞好关系。
    别人主动跟他打招呼,卫景平也不端着,热情周到地回应每一位同年,随和地和他们打成一片。
    正谈得投机时,进去的时间到了,钟声一响,又将贡士们的心吊了起来,尽管盘算着哪怕落个同进士出身外放到地方上做个七品县太爷也不错,可临门一脚时,谁又愿意被别人揣下来呢,还是要拼进全力保住二甲进士出身争个一甲进士及第,瞬时弥漫起一股紧张气息,个个面色凝重起来。
    贡士们自皇宫的东华门入内,照例要搜检身上有无绣体,夹带文字,方才放行。进入东华门内时依次站定,此刻天光大亮,礼部尚书温弥穿着绯色蟒袍与贡士们见面,主持殿试相关事宜,他身后一字排开的翰林学士们则穿着紫色的官袍,目光平静地扫过他们。
    贡士们看着他们,心道:过了今日咱也襕衫换官袍,登天子堂啦。
    他们眼馋人各色朝廷大员官服的时候,礼部尚书温弥高声宣道:“亨庆二年壬寅科贡生觐见!”
    贡生们按杏榜名次列队点名,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徐徐进入文华殿,在他们两侧,羽林卫侍立待命,殿内肃穆威严,比第一次进来时还叫人生出敬畏之心,待他们站定之后,大殿之上,钟罄奏乐,称贺之声响彻云霄绵延不绝,令人闻之顿然感觉荣耀无比。
    奏乐之后,内阁左右丞相,六部尚书、太子太傅、詹事等高官就位,未几,今上云骁帝身着明黄龙袍出现在大殿之上。
    “臣领新科贡士二百八十人叩见吾皇万岁万岁……”随着礼部尚书温弥开口一领头,第一次目睹天威的众贡士们紧跟着山呼万岁行了跪拜礼。
    有人在行跪拜礼时激动过头,一不小心晕了过去,被身旁的同年堪堪扶起,整个人如木偶一般陷入激烈无比的内心戏之中:要是被提出去审问,就推给天威过甚,受不住了这才晕厥过去……
    但等了许久也没人来苛责他们,一众参与殿试的官员似乎见多了这种情况,想想这么多年寒窗苦读受尽艰辛才得见天颜,激动一下又何妨,谁不是这么过来的,便任由他们晕去了。
    云骁帝没有咳嗽,没有讲官话套话,只淡声说道:“众卿平身。”说完,他亲自赐贡士们就座。
    贡士们落座之后,云骁帝的手指在身前的黄案上叩了下,右丞相谢回躬身上前取来试卷,肃声道:“亨庆二年壬寅科殿试,开始”
    亨庆是云骁帝登基之后改的年号,今年是第二年。
    礼部尚书温弥高声说道:“诸位,此次殿试辰时开考,午时末收卷,交卷之后陛下赐膳,辛苦诸位了。”
    云骁帝因赶着上早朝,于是紧跟着他对贡士们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带着左右丞相等人离开了文华殿。
    礼部给贡士们分发了笔墨纸砚,墨用的是姚墨,卫景平一看便知,之后就发了刊印的试题,让他们去做。
    题目只有一道策论,两百来字,要求贡士们写一篇千余字的对策。
    卫景平展开试题,题目为“制曰、朕惟帝王诞膺天命,抚御四方、莫不以安民兴贤为首务。……而多士胸蕴经术,其各抒所见。详切敷陈、朕将亲览焉。”,二百多字含蓄地说了一个事儿,那就是“朕登基以后发现国库是空的,先帝在位四十六年挥霍完了没给朕留家底儿,诸位看看有没有办法搞点银子给朕花花。”,涉及的是国库、税收搞钱的问题。
    看到这个题目,贡士们的头上刷地一下冒出了冷汗。
    以往的殿试策论题目,都是出自四书五经,摘一句话或者一件事出来让他们发表看法,只要熔经铸史,文法不落旁人窠臼就能出头,莫说一千字了,三千字都一挥而就,但这……朝廷的财政来源就那么几项,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得到,一不小心就成陈词滥调纸上谈兵了,极难下笔。
    卫景平逐字逐句读了一遍题目,陷入了深思。
    他脑中闪过唐初时国库空虚,京官发不起俸禄,各府衙只好纷纷以本衙公款放贷出去给官员补贴一点儿生活费,到后来经过府兵、均田等一系列手段搞钱,到唐玄宗年间富得流油,后面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复又变得一贫如洗,不得不从造船搞漕运,改革盐铁白手起家……套了套眼下朝廷的财政困境,择出一两条可借鉴的来,在心里头默默打着腹稿。
    如今太平的年景,没有对外打仗粮草辎重的耗费,各地也没有百姓弃田逃亡的事情发生,所以府兵、均田等唐初的经验没用,造船搞漕运,抑或盐铁,似乎又动作太大,牵扯太多,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今上一个守成之君主来说接受度可能很低,能苟着谁愿意费那个事瞎折腾呢,提出也近于空谈,白白浪费纸墨罢了。
    卫景平很快又将打了个开头的腹稿推翻,废弃不用。
    思路卡壳,他有点烦躁地抬头看了看其他的人,发现竟无一人动笔,都还在苦苦思索对策呢。
    有贡士见是论钱论铜臭的事,实在按捺不住清高的毛病,带头发问:“温大人,这试题是否太偏了些?”
    翻遍四书五经都做不出来,分明要为难他们。
    温弥眯着眼,冷声喝斥他道:“文华殿不得出声喧哗。”
    此言一出,吓得那位发问的贡士面无生色,其余揣着话想说的也都噤若寒蝉,只好硬着头皮又读一遍题目,大气都不敢出了。
    太子太傅裴颂走到卫景平跟前看了看试题,和稀泥道:“本官瞧着陛下出的题目不偏,以诸位的博学,作答这题小菜一碟呵呵……”
    他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吏部侍郎钟行舟一眼:看看哪个不老实的拉个黑名单,以后授职给他扔个冷板凳坐!
    钟行舟会意,立刻用目光巡视起文华殿,虎视眈眈地盯着每一位考生。
    这下贡士们彻底老实了,直愣愣地瞅着试卷,连头都不敢抬一下。
    国子祭酒张得看着不忍心,出面安抚道:“这殿试策论不像你们先前会试做八股文章,句句要落在绳墨之内,只要是经世致用的,大胆灵活一些写就是了……”他说完看了看沙漏道:“时辰不早了,你们潜心作答吧。”
    全场噤声。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贡士们陆续动笔开始打草稿,礼部尚书温弥见状才命下发答题纸,题纸用的是上好的宣纸,幅面考究,行列皆用暗线分隔,一行限定书写字数,卫景平默数了数,大概一页纸能写300来字,一共五张,也就是说此次策论的上限不让你超过1500个字。
    卫景平还没想好怎么写,是以尚未动笔。他不是一点儿思路没有,而是想了太多的路子,比如行儒家治国之正道重视农桑,励民间多种地多生孩子多交赋税的办法,再如从户部调动转运使、盐铁使,叫他们去为国库赚钱,又或者暗戳戳施法家之手段叫大理寺抄几家敛财多的世家,收缴他们的银子充盈国库,不是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例子嘛,更有来钱最快的办法把主意打到西北边关那些动不动就干一架的胡人小国家头上,卖给他们兵器换银子……但有些事情没法摆在明面上说,更拿捏不好尺寸。
    他猜多半的贡士都会在考卷中长篇大论重视农桑这件事,区别就只剩下文笔了,作为考了这么多年试的人,卫景平觉得他想靠文笔独占鳌头很难。
    再者,重视农桑使民间人口增长,大概从云骁帝开始实施,到他的皇子皇孙即位才能享受到红利,属于泽被子孙之事,而从题目中看出,他眼下手头就没银子使了,能等?
    必然不能。
    所以重视农桑这一条犹如隔靴挠痒,屁用没有。
    作者有话说:
    更新~本来想跳过殿试这一场直接状元的,但看了看后面的大纲,似乎又不太能,所以还得来一场考试~
    第155章 捞钱术
    ◎“贫道观你面相,天庭饱满,双目有精光,如猛虎下山一定能中个状元,”◎
    云骁帝要的是你给他出个主意, 只要大喊一声“钱来”,国库朝银子招招手, 那钱便自个儿争先恐后地跑进去了。
    这就是让你一猜就着但不可说的圣意皇帝要贡士们在策论之中给出捞钱术, 换句他上辈子时髦的话说就是论如何快速高效地割韭菜。
    国库捉襟见肘,皇帝生出敛财的心思并不新鲜,他不是帝王之中头一个发愁没钱用的,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以前的经验, 第一, 盐铁专营, 寓税于价。怎么干呢, 就是将煮盐、冶铁和酿酒等几个利润尤其丰厚的行业通通收归朝廷所有, 让朝廷专门设立司来做这个买卖,需要用钱的时候, 想怎么涨价就怎么涨价。
    如今三项之中,除去冶铁, 煮盐和酿酒在先帝时就允许私人经营, 由此养活了不少巨商大贾。
    要是把这两项收回朝廷手中, 别说提价了, 只要跟商人买得价格一致,都有不少的赚头。且不说煮盐是暴利, 单论酿酒,毕竟太平这么些年,粮食便宜,官中酿酒的技术又好,由官中来经营的“御酒”指定更受欢迎, 一开始百姓都急着尝尝鲜, 上来财路就很宽阔着呢。
    只是这条自从管仲推出让齐国暴富, 汉代桑弘羊效仿之后,就被后世诟病与民争利了,但它确实能让朝廷在短时间内走出财政困境。
    第二,卖爵,诏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其罪。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只要买了爵位,就可以免除朝廷每年征发的劳役,比如修河道啊什么的。
    虽然短时间内能赚一大笔钱,但对朝廷来说等于变相减少了劳动力,长远看得不偿失。
    第三,发商生息。就是把户部存在手头上的银子拿出去放贷,借给商人当作经营的资本,收取一定的利息,这些利息用于赈济、河工、发军饷,能解决一大批开支。
    卫景平觉得这个“发商生息”大有文章可做,比如以官中的名义开个钱号,仿照后世银行的经营模式,让手头有闲钱的人存钱进来,给予一定的利息,再将揽来的存款以稍高的利息放贷出去,这不就能钱生钱了么。
    以上三条,是他能想到的为国库捞钱之术。
    但是,这能堂而皇之地呈到殿试的试卷上吗?绝不能,这要是以后流传出去,哪一条都能被天下之人给喷死。
    卫景平可不敢去找这个死。
    所以他还得花心思去弹老调,在策问的开头就和众贡士一样,主张以耕桑为本,养人口,使朝廷有更多的人口从事生产;又提出选官要懂农桑,尤其是外放到地方任一方父母官的,到任之后在农耕上要吹糠见米,不滥用刑罚,动不动就将壮年的农民投入狱中,少变着法子折腾农民,又建议蓄养耕牛,改进农具,提供经济作物种子等等……颇花费了一番心思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字左右的对策耕桑。
    一千字的耕桑之策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只是虚晃一枪,放了个烟雾弹而已。接下来,卫景平用极其痛心的语气提及盐铁专营、卖爵、发商生息这三条,并陈述自己的观点“君子生财有道,断不可用以上手段损下以益上,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对啊,我只告诉你有这些快速敛大财的途径,但我说了那不是正经路子不主张你用,要是你非要用,那与我并没有什么关系,反正我殿试之后初涉官场,就算授官也是个微末小官,手怎么也伸不到这些事情上去……只用了区区100来字虚虚点出来后,草稿就打完了。
    他停下笔看了一眼沙漏,见离交卷还有一个多时辰来得及誊抄,就稍稍休息了片刻。
    貌似他在策论最后一段不起眼的角落里提及的三条放在习孔孟之道的士子笔下有点惊世骇俗了,毕竟不大合儒家的圣人之道呢,不过卫景平倒不怕,反正在字里行间是被他贬为兴利剥民之道他作为君子坚决反对的呢,谁能挑出不是来。
    当然这都是障眼法,云骁帝不傻,自然能看出来他这篇策论隐藏在其中的捞钱术,前头的那些帝王都靠他们暴富了,这作业还能不抄吗。
    不过他有一点很是期盼,那就是“发商生息”这一条,想着日后要是能一手建立起类似后世的银行系统,运作天下之财,天天数钱数到手软,卫景平心中就忍不住一阵悸动。
    他抬眼快速扫了一眼同年的作答情况,似乎这次的殿试策问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了。
    卫景平心道:一路从县试考到会试的同年能走到这一步靠的无非治经扎实,八股文章做得好,而一旦撇开文学性,需要解决棘手问题实操的时候,会卡住很多书生意气过重的读书人,让他们发懵不知所措了。
    所以这次云骁帝亲自命题,将他眼下发愁的事情抛给新科贡士们来解,不仅能集思广益,说不定还真能挑出有才干的务实能办事的贤才。
    卫景平不敢说自己答得有多完美,但同年之中一定有人写出了流放后世,日后被代代观摩学习的策问文章,甚至会影响到朝代更迭历史进程,他相信一定有的!
    古代能人之多,穿越过来之后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他缓了会儿,不再想那些有的没的,静下心来再一次一字一字检查完草稿,准备套格式誊抄到答题纸上。
    策问开头的格式为“臣对:”,而后另起一行写“臣闻帝王之临驭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结尾要用一段遣词造句的马屁,用以吹捧皇帝的贤明,另外附上“臣不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一句,最后另起一行以“臣谨对。”这仨字作为通篇文章的结语,就完事了。
    等他誊抄完毕,这时,大抵是怕贡士们中途饿了渴了,宫中的太监送了点心和茶水过来,交给礼部的官员,劳他们给每个考生分了点吃的喝的。
    不过大家都只敢吃一两口点心,渴狠的才会沾沾杯子尝一口润润,交卷之前,谁愿意耽误时间跑一趟茅房呢。
    万一中途走岔了路或者被意外发生的事情给绊住了,殿试岂不是考不完了。
    而主持殿试的礼部官员,读卷官及监视官、掌卷官的各位老大人们,已经轮番出去解手好几趟了,每人去之前都是一副内急的神情,回来之后则一身轻松舒爽,坐在太师椅上优雅地品尝着点心配茶水,叫久坐不动的新科贡士们好生羡慕,立刻激出笔下文思泉涌,直想赶紧写完交了卷好能畅快地吃喝拉撒,到了这时候,他们平日里读书练字下得苦功夫便显出来了,一手乌黑方正的馆阁体,从笔尖流泻下来,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一开始被贡士们在心里头骂成狗屁玩意儿的偏题也被他们写成了花儿,呈于答题纸上了。
    很快,鸣锣之后,掌卷官进来一一将试卷收上去。
    卷子收上去之后,礼部尚书温弥领着他们去了文华殿的偏殿,那里已经摆了餐桌,桌子上放着每人一份分餐的菜肴,有一碟子小菜、一块东坡肉、一条红烧鲤鱼和一份汤,分量不大,但细饪精烹,能让人浅浅地饱一下口福。
    贡生们这会儿饿过头了,不甚细嚼慢咽地很快吃完了饭,各自文质彬彬地起身行礼致谢,等候礼部官员进一步的安排。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37830/381785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