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秦殇 > 正文_第80章 第十一章:两方议降(第五十一节)(80)

正文_第80章 第十一章:两方议降(第五十一节)(80)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第五十一节:但见壮士入秦廷,家仇未忘心难平。
    (80)
    却说李过、高一功部因在大秦军支持下于常德、汉寿发动保卫战,经过数度交锋,终于击退多铎、孔有德、尚之信等部进攻,在这一带稳住了形势、站稳了脚跟。
    其实在易铭邀请下,李过、高一功、郝摇旗等十三家部分首领同意与大秦合作,共御强敌。
    李过、高一功见沈实根所部五千余人装备先进、作战勇猛,清军不敢与之争锋,均羡慕佩服不已。
    由于南明朱由榔缺乏对二人的关爱和实际的支持,让二人渐渐生出离弃之心。自投靠南明以来,朱由榔最多就给李过改了个姓,赐姓为朱,叫什么朱赤心。
    李过以前只是碍于何腾蛟面子,才控制着没有发怒,至于朱由榔开的几张空头支票,比如将来击败清军还都北京后,对于李过这种居功至伟的功臣,承诺“裂土以封”等等,李过又不是三岁小孩,对于南明皇帝这种惯常笼络手段,早就看的透透的。
    随着南明退入贵州云南,李过、高一功这种离心离德的迹象就越发明显起来。就最近,通过常德、汉寿一役,看到大秦真心相救,派遣沈实根及时驰援,打退了清军,这两人心里感激不已。而多数手下将士,眼看大秦异军突起、国势强盛,早就有投靠大秦的想法。于是这二人私下商议决定,让沈实根和李过之子李来亨坐镇湖南,其部将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等分别留守常德、汉寿、益阳等地,而他俩准备实地到大秦去看一看,有机会面见大秦大王李易铭,如果两军捐弃前嫌、既往不咎,或者就此投靠了大秦也是良策。
    主意定了,于是再不犹豫,李过、高一功一行辞别所部,快马加鞭,经铜仁、思州,只十几日便到了遵义城。
    其实大秦军中不少将领与二人曾经并肩作战,互相之间很熟悉。对李过、高一功为人,亦是钦佩不已,知道二人前来,心里早就按捺不住,向易铭建言说二人的好,建议易铭不失时机加以笼络。
    易铭对这两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早有耳闻,为了更加详细了解二人情况,易铭还和李千秋一起,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两人信息收罗了个遍。
    李过又名李锦,字补之,号称“一只虎”,陕西米脂人,李自成之侄。从李自成作战十五年,转战各省,大小数百战,封大顺制将军、都督。
    李自成自北京败退时,李过受命镇守陕北,与清军阿济格部作战达三月,牵制清军南进,大顺军南逃时与高一功率部转战荆门。李自成在通城县九宫山遇害后,李过于湖南平江与余部会合,后联合南明何腾蛟、堵胤锡等抗清,所部号“忠贞营”。
    高一功是陕西米脂人,李自成妻弟,历来多谋善断,为李自成臂膀。自成自北京败退时受命镇守榆林,配合李过与清军阿济格部恶战,牵制其南进,后与李过会合。
    虽然历史上传说李过死于公元1649年春,但实际上李过并没有死,只是隐姓埋名退居二线,转为非实职领导干部而已。加之黔北军事力量横空出世,可能已改变或小范围改变历史,以至于他还能和高一功继续统兵作战到“武威元年”即公元1649年。
    而高一功命运更能证明易铭的猜想,历史上高一功于1649年经贵州转战四川时,在贵州被孙可望伏击而战死。而在这个分岔的世界,易铭占据了黔北一地,高一功就不可能再选择经贵州到四川,所以就直接改变了高一功命运,历史的车轮在这里出现了分岔。
    鉴于李、高二人矢志抗清、永不屈服的精神让易铭深为敬仰,易铭心里何尝不是想尽快招降二人,为大秦所用。何况二人所属军队还有几万之众,如果能收服这几万人,那大秦军将会空前壮大。
    知道李过、高一功前来,大秦早就做好安排,自思州起,就安排驻军一路护送。易铭还命令方以智及来遵履职的钱虎乙、陈步明等,在距遵义百余里的湄潭,等候迎接李、高一行。
    李过、高一功到遵义,时值武威元年六月的一天,这日风和日丽、繁花似锦、阳光明媚、气温适中。易铭、李千秋、李侔及大秦文武官员,在遵义东门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军乐团奏响欢迎曲,并鸣礼炮一十九响。李过、高一功以拱手礼见过大秦大王易铭后,易铭还与二人检阅了近卫营仪仗队。
    三军仪仗注目礼下,易铭和李过、高一功神情严肃走过红地毯,那两人脑子懵懵懂懂,心里诧异,亦不知何为,大觉稀奇古怪。李千秋择机向二人解释了,二人方知此等大秦礼仪,乃是欢迎元首级领导干部来访方才会采用,就前头孙可望使节、大清使节、南明使节,都未曾得到如此礼遇。二人听罢,心里有点感动,所以两人照着易铭做派,从三军仪仗前板着脸走过。不用说,这接受检阅的近卫营的小伙子,都是从大秦军队中千里挑一选拔出来的。只见他们身材魁伟,都在一米八上下,身着崭新而威武的黑色军礼服,脚蹬黑皮鞋,队列整齐、步调一致,肩挎最新研制生产的自动步枪。
    秦军威严,直看得李过、高一功啧啧叹奇、赞颂不已。当然,这是李千秋按照现代标准打造的仪仗队伍,不说李过、高一功,就是名城百姓,也是生平头一回见。
    大概是见到自己军队威武雄壮的盛况,这看热闹的老百姓,不知在什么人的组织下,又群情激昂喊起口号来。早不是去年易铭来时的那句“主公英明、义军神勇”了,这回堂而皇之地喊着“大王万岁”,“大秦万古长青”这两句。
    李过、高一功见此情形,均惊奇又激动不已。他们想到来的时候,自进入大秦国界,沿途所见所闻,让二人大为惊奇。
    比如这沿途种植作物吧!有些都叫不出来名字,两人看见一种不知名的作物,叶子绿绿的,却种下田不久的样子,摘了两片咀嚼,奇苦无比。听了随行的大秦官员介绍,才知道这就是烟草。他二人如何得知,这烟草长得粗枝大叶,以为还是什么新品种蔬菜,哪知摘了一片嫩叶子嚼在嘴里,却一直苦到胃里去一般。两个出了洋相,旁边大秦迎接的官员,取笑之余,对这二人说将来开了花骨朵,摘下吸吮,甜如蜂蜜,二人以为又在捉弄他等无知,所以均不信。
    其实烟卷他二人都已抽上了,只不过从大秦进口的是制成的成品,却不知道田间地头种着的,就是原料。
    两个又见一种作物,遍为耕种,就半人高,叶子青青长长,眼下也还正值生长的早期阶段。一问之下,说这叫玉米,成熟时有一人多高,中间还挂着一二个包包,那玉米粒就在这包包里。二人还得知,玉米地里套种着的那种藤藤蔓蔓的鬼东西叫红薯,二人又是一番感叹,这玉米红薯也不知,觉得自己真他妈地孤陋寡闻。
    两个途中还品尝了一种叫土豆的东西,觉得这东西煮熟了味道极好,又好吃、又经饿。哪知旁边农夫没脑子,回答说眼下这东西眼下基本用来喂猪。
    两人吃了不少,听罢恶心不已,却无法吐出来,觉得胃里难受。那农夫赶紧赔小心,不住解释,后来亲自吃了几个,方才打消两人顾虑。
    两人途中还在农家居住两晚,见寻常人家,谷物盈仓,猪牛马羊,膘肥体壮,又见域内事业,尽皆兴旺。
    二人于是不住感概,认为大秦治下,民众生活富足,哪里像他两个所占的湖南常德、汉寿、益阳等地界,虽然自然地理条件好过这里不知多少,然而辖区内兵荒马乱、盗匪横行、千里饿殍、流离失所。见了大秦如此安定团结、“国富民强”,所以二人竟有些羞愧。
    见过了大秦大王,李过、高一功才感觉大王虽然年纪轻轻,但性情稳重成熟,说话直率,并不是传言中那么威严可怕。何况对待二人真诚率直,又礼遇有加,两人对易铭就又多了一份信赖。虽然举行的这种欢迎仪式古怪奇特,搞得两人有些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不过李过、高一功还是体会到了易铭及大秦上下的真挚感情,二人有点受宠若惊。
    进了城,接受遵义百姓沿街夹道欢迎,这两人又有别样的感觉。欢迎的人群高呼口号,站在道路两旁,秩序井然。同时精神面貌乐观向上,军民之间犹如一体,人人都可以体会得到大秦得到了各阶层的衷心拥护。
    二人见城内建筑充分体现了规划控制和设计,所以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功能完善,又给人以舒适、协调、亲切、整洁的感觉,两人看罢,更加佩服不已。
    到了内城,在高大宽敞的政务院大厅,宾主各归其位,易铭高高坐于中间主位,大秦各级军政大员分列于左右。
    易铭让李过、高一功坐在自己右首位子上,见两人均接受了这种安排,心里有了底,这表明他们默认这种地位的不均等,甘于降低了身份。而这,也是李千秋执意作出的安排,他说如果二人默认这种安排,大秦就有最终招降二人的可能。
    席间,首先由李千秋作欢迎辞。李千秋的讲话稿是他亲自起草的,洋洋洒洒数千言,且文辞华丽、情真意切,李过、高一功听罢甚为感动,所以再三言谢。
    由于欢迎宴会也在此举行,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过兴致来了,就要求发言。
    他用浓重的陕西口音说:“大王,先前在先皇(李自成)军中,虽然认识大王,但素无深交,今日如此盛情相待,在下深感荣幸。我与一功万分感激大王这回出兵相助,救我等于危难,打退了来犯清军。”说罢,就又长揖附地,高一功也站起来,向易铭示以敬意。
    李过接着说道:“先皇听信谗言,错杀了李岩将军,我等也痛惜万分。在此,补之愿为先皇的不智深表歉意。作为先皇之侄,补之恳请大王捐弃前嫌。如大王答应在下请求,我与一功商量过了,愿意同仇敌忾、共御暴清,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易铭尚未说话,下边早站起来李侔。李侔亲身经历了当年之事,如若不是李千秋告诫,巧做安排,自己也早已成为刀下之鬼。这下听见李过如此提及当年之事,虽然感觉此事与李过、高一功无关,但李过、高一功毕竟是李自成重要臂膀,现在所辖军队,也是大顺一脉相承的余孽,李自成虽然已死,杀兄之仇却不知如何得报。
    所以李侔鼻子里响亮地“哼”了一声,对李过、高一功二人怒目相向。
    易铭看了看李侔,心里想:祖宗哥哥,你可千万不要犯糊涂,坏了老子的大事。
    对于李岩的死,虽然易铭觉得可惜,但不论怎样,这李岩是祖宗十八代才论得上的亲戚,关系已经是老远老远的了。
    易铭深怕李侔说出些不利于团结的话来,于是不假思索,赶紧说道:“将军,在下虽痛失兄长,然而时过境迁,在下再怎么悲伤,也于事无补。何况这是大顺皇帝听信牛金星谗言,一时莫辨,以致错杀。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这是牛金星公报私仇、残害忠良,不关你们什么事。”
    见易铭各账各清、泾渭分明,并不计较在他李过、高一功头上,二人心存感激,竟有些惊喜和意外。
    哪知李侔果然不依不饶,不等易铭说完,他又说道:“大王,怎么不关他俩的事?他们一个是李自成侄子,一个是李自成小舅子,与此事断难脱得了干系。”
    李侔说话间直呼李自成名字,高一功火了,他站起身,对着李侔厉声喝道:“李侔,你可要对先皇放尊重些。想当年,你也是先皇麾下的将军,一日为臣,当终身感念先皇恩遇,先皇名讳,岂是你能直言相称的。”
    李侔听罢,不由得也站起来,喝道:“你……。”
    高一功丝毫不让,说道:“我怎样?难道此言有假?”
    李侔已然怒不可遏,但他无言以对,转而向易铭说道:“大王,兄长一家死于刀剑之下,如今尸骨未寒。大王如若顾念兄弟之情,就把这二人交与为兄,千刀万剐,报仇雪恨,以告慰兄长在天之灵。”
    那李过也面向易铭,正气凛然地说道:“大王,在下和一功非贪生怕死之人,大王要我俩性命,只管来取,我李过要是皱皱眉头,就不算英雄好汉。”
    高一功和厅内众人,听得李过慷慨激昂、浩然正气的气概,都异口同声喝道:“好!”
    易铭也是暗暗喝彩,他早已深深喜欢这两人,决心得之不可,所以怎么会有杀他们的想法。只是眼前李侔不顾大局、不识大体、囿于一己之私仇,其表现让他失望。
    但易铭仔细回想,觉得这件事情确实有些棘手,如若处理失当,肯定后果严重,所以易铭犹豫着,竟一时没有主意。
    李过、高一功就在大厅之内当着大秦文武百官的面,与李侔越吵声音越大,双方均情绪激动,一时剑拔弩张。要不是有众人分别劝着,恐怕早就打起来了。
    易铭见大厅之内,众文武百官,劝架的多,搀和的少,整个过程附和李侔的人,只有那么两三个而已,且都是无关紧要的角色。
    易铭看看李千秋、赵龙甲等几个大佬,见他们自坐着,气定神闲地一言不发,其意思就等易铭表态。
    于是易铭心里就有了底气,他装作咳嗽了一声,起身站了,考量一番,厘清思路,就开口说话了。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49353/421299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