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88章 你说的是刘基吧
推荐阅读:六十大寿来系统,儿子被退婚了!、加油啊,武医生、开局魅魔修女,我能编辑人设词条、修仙:从提取精华开始、骂谁实力派呢、致命游戏:全能大佬搞钱攻略、危机处理游戏、剥削好莱坞1980、我不是文豪、舍弟诸葛亮、
第88章 你说的是刘基吧
“刘什么温?”
“刘伯温1
“什么伯温?”
“刘……!算了。”
朱元璋在护卫们强忍着笑颤抖中一脸mmp的结束了这一次与一个乡民的问话。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朱元璋快马加鞭赶来了处州,
即便是有着宝马的加持,他从光州(河南横川)赶到处州(浙江)依旧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这也就是朱元璋不需要携带太多行李,一个mc木箱就能搞定,否则这一趟下来,最少一个月时间就没了。
都说‘古人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朱元璋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是真tm慢,
你发个短信一个月回,你也没心情去多谈几个,等着相亲被叫号就完了。
朱元璋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群‘隐士’总喜欢往山林里跑,
更不知道这群‘隐士’为什么都躲得这么远了,还到处声名远扬。
他现在只想这群狗日的‘隐士’以后能住点人好走的地方,累的半死的他决定以后要打击这些狗屁隐士总喜欢往山林里跑的习惯。
对于隐士这个词,
自商周以来就已经存在了,
姜子牙一辈子怀才不遇,70多了还在渭水河边钓鱼当隐士,直到西伯姬昌找到他才结束了隐士生涯。
只不过从遥远的荒古到西汉时代的2000多年里有记载隐士的数量是不多的。
因为从政治态度上看,隐士一般都是厌恶官场,不与现实统治者合作居多。
也正是因为这群隐士人少,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所以历代统治者对他们基本上是任其自生自灭。
而直到西汉末年,穿越者前辈王莽篡汉,引起了许多官僚与士人的不满,不少人纷纷离开官场去当隐士了,这在当时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所以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之后,很自然的就做起了‘举逸民’的工作。
招募前朝反对派来为自己服务,既得实利,又能获得好名声。
而这也让‘隐士’成为了进入朝堂的一个开端。
汉末时期进入了‘隐士’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候的的‘隐士’,不仅在野的文人士大夫喜欢当,即便是政府官僚们也总爱以‘隐士’标榜。
他们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尸位素餐’,
但是在魏晋以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中,这种行为不仅不会受到斥责,反而会被人认为是‘清高’。
那些操劳国家大事的人反而会被认为是‘庸俗’。
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也正是那段时间流传出来的。
而‘隐士’的队伍急剧增加,隐士的标准也是大幅度降低,滥竽充数的假隐士也日益增多了起来。
因为此时的隐士已经成为了一个潮流,他们为隐而隐,以隐为高,
再加上因为隐士队伍的极具壮大,统治阶级不得不对隐士有了新的对待方法。
那就是不分真假,不分在野或者在朝,只要是隐士,一律给予褒奖,给与优待。
因为这样可以用这群‘不想做官,不争名夺利’的清高之人来提醒那些朝廷中的野心家老实一点,看看这群隐士多识趣。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正史大都有‘隐逸传’的缘故。
因为朝廷希望那些重臣能像隐士学习学习心态,别生出那么多小心思。
这样既可以‘抑奔竞,激世励俗,激清风于来叶’,又能够让统治者得到一个‘举逸民、招隐士、礼贤者’的美名。
最主要的是这种扶植‘隐士’的方针,能够在民间培植一批或明或显的亲朝廷派。
这群受到恩惠的隐士不仅不再与朝廷对立,反而会给朝廷歌颂功德,
他们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起着一种非官僚的官僚作用,一种非统治者的统治作用。
这一点在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中就表现的非常清楚了。 像南朝时期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在唐宋时期数不胜数,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只要成为了‘隐士’,就有机会进入统治者的法眼,能够借此机会一飞冲天。
一些本来就一脑门子想要挤入官场的,但是由于通过科举的道路太艰难,而且缓慢,
所以他们就想着如果当隐士出了名,直接接受皇帝的召见那不就快得多,省事的多了么。
于是这一类人就成为了‘为隐而隐’的进阶版‘为官而隐’。
这种事情在糖厂盛行一时,
钟南山之所以出名也是因为那里聚集了大量的‘隐士’,许多想要去当官的都跑去钟南山镀个金,混个隐士当当。
在唐代这都快成为一种公开进入官场的途径了。
只可惜朱元璋并不吃这一套,
若不是他在‘天书’上看到过刘伯温的情报,他是打死都不愿意来这荒山野岭的破地方寻找什么狗屁隐士的。
对于这种矫情之辈,
历史上的朱元璋就颁布了一条法令针对这群所谓的隐士,
那就是:
“寰中士大夫,凡不为君用者,其罪皆至抄扎……”
这一点跟当初邀请刘伯温死活不来效命的时候送宝剑威胁他是一样的。
伱敢不来效忠我,我就砍死你,要不你别被我发现,要么发现了你就老老实实的来当官。
你以为朱元璋时期的官员为什么待遇又低,风险又高,洪武四大案中杀光了半个朝廷还有人来当差?
不是因为他们觉悟高,是因为不来当官也是个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
能活一天是一天。
因此朱元璋这一次想好了,不管刘伯温答不答应,他都当他答应了。
这么牛逼一个大神,要是成不了队友,那也不能成对手不是。
如今的朱元璋已经在处州找了大半个月,总算是找到了刘伯温的老家青田县。
如今刚进村问了一个乘凉的老头,结果把他给气得不轻。
老头看着气急败坏的朱元璋摇了摇头的问道:
“你说的是刘基吧?我们村哪里有叫什么刘伯温的。”
朱元璋下意识的想起土地爷以前说的一句话:
“说鸡不说吧文明你我他……”
他猛地一个激灵,
不对,
刘伯温的本名好像就叫刘基来着!
他一脸激动的握住老头的双手激动道:
“对对对!就是刘基吧,刘基吧,他在哪?”
老头一把甩开朱元璋的手愤怒道:
“你怎么骂人1
朱元璋:“……”
(╯‵□′)╯︵┻━┻!
(本章完)
“刘什么温?”
“刘伯温1
“什么伯温?”
“刘……!算了。”
朱元璋在护卫们强忍着笑颤抖中一脸mmp的结束了这一次与一个乡民的问话。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朱元璋快马加鞭赶来了处州,
即便是有着宝马的加持,他从光州(河南横川)赶到处州(浙江)依旧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这也就是朱元璋不需要携带太多行李,一个mc木箱就能搞定,否则这一趟下来,最少一个月时间就没了。
都说‘古人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朱元璋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是真tm慢,
你发个短信一个月回,你也没心情去多谈几个,等着相亲被叫号就完了。
朱元璋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群‘隐士’总喜欢往山林里跑,
更不知道这群‘隐士’为什么都躲得这么远了,还到处声名远扬。
他现在只想这群狗日的‘隐士’以后能住点人好走的地方,累的半死的他决定以后要打击这些狗屁隐士总喜欢往山林里跑的习惯。
对于隐士这个词,
自商周以来就已经存在了,
姜子牙一辈子怀才不遇,70多了还在渭水河边钓鱼当隐士,直到西伯姬昌找到他才结束了隐士生涯。
只不过从遥远的荒古到西汉时代的2000多年里有记载隐士的数量是不多的。
因为从政治态度上看,隐士一般都是厌恶官场,不与现实统治者合作居多。
也正是因为这群隐士人少,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所以历代统治者对他们基本上是任其自生自灭。
而直到西汉末年,穿越者前辈王莽篡汉,引起了许多官僚与士人的不满,不少人纷纷离开官场去当隐士了,这在当时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所以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之后,很自然的就做起了‘举逸民’的工作。
招募前朝反对派来为自己服务,既得实利,又能获得好名声。
而这也让‘隐士’成为了进入朝堂的一个开端。
汉末时期进入了‘隐士’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候的的‘隐士’,不仅在野的文人士大夫喜欢当,即便是政府官僚们也总爱以‘隐士’标榜。
他们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尸位素餐’,
但是在魏晋以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中,这种行为不仅不会受到斥责,反而会被人认为是‘清高’。
那些操劳国家大事的人反而会被认为是‘庸俗’。
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也正是那段时间流传出来的。
而‘隐士’的队伍急剧增加,隐士的标准也是大幅度降低,滥竽充数的假隐士也日益增多了起来。
因为此时的隐士已经成为了一个潮流,他们为隐而隐,以隐为高,
再加上因为隐士队伍的极具壮大,统治阶级不得不对隐士有了新的对待方法。
那就是不分真假,不分在野或者在朝,只要是隐士,一律给予褒奖,给与优待。
因为这样可以用这群‘不想做官,不争名夺利’的清高之人来提醒那些朝廷中的野心家老实一点,看看这群隐士多识趣。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正史大都有‘隐逸传’的缘故。
因为朝廷希望那些重臣能像隐士学习学习心态,别生出那么多小心思。
这样既可以‘抑奔竞,激世励俗,激清风于来叶’,又能够让统治者得到一个‘举逸民、招隐士、礼贤者’的美名。
最主要的是这种扶植‘隐士’的方针,能够在民间培植一批或明或显的亲朝廷派。
这群受到恩惠的隐士不仅不再与朝廷对立,反而会给朝廷歌颂功德,
他们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起着一种非官僚的官僚作用,一种非统治者的统治作用。
这一点在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中就表现的非常清楚了。 像南朝时期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在唐宋时期数不胜数,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只要成为了‘隐士’,就有机会进入统治者的法眼,能够借此机会一飞冲天。
一些本来就一脑门子想要挤入官场的,但是由于通过科举的道路太艰难,而且缓慢,
所以他们就想着如果当隐士出了名,直接接受皇帝的召见那不就快得多,省事的多了么。
于是这一类人就成为了‘为隐而隐’的进阶版‘为官而隐’。
这种事情在糖厂盛行一时,
钟南山之所以出名也是因为那里聚集了大量的‘隐士’,许多想要去当官的都跑去钟南山镀个金,混个隐士当当。
在唐代这都快成为一种公开进入官场的途径了。
只可惜朱元璋并不吃这一套,
若不是他在‘天书’上看到过刘伯温的情报,他是打死都不愿意来这荒山野岭的破地方寻找什么狗屁隐士的。
对于这种矫情之辈,
历史上的朱元璋就颁布了一条法令针对这群所谓的隐士,
那就是:
“寰中士大夫,凡不为君用者,其罪皆至抄扎……”
这一点跟当初邀请刘伯温死活不来效命的时候送宝剑威胁他是一样的。
伱敢不来效忠我,我就砍死你,要不你别被我发现,要么发现了你就老老实实的来当官。
你以为朱元璋时期的官员为什么待遇又低,风险又高,洪武四大案中杀光了半个朝廷还有人来当差?
不是因为他们觉悟高,是因为不来当官也是个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
能活一天是一天。
因此朱元璋这一次想好了,不管刘伯温答不答应,他都当他答应了。
这么牛逼一个大神,要是成不了队友,那也不能成对手不是。
如今的朱元璋已经在处州找了大半个月,总算是找到了刘伯温的老家青田县。
如今刚进村问了一个乘凉的老头,结果把他给气得不轻。
老头看着气急败坏的朱元璋摇了摇头的问道:
“你说的是刘基吧?我们村哪里有叫什么刘伯温的。”
朱元璋下意识的想起土地爷以前说的一句话:
“说鸡不说吧文明你我他……”
他猛地一个激灵,
不对,
刘伯温的本名好像就叫刘基来着!
他一脸激动的握住老头的双手激动道:
“对对对!就是刘基吧,刘基吧,他在哪?”
老头一把甩开朱元璋的手愤怒道:
“你怎么骂人1
朱元璋:“……”
(╯‵□′)╯︵┻━┻!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53998/437927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