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十面埋伏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小滑头。’
李基眼含几分深意地看了司马懿一眼,却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司马懿更具有天赋。
又或者说,或许诸葛亮等人更尊师重道,但是司马懿绝对会是最贴心的那个人。
而继司马懿之后,当李基将目光投向一众将领之时,一众将领的反应就更为粗暴直接,几乎是一面倒地支持李基。
不仅仅是因为支持李基契合着武将们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李基历年来可谓是屡战屡胜,自弱冠之年出仕至今,历经大小战阵无数却始终未逢一败。
再兼之刘备对于李基的信任与放权,这让李基一言一行的份量之重,威望之高是旁人所难以比拟的。
更别说支持李基的榜一头子,恰恰还是刘备本人。
也就是在外人面前,刘备颇有身为“主公”的包袱,否则刘备表示支持的速度绝对不弱于人。
所谓的“名人效应”,不外如是。
当然,李基不是不清楚其中隐藏着某些隐患,但想要在乱世中保证可以贯彻自己的治政军事方针,这种威望又是李基所必须的。
而李基此刻也不是在试图“指鹿为马”,又或者是趁机进行服从性测试,仅仅是在确认了帐内众人的反应。
兵者,所欲得的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的人和,自然也包括军中诸多将领谋士的认可。
原轨迹中的“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曹操之手并非是天时地利的因素,反倒是在栽在了“人和”之上。
因此,这也是出兵之时会追求一个“师出有名”,所为的同样也是“人和”,让军中将士可以上下一心,利于维系士气。
所以,李基将这个问题拿到台面上与一众谋士武将探讨,为的也是提振士气,为了接下来的计划做准备。
“诸君,平原歼灭一支十万之数的大军极难,但却不是没有先例的。”
李基悠悠地开口说着,然后转身一挥衣袖重新走回到了舆图的面前。
而这一番话一出,如诸葛亮等精读兵书之人下意识地一怔,然后猛然想起了那先例何在。
垓下悲歌,霸王自刎,定鼎大汉!
“让吾等在这徐州大地再用一计‘十面埋伏’,重定大汉基业,如何?”
伴随着几分激昂的声音,李基的手掌盖在了彭城所在,五指张开,就像是一张大网似的要将正围困着彭城的十万袁军笼罩在内。
十面埋伏!
楚汉争霸!
这一事迹无疑是深入到每一个汉人的骨髓之中,凡有善兵者,必然对于楚汉争霸有所研究。
当年的“兵仙”淮阴侯韩信所用的“十面埋伏”之计,更是被后人翻来覆去的研究解读。
可就如同后世的“四渡赤水”,贯穿着四百年大汉依然被无数汉人推崇的“十面埋伏”却从未曾再度复现。
统兵设谋者的能力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十面埋伏”也需要有着天时地利人和。
而就在曾经垓下所在的徐州战场,又与如今彭城所在的地形地貌极其相似。
李基意欲复现“十面埋伏”之时,帐中众人先是诧异震惊,然后几乎是瞬间就狂热兴奋起来。
“请都督用计!”
在魏延快人一步地开口下,其余众人跟着齐声道。
“请都督用计!!!”
如此状况,无疑军心可用!
李基转而朝着刘备行礼,但还不等李基开口请刘备进行最后的决断。
刘备就像是预判了李基的举动一般,李基双手才刚刚一拱,兵符就顺势被刘备塞入到了李基的手中,道。
“子坤之令,即是我刘玄德之令,军中自吾在内,敢不听令者,定斩不饶。”
“遵命!”帐中一众文武齐声应命。
李基则是有些感动地开口道。
“谢主公信任。”
刘备却是趁机按住了李基的手背,低声道了一句。“备仅有一个要求。”
李基顿时收回了感动,眼中甚至流露出一丝警惕,没有冒然地答应下来。
但凡是李基所能答应的小事,刘备不会如此开口。
可只要刘备如此开口了,定然就是会遭到李基反对的事情。
刘备与李基之间,可太知根知底了。
李基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委婉地说道。
“主公不妨直言。”
“备不欲如高祖皇帝那般在后。”刘备答道。
曾经的十面埋伏,汉高祖将兵权尽数托付给韩信指挥后,汉高祖自个人则是苟在了远离战场的大后方,生怕被发疯的项羽给冲脸了。
李基听闻,当即便放心了大半。
纪灵不是楚霸王,且不说纪灵有没有突破重重包围的能力。
就事论事,刘备的武力之高总会不经意间被世人所忽视。
即便真让纪灵与刘备单挑,三百回合内纪灵也未必能拿得下刘备,甚至刘备状态尽显神勇之下阵斩了纪灵也不是不可能的。
能跑只是刘备的表面特质,支撑着刘备能跑的底气无疑是能打。
更何况刘备的要求本质上也就是亲临战场,百步开发远远能放上一箭,让刘备在资历与史书上能添上一笔参与过“十面埋伏”倒也不错。
“主公放心,此‘十面埋伏’正需要主公亲临前线坐镇。”
李基笑吟吟地答了一句,顿时就让刘备的眉眼都满是欣喜。
旋即,李基一手捧着兵符,转身面对着帐下一众文武,沉声开口道。
“众将何在?!”
“在!”
“魏延听令。”
魏延的神色一振,连忙出列拱手接令,应道。“末将听令。”
李基出声道。
“着你领一万兵马明日出发,朝西而出,绕道百里,直奔彭城以西,五日内无论如何截断袁军退往沛国萧县的退路。”
魏延连忙上前接令之时,李基不忘手掌按住了魏延的手背,提醒道。
“文长曾言欲为主公拒之吞之,今方是时机所在。”
“若遇袁军撤退,定要拒之一时,不可让袁军冲破封锁,顷刻间尽逃回了豫州。”
魏延没有再如此前那般张口闭口地立下军令状,而是正色地答了一句。
“但有魏延命在,断然让袁军没有回到豫州的可能。”
“甚好!”
李基微微颔首。(本章完)
李基眼含几分深意地看了司马懿一眼,却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司马懿更具有天赋。
又或者说,或许诸葛亮等人更尊师重道,但是司马懿绝对会是最贴心的那个人。
而继司马懿之后,当李基将目光投向一众将领之时,一众将领的反应就更为粗暴直接,几乎是一面倒地支持李基。
不仅仅是因为支持李基契合着武将们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李基历年来可谓是屡战屡胜,自弱冠之年出仕至今,历经大小战阵无数却始终未逢一败。
再兼之刘备对于李基的信任与放权,这让李基一言一行的份量之重,威望之高是旁人所难以比拟的。
更别说支持李基的榜一头子,恰恰还是刘备本人。
也就是在外人面前,刘备颇有身为“主公”的包袱,否则刘备表示支持的速度绝对不弱于人。
所谓的“名人效应”,不外如是。
当然,李基不是不清楚其中隐藏着某些隐患,但想要在乱世中保证可以贯彻自己的治政军事方针,这种威望又是李基所必须的。
而李基此刻也不是在试图“指鹿为马”,又或者是趁机进行服从性测试,仅仅是在确认了帐内众人的反应。
兵者,所欲得的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的人和,自然也包括军中诸多将领谋士的认可。
原轨迹中的“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曹操之手并非是天时地利的因素,反倒是在栽在了“人和”之上。
因此,这也是出兵之时会追求一个“师出有名”,所为的同样也是“人和”,让军中将士可以上下一心,利于维系士气。
所以,李基将这个问题拿到台面上与一众谋士武将探讨,为的也是提振士气,为了接下来的计划做准备。
“诸君,平原歼灭一支十万之数的大军极难,但却不是没有先例的。”
李基悠悠地开口说着,然后转身一挥衣袖重新走回到了舆图的面前。
而这一番话一出,如诸葛亮等精读兵书之人下意识地一怔,然后猛然想起了那先例何在。
垓下悲歌,霸王自刎,定鼎大汉!
“让吾等在这徐州大地再用一计‘十面埋伏’,重定大汉基业,如何?”
伴随着几分激昂的声音,李基的手掌盖在了彭城所在,五指张开,就像是一张大网似的要将正围困着彭城的十万袁军笼罩在内。
十面埋伏!
楚汉争霸!
这一事迹无疑是深入到每一个汉人的骨髓之中,凡有善兵者,必然对于楚汉争霸有所研究。
当年的“兵仙”淮阴侯韩信所用的“十面埋伏”之计,更是被后人翻来覆去的研究解读。
可就如同后世的“四渡赤水”,贯穿着四百年大汉依然被无数汉人推崇的“十面埋伏”却从未曾再度复现。
统兵设谋者的能力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十面埋伏”也需要有着天时地利人和。
而就在曾经垓下所在的徐州战场,又与如今彭城所在的地形地貌极其相似。
李基意欲复现“十面埋伏”之时,帐中众人先是诧异震惊,然后几乎是瞬间就狂热兴奋起来。
“请都督用计!”
在魏延快人一步地开口下,其余众人跟着齐声道。
“请都督用计!!!”
如此状况,无疑军心可用!
李基转而朝着刘备行礼,但还不等李基开口请刘备进行最后的决断。
刘备就像是预判了李基的举动一般,李基双手才刚刚一拱,兵符就顺势被刘备塞入到了李基的手中,道。
“子坤之令,即是我刘玄德之令,军中自吾在内,敢不听令者,定斩不饶。”
“遵命!”帐中一众文武齐声应命。
李基则是有些感动地开口道。
“谢主公信任。”
刘备却是趁机按住了李基的手背,低声道了一句。“备仅有一个要求。”
李基顿时收回了感动,眼中甚至流露出一丝警惕,没有冒然地答应下来。
但凡是李基所能答应的小事,刘备不会如此开口。
可只要刘备如此开口了,定然就是会遭到李基反对的事情。
刘备与李基之间,可太知根知底了。
李基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委婉地说道。
“主公不妨直言。”
“备不欲如高祖皇帝那般在后。”刘备答道。
曾经的十面埋伏,汉高祖将兵权尽数托付给韩信指挥后,汉高祖自个人则是苟在了远离战场的大后方,生怕被发疯的项羽给冲脸了。
李基听闻,当即便放心了大半。
纪灵不是楚霸王,且不说纪灵有没有突破重重包围的能力。
就事论事,刘备的武力之高总会不经意间被世人所忽视。
即便真让纪灵与刘备单挑,三百回合内纪灵也未必能拿得下刘备,甚至刘备状态尽显神勇之下阵斩了纪灵也不是不可能的。
能跑只是刘备的表面特质,支撑着刘备能跑的底气无疑是能打。
更何况刘备的要求本质上也就是亲临战场,百步开发远远能放上一箭,让刘备在资历与史书上能添上一笔参与过“十面埋伏”倒也不错。
“主公放心,此‘十面埋伏’正需要主公亲临前线坐镇。”
李基笑吟吟地答了一句,顿时就让刘备的眉眼都满是欣喜。
旋即,李基一手捧着兵符,转身面对着帐下一众文武,沉声开口道。
“众将何在?!”
“在!”
“魏延听令。”
魏延的神色一振,连忙出列拱手接令,应道。“末将听令。”
李基出声道。
“着你领一万兵马明日出发,朝西而出,绕道百里,直奔彭城以西,五日内无论如何截断袁军退往沛国萧县的退路。”
魏延连忙上前接令之时,李基不忘手掌按住了魏延的手背,提醒道。
“文长曾言欲为主公拒之吞之,今方是时机所在。”
“若遇袁军撤退,定要拒之一时,不可让袁军冲破封锁,顷刻间尽逃回了豫州。”
魏延没有再如此前那般张口闭口地立下军令状,而是正色地答了一句。
“但有魏延命在,断然让袁军没有回到豫州的可能。”
“甚好!”
李基微微颔首。(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54222/476665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