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第188章 朕亲自监督
推荐阅读: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成为诺亚后,选择伽古拉、说好电竞童子功,你谈恋爱夺冠?、无敌从我看见BOSS血条开始、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残血玩家、
第188章 朕亲自监督
“好1
看着场上丁修运着球,灵活的躲开一个对方球员的抢断后,转身一脚,球就进了球门时,朱由校忍不住一声喝彩。
收回场上的目光,朱由校仔细思虑起了周应秋的话。
“若内阁无人,则无法监督六科。”
“若六科空位,则无法监督六部。”
考成法的施行,是要一整套流程的。
从下到上,依次是地方、六部、六科、内阁。
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套流程中有个缺陷——内阁无权。
这个不是虚说。
大明的内阁,说直白点儿,就是个拟旨的地方,更简单的说就是秘书处。
在皇帝不让步时,那是一丁点儿的行政权力都没有。
哪怕到了崇祯时,这个局面也没改变。
明末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而这一点最为直白的表现就是,内阁的那块印,只能是给皇帝上奏用。
而给其他诸部官员的行移(公文),用的是翰林院的樱
当年,张居正通过内阁监督六科才算是真正的拿到了实权。
但万历亲政后,这个实权就立刻被皇权夺了回去,内阁就又差不多成了摆设。
而现在,他并不打算给内阁这个权力。
内阁一旦有了这个权力,别的不用说,以现在的朝堂形式,肯定会促成党派凝聚,然后和他这个皇帝在行政上杠起来。
“内阁监察六科之事,暂且就免了吧。”
伸手拍了拍自己略微沾染灰尘的下摆,朱由校对周应秋道。
“让六科将待办事项列簿,上奏给朕,朕亲自监督。”
“陛下圣明1
听到皇帝的话,周应秋与袁世振二人对视一眼后,同时躬身行礼道。
考成法他们怕的是什么?
怕的就是内阁做这个考成监督的裁判。
阁臣必出翰林院,翰林院一系官员又和清流言官走的近。
而他们这些实干派,或者说地方派官员,和清流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差。
要是让清流做这个裁判,再是好的监督方式,也很难起到效果。
历史上张居正的变法为什么能成功?
因为张居正虽然是清流出身,但他的想法却是和地方实干派相似——清流头子是个实干派官员。
而到了天启、崇祯时期。
朝廷内部斗的不可开交,清流、实干派、地方派之间的关系根本不是用阉党、东林能分的开的。
内阁俱是词臣的情况导致了六部和科道形成了巨大的隔阂,造成了谁干事就弹劾谁的怪像。
考成法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六科这个本来只该听皇帝一人话的监察机构,也该洗牌了。
待两人离去后,朱由校也没了再看球的心思,向着暖阁而去。
“哇1
然后,他还没到暖阁,就听到了一阵哭声传来。
听出了是自己拐带来的萝莉,朱由校快步向暖阁而去。
进了暖阁,朱由校就看到一只正张着嘴哇哇大哭的萝莉。
“让你别用手揉,你还揉1
“慧儿这是怎么了?”
看着正哭的梨花带雨的萝莉,朱由校看向拿着块湿巾给徐慧儿擦脸的皇后问道。
“慧儿她偷吃了一块皇上送来的辣椒,辣的。”
没好气的将湿巾塞到徐慧儿的手里,徐婉儿站起来向皇帝行了万福后道。
“哦,嘴馋埃”
闻言,朱由校顿时就忍不住笑了出来,伸手捏了捏徐慧儿的小脸。
“你个小馋猫,还敢偷吃吗?”
“哇1
听到皇帝的话,刚刚憋回去的哭声顿时又响了起来。
“皇帝哥哥欺负奴家1
忍不住给了皇帝一个白眼,徐婉儿连忙弯下腰,开始哄自己妹妹。
这都已经是皇帝的人了,要是在宫里嚎啕大哭,让那个嘴长的给传了出去,那些人可不会说是皇帝给惹哭的,只会说她这个皇后是个善嫉的,连自己妹子都嫉妒。
看着哭的可谓是梨花带雨的徐慧儿,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更甚。
他就说嘛,这么可爱的萝莉哭起来一定能很大声,今天是验证了。
且不提皇宫里正在逗弄萝莉的皇帝。
宫外。
方才出了西苑门,周应秋与袁世振两人同乘回了衙门。
“陛下聪慧埃”
听着马车轮咕噜咕噜的声响,袁世振忍不住感慨一声道。
“伱仅是说了一句六科、内阁缺人,陛下就亲握栓权,其神思之敏,令人叹服。”
“陛下不喜内阁久矣。”
闻言,周应秋摇了摇头道。
“只是恰逢其会罢了。”
“陛下亲栓六科之臣的消息传出去,你我恐怕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埃”
“天子聪慧,善断,怕什么。”
将一只手搭在窗户上,周应秋不在意的道。
“我以勤于国事升职,你以改两淮盐政入京,你我都是实干之臣,不是那些个养望之士。”
说着,周应秋另外一只手在两人之间比划了一下道。
“你我都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只要做好事,还担心陛下弃而不用?”
“我担心,我们如此勤事,恐会惹出争议。”
看到周应秋的动作,袁世振顿了一下,接着道。
“毕竟那些人的笔杆子,可是毫不留情。”
“笔杆子再是锋利,他还敢到西苑去找皇帝讨顿廷杖,好以此名扬天下不成。”
听到袁世振的话,周应秋就是不屑一笑。
不知道是啥时候开始,就提倡有节义、刚直、敢于强项的臣子士人,导致大明的文臣以受廷仗为荣。
这些人仗着所谓的“秉性”,直面硬刚皇帝,细数皇帝的种种过失。
但小皇帝上位后,可就不一样了。
先不说被活剐的冯、顾二人。
就是硬刚皇帝的杨涟直接让皇帝不知道给送到那个县做教谕去了。
啥时候混个青天的名号再回来。
听听,这是人君能说出的话吗?
然后,就没人敢和皇帝正面硬刚了。
“有名望有什么用?干不出实事来,陛下是不会听其言语的。”
说着,周应秋对袁世振爽朗一笑。 “上书弹劾有用,无非是天子不见外臣,权柄操之于内宦,而内宦又与外臣相互勾结,以期蒙蔽圣聪。”
身为一个合格的老官僚,对于大明的政治生态,周应秋研究的可谓是非常透彻。
“昔年,张太岳猝逝,宵小群起而攻之,外加神庙对张太岳也是不喜,方才有了张太岳被算之事。”
“此后经年,朝中党祸盈天,神庙腿脚又不怎么好,难以见到外臣,只能在奏章中见人,一叶障目,难以见全貌,故此才有朝臣相互弹劾之事。”
说着,周应秋将一条腿伸了伸,放松的道。
“然而,陛下对外臣觐见少有避视。”
“而对科道官,却又因冯、顾二人之事,成见颇深,又深厌其等诸人越权行事,你何忧之有?”
“嗯。”
听着周应秋的话,思索再三后,袁世振忍不住点头道。
“还是周尚书看的清楚。”
“时代变了,变的对我们这些没背景的人啊,好了埃”
随着回到周应秋和袁世振二人来到内阁。
朝廷关于考成法重启的方式,正式公布出去。
京外且不说,京中的各个衙门都开始忙着整理接下来时间段内要做的事。
皇帝是个勤政的。
这种情况下,没谁官帽子不要了,故意拖延,看能不能把这个事儿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搁大明这个官场上,有这么一句话。
这事儿,你不干,有的人去干。
特别是如今周应秋秉持着皇帝的命令,从京外提拔了不少外官入京的情况下。
行政效率不嫩说翻倍,那也起码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而给皇帝的感觉就是,这最近的闲的没事干瞎扯淡的奏章变少了。
而就在京中大臣们忙碌时,皇帝却是带着人出了京城,往东而去。
午后时分,张家湾边上的龙骧卫军营中。
新招募的兵丁正在给自己修营。
站在河岸上,看着正在挖沟的士卒,赵率教忍不住的点头。
而就在赵率教的前方,他的弟弟,都头赵率伦正领着人修茅厕。
“我真想不明白1
突然,一个士卒将沟里的土丢了一铲出去,口中忍不住低声抱怨道。
“要解手,随便找个角落不就得了嘛,再不济尿河里也行啊,咱们这些在外头当兵打仗的,还有必要像那些个大户一样,特意挖个茅厕?”
“这要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挖一个,得多麻烦埃”
“嫌麻烦就别加入龙骧卫。”
听到了手下人的抱怨,赵率伦撇了撇嘴道。
“刘峰,让你挖个茅厕哪儿来这么多的话,再聒噪给我滚去修河堤去,修完家继续给人做佃户去。”
修筑营垒,本来是军队的分内之事。
以往也只是搭好营寨、鹿角、望楼、土灶即可。
但皇帝定的新的军制,却是连厕所也要修建,还规定不许随意大小便。
因为军中监军太监率领的军法官的存在,就算是众将领有非议,但也只能遵守。
横竖只是修个厕所,不是掉脑袋的事儿。
这个叫刘峰的小兵闻言,连忙低头飞速的铲了起来,随着身子的快速起起伏伏,没过一会儿地面上就被他堆起了一个小土堆。
刘峰是赵率伦在征兵是挑选出来的,别的不提,力气是有一把的,还会骑骡子。
他可不愿意去修堤坝,虽然管饭管住,但不给钱埃
而到龙骧卫当兵,不但管吃管住,还每月都是给饷银的。
有些吃惊的看着刘峰表现出的臂力与耐力,赵率伦面上不说,但内心却已经在想着将这小子发展成自己的悌己人了。
他没他哥那个和人拼命的胆,也就只能来管管辎重营了。
专门负责看管物资、运送辎重、以及修筑营垒工事。
虽然辎重营干的都是杂活,军饷也只有正营的一半,但胜在训练少,轻松。
就在赵率伦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规划时,一阵马蹄声响起,就见两百多骑士从远处而来。
远远的看着他哥赵率教带着军中将官前去迎接,赵率伦不敢怠慢,连忙吩咐手下的人加紧时间干活儿。
免了赵率教的礼,朱由校也没多做什么,只是骑在马上,带着一众锦衣卫在营中转悠起来。
路过正在修建的厕所时候,朱由校皱了皱眉头,看向赵率教道。
“朕再说一遍,每到一地,吃饭的灶台都能先不搭,但厕所一定要先建好。”
手中的马鞭指了指正在盖板的厕所,朱由校对赵率教道。
“军中士卒的干净问题,一定要注意。现在只是初春,蚊虫还没多起来,待到天气一热,蚊蝇必然会多,到时候还不弄的军中疫病横生。”
“朕不希望看到,我大明的将士没有死在敌人的刀剑之下,却因为疫病而被夺去性命。”
“陛下说的是,末将一定注意。”
闻言,赵率教连忙点了点头,保证道。
对赵率教的保证不置可否,朱由校继续在营中转悠。
来到营地中央的位置,这里放着的一个个麻布包后。
下了马后,朱由校翻出一个布包,将其拆开,将里面的东西都弄了出来。
看着包里的麻布毯子、薄被、棉衣、以及一整套的军服,朱由校向赵率教问道。
“这是哪儿来的?”
“回皇上,是内务府送来的。”
“保暖吗?”
“足够暖和。”
闻言,赵率教立刻就点了点头,高兴的道。
“这批军需用料十分扎实,没有偷工减料。”
“不错,这个萧庸是个能干事的。”
再次点了点,朱由校转身对刘时敏道。
“你记一下,回去之后,让这个萧庸到西苑来见朕。”
“奴婢记下了。”
听到皇帝的命令,刘时敏连忙点了点头。
皇帝对于萧庸将棉衣的料,用来做了一整套用品的做法没有怪罪。
毕竟,十斤棉做棉衣,不说奢侈不奢侈。
就是那个重量,都够做甲胄了。
没有理会刘时敏在想什么,朱由校转头看着营中,伴随着哨声,正在集结的军伍,微微皱了皱眉头。
就算是有从虎贲卫分过来的士卒打底,这新军成军速度还是慢了些。
在赵率教的龙骧卫中巡视了一圈,又同士卒共用饭食后,朱由校带着大队锦衣卫又踏上了去祖大寿虎骧卫的路途。
而在路上,思索着那个叫萧庸的布匹商人,给龙骧卫供应的军资。
朱由校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两个词语。
一个叫做工业化。
一个叫做标准化。
(本章完)
“好1
看着场上丁修运着球,灵活的躲开一个对方球员的抢断后,转身一脚,球就进了球门时,朱由校忍不住一声喝彩。
收回场上的目光,朱由校仔细思虑起了周应秋的话。
“若内阁无人,则无法监督六科。”
“若六科空位,则无法监督六部。”
考成法的施行,是要一整套流程的。
从下到上,依次是地方、六部、六科、内阁。
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套流程中有个缺陷——内阁无权。
这个不是虚说。
大明的内阁,说直白点儿,就是个拟旨的地方,更简单的说就是秘书处。
在皇帝不让步时,那是一丁点儿的行政权力都没有。
哪怕到了崇祯时,这个局面也没改变。
明末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而这一点最为直白的表现就是,内阁的那块印,只能是给皇帝上奏用。
而给其他诸部官员的行移(公文),用的是翰林院的樱
当年,张居正通过内阁监督六科才算是真正的拿到了实权。
但万历亲政后,这个实权就立刻被皇权夺了回去,内阁就又差不多成了摆设。
而现在,他并不打算给内阁这个权力。
内阁一旦有了这个权力,别的不用说,以现在的朝堂形式,肯定会促成党派凝聚,然后和他这个皇帝在行政上杠起来。
“内阁监察六科之事,暂且就免了吧。”
伸手拍了拍自己略微沾染灰尘的下摆,朱由校对周应秋道。
“让六科将待办事项列簿,上奏给朕,朕亲自监督。”
“陛下圣明1
听到皇帝的话,周应秋与袁世振二人对视一眼后,同时躬身行礼道。
考成法他们怕的是什么?
怕的就是内阁做这个考成监督的裁判。
阁臣必出翰林院,翰林院一系官员又和清流言官走的近。
而他们这些实干派,或者说地方派官员,和清流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差。
要是让清流做这个裁判,再是好的监督方式,也很难起到效果。
历史上张居正的变法为什么能成功?
因为张居正虽然是清流出身,但他的想法却是和地方实干派相似——清流头子是个实干派官员。
而到了天启、崇祯时期。
朝廷内部斗的不可开交,清流、实干派、地方派之间的关系根本不是用阉党、东林能分的开的。
内阁俱是词臣的情况导致了六部和科道形成了巨大的隔阂,造成了谁干事就弹劾谁的怪像。
考成法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六科这个本来只该听皇帝一人话的监察机构,也该洗牌了。
待两人离去后,朱由校也没了再看球的心思,向着暖阁而去。
“哇1
然后,他还没到暖阁,就听到了一阵哭声传来。
听出了是自己拐带来的萝莉,朱由校快步向暖阁而去。
进了暖阁,朱由校就看到一只正张着嘴哇哇大哭的萝莉。
“让你别用手揉,你还揉1
“慧儿这是怎么了?”
看着正哭的梨花带雨的萝莉,朱由校看向拿着块湿巾给徐慧儿擦脸的皇后问道。
“慧儿她偷吃了一块皇上送来的辣椒,辣的。”
没好气的将湿巾塞到徐慧儿的手里,徐婉儿站起来向皇帝行了万福后道。
“哦,嘴馋埃”
闻言,朱由校顿时就忍不住笑了出来,伸手捏了捏徐慧儿的小脸。
“你个小馋猫,还敢偷吃吗?”
“哇1
听到皇帝的话,刚刚憋回去的哭声顿时又响了起来。
“皇帝哥哥欺负奴家1
忍不住给了皇帝一个白眼,徐婉儿连忙弯下腰,开始哄自己妹妹。
这都已经是皇帝的人了,要是在宫里嚎啕大哭,让那个嘴长的给传了出去,那些人可不会说是皇帝给惹哭的,只会说她这个皇后是个善嫉的,连自己妹子都嫉妒。
看着哭的可谓是梨花带雨的徐慧儿,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更甚。
他就说嘛,这么可爱的萝莉哭起来一定能很大声,今天是验证了。
且不提皇宫里正在逗弄萝莉的皇帝。
宫外。
方才出了西苑门,周应秋与袁世振两人同乘回了衙门。
“陛下聪慧埃”
听着马车轮咕噜咕噜的声响,袁世振忍不住感慨一声道。
“伱仅是说了一句六科、内阁缺人,陛下就亲握栓权,其神思之敏,令人叹服。”
“陛下不喜内阁久矣。”
闻言,周应秋摇了摇头道。
“只是恰逢其会罢了。”
“陛下亲栓六科之臣的消息传出去,你我恐怕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埃”
“天子聪慧,善断,怕什么。”
将一只手搭在窗户上,周应秋不在意的道。
“我以勤于国事升职,你以改两淮盐政入京,你我都是实干之臣,不是那些个养望之士。”
说着,周应秋另外一只手在两人之间比划了一下道。
“你我都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只要做好事,还担心陛下弃而不用?”
“我担心,我们如此勤事,恐会惹出争议。”
看到周应秋的动作,袁世振顿了一下,接着道。
“毕竟那些人的笔杆子,可是毫不留情。”
“笔杆子再是锋利,他还敢到西苑去找皇帝讨顿廷杖,好以此名扬天下不成。”
听到袁世振的话,周应秋就是不屑一笑。
不知道是啥时候开始,就提倡有节义、刚直、敢于强项的臣子士人,导致大明的文臣以受廷仗为荣。
这些人仗着所谓的“秉性”,直面硬刚皇帝,细数皇帝的种种过失。
但小皇帝上位后,可就不一样了。
先不说被活剐的冯、顾二人。
就是硬刚皇帝的杨涟直接让皇帝不知道给送到那个县做教谕去了。
啥时候混个青天的名号再回来。
听听,这是人君能说出的话吗?
然后,就没人敢和皇帝正面硬刚了。
“有名望有什么用?干不出实事来,陛下是不会听其言语的。”
说着,周应秋对袁世振爽朗一笑。 “上书弹劾有用,无非是天子不见外臣,权柄操之于内宦,而内宦又与外臣相互勾结,以期蒙蔽圣聪。”
身为一个合格的老官僚,对于大明的政治生态,周应秋研究的可谓是非常透彻。
“昔年,张太岳猝逝,宵小群起而攻之,外加神庙对张太岳也是不喜,方才有了张太岳被算之事。”
“此后经年,朝中党祸盈天,神庙腿脚又不怎么好,难以见到外臣,只能在奏章中见人,一叶障目,难以见全貌,故此才有朝臣相互弹劾之事。”
说着,周应秋将一条腿伸了伸,放松的道。
“然而,陛下对外臣觐见少有避视。”
“而对科道官,却又因冯、顾二人之事,成见颇深,又深厌其等诸人越权行事,你何忧之有?”
“嗯。”
听着周应秋的话,思索再三后,袁世振忍不住点头道。
“还是周尚书看的清楚。”
“时代变了,变的对我们这些没背景的人啊,好了埃”
随着回到周应秋和袁世振二人来到内阁。
朝廷关于考成法重启的方式,正式公布出去。
京外且不说,京中的各个衙门都开始忙着整理接下来时间段内要做的事。
皇帝是个勤政的。
这种情况下,没谁官帽子不要了,故意拖延,看能不能把这个事儿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搁大明这个官场上,有这么一句话。
这事儿,你不干,有的人去干。
特别是如今周应秋秉持着皇帝的命令,从京外提拔了不少外官入京的情况下。
行政效率不嫩说翻倍,那也起码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而给皇帝的感觉就是,这最近的闲的没事干瞎扯淡的奏章变少了。
而就在京中大臣们忙碌时,皇帝却是带着人出了京城,往东而去。
午后时分,张家湾边上的龙骧卫军营中。
新招募的兵丁正在给自己修营。
站在河岸上,看着正在挖沟的士卒,赵率教忍不住的点头。
而就在赵率教的前方,他的弟弟,都头赵率伦正领着人修茅厕。
“我真想不明白1
突然,一个士卒将沟里的土丢了一铲出去,口中忍不住低声抱怨道。
“要解手,随便找个角落不就得了嘛,再不济尿河里也行啊,咱们这些在外头当兵打仗的,还有必要像那些个大户一样,特意挖个茅厕?”
“这要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挖一个,得多麻烦埃”
“嫌麻烦就别加入龙骧卫。”
听到了手下人的抱怨,赵率伦撇了撇嘴道。
“刘峰,让你挖个茅厕哪儿来这么多的话,再聒噪给我滚去修河堤去,修完家继续给人做佃户去。”
修筑营垒,本来是军队的分内之事。
以往也只是搭好营寨、鹿角、望楼、土灶即可。
但皇帝定的新的军制,却是连厕所也要修建,还规定不许随意大小便。
因为军中监军太监率领的军法官的存在,就算是众将领有非议,但也只能遵守。
横竖只是修个厕所,不是掉脑袋的事儿。
这个叫刘峰的小兵闻言,连忙低头飞速的铲了起来,随着身子的快速起起伏伏,没过一会儿地面上就被他堆起了一个小土堆。
刘峰是赵率伦在征兵是挑选出来的,别的不提,力气是有一把的,还会骑骡子。
他可不愿意去修堤坝,虽然管饭管住,但不给钱埃
而到龙骧卫当兵,不但管吃管住,还每月都是给饷银的。
有些吃惊的看着刘峰表现出的臂力与耐力,赵率伦面上不说,但内心却已经在想着将这小子发展成自己的悌己人了。
他没他哥那个和人拼命的胆,也就只能来管管辎重营了。
专门负责看管物资、运送辎重、以及修筑营垒工事。
虽然辎重营干的都是杂活,军饷也只有正营的一半,但胜在训练少,轻松。
就在赵率伦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规划时,一阵马蹄声响起,就见两百多骑士从远处而来。
远远的看着他哥赵率教带着军中将官前去迎接,赵率伦不敢怠慢,连忙吩咐手下的人加紧时间干活儿。
免了赵率教的礼,朱由校也没多做什么,只是骑在马上,带着一众锦衣卫在营中转悠起来。
路过正在修建的厕所时候,朱由校皱了皱眉头,看向赵率教道。
“朕再说一遍,每到一地,吃饭的灶台都能先不搭,但厕所一定要先建好。”
手中的马鞭指了指正在盖板的厕所,朱由校对赵率教道。
“军中士卒的干净问题,一定要注意。现在只是初春,蚊虫还没多起来,待到天气一热,蚊蝇必然会多,到时候还不弄的军中疫病横生。”
“朕不希望看到,我大明的将士没有死在敌人的刀剑之下,却因为疫病而被夺去性命。”
“陛下说的是,末将一定注意。”
闻言,赵率教连忙点了点头,保证道。
对赵率教的保证不置可否,朱由校继续在营中转悠。
来到营地中央的位置,这里放着的一个个麻布包后。
下了马后,朱由校翻出一个布包,将其拆开,将里面的东西都弄了出来。
看着包里的麻布毯子、薄被、棉衣、以及一整套的军服,朱由校向赵率教问道。
“这是哪儿来的?”
“回皇上,是内务府送来的。”
“保暖吗?”
“足够暖和。”
闻言,赵率教立刻就点了点头,高兴的道。
“这批军需用料十分扎实,没有偷工减料。”
“不错,这个萧庸是个能干事的。”
再次点了点,朱由校转身对刘时敏道。
“你记一下,回去之后,让这个萧庸到西苑来见朕。”
“奴婢记下了。”
听到皇帝的命令,刘时敏连忙点了点头。
皇帝对于萧庸将棉衣的料,用来做了一整套用品的做法没有怪罪。
毕竟,十斤棉做棉衣,不说奢侈不奢侈。
就是那个重量,都够做甲胄了。
没有理会刘时敏在想什么,朱由校转头看着营中,伴随着哨声,正在集结的军伍,微微皱了皱眉头。
就算是有从虎贲卫分过来的士卒打底,这新军成军速度还是慢了些。
在赵率教的龙骧卫中巡视了一圈,又同士卒共用饭食后,朱由校带着大队锦衣卫又踏上了去祖大寿虎骧卫的路途。
而在路上,思索着那个叫萧庸的布匹商人,给龙骧卫供应的军资。
朱由校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两个词语。
一个叫做工业化。
一个叫做标准化。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56621/446215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