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毕自严正在建立一套统一的中央财政
推荐阅读: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成为诺亚后,选择伽古拉、说好电竞童子功,你谈恋爱夺冠?、无敌从我看见BOSS血条开始、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残血玩家、
难,太难了。
有的事情,即便是内阁首辅做起来,也非常的困难。
大明的国库管理体系,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不多。
主要问题是,大明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国库。
洪武二年,朱元璋定都金陵不久之后,就设立了内库府,下辖十二库。
分别为户部管理的内承运库、甲字库、丙字库、丁字库、赃罚库、广惠库六库。
工部管理的广积库、戊字库、广盈库三库。
兵部管理的乙字库。
这些库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却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内外不分。
朱元璋是个狠人。
太祖实录里有这样两段话。
人君以四海为家,固天下之财为天下之用,何以公私之别?太宗,宋之明君,亦复如此!
(宋)太宗首开私财之端,及其后世,困于兵革,三司财帛耗竭,而内藏积而不发,间有发缗钱几十万以佐军资,偏以为行其所难,皆太宗不能善始故也。
朱元璋觉得,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的,并且吸取了宋朝内藏库私敛的教训,就将国库和内帑给合并了。
故此,大明太子结婚,藩王就藩这些事情,让户部出钱,还真是名正言顺的。
朱元璋对国库的定义是积为天下之用,为天下公用,主要目的是出财,而不是敛财。
但他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洪武、永乐年间,皇帝理性尚在,以外臣担任的内承运库大使或副使。
就比如说户部尚书夏原吉。
朱棣要钱打蒙古,户部尚书夏原吉就捂着内承运库的门,没有,死活没有。
等到了正统年间,事情就开始变了。
正统元年﹐副都御史周铨将南方部份地区税粮折银一百零一万二千七百余两送于于北京内承运库缴纳﹐每季分进二十五万余两。
这个,就是所谓的“金花银”。
此时的内承运库,除了承担在京文武的俸禄外,全都成了皇帝的私产。
那么此时,是谁填补了国帑的作用呢?
哎嘿,是太仓。
朱棣迁都以后,在北京、通州等地修建了存储粮草的仓廒,总称“太仓”。
这个太仓指的是太仓粮库,存的是漕粮。
最初之时,太仓的作用是存储京营粮草(不负责九边的)。
由于太仓管理有序,太仓渐渐就成了额国帑的代名词。
但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太仓的本职工作是存储军粮,由于大明朝廷岁入不够朝廷支出,时常就发生寅吃卯粮,调用军粮的事情,导致军粮不足。
此外,还有个太仓银库,正统七年所设,又称银库:十库中绵丝、绢布及马草、盐课、关税,凡折银者,皆入太仓库。籍没家财,变卖田产,追收店钱,援例上纳者,亦皆入焉。
太仓银的主要收入是夏税和秋粮折银、盐课折银、户口盐钞和商马草折银(万历九年后并入田赋)、赃罚银、赎罪银(犯官交钱免罚)、吏承班银、捐纳事例、僧道度牒银等。
国帑的定义不明确,可以说就是大明经济政策烂的根本。
而现在,毕自严拿着皇帝的许可,建设起了国帑的概念。
同时,他还将各部下辖仓库的管理权,开始往度支司收拢。
毕自严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内承运库。
当然,不是又想着从皇帝的荷包里掏钱。 而是从法律体系上,将内承运库从外朝剥离。
京官的俸禄由吏部请报,在度支司管理的国帑,或者说太仓银库核准后,拨银给吏部,让吏部发放。
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内承运库让皇帝自个儿玩去,别在国库里玩了。
而接下来,毕自严将自己的目标放在了其他各部的仓库上。
主要是太仆寺的常盈库、工部的节慎库、光禄寺银库、南京户部银库等等。
诸部库存一个比一个富有,哪儿特么来的这么多小金库,统统收缴。
想是这么想的,但做起来,太困难了。
皇帝虽然给了毕自严圣旨,但各部不可能老老实实将自己的库存交给度支司,一直都在和毕自严打太极。
银子,就代表着权力。
“该怎么做呢?”
坐在内阁班房里,翻看着手中各部交上来的账本,毕自严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这件事情不能用强,那是明目张胆的破坏官场规矩,到时候就算有皇帝护着,他也别想在大明朝堂上站下去了。
“首辅,这是徐尚书送来的漕运管理条例奏章。”
就在毕自严沉思的时候,一个内阁文书抱着本奏章从从的跑了进来。
“哦?终于来了?”
闻言,毕自严抬起头来,从对方的手中接过奏本,翻开看了起来。
“民运官理,分段管理,按省修葺。”
看着徐光启对于漕运变法的描述,毕自严仔细的思索了起来。
小半个时辰之后,毕自严遣人寻上了工部尚书徐光启,一起到西苑面圣。
“徐尚书乃非常人也。”
手中拿着徐光启的奏本,朱由校在御书房中踱步。
“运河从南到北,总共七个钞关,以为钞关为界,设六个管理衙门。”
看着徐光启的描述,朱由校的大脑飞速运转。
大明的八大钞关,七个都在大运河上。
从北向南,依次为崇文门(北京)、河西务(天津)、临清、淮安、扬州、浒墅(苏州)、北新(杭州)。
这七个城市再加上沧州、德州,就占了大明人流量最大的十五座城市中的九个。
钞关如果合理的利用起来,这得是多少的国库收入埃
如果是二次元世界,朱由校这会儿肯定已经是个双眼冒光的状态了。
回到龙书案后,朱由校提笔在奏章上写下了一个准字。
“在京城到通州段,先试试吧。”
将奏章交给小太监,朱由校对徐光启吩咐道。
“将你的想法,朝廷的新政,都总结一二,给天津知府袁可立都送上一份。”
“陛下圣明。”
听到同意了这么改,毕自严与徐光启两人连忙躬身道。
“陛下,现允许民间商户参与漕运,那漕军?”
恭贺完后,毕自严适时的开口道。
“漕军埃”(本章完)
有的事情,即便是内阁首辅做起来,也非常的困难。
大明的国库管理体系,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不多。
主要问题是,大明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国库。
洪武二年,朱元璋定都金陵不久之后,就设立了内库府,下辖十二库。
分别为户部管理的内承运库、甲字库、丙字库、丁字库、赃罚库、广惠库六库。
工部管理的广积库、戊字库、广盈库三库。
兵部管理的乙字库。
这些库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却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内外不分。
朱元璋是个狠人。
太祖实录里有这样两段话。
人君以四海为家,固天下之财为天下之用,何以公私之别?太宗,宋之明君,亦复如此!
(宋)太宗首开私财之端,及其后世,困于兵革,三司财帛耗竭,而内藏积而不发,间有发缗钱几十万以佐军资,偏以为行其所难,皆太宗不能善始故也。
朱元璋觉得,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的,并且吸取了宋朝内藏库私敛的教训,就将国库和内帑给合并了。
故此,大明太子结婚,藩王就藩这些事情,让户部出钱,还真是名正言顺的。
朱元璋对国库的定义是积为天下之用,为天下公用,主要目的是出财,而不是敛财。
但他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洪武、永乐年间,皇帝理性尚在,以外臣担任的内承运库大使或副使。
就比如说户部尚书夏原吉。
朱棣要钱打蒙古,户部尚书夏原吉就捂着内承运库的门,没有,死活没有。
等到了正统年间,事情就开始变了。
正统元年﹐副都御史周铨将南方部份地区税粮折银一百零一万二千七百余两送于于北京内承运库缴纳﹐每季分进二十五万余两。
这个,就是所谓的“金花银”。
此时的内承运库,除了承担在京文武的俸禄外,全都成了皇帝的私产。
那么此时,是谁填补了国帑的作用呢?
哎嘿,是太仓。
朱棣迁都以后,在北京、通州等地修建了存储粮草的仓廒,总称“太仓”。
这个太仓指的是太仓粮库,存的是漕粮。
最初之时,太仓的作用是存储京营粮草(不负责九边的)。
由于太仓管理有序,太仓渐渐就成了额国帑的代名词。
但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太仓的本职工作是存储军粮,由于大明朝廷岁入不够朝廷支出,时常就发生寅吃卯粮,调用军粮的事情,导致军粮不足。
此外,还有个太仓银库,正统七年所设,又称银库:十库中绵丝、绢布及马草、盐课、关税,凡折银者,皆入太仓库。籍没家财,变卖田产,追收店钱,援例上纳者,亦皆入焉。
太仓银的主要收入是夏税和秋粮折银、盐课折银、户口盐钞和商马草折银(万历九年后并入田赋)、赃罚银、赎罪银(犯官交钱免罚)、吏承班银、捐纳事例、僧道度牒银等。
国帑的定义不明确,可以说就是大明经济政策烂的根本。
而现在,毕自严拿着皇帝的许可,建设起了国帑的概念。
同时,他还将各部下辖仓库的管理权,开始往度支司收拢。
毕自严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内承运库。
当然,不是又想着从皇帝的荷包里掏钱。 而是从法律体系上,将内承运库从外朝剥离。
京官的俸禄由吏部请报,在度支司管理的国帑,或者说太仓银库核准后,拨银给吏部,让吏部发放。
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内承运库让皇帝自个儿玩去,别在国库里玩了。
而接下来,毕自严将自己的目标放在了其他各部的仓库上。
主要是太仆寺的常盈库、工部的节慎库、光禄寺银库、南京户部银库等等。
诸部库存一个比一个富有,哪儿特么来的这么多小金库,统统收缴。
想是这么想的,但做起来,太困难了。
皇帝虽然给了毕自严圣旨,但各部不可能老老实实将自己的库存交给度支司,一直都在和毕自严打太极。
银子,就代表着权力。
“该怎么做呢?”
坐在内阁班房里,翻看着手中各部交上来的账本,毕自严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这件事情不能用强,那是明目张胆的破坏官场规矩,到时候就算有皇帝护着,他也别想在大明朝堂上站下去了。
“首辅,这是徐尚书送来的漕运管理条例奏章。”
就在毕自严沉思的时候,一个内阁文书抱着本奏章从从的跑了进来。
“哦?终于来了?”
闻言,毕自严抬起头来,从对方的手中接过奏本,翻开看了起来。
“民运官理,分段管理,按省修葺。”
看着徐光启对于漕运变法的描述,毕自严仔细的思索了起来。
小半个时辰之后,毕自严遣人寻上了工部尚书徐光启,一起到西苑面圣。
“徐尚书乃非常人也。”
手中拿着徐光启的奏本,朱由校在御书房中踱步。
“运河从南到北,总共七个钞关,以为钞关为界,设六个管理衙门。”
看着徐光启的描述,朱由校的大脑飞速运转。
大明的八大钞关,七个都在大运河上。
从北向南,依次为崇文门(北京)、河西务(天津)、临清、淮安、扬州、浒墅(苏州)、北新(杭州)。
这七个城市再加上沧州、德州,就占了大明人流量最大的十五座城市中的九个。
钞关如果合理的利用起来,这得是多少的国库收入埃
如果是二次元世界,朱由校这会儿肯定已经是个双眼冒光的状态了。
回到龙书案后,朱由校提笔在奏章上写下了一个准字。
“在京城到通州段,先试试吧。”
将奏章交给小太监,朱由校对徐光启吩咐道。
“将你的想法,朝廷的新政,都总结一二,给天津知府袁可立都送上一份。”
“陛下圣明。”
听到同意了这么改,毕自严与徐光启两人连忙躬身道。
“陛下,现允许民间商户参与漕运,那漕军?”
恭贺完后,毕自严适时的开口道。
“漕军埃”(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56621/446216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