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第579章 早有准备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解释就是掩饰,无关女儿还是儿子,你顾某人就是一如既往的除了我以外,信不过任何人。
和别墅当时转到我名下,诱惑我和你一起立遗嘱,还公证了是一个道理,怕有孩子,孩子吃亏了。
别说,是够晦气,但确实有用,知道要不是她所生的儿女,谁也拿不到半点财产,不就一下子清静了。
周半夏暗暗腹议着,手还是很实诚地下意识往背后一摸,先摸出了一本砖头厚的账簿,再掏出一本笔记本。
顾文轩接的忙不过来。
账簿很熟悉。
页面标有b1,这是总账本。
也就是他两口子先有资产的总账本。
无须翻开便可知其中就有一大项的现金流量。
顾文轩心知周半夏是听他一再提到资产分散,拿出账簿让他过目一下到目前为止,家里大致有多少现银。
他刚翻过账簿扉页,想按科目索引找到页码直接翻到目前为止有多少现银,便见周半夏又递来一个笔记本。
这个笔记本倒是崭新,也不是线装本,而是a4大的笔记本,显然比手上厚账簿还属于绝密中的绝密。
顾文轩赶紧先合上厚账簿,接过笔记本放在厚账簿上面之余抬头看周半夏的时候,他不由笑了。
周半夏挑眉。
“我先不翻开,你听听我猜的对不对?”
周半夏伸右手,“请。”
“呃,突然有些紧张了。”顾文轩说笑着,清了清嗓子,“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乡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我很幸运,刚好赶上明年的乡试年,上一届院试院又和上一届乡试同一年举行,前三名已经参加上一届乡试。”
是的。
运气极少。
相对而言,名次的竞争压力就小多了。
周半夏示意他接着说下文。
“我要没有猜测失误的话,这里面应该是——”顾文轩手指头点了点腿上的笔记本,“关于上一届乡试参考人数录取情况。
好比说当时有多少被看好的考生名单,以及他们现今情况,还有其中多少遗珠出于各种错过那届乡试。
再有上一届院试榜上有名的前二十名,其中想好好沉淀一二,为明年乡试而准备的一部分廪生等等。
他们这部分即将要参加明年乡试的竞争对手,这三年分别在哪儿学习复习,期间又传出什么新闻。
像谁谁谁参加文会,或是学院和学院交流,传出此子不凡什么的等等新闻,这里是不是都记载这些内容?”
周半夏好笑点头,“差不多,消息绝大多数来自于高三夫人那儿,高府族学对这一方面研究很深。
为验证消息准确率,我还请梅姨(如意坊胡掌柜)私下找钱夫人探讨,得出的结果就汇集在这本子上。
钱夫人那儿,虽说钱大人祖籍不在我们这边,有个庶子考明年乡试要回到青州府,但他有个嫡亲的外甥。
这个外甥的母亲就是钱大人嫡亲的老妹,是钱夫人给这个小姑子找的人家,这户人家祖籍就在我们行省内的大名府。
也就是说从县试到乡试,他们都要会祖籍参加科举,钱大人就帮他这个嫡亲外甥收集了不少竞争对手的消息。
他这个外甥就属于上一届院试中榜,但因中暑而名次不理想,想好好沉淀一下希望在明年乡试取得好成绩的一类考生。
对方经过这两三年在钱夫人娘家王家,也就是在赵大夫人伯父那边学习,学问进步多大,钱夫人没提,但身子骨居说好多了。
应该是连学问也好多了,毕竟赵大夫人伯父就教出了赵大人那个殿试第五,要是基础太差的秀才,人家不可能会收下。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猜错,毕竟钱大人这个外甥的祖父曾经还是二品大佬,家世背景不错,就代表着人脉广。”
说着,周半夏就着顾文轩的腿,回想了一下,利索翻到笔记本上的其中一页面。
果然没记错。
自己刚做的不久笔记,果然记忆没有出错,对方的资料是被她整理好了记在第十三和第十四页码的页面上。
“倘若不是因为学问好被赵大夫人伯父收下,此人倒无须放在心上,起码明年乡试还成不了你威胁。
本来这个本子我想等过完年再给你,今晚听你的意思早已在关注这方面消息,赶早不赶晚,早点交给你好了。”
顾文轩心不在蔫地点了点头,粗粗阅览一页,翻过来的下一页又是一位考生资料,手指弹了弹页面。
“消息绝大多数来自于高三夫人?我应该没听错,高府族学既然对这一方面研究很深,怎么始终不见个解元,连院案首的影子都没有?”
还解元,当院案首是个大白菜!
周半夏扶额闷笑出声,“我不知该要跟你怎么说,别小看了高家族学,它原本是以练武为主的家族学堂。
毕竟高府是开国武勋,历代一来都是武将,也就到了高大人两兄弟这一代才挤入文官圈子,转型成功。
也就是从这以后高家族学开始以文为主,高府也动用不少资源聘请大儒,但大儒是那么好请的?
高老夫人面子再大,她自己也是武勋后人,一般来说大儒都不喜和武勋来往,像你师伯祖,明明都在一个府城,程城就和高府没多大来往。
说到这里呢,又就不得不说钱夫人的娘家王家了,知道历史上的天下第一世家琅琊王氏吧?”
顾文轩点头,“知道。司马睿能够成功建立东晋,就是当时的琅琊郡王家家主,王导为首拥戴。
当时的东晋朝堂上,王导精心辅佐帝王,大多数官员又和琅琊王家有关,那一段历史就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没错,后来东晋覆灭——”
“五胡乱华?”
“……”周半夏哭笑不得地瞪眼,“还听不听我言归正传了?”
“你说、你说。”
“后来东晋覆灭,琅琊王氏渐渐退出政治舞台,开始走文人路线。代表人物就有一个名气大的不大的书法家。”
“王羲之?”
“对,他就是琅琊王氏的族人。据说钱夫人的娘家王家还是琅琊王氏嫡系,这才被上位者忌讳。
就是不知真假,但一个书香世家是毫无掺水,高老夫人当时就邀请王家一位因瘸腿无缘春闱的举人来族学担任夫子。”
和别墅当时转到我名下,诱惑我和你一起立遗嘱,还公证了是一个道理,怕有孩子,孩子吃亏了。
别说,是够晦气,但确实有用,知道要不是她所生的儿女,谁也拿不到半点财产,不就一下子清静了。
周半夏暗暗腹议着,手还是很实诚地下意识往背后一摸,先摸出了一本砖头厚的账簿,再掏出一本笔记本。
顾文轩接的忙不过来。
账簿很熟悉。
页面标有b1,这是总账本。
也就是他两口子先有资产的总账本。
无须翻开便可知其中就有一大项的现金流量。
顾文轩心知周半夏是听他一再提到资产分散,拿出账簿让他过目一下到目前为止,家里大致有多少现银。
他刚翻过账簿扉页,想按科目索引找到页码直接翻到目前为止有多少现银,便见周半夏又递来一个笔记本。
这个笔记本倒是崭新,也不是线装本,而是a4大的笔记本,显然比手上厚账簿还属于绝密中的绝密。
顾文轩赶紧先合上厚账簿,接过笔记本放在厚账簿上面之余抬头看周半夏的时候,他不由笑了。
周半夏挑眉。
“我先不翻开,你听听我猜的对不对?”
周半夏伸右手,“请。”
“呃,突然有些紧张了。”顾文轩说笑着,清了清嗓子,“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乡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我很幸运,刚好赶上明年的乡试年,上一届院试院又和上一届乡试同一年举行,前三名已经参加上一届乡试。”
是的。
运气极少。
相对而言,名次的竞争压力就小多了。
周半夏示意他接着说下文。
“我要没有猜测失误的话,这里面应该是——”顾文轩手指头点了点腿上的笔记本,“关于上一届乡试参考人数录取情况。
好比说当时有多少被看好的考生名单,以及他们现今情况,还有其中多少遗珠出于各种错过那届乡试。
再有上一届院试榜上有名的前二十名,其中想好好沉淀一二,为明年乡试而准备的一部分廪生等等。
他们这部分即将要参加明年乡试的竞争对手,这三年分别在哪儿学习复习,期间又传出什么新闻。
像谁谁谁参加文会,或是学院和学院交流,传出此子不凡什么的等等新闻,这里是不是都记载这些内容?”
周半夏好笑点头,“差不多,消息绝大多数来自于高三夫人那儿,高府族学对这一方面研究很深。
为验证消息准确率,我还请梅姨(如意坊胡掌柜)私下找钱夫人探讨,得出的结果就汇集在这本子上。
钱夫人那儿,虽说钱大人祖籍不在我们这边,有个庶子考明年乡试要回到青州府,但他有个嫡亲的外甥。
这个外甥的母亲就是钱大人嫡亲的老妹,是钱夫人给这个小姑子找的人家,这户人家祖籍就在我们行省内的大名府。
也就是说从县试到乡试,他们都要会祖籍参加科举,钱大人就帮他这个嫡亲外甥收集了不少竞争对手的消息。
他这个外甥就属于上一届院试中榜,但因中暑而名次不理想,想好好沉淀一下希望在明年乡试取得好成绩的一类考生。
对方经过这两三年在钱夫人娘家王家,也就是在赵大夫人伯父那边学习,学问进步多大,钱夫人没提,但身子骨居说好多了。
应该是连学问也好多了,毕竟赵大夫人伯父就教出了赵大人那个殿试第五,要是基础太差的秀才,人家不可能会收下。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猜错,毕竟钱大人这个外甥的祖父曾经还是二品大佬,家世背景不错,就代表着人脉广。”
说着,周半夏就着顾文轩的腿,回想了一下,利索翻到笔记本上的其中一页面。
果然没记错。
自己刚做的不久笔记,果然记忆没有出错,对方的资料是被她整理好了记在第十三和第十四页码的页面上。
“倘若不是因为学问好被赵大夫人伯父收下,此人倒无须放在心上,起码明年乡试还成不了你威胁。
本来这个本子我想等过完年再给你,今晚听你的意思早已在关注这方面消息,赶早不赶晚,早点交给你好了。”
顾文轩心不在蔫地点了点头,粗粗阅览一页,翻过来的下一页又是一位考生资料,手指弹了弹页面。
“消息绝大多数来自于高三夫人?我应该没听错,高府族学既然对这一方面研究很深,怎么始终不见个解元,连院案首的影子都没有?”
还解元,当院案首是个大白菜!
周半夏扶额闷笑出声,“我不知该要跟你怎么说,别小看了高家族学,它原本是以练武为主的家族学堂。
毕竟高府是开国武勋,历代一来都是武将,也就到了高大人两兄弟这一代才挤入文官圈子,转型成功。
也就是从这以后高家族学开始以文为主,高府也动用不少资源聘请大儒,但大儒是那么好请的?
高老夫人面子再大,她自己也是武勋后人,一般来说大儒都不喜和武勋来往,像你师伯祖,明明都在一个府城,程城就和高府没多大来往。
说到这里呢,又就不得不说钱夫人的娘家王家了,知道历史上的天下第一世家琅琊王氏吧?”
顾文轩点头,“知道。司马睿能够成功建立东晋,就是当时的琅琊郡王家家主,王导为首拥戴。
当时的东晋朝堂上,王导精心辅佐帝王,大多数官员又和琅琊王家有关,那一段历史就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没错,后来东晋覆灭——”
“五胡乱华?”
“……”周半夏哭笑不得地瞪眼,“还听不听我言归正传了?”
“你说、你说。”
“后来东晋覆灭,琅琊王氏渐渐退出政治舞台,开始走文人路线。代表人物就有一个名气大的不大的书法家。”
“王羲之?”
“对,他就是琅琊王氏的族人。据说钱夫人的娘家王家还是琅琊王氏嫡系,这才被上位者忌讳。
就是不知真假,但一个书香世家是毫无掺水,高老夫人当时就邀请王家一位因瘸腿无缘春闱的举人来族学担任夫子。”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57367/474214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