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13节
推荐阅读: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全民深渊:我技能无限强化、恶毒雌性超软,星际大佬顶不住了、万界守门人、全职法师:魅魔伊布,在线后空翻、人在绝世,手握日月、母亲美杜莎,助母十倍返还!、家父儒圣,系统非逼我做粗鄙武夫、神印:柔弱牧师,但武力值爆表、我还真是幻觉?、
明军各部至少付出了五百伤亡,加上之前和镶红旗主力的混战,前后伤亡突破七千,即使是伏击,还用了水攻,战斗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只不过打到现在,战斗还是分出了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三万五千绿营,伤亡折损了近万,又有一万多被俘,剩下的大多在水势和混战当中,失去组织,作鸟兽散,四处奔逃了。
见此状况,满身血污的硕塞竟是长舒一口气,将手中长刃“哐当”一声弃下。
高一功领着数千步骑,里外两三层围困硕塞和其身边残余的十几个八旗军士。
“硕塞,尔愿降乎?”
策马往前十几步,隔着十丈左右的距离,高一功面无表情,冷冷问道
硕塞闻言,不屑一笑
“昔日我大清纵横关内,兼并江南,席卷诸省,朱由榔一介西南宗室,坐困孤城,他愿降乎?”
高一功听到这番回答,已然明晰,挥手召集身后火铳兵列队。
雨势已停,空气中虽然还有些湿气,但火铳已经勉强能用了。
一个哨近百步营将士装弹瞄准。
但还没等这些人准备完,硕塞却是对着打马往后方去的高一功背影大呼
“我虽出身关外,但自幼也多读汉人典故,高将军这番效法关王,百里奔袭,前后施计,围城击援,当能名留青史!”
“我硕塞为国宗室,能亡于将军之手,无枉!”
高一功听到后,刚刚转身过来
却见这位二十出头,战功赫赫的满清郡王,后世历史上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年轻人,竟是不等已经列好队的明军火铳发威。
自行抽出短刃,转身面对北面京师方向,跪地自刎,血溅三尺。
而剩下十来个还带伤追随在硕塞身边的八旗士卒,大多是自少时就护持左右的建州包衣,见自家主人如此,便也不迟疑,纷纷引颈相随。
准备射击的火铳兵们一时间手足无措,看向高一功
高一功无言良久后,吩咐左右
“就不必斩首了,留其全尸,和其他尸首一起葬在桐柏山西侧吧,注意先火化,两日之内弄完,天气转暖,尸体腐烂,容易滋生瘴气瘟疫。”
……
“硕塞者,建州酋首黄台吉五子……其人年少骁勇,多有兵谋,为建虏诸王善战者……光烈七年三月中,会临洮郡王领军围樊城,以汉关羽掘襄水旧计诈之,硕塞遂引步骑四万余,经泌水南下,为临洮郡王掘泌水伏。贼众大溃,突围不得,令麾下将残兵出,自引亲卫作饵,力战不敌,高王说之,以其宗室受恩深重,不降,遂面北饮刃,为高王感,遗其全尸。”
——《后明史,建虏第四,诸酋王列传》
第36章 犄角已破
硕塞援军被伏击于泌水畔,损失惨重,近乎全军覆没,只剩下鄂硕带着三千多镶红旗残兵西南方向突围后,也不敢再做停留,直接经由白河畔一路北逃,风声鹤唳,宛若丧家之犬。
而留下的樊城,就惨了。
襄阳方向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攻城阶段,断然是没有余力来给樊城解围的,硕塞的覆灭,可谓给樊城敲响了丧钟。
只不过高一功所部,在伏击完硕塞以后,自身也伤亡颇重,本来打算休整两日,再继续全力攻城,并且定下目标,要在十日之内破城。
但没想到,所谓“兵败如山倒”,打仗这东西,当两军相持的时候,往往能互相周旋好久,但只要一方出现重大损失,就会如连锁反应般,迅速形成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倒塌效应,剩下的敌人在士气崩盘之下,望风披靡。
高一功派人挑着硕塞的专用旗帜,于樊城之下转了一圈。
而且虽然高一功下令给硕塞留了全尸,不过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近千留着“金钱鼠尾”的头颅,在樊城东门外,堆成小山,还有诸多镶红旗遗留旗帜,当着守城清军的面烧毁,当然,还有上万被成串捆绑起来的俘虏……
看到这一幕,几乎顷刻间,城中士气就崩塌了……
原本期待的援军变成了幻影,城中的八旗士卒在数量上并不占绝对优势,不过一千五百人而已,剩下七千多人,可全都是汉卒,高一功又派了百多个嗓门大的,连日在城外呼喊,策动城内士卒反正。
更要命的是到了第二天,从东面枣阳来了一行人马,零星只有十几人,这些人也加入劝降的队伍。
而这十多个人嘴里喊的,居然是满语……
不错,这些正是杜尔德所领的“归正营”士卒,也就是昔日博洛授首以后,以八旗俘虏为主组建的降兵营。
在过去几年里,随着明军的节节胜利,归正营的规模也大大扩大,包含了满、蒙各部,有海西、建州、野人女真,也有科尔沁、察哈尔等蒙古诸部骑士。
人数已经突破了三千,竟是成了一股独立于光复诸军之外的机动骑兵部队。
原本朱由榔只是想用杜尔德等人帮忙劝降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满清八旗将佐而已,但没想到归正营的规模居然扩张得这么快。
那也别只做些宣传策反工作了,两三千弓马娴熟的骑兵,不用白不用,北伐以后,干脆就被拉上了战场,当做一个独立的马营使。
诶,明廷不担心他们捣乱倒戈吗?
的确不担心。
非常有意思的是,自古以来,二狗子都比自己人更容易获得信任。
原因很简单,当选择公开背叛自己原先阵营时,他们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倒戈?你敢保证你逃回去,满清不追究你?别搞笑了,你说摄政王宰相肚子能撑船,莫不是忘了博洛是咋死的?
当年朱元璋甚至将倒戈的蒙古兵编成了三千营(京师三大营之一),负责宿卫京畿,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乎,归正营在战场上,分外敢战,甚至比一般的明军马营要厉害得多,毕竟他们本来就大多是弓马娴熟的满蒙骑兵,如今又有比清廷更加坚固锐利的武器装备,战斗力竟是比以前还要强了。
北伐之前,江淮明清对峙,归正营在小规模袭扰清军,临战冲阵等等作战中,颇为显眼,屡立战功。
年前冬季,两军互派小股精锐,互相袭扰,归正营也斩获不少。
朱由榔非常大方地赏了杜尔德一个伯爵,坚定了对方要做“大明金日磾”的决心。
而且对于立有战功的归正营将士,也一律按照明军的标准予以赏赐。
不过有意思的是,此时的归正营满蒙将士们,已经全部蓄发,又改了汉姓,如杜尔德原本姓叶赫那拉,如今却是干脆直接改姓叶,朱由榔册封爵位之时,听闻对方改姓,唤作叶尔德,直说这名字改得不好,听着像个西洋人似的,亲自赐名叶忠允,以作勉励。
其实这样的事情早有先例,明初以降,大明尚存的三十五个伯爵中,南宁伯、东宁伯、怀柔伯、伏羌伯,还有一个恭顺侯吴允诚,都是蒙古人出身。
尤其是吴允诚,在永乐朝,一度担任正一品都督,总督京营军政,多次扈从朱棣北征,荣宠一时,虽然距离汉朝的金日磾还是有点差距,但也相差不大了。
杜尔德接过圣旨,感激涕零,顿首再三。
有了领头的榜样,其余军佐士卒纷纷效仿,大多按照原本姓氏中,取一个汉姓里有的字,用作自己的姓氏。
其中,也有少许爱新觉罗部落旁支出身,的改姓为艾、罗居多。
事到如今,若非还能说满蒙语言,否则光从外表上,还真难分辨这些归正营骑兵是不是汉人。
当然,有了正式工作固然好,不过劝降的工作自然也不能落下,但凡有明军围困孤城,都会让归正营派出少许人手,参与劝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樊城这次也同样如此。
果不其然,效果立竿见影,劝降后当夜,城中就发生骚动,守城的满清将领务达海连忙派亲信弹压,砍了十几颗头颅。
但也只是表面上压了下去而已,其实务达海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原本就是硕塞的亲信,现在硕塞都已经身死,眼看援兵是没有了,纵观百里之内,只有隔江的襄阳,尚还在明军重重围困之中,竟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
第二日开始,明军不顾疲惫,连番发动猛攻,但清军士卒抵抗意志明显大不如前,节节颓败,还是务达海亲自领人压阵,才勉强稳住形势。
攻城两日后,正值午夜,东城内突发火起,清军营内动乱,忽发营啸,士卒奔逃散乱,有晓事的绿营士卒争夺城门,与守城八旗兵混战。
高一功连夜检点六百精锐,夺下城门,战至黎明,大军鱼贯而入,守将务达海已然葬身火海,城中群龙无首,不堪一击,明军一路上几乎只是接收俘虏而已……
至此,襄阳北面,引以为助力,互为掎角之势的局面,被彻底击破,襄阳瞬间沦为孤城……
-------------------------------------
“高公讳一功,陕西米脂人,贞义夫人高氏弟……时王师抵于襄樊,贼酋济尔哈朗,以二城呼应,固若金汤,王师围城十余日,未能克,遂令一功图樊城,以破其犄角,会江汉春汛,一功乃施奇计……伏杀虏承泽郡王硕塞,下樊城,斩俘四万有奇,威震豫鄂,时人以关羽并称之。”
——《后明史,勋臣第五,高一功列传》
第37章 中路转折
樊城的火光,足足烧到了第二日中午,仅隔十里之遥的襄阳城,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济尔哈朗几乎是半夜被身旁将佐从床上唤醒,连忙登上城楼,目瞪口呆地看着远处那冲天火光,纵使天气已经转暖,却只觉得手脚冰凉。
失去了樊城,襄阳只不过就是一座孤城,彻底丧失了援护。
济尔哈朗原先是打算利用襄樊地势,将明军中路主力困顿于此,而后再策动信阳、郧阳、南阳方面的清军全面反扑,可现在却弄巧成拙。
本来在南阳,作为反扑总指挥,居中调节的硕塞近乎全军覆没,而襄阳引为支柱的樊城也被突然攻陷,瞬间让襄阳清军陷入尴尬境地。
继续和李过死磕,意义不大,可要是想突围,如今襄阳城外里三层外三层,李过动用十万大军,难道会轻易放他跑路?
归根到底,高一功的胜利,出乎了明清双方的意料。
哪怕是李过,在接到军报以后,第一时间同样是有些恍惚,反复确认多次,才敢相信。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硕塞作为中路战场清军副帅,地位和东路的岳乐相当,如此重要的角色,以及麾下镶红旗主力,再加上数万绿营,居然就这般,以一种极其戏剧化的方式,折损在了泌水河畔。
原本令人头疼,难以下手的襄樊防御体系,顷刻间土崩瓦解。
李过也不得不感叹
“一功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围城诱援,虚实设计,掘堰水攻,此番中路战胜,当为首功!”
随后吩咐传来围城各师总兵、副将、录事参军,以及两个重炮营的参将与会。
部属准备开始派兵攻城。
经过半月围城,明军先是凭借炮火优势,将襄阳城头的城防火力一扫而空,接着就以重炮为主,开始轰击城墙。
在高一功伏击硕塞,夜克樊城的同时,襄阳城已经被连日炮火砸得千疮百孔,一片狼藉。
但其坚固程度,还是超乎了李过的预料。
数十门二十八斤重炮,连日轰击十余日,城墙外层砖石虽然都被冲塌,散碎一地,但里面的墙体竟然还依旧完整。
襄阳城实在是太厚了。
而且,济尔哈朗也绝非易与之辈,他利用城池四面外的屯兵城,多次夜袭明军,也取得不少战果,让李过颇为头疼。
好在樊城被克,硕塞部又遭袭全军覆没后,李过倒是也不再担心太多,慢慢和济尔哈朗耗便是……
-------------------------------------
“轰隆!”
只不过打到现在,战斗还是分出了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三万五千绿营,伤亡折损了近万,又有一万多被俘,剩下的大多在水势和混战当中,失去组织,作鸟兽散,四处奔逃了。
见此状况,满身血污的硕塞竟是长舒一口气,将手中长刃“哐当”一声弃下。
高一功领着数千步骑,里外两三层围困硕塞和其身边残余的十几个八旗军士。
“硕塞,尔愿降乎?”
策马往前十几步,隔着十丈左右的距离,高一功面无表情,冷冷问道
硕塞闻言,不屑一笑
“昔日我大清纵横关内,兼并江南,席卷诸省,朱由榔一介西南宗室,坐困孤城,他愿降乎?”
高一功听到这番回答,已然明晰,挥手召集身后火铳兵列队。
雨势已停,空气中虽然还有些湿气,但火铳已经勉强能用了。
一个哨近百步营将士装弹瞄准。
但还没等这些人准备完,硕塞却是对着打马往后方去的高一功背影大呼
“我虽出身关外,但自幼也多读汉人典故,高将军这番效法关王,百里奔袭,前后施计,围城击援,当能名留青史!”
“我硕塞为国宗室,能亡于将军之手,无枉!”
高一功听到后,刚刚转身过来
却见这位二十出头,战功赫赫的满清郡王,后世历史上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年轻人,竟是不等已经列好队的明军火铳发威。
自行抽出短刃,转身面对北面京师方向,跪地自刎,血溅三尺。
而剩下十来个还带伤追随在硕塞身边的八旗士卒,大多是自少时就护持左右的建州包衣,见自家主人如此,便也不迟疑,纷纷引颈相随。
准备射击的火铳兵们一时间手足无措,看向高一功
高一功无言良久后,吩咐左右
“就不必斩首了,留其全尸,和其他尸首一起葬在桐柏山西侧吧,注意先火化,两日之内弄完,天气转暖,尸体腐烂,容易滋生瘴气瘟疫。”
……
“硕塞者,建州酋首黄台吉五子……其人年少骁勇,多有兵谋,为建虏诸王善战者……光烈七年三月中,会临洮郡王领军围樊城,以汉关羽掘襄水旧计诈之,硕塞遂引步骑四万余,经泌水南下,为临洮郡王掘泌水伏。贼众大溃,突围不得,令麾下将残兵出,自引亲卫作饵,力战不敌,高王说之,以其宗室受恩深重,不降,遂面北饮刃,为高王感,遗其全尸。”
——《后明史,建虏第四,诸酋王列传》
第36章 犄角已破
硕塞援军被伏击于泌水畔,损失惨重,近乎全军覆没,只剩下鄂硕带着三千多镶红旗残兵西南方向突围后,也不敢再做停留,直接经由白河畔一路北逃,风声鹤唳,宛若丧家之犬。
而留下的樊城,就惨了。
襄阳方向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攻城阶段,断然是没有余力来给樊城解围的,硕塞的覆灭,可谓给樊城敲响了丧钟。
只不过高一功所部,在伏击完硕塞以后,自身也伤亡颇重,本来打算休整两日,再继续全力攻城,并且定下目标,要在十日之内破城。
但没想到,所谓“兵败如山倒”,打仗这东西,当两军相持的时候,往往能互相周旋好久,但只要一方出现重大损失,就会如连锁反应般,迅速形成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倒塌效应,剩下的敌人在士气崩盘之下,望风披靡。
高一功派人挑着硕塞的专用旗帜,于樊城之下转了一圈。
而且虽然高一功下令给硕塞留了全尸,不过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近千留着“金钱鼠尾”的头颅,在樊城东门外,堆成小山,还有诸多镶红旗遗留旗帜,当着守城清军的面烧毁,当然,还有上万被成串捆绑起来的俘虏……
看到这一幕,几乎顷刻间,城中士气就崩塌了……
原本期待的援军变成了幻影,城中的八旗士卒在数量上并不占绝对优势,不过一千五百人而已,剩下七千多人,可全都是汉卒,高一功又派了百多个嗓门大的,连日在城外呼喊,策动城内士卒反正。
更要命的是到了第二天,从东面枣阳来了一行人马,零星只有十几人,这些人也加入劝降的队伍。
而这十多个人嘴里喊的,居然是满语……
不错,这些正是杜尔德所领的“归正营”士卒,也就是昔日博洛授首以后,以八旗俘虏为主组建的降兵营。
在过去几年里,随着明军的节节胜利,归正营的规模也大大扩大,包含了满、蒙各部,有海西、建州、野人女真,也有科尔沁、察哈尔等蒙古诸部骑士。
人数已经突破了三千,竟是成了一股独立于光复诸军之外的机动骑兵部队。
原本朱由榔只是想用杜尔德等人帮忙劝降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满清八旗将佐而已,但没想到归正营的规模居然扩张得这么快。
那也别只做些宣传策反工作了,两三千弓马娴熟的骑兵,不用白不用,北伐以后,干脆就被拉上了战场,当做一个独立的马营使。
诶,明廷不担心他们捣乱倒戈吗?
的确不担心。
非常有意思的是,自古以来,二狗子都比自己人更容易获得信任。
原因很简单,当选择公开背叛自己原先阵营时,他们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倒戈?你敢保证你逃回去,满清不追究你?别搞笑了,你说摄政王宰相肚子能撑船,莫不是忘了博洛是咋死的?
当年朱元璋甚至将倒戈的蒙古兵编成了三千营(京师三大营之一),负责宿卫京畿,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乎,归正营在战场上,分外敢战,甚至比一般的明军马营要厉害得多,毕竟他们本来就大多是弓马娴熟的满蒙骑兵,如今又有比清廷更加坚固锐利的武器装备,战斗力竟是比以前还要强了。
北伐之前,江淮明清对峙,归正营在小规模袭扰清军,临战冲阵等等作战中,颇为显眼,屡立战功。
年前冬季,两军互派小股精锐,互相袭扰,归正营也斩获不少。
朱由榔非常大方地赏了杜尔德一个伯爵,坚定了对方要做“大明金日磾”的决心。
而且对于立有战功的归正营将士,也一律按照明军的标准予以赏赐。
不过有意思的是,此时的归正营满蒙将士们,已经全部蓄发,又改了汉姓,如杜尔德原本姓叶赫那拉,如今却是干脆直接改姓叶,朱由榔册封爵位之时,听闻对方改姓,唤作叶尔德,直说这名字改得不好,听着像个西洋人似的,亲自赐名叶忠允,以作勉励。
其实这样的事情早有先例,明初以降,大明尚存的三十五个伯爵中,南宁伯、东宁伯、怀柔伯、伏羌伯,还有一个恭顺侯吴允诚,都是蒙古人出身。
尤其是吴允诚,在永乐朝,一度担任正一品都督,总督京营军政,多次扈从朱棣北征,荣宠一时,虽然距离汉朝的金日磾还是有点差距,但也相差不大了。
杜尔德接过圣旨,感激涕零,顿首再三。
有了领头的榜样,其余军佐士卒纷纷效仿,大多按照原本姓氏中,取一个汉姓里有的字,用作自己的姓氏。
其中,也有少许爱新觉罗部落旁支出身,的改姓为艾、罗居多。
事到如今,若非还能说满蒙语言,否则光从外表上,还真难分辨这些归正营骑兵是不是汉人。
当然,有了正式工作固然好,不过劝降的工作自然也不能落下,但凡有明军围困孤城,都会让归正营派出少许人手,参与劝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樊城这次也同样如此。
果不其然,效果立竿见影,劝降后当夜,城中就发生骚动,守城的满清将领务达海连忙派亲信弹压,砍了十几颗头颅。
但也只是表面上压了下去而已,其实务达海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原本就是硕塞的亲信,现在硕塞都已经身死,眼看援兵是没有了,纵观百里之内,只有隔江的襄阳,尚还在明军重重围困之中,竟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
第二日开始,明军不顾疲惫,连番发动猛攻,但清军士卒抵抗意志明显大不如前,节节颓败,还是务达海亲自领人压阵,才勉强稳住形势。
攻城两日后,正值午夜,东城内突发火起,清军营内动乱,忽发营啸,士卒奔逃散乱,有晓事的绿营士卒争夺城门,与守城八旗兵混战。
高一功连夜检点六百精锐,夺下城门,战至黎明,大军鱼贯而入,守将务达海已然葬身火海,城中群龙无首,不堪一击,明军一路上几乎只是接收俘虏而已……
至此,襄阳北面,引以为助力,互为掎角之势的局面,被彻底击破,襄阳瞬间沦为孤城……
-------------------------------------
“高公讳一功,陕西米脂人,贞义夫人高氏弟……时王师抵于襄樊,贼酋济尔哈朗,以二城呼应,固若金汤,王师围城十余日,未能克,遂令一功图樊城,以破其犄角,会江汉春汛,一功乃施奇计……伏杀虏承泽郡王硕塞,下樊城,斩俘四万有奇,威震豫鄂,时人以关羽并称之。”
——《后明史,勋臣第五,高一功列传》
第37章 中路转折
樊城的火光,足足烧到了第二日中午,仅隔十里之遥的襄阳城,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济尔哈朗几乎是半夜被身旁将佐从床上唤醒,连忙登上城楼,目瞪口呆地看着远处那冲天火光,纵使天气已经转暖,却只觉得手脚冰凉。
失去了樊城,襄阳只不过就是一座孤城,彻底丧失了援护。
济尔哈朗原先是打算利用襄樊地势,将明军中路主力困顿于此,而后再策动信阳、郧阳、南阳方面的清军全面反扑,可现在却弄巧成拙。
本来在南阳,作为反扑总指挥,居中调节的硕塞近乎全军覆没,而襄阳引为支柱的樊城也被突然攻陷,瞬间让襄阳清军陷入尴尬境地。
继续和李过死磕,意义不大,可要是想突围,如今襄阳城外里三层外三层,李过动用十万大军,难道会轻易放他跑路?
归根到底,高一功的胜利,出乎了明清双方的意料。
哪怕是李过,在接到军报以后,第一时间同样是有些恍惚,反复确认多次,才敢相信。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硕塞作为中路战场清军副帅,地位和东路的岳乐相当,如此重要的角色,以及麾下镶红旗主力,再加上数万绿营,居然就这般,以一种极其戏剧化的方式,折损在了泌水河畔。
原本令人头疼,难以下手的襄樊防御体系,顷刻间土崩瓦解。
李过也不得不感叹
“一功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围城诱援,虚实设计,掘堰水攻,此番中路战胜,当为首功!”
随后吩咐传来围城各师总兵、副将、录事参军,以及两个重炮营的参将与会。
部属准备开始派兵攻城。
经过半月围城,明军先是凭借炮火优势,将襄阳城头的城防火力一扫而空,接着就以重炮为主,开始轰击城墙。
在高一功伏击硕塞,夜克樊城的同时,襄阳城已经被连日炮火砸得千疮百孔,一片狼藉。
但其坚固程度,还是超乎了李过的预料。
数十门二十八斤重炮,连日轰击十余日,城墙外层砖石虽然都被冲塌,散碎一地,但里面的墙体竟然还依旧完整。
襄阳城实在是太厚了。
而且,济尔哈朗也绝非易与之辈,他利用城池四面外的屯兵城,多次夜袭明军,也取得不少战果,让李过颇为头疼。
好在樊城被克,硕塞部又遭袭全军覆没后,李过倒是也不再担心太多,慢慢和济尔哈朗耗便是……
-------------------------------------
“轰隆!”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1631/463355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