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授柱国,诸将的封赏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第174章 授柱国,诸将的封赏
在白亭海修整三天,人马都得到恢复后,李瑄下令临洮军、赤水军,启程回河湟,准备展开对吐蕃的攻势。
两军重新挑选良马,作为备用马。
受伤的士兵,无论轻重,都先在白亭守捉城养伤。
那些俘虏的战马、牛羊,一部分留在白亭守捉,为伤员补身体。
另一部分由河西赶来的士兵,带回河西的牧场内,等下次大战后,犒劳全军。
此次获得的俘虏,也全部押送至河西,将来为河陇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河陇的土地辛勤耕耘。
至于俘获的马匹以后再分配,现在来不及将战马分给诸军。
“李帅,我等世居大唐,与唐人无异,您要对吐蕃用兵,我等也愿意效犬马之劳!”
安思顺将伏帝难等人带到李瑄面前后,伏帝难代表河西诸胡部向李瑄拱手说道。
“既然你们有心为国效力,就跟随我们一起回河湟吧!大战过后,我会对你们的部落进行赏赐!”
李瑄看了一眼伏帝难,点了点头。
此战临洮、赤水,暂时失去五千多战斗力量。
虽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总归击战的时候,难度增加。
河西诸胡部战斗力一般,但可以跟随赤水军作为青海方面的部队,用以吓唬吐蕃。
由两万骑,增加为三万骑,更具有威慑力。
“谢李帅。”
得到李瑄的答复后,伏帝难等胡部首领拜谢。
真正参与唐军的战斗,他们才能感受到李瑄的神勇与果敢。
那跃马持槊的绝世风姿,深深烙在他们脑海。
这样的人,如神一样的存在,他们不敢有丝毫不敬。
李瑄还是河陇押蕃使,能管理诸胡部。
诸部都想得到李瑄的看重。
李瑄又吩咐白亭守捉使,加倍派遣骑兵,巡视边境,他会给白亭守捉补充五百匹战马。
另外,隔着沙漠,居延海旁的宁寇军,也被李瑄传令严加巡视。
一有情况,立刻快马汇报。
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军顺着马城河南下至姑臧城。
李瑄要在姑臧城的府库中,为士兵更换一批铠甲,补足受损的兵刃。
归途之路,并没有来时那么急。
到达姑臧的时候,李瑄传令河陇诸郡,放开道路,允许通行玉门关、阳关。
但边境依旧戒严。
短时间内吐蕃不会知道回纥已被大败!
……
郁督军山,嗢昆水,回纥王庭。
经过长途跋涉,磨延啜终于回到王庭之中。
他无比狼狈,哪有率五万大军南下时的意气风发。
骨力裴罗收到阅兵骑兵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后,眼一黑,昏了过去。
醒来后,他的身体更差了。
他一度以为爱子已死,老泪纵横。
几位不成器的儿子也蠢蠢欲动,准备争夺可汗继承人的位置。
直到几天前,他收到磨延啜还活着的消息,立刻派遣近卫军将磨延啜带回王庭。
他害怕有人因此加害磨延啜。
“大可汗,我让您失望了,我有罪。”
入牙帐,磨延啜跑到骨力裴罗的座位前,扑通一声跪下,一脸愧疚。
他不是不能失败,而是不能接受全军覆没。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叫我阿塔。”
骨力裴罗抚摸着磨延啜的后背安抚,让磨延啜叫他“父亲”。
这表明他不会怪罪磨延啜。
“阿塔……”
磨延啜知道骨力裴罗的意思后,再看骨力裴罗更为苍老,顿时泪流满面,他拍着胸膛自责:“他太厉害了,孩儿也太蠢了。如果我想到他会从风沙中袭来,最起码可以保全军队。”
这一次,他一败涂地,五万骑被四万骑,确切的说是三万唐军精锐围住全歼。
自古以来,草原上哪有这样的事情?
“这就是李瑄,我从溃兵口中得知一些战况,就算是我去,也会失败。他的麾下人皆双马突进,谁也不会料到那样的速度,还是从风沙中冲出来。他是真正的万人之敌,所谓的熊虎也不足道哉……”
骨力裴罗叹一口气,又缓缓说道:“阿勒卜从十五岁就跟着我,为我回纥汗国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希望他被李瑄俘虏,而非战死……”
“阿塔……如果阿勒卜被俘虏,我们用一万金也要换他回来。”
磨延啜想到掩护他归来的阿勒卜,心中更加难受。
他说这句话更多是安慰骨力裴罗,因为父子二人都清楚阿勒卜宁折不弯。
磨延啜亲眼见证李瑄冲阵杀敌,骑兵被李瑄手中的铁枪一片一片抡倒。
那一下午时间,怕是要杀千人。
阿勒卜怎么可能是李瑄的对手啊!
“唉!一定如此。”
骨力裴罗再叹一口气。
“别自责了,即便全军覆没,我也一点都不后悔。我从小在汉地长大,听说过一个故事。”
骨力裴罗拍了拍磨延啜的肩膀,让他起身,然后娓娓道:“一百多年前,中原有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枭雄。李世民在统一中原的时候,攻击王世充,本与河北的窦建德无关,而窦建德却全力支援。”
“李世民一战擒双王,事后质问窦建德‘我征王世充,关你何事?敢跃我疆域,冒犯我兵锋’。而窦建德却回答‘今日不自己来,恐劳您远取’。”
“多像啊!不过我们比窦建德好多了,我们根基还在,还有十几万控弦之士。草原部落会抱怨此次战败,但没有一个部落可以威胁到汗国。”
“我们要派遣大使,携带黄金和珠宝,去向唐庭求和。像中原英雄勾践一样卧薪尝胆。”
“李瑄这个人有问题,他迟早会出事的。我可能看不见了,你要拭目以待。”
他们回纥南下阅兵,李瑄就立刻派兵突袭,明显是没有征求大唐皇帝的同意,或者说“先斩后奏”。
从那一刻起,骨力裴罗就不后悔南下阅兵,只是难过于一败涂地。
“孩儿谨记!”
磨延啜重重点头。
“王忠嗣派兵攻破一個阴山以北的部落,掳走部落所有人。前不久又有汇报说朔方军、河东军在峡口屯兵,矛锋直指草原。不过我猜测以王忠嗣的性格,不会主动进兵,而是威慑我回纥不再派骑南下。”
“这一战,我们终究是达到一些战略目的,已经入冬,唐军不会再进攻吐蕃。等明年的时候,吐蕃的八座城堡一定会修建完成。”
“应该可以拖住李瑄一段时间……”
骨力裴罗又向磨延啜说了许多话,试图让磨延啜重新拾起底气,等待时机。
“阿塔放心,在回来的路上,孩儿已经想通。”
磨延啜确实不甘心,他并没有因此颓废。
“在王庭休整一段时间,由你亲自出使大唐。”
骨力裴罗又丢下重磅。
“阿塔,孩儿刚败于大唐啊……”
对此,磨延啜非常羞愧。他怕唐庭趁机为难他。
“唐皇爱面子,你是使者,他不会把你怎么样的,这样也彰显诚意。他有什么要求,每年需要纳多少贡,哪怕伤害国本,也要同意。一定不能给李瑄找借口攻打我们。最起码要等十年,我们彻底统一草原的时候。”
骨力裴罗能看出李隆基的性格,携带重礼出使大唐赔罪,李隆基一定会在诸国使节面前,彰显自己的大度。
“孩儿遵命!”
磨延啜想想也是。
现在回纥需要时间,别给李瑄这条恶狗找到机会。
随后,父子二人相依在一起。
骨力裴罗的其他的儿子,对此大为不满,但骨力裴罗宠爱磨延啜,他们手中无一点权力,根本无法对磨延啜造成威胁。
之前,他们心中满怀恶意,希望磨延啜会死在李瑄手中。
也只有磨延啜的妹妹伽思为兄长的回来感到高兴。
……
长安。
李瑄七百里加急,将磨延啜的金甲、狼头大纛,以及由刘单书写的《白亭海大破回纥贺表》送至长安。
裴宽和李林甫到勤政务本楼后,看到被支起那金甲和狼头大纛,以及旁边正围绕着这两件物品的李隆基。
“两位宰相,猜猜这是什么?”
裴宽和李林甫到来后,李隆基和他们打个哑迷。
狼头大纛,顶端还有狼尾。
金甲,镶嵌着黄金的铠甲,极高的身份才能穿戴。
作为当过范阳节度使的裴宽,一眼就看出这两件东西,遂拱手说道:“启禀圣人,此为回纥出征主帅的狼头大纛和回纥可汗、或者王子的帅铠。”
“啪!”
“左相所言极是。”
李隆基抚掌大赞。
说完,李隆基将战报交给两位宰相,让他们观看。
这场景李林甫太熟悉了,李瑄一定把回纥打得很惨,连狼头大纛和金甲都被送到长安。
果然,战报上先是一如既往地夸赞皇恩浩荡,圣人英明,受皇命而讨伐云云,把李隆基捧到天上。
然后才开始介绍士兵们长途奔袭,风餐露宿的辛苦,特别是在风沙之中连行数日,环境恶劣之极。
所以才有“披荆斩棘”的大胜。
战果十分夸张,回纥来不及准备,就已经被唐军攻入营垒中。
其中,李瑄早早布置伏兵,利用轻骑,将回纥引往伏兵之地。
一个叫“陌刀军”的兵种,在伏击中大放异彩。
只是数十人伤亡,就挡住数千骑兵的冲突。
“当张兴刀者,人马俱碎,将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推进。这个张兴,一定要拜为将军。”
李隆基将贺表的一段话念出来,顿时觉得张兴此陌刀将异常勇猛。
决定像王难得、南霁云一样,封一个南衙禁军的将军,用以标榜身份。
“恭喜圣人喜得良将。”
李林甫立刻恭喜道,虽然他知道张兴是李瑄的手下。但无法挽回的局势,索性拍李隆基一个马屁。
还有,刘单这个竖子,早晚要整死他。张兴已经“人马俱碎”,够夸张了。
但把李瑄描绘的,简直跟神一样。
“阵成,帅披马甲择亲卫入阵,及午至黄昏,三军尽披靡,独斩千人。”
“帅见大将阿勒卜出阵,跃马持槊,一击夺命,贼众溃,大呼驰入,铁甲尽摧。”
诸如此类的描述,将个人武勇决定胜负,发挥得淋漓尽致。
更何况,回纥还是被突袭、包围、再包围的情况下。
回纥五万骑南下,只有不到两千骑逃走。
在军事战斗上,这就是算全军覆没。
斩俘与死亡比例,更是小到十几比一。
李林甫虽然恨李瑄,但不得不佩服李瑄是当代第一名将,勇武史书难寻。
“据说回纥领军者为骨力裴罗的继承人磨延啜,他为了逃跑,用金蝉脱壳,冒充小兵。没有抓住他,已经不重要了,只是金甲和狼头大纛,就与其一个份量。”
李隆基认为获得金甲和回纥的狼头大纛,足以比上生擒磨延啜的军功。
“圣人英明。回纥在西域有影响力,如此轻松战败回纥,大唐在西域的威名更甚,等李将军大破吐蕃,西域诸国必纷纷遣使来唐。”
裴宽也拱手说道。他是力挺李瑄的。
曾作为主帅,裴宽敬佩李瑄的作战方式。
每次都以极小的代价,获得极大的胜利。
哪能用一句勇猛,将其全部概括。
“我准备授七郎为柱国,两位意下如何?”
李隆基问李林甫和裴宽。
其实李瑄的军功早就可以封上柱国了,但李隆基想到李瑄还要与吐蕃大战,上柱国之事再缓缓。
“回圣人,李将军是国家的支柱和栋梁,当有此封。”
裴宽立刻回道。
“圣人英明,臣也赞同!”
势不可挡,李林甫只能默认。
李隆基非常满意,他已派人送诏书向骨力裴罗质问,等待骨力裴罗的答复。
他又将李林甫和裴宽拉到大唐的版图前,他指着地图说道:“七郎说过,中国当尽拥有黄河,这一天是不是快要到了?”
黄河是华夏的母亲河,从文明诞生以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华夏子女。
自古以来,黄河的上游从未被华夏拥有。
当李隆基治下的华夏,能尽有黄河,这将是开天辟地的功绩。
“有李将军在,别说黄河,长江的上游,也会被圣人掌握。”
裴宽趁机向李隆基吹捧道,实际上他也是胡说。
“朕甚期待!”
李隆基没有好高骛远,只是摸着地图上黄河源头的那片区域。
那里曾经是一个叫苏毗的国家,现已臣服吐蕃。
……
翌日早朝后,授李瑄为柱国的诏书快马加鞭送往湟水。
同时,李隆基赏赐李瑄三百金,金器二十件,玉器二十件,绢三千匹。
对临洮军和赤水军也继续厚赏,赏资从京兆府库出。
如封张兴为千牛卫将军,封辛云京为右领军卫将军,封李朱师为右武卫将军。
封安重璋、荔非元礼、车神塞为禁军中郎将。
让荔非守瑜领了禁军的郎将。
当李瑄率领兵马回到湟水时,李隆基的诏书七百里加急送至。
这些消息传过来,是为在与吐蕃大战前振奋军心。
如果南霁云、张兴、辛云京等领禁军将军的人若再立功勋,说不定会封爵。
哪怕是个虚封的男爵,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虽然没有僚属的封赏,但李瑄在战后会将高适、刘单、岑参、杨绾、刘晏等人的品级奏升几级,兼更高的职事官。
届时李隆基必然会同意。
有这样的履历,哪怕以后他们不当僚属,也可以下放为一郡太守。
到湟水城后,李瑄吩咐临洮军、赤水军、河西诸胡军,修整五日,补充睡眠。
五日后,也就是十月下旬,对吐蕃的战斗正式开始。
“刘判官,士兵的纩衣准备的如何?”
回到军中,李瑄第一时间召集僚属。
“所有将士皆备有纩衣,可抵御风雪的行军帐篷,也已备齐全。”
刘晏向李瑄回答道。
“刘判官,十几万大军的粮食能支撑多久?”
李瑄又问刘晏。
“启禀李帅,属下又令金城、陇西、武威等郡运送五万石粟米至积石军城、绥和守捉、鄯州城,可以支撑两军至明年春天三月,盐也足够。圣人派使者在河陇收购羊和美酒,现军中有羊五万头,美酒三十万斤。”
刘晏一次性向李瑄禀明。
“出征前夕,取十万斤美酒畅饮。剩下美酒平均分配给士兵御寒。羊除了出征时宰杀炖煮,其余平分给诸军将士。”
青海的冬天太冷,李瑄考虑到这种情况,决定让士兵的水壶当酒壶,打仗前喝几口暖暖身子。
李瑄考虑过嗜酒者会将酒喝完,但毕竟每人的酒有限,喝醉倒是不至于。这个时代的酒也就比后世的啤酒高一点。
不过李瑄还是让高适传令士兵,禁止在下雪之前,把酒喝完。
当然了,真要遇到酒鬼偷偷摸摸把酒喝完,李瑄也没办法。
在边疆作战,士兵们往往自己携带酒水。
将军不会因为士卒携带酒水去责备。
对将士们来说,饮酒不但能增添平常乏味生活的乐趣,亦能使他们胆略勇壮,英勇杀敌,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良药”。
狂野与英勇,都会在饮酒的一瞬间释放。
“军中禁酒”,在这个时代,这种环境下,并不适用。
那些喝酒误事的,往往是怀抱着美人的将领,而非战斗前线的士兵。
“遵命!”
刘晏、高适等僚属领命。
这个消息传到军中,全军一定会振奋……
(本章完)
在白亭海修整三天,人马都得到恢复后,李瑄下令临洮军、赤水军,启程回河湟,准备展开对吐蕃的攻势。
两军重新挑选良马,作为备用马。
受伤的士兵,无论轻重,都先在白亭守捉城养伤。
那些俘虏的战马、牛羊,一部分留在白亭守捉,为伤员补身体。
另一部分由河西赶来的士兵,带回河西的牧场内,等下次大战后,犒劳全军。
此次获得的俘虏,也全部押送至河西,将来为河陇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河陇的土地辛勤耕耘。
至于俘获的马匹以后再分配,现在来不及将战马分给诸军。
“李帅,我等世居大唐,与唐人无异,您要对吐蕃用兵,我等也愿意效犬马之劳!”
安思顺将伏帝难等人带到李瑄面前后,伏帝难代表河西诸胡部向李瑄拱手说道。
“既然你们有心为国效力,就跟随我们一起回河湟吧!大战过后,我会对你们的部落进行赏赐!”
李瑄看了一眼伏帝难,点了点头。
此战临洮、赤水,暂时失去五千多战斗力量。
虽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总归击战的时候,难度增加。
河西诸胡部战斗力一般,但可以跟随赤水军作为青海方面的部队,用以吓唬吐蕃。
由两万骑,增加为三万骑,更具有威慑力。
“谢李帅。”
得到李瑄的答复后,伏帝难等胡部首领拜谢。
真正参与唐军的战斗,他们才能感受到李瑄的神勇与果敢。
那跃马持槊的绝世风姿,深深烙在他们脑海。
这样的人,如神一样的存在,他们不敢有丝毫不敬。
李瑄还是河陇押蕃使,能管理诸胡部。
诸部都想得到李瑄的看重。
李瑄又吩咐白亭守捉使,加倍派遣骑兵,巡视边境,他会给白亭守捉补充五百匹战马。
另外,隔着沙漠,居延海旁的宁寇军,也被李瑄传令严加巡视。
一有情况,立刻快马汇报。
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军顺着马城河南下至姑臧城。
李瑄要在姑臧城的府库中,为士兵更换一批铠甲,补足受损的兵刃。
归途之路,并没有来时那么急。
到达姑臧的时候,李瑄传令河陇诸郡,放开道路,允许通行玉门关、阳关。
但边境依旧戒严。
短时间内吐蕃不会知道回纥已被大败!
……
郁督军山,嗢昆水,回纥王庭。
经过长途跋涉,磨延啜终于回到王庭之中。
他无比狼狈,哪有率五万大军南下时的意气风发。
骨力裴罗收到阅兵骑兵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后,眼一黑,昏了过去。
醒来后,他的身体更差了。
他一度以为爱子已死,老泪纵横。
几位不成器的儿子也蠢蠢欲动,准备争夺可汗继承人的位置。
直到几天前,他收到磨延啜还活着的消息,立刻派遣近卫军将磨延啜带回王庭。
他害怕有人因此加害磨延啜。
“大可汗,我让您失望了,我有罪。”
入牙帐,磨延啜跑到骨力裴罗的座位前,扑通一声跪下,一脸愧疚。
他不是不能失败,而是不能接受全军覆没。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叫我阿塔。”
骨力裴罗抚摸着磨延啜的后背安抚,让磨延啜叫他“父亲”。
这表明他不会怪罪磨延啜。
“阿塔……”
磨延啜知道骨力裴罗的意思后,再看骨力裴罗更为苍老,顿时泪流满面,他拍着胸膛自责:“他太厉害了,孩儿也太蠢了。如果我想到他会从风沙中袭来,最起码可以保全军队。”
这一次,他一败涂地,五万骑被四万骑,确切的说是三万唐军精锐围住全歼。
自古以来,草原上哪有这样的事情?
“这就是李瑄,我从溃兵口中得知一些战况,就算是我去,也会失败。他的麾下人皆双马突进,谁也不会料到那样的速度,还是从风沙中冲出来。他是真正的万人之敌,所谓的熊虎也不足道哉……”
骨力裴罗叹一口气,又缓缓说道:“阿勒卜从十五岁就跟着我,为我回纥汗国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希望他被李瑄俘虏,而非战死……”
“阿塔……如果阿勒卜被俘虏,我们用一万金也要换他回来。”
磨延啜想到掩护他归来的阿勒卜,心中更加难受。
他说这句话更多是安慰骨力裴罗,因为父子二人都清楚阿勒卜宁折不弯。
磨延啜亲眼见证李瑄冲阵杀敌,骑兵被李瑄手中的铁枪一片一片抡倒。
那一下午时间,怕是要杀千人。
阿勒卜怎么可能是李瑄的对手啊!
“唉!一定如此。”
骨力裴罗再叹一口气。
“别自责了,即便全军覆没,我也一点都不后悔。我从小在汉地长大,听说过一个故事。”
骨力裴罗拍了拍磨延啜的肩膀,让他起身,然后娓娓道:“一百多年前,中原有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枭雄。李世民在统一中原的时候,攻击王世充,本与河北的窦建德无关,而窦建德却全力支援。”
“李世民一战擒双王,事后质问窦建德‘我征王世充,关你何事?敢跃我疆域,冒犯我兵锋’。而窦建德却回答‘今日不自己来,恐劳您远取’。”
“多像啊!不过我们比窦建德好多了,我们根基还在,还有十几万控弦之士。草原部落会抱怨此次战败,但没有一个部落可以威胁到汗国。”
“我们要派遣大使,携带黄金和珠宝,去向唐庭求和。像中原英雄勾践一样卧薪尝胆。”
“李瑄这个人有问题,他迟早会出事的。我可能看不见了,你要拭目以待。”
他们回纥南下阅兵,李瑄就立刻派兵突袭,明显是没有征求大唐皇帝的同意,或者说“先斩后奏”。
从那一刻起,骨力裴罗就不后悔南下阅兵,只是难过于一败涂地。
“孩儿谨记!”
磨延啜重重点头。
“王忠嗣派兵攻破一個阴山以北的部落,掳走部落所有人。前不久又有汇报说朔方军、河东军在峡口屯兵,矛锋直指草原。不过我猜测以王忠嗣的性格,不会主动进兵,而是威慑我回纥不再派骑南下。”
“这一战,我们终究是达到一些战略目的,已经入冬,唐军不会再进攻吐蕃。等明年的时候,吐蕃的八座城堡一定会修建完成。”
“应该可以拖住李瑄一段时间……”
骨力裴罗又向磨延啜说了许多话,试图让磨延啜重新拾起底气,等待时机。
“阿塔放心,在回来的路上,孩儿已经想通。”
磨延啜确实不甘心,他并没有因此颓废。
“在王庭休整一段时间,由你亲自出使大唐。”
骨力裴罗又丢下重磅。
“阿塔,孩儿刚败于大唐啊……”
对此,磨延啜非常羞愧。他怕唐庭趁机为难他。
“唐皇爱面子,你是使者,他不会把你怎么样的,这样也彰显诚意。他有什么要求,每年需要纳多少贡,哪怕伤害国本,也要同意。一定不能给李瑄找借口攻打我们。最起码要等十年,我们彻底统一草原的时候。”
骨力裴罗能看出李隆基的性格,携带重礼出使大唐赔罪,李隆基一定会在诸国使节面前,彰显自己的大度。
“孩儿遵命!”
磨延啜想想也是。
现在回纥需要时间,别给李瑄这条恶狗找到机会。
随后,父子二人相依在一起。
骨力裴罗的其他的儿子,对此大为不满,但骨力裴罗宠爱磨延啜,他们手中无一点权力,根本无法对磨延啜造成威胁。
之前,他们心中满怀恶意,希望磨延啜会死在李瑄手中。
也只有磨延啜的妹妹伽思为兄长的回来感到高兴。
……
长安。
李瑄七百里加急,将磨延啜的金甲、狼头大纛,以及由刘单书写的《白亭海大破回纥贺表》送至长安。
裴宽和李林甫到勤政务本楼后,看到被支起那金甲和狼头大纛,以及旁边正围绕着这两件物品的李隆基。
“两位宰相,猜猜这是什么?”
裴宽和李林甫到来后,李隆基和他们打个哑迷。
狼头大纛,顶端还有狼尾。
金甲,镶嵌着黄金的铠甲,极高的身份才能穿戴。
作为当过范阳节度使的裴宽,一眼就看出这两件东西,遂拱手说道:“启禀圣人,此为回纥出征主帅的狼头大纛和回纥可汗、或者王子的帅铠。”
“啪!”
“左相所言极是。”
李隆基抚掌大赞。
说完,李隆基将战报交给两位宰相,让他们观看。
这场景李林甫太熟悉了,李瑄一定把回纥打得很惨,连狼头大纛和金甲都被送到长安。
果然,战报上先是一如既往地夸赞皇恩浩荡,圣人英明,受皇命而讨伐云云,把李隆基捧到天上。
然后才开始介绍士兵们长途奔袭,风餐露宿的辛苦,特别是在风沙之中连行数日,环境恶劣之极。
所以才有“披荆斩棘”的大胜。
战果十分夸张,回纥来不及准备,就已经被唐军攻入营垒中。
其中,李瑄早早布置伏兵,利用轻骑,将回纥引往伏兵之地。
一个叫“陌刀军”的兵种,在伏击中大放异彩。
只是数十人伤亡,就挡住数千骑兵的冲突。
“当张兴刀者,人马俱碎,将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推进。这个张兴,一定要拜为将军。”
李隆基将贺表的一段话念出来,顿时觉得张兴此陌刀将异常勇猛。
决定像王难得、南霁云一样,封一个南衙禁军的将军,用以标榜身份。
“恭喜圣人喜得良将。”
李林甫立刻恭喜道,虽然他知道张兴是李瑄的手下。但无法挽回的局势,索性拍李隆基一个马屁。
还有,刘单这个竖子,早晚要整死他。张兴已经“人马俱碎”,够夸张了。
但把李瑄描绘的,简直跟神一样。
“阵成,帅披马甲择亲卫入阵,及午至黄昏,三军尽披靡,独斩千人。”
“帅见大将阿勒卜出阵,跃马持槊,一击夺命,贼众溃,大呼驰入,铁甲尽摧。”
诸如此类的描述,将个人武勇决定胜负,发挥得淋漓尽致。
更何况,回纥还是被突袭、包围、再包围的情况下。
回纥五万骑南下,只有不到两千骑逃走。
在军事战斗上,这就是算全军覆没。
斩俘与死亡比例,更是小到十几比一。
李林甫虽然恨李瑄,但不得不佩服李瑄是当代第一名将,勇武史书难寻。
“据说回纥领军者为骨力裴罗的继承人磨延啜,他为了逃跑,用金蝉脱壳,冒充小兵。没有抓住他,已经不重要了,只是金甲和狼头大纛,就与其一个份量。”
李隆基认为获得金甲和回纥的狼头大纛,足以比上生擒磨延啜的军功。
“圣人英明。回纥在西域有影响力,如此轻松战败回纥,大唐在西域的威名更甚,等李将军大破吐蕃,西域诸国必纷纷遣使来唐。”
裴宽也拱手说道。他是力挺李瑄的。
曾作为主帅,裴宽敬佩李瑄的作战方式。
每次都以极小的代价,获得极大的胜利。
哪能用一句勇猛,将其全部概括。
“我准备授七郎为柱国,两位意下如何?”
李隆基问李林甫和裴宽。
其实李瑄的军功早就可以封上柱国了,但李隆基想到李瑄还要与吐蕃大战,上柱国之事再缓缓。
“回圣人,李将军是国家的支柱和栋梁,当有此封。”
裴宽立刻回道。
“圣人英明,臣也赞同!”
势不可挡,李林甫只能默认。
李隆基非常满意,他已派人送诏书向骨力裴罗质问,等待骨力裴罗的答复。
他又将李林甫和裴宽拉到大唐的版图前,他指着地图说道:“七郎说过,中国当尽拥有黄河,这一天是不是快要到了?”
黄河是华夏的母亲河,从文明诞生以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华夏子女。
自古以来,黄河的上游从未被华夏拥有。
当李隆基治下的华夏,能尽有黄河,这将是开天辟地的功绩。
“有李将军在,别说黄河,长江的上游,也会被圣人掌握。”
裴宽趁机向李隆基吹捧道,实际上他也是胡说。
“朕甚期待!”
李隆基没有好高骛远,只是摸着地图上黄河源头的那片区域。
那里曾经是一个叫苏毗的国家,现已臣服吐蕃。
……
翌日早朝后,授李瑄为柱国的诏书快马加鞭送往湟水。
同时,李隆基赏赐李瑄三百金,金器二十件,玉器二十件,绢三千匹。
对临洮军和赤水军也继续厚赏,赏资从京兆府库出。
如封张兴为千牛卫将军,封辛云京为右领军卫将军,封李朱师为右武卫将军。
封安重璋、荔非元礼、车神塞为禁军中郎将。
让荔非守瑜领了禁军的郎将。
当李瑄率领兵马回到湟水时,李隆基的诏书七百里加急送至。
这些消息传过来,是为在与吐蕃大战前振奋军心。
如果南霁云、张兴、辛云京等领禁军将军的人若再立功勋,说不定会封爵。
哪怕是个虚封的男爵,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虽然没有僚属的封赏,但李瑄在战后会将高适、刘单、岑参、杨绾、刘晏等人的品级奏升几级,兼更高的职事官。
届时李隆基必然会同意。
有这样的履历,哪怕以后他们不当僚属,也可以下放为一郡太守。
到湟水城后,李瑄吩咐临洮军、赤水军、河西诸胡军,修整五日,补充睡眠。
五日后,也就是十月下旬,对吐蕃的战斗正式开始。
“刘判官,士兵的纩衣准备的如何?”
回到军中,李瑄第一时间召集僚属。
“所有将士皆备有纩衣,可抵御风雪的行军帐篷,也已备齐全。”
刘晏向李瑄回答道。
“刘判官,十几万大军的粮食能支撑多久?”
李瑄又问刘晏。
“启禀李帅,属下又令金城、陇西、武威等郡运送五万石粟米至积石军城、绥和守捉、鄯州城,可以支撑两军至明年春天三月,盐也足够。圣人派使者在河陇收购羊和美酒,现军中有羊五万头,美酒三十万斤。”
刘晏一次性向李瑄禀明。
“出征前夕,取十万斤美酒畅饮。剩下美酒平均分配给士兵御寒。羊除了出征时宰杀炖煮,其余平分给诸军将士。”
青海的冬天太冷,李瑄考虑到这种情况,决定让士兵的水壶当酒壶,打仗前喝几口暖暖身子。
李瑄考虑过嗜酒者会将酒喝完,但毕竟每人的酒有限,喝醉倒是不至于。这个时代的酒也就比后世的啤酒高一点。
不过李瑄还是让高适传令士兵,禁止在下雪之前,把酒喝完。
当然了,真要遇到酒鬼偷偷摸摸把酒喝完,李瑄也没办法。
在边疆作战,士兵们往往自己携带酒水。
将军不会因为士卒携带酒水去责备。
对将士们来说,饮酒不但能增添平常乏味生活的乐趣,亦能使他们胆略勇壮,英勇杀敌,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良药”。
狂野与英勇,都会在饮酒的一瞬间释放。
“军中禁酒”,在这个时代,这种环境下,并不适用。
那些喝酒误事的,往往是怀抱着美人的将领,而非战斗前线的士兵。
“遵命!”
刘晏、高适等僚属领命。
这个消息传到军中,全军一定会振奋……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3798/468497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