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盛唐挽歌 > 第29章 《卖炭翁》中隐藏的长安能源危机

第29章 《卖炭翁》中隐藏的长安能源危机

推荐阅读: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旧神之巅开错外挂怎么办从指环王开始的龙裔从赛博朋克开始的跨位面科工苍白徽记开局赠送天生神力玩家们的NPC大爹星武纪元

    第29章 《卖炭翁》中隐藏的长安能源危机
    先看白居易的诗: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首诗有三个关键信息:
    1、木炭是在离长安城一百多里以外的终南山烧制而成,牛车赶路百余里到了长安。
    2、卖炭翁的木炭,是在等西市开门的时候,被宫里的“使者”强买走的,他在西市肯定没有店铺,那么可以断定他应该是打算卖给西市的商人。
    换言之,能跑百里路卖一车炭,证明木炭的价格已经将其变成了一项高利润生意。
    3、强买的宫人,当然知道这形同抢劫,但是他们回去以后一定不会被惩罚,原因我后面慢慢说。
    先感谢白大诗人为后世之人留下了这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现在就来分析这首诗里面的重要关键信息。
    第一,卖炭翁要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因为长安所需的柴薪数量爆表,堪称丧心病狂,各色人群,已经把长安周边的树已给砍秃了!已经没有树可以砍了!
    这一条,不仅有食货志可以证明,而且从李隆基任命杨国忠为“木炭使”,专管长安柴薪供应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
    木炭使就是专门管公营私营木炭买卖的,以后随意砍伐,要入刑。
    根据相关文献(我不展开说了)保守估计,长安官府,含皇宫内苑等,一年共消耗柴薪12万吨。朝廷有专门机构“钩盾署”,负责官方所需柴薪,但一年仅能供应3万吨不到。
    也就是说,官府集中采办的柴薪远远不够数,柴薪缺口巨大,宫中及百官们,也只能向东西两市采购。
    民间柴薪就不知道要怎么统计了,还有工坊的,冶炼的,数量更是不可计数。
    所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朴素原则,只要缺货,涨价乃是必然。
    长安城的柴薪市场价,跟官府集中采购的批发价能一样么?
    答案是不仅不一样,而且差距极大。官府采薪的人都是发动徭役,动用关中民夫七千人砍柴烧炭后送到长安,约等于白嫖。
    天宝年间,那些喊大唐千秋万代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关注过官府的财政支出。为什么朝廷没钱了,细节在哪里,就在这呢。柴薪缺乏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此外,就在这一段时间,长安城周边长久以来的环境破坏,终于到了集中爆发的阶段。接连的旱灾、水灾,因为缺乏树木调节气候,天宝十三年先是大旱,又连下了六十天雨。到秋天的时候,关中大片田地颗粒无收,长安大饥荒开始。
    第二,宫人强买强卖固然无耻,但问题在于,他们直接抢就可以了啊,为什么还要“给钱”呢?明明用公权就可以办到的事情,他们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
    卖炭翁也不可能报复这些人,报官也是无门,答案是这些宫人恐怕并不单单是在抢,他们还有自己那一套“逻辑自洽”,这个问题深究起来,会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这个不可忽视的细节问题便是:宫中内苑之物,与长安市场的价格脱节。
    宫里的“绢帛”,与市场上的普通绢帛,计价体系是不同的,这个一点也不奇怪,涉及到唐代交易物的“折旧”问题,以及地方进贡的问题。
    普通的绢帛,入了皇宫内苑,那就不再是普通的绢帛了,这些都是贡品。
    它们价格不菲,起码是“进货”的时候,价格不菲。
    拿现在的情况举例来说,一个lv的包包,跟价格一两百的普通包包,如果撇开“逼格”这个属性,实际使用价值差得多么?
    答案是几乎一样,但价格却差了几百倍。
    现在这个lv的包包,已经在家里吃灰了很多年,皮革老化,还烂了不少。这时候,我要拿出去卖,可能也就几百块,因为我没法强买强卖啊!
    但是套到宫人们身上,他们认为“lv包”并没有折旧,当初进皇宫的时候价值几百贯啊!
    现在用来买柴薪,难道不是便宜了这些人么?
    所以可以断定,这些人回宫去禀告此事之后,不但不会被惩罚,还会被嘉奖。而且类似的事情,还会成为一种惯例,成为搜刮民脂民膏的一项专有制度。
    因为他们把宫中用不上的烂东西弄出去了,把急需的生活物品搞回来了。站在帝王的角度看,这种清道夫的工作,必须要有人来做。
    由此可见,李隆基一直在那叫穷,他不是真的穷,而是在非商品经济体系下,宫里有太多用不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就跟平常人家的放杂物的杂物间一样,看着都是钱,却又没法换钱。
    用现代通俗的话说,叫:流动性不足。
    白居易反映的问题,其实就是唐朝皇宫没有好办法“去库存”,然后就在权力加持下,用抢劫的方式去搞维持宫中体面生活的民生物资。
    世间的事情,也就那么几种性质。
    损己利人,这是父母才会做的事情。
    利人利己,这是大家都追求的事情。
    但是以上两点,常常在生命中可遇不可求。
    更多的便是退一步的“损人小利,而予己大利。”
    再差一些的便是损人不利己了,这种人便是脑子要去维修的,世间反而是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盛唐转中唐这一段,其实单个人的善恶与作为,已经微不足道,更多是是大局,大势,逼迫得人不能不去铤而走险。
    今日的更新稍晚就送到。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3844/468768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