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朱长夜的语重心长!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第127章 朱长夜的语重心长!
蓝玉走后,常茂也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徐辉祖:“听到了么?迟早会认识的,呵呵!”
啊?
徐辉祖又狐疑的盯着膨胀的常茂,这事儿….和你也有关系?
我认识谁啊?
谁给老爷子在出谋划策?
为啥我感觉你们这些人,好似都知道些什么?
望着这些人溢于言表的激动之色,徐辉祖一脸懵逼。
“二弟,四弟,他们啥意思?”
徐膺绪和徐增寿茫然的摇头。
徐辉祖喃喃道:“会是谁呢?居然能有这种见识?信国公又为啥这么神秘兮兮的,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吗?”
.
….…….….….….
入冬月之后,大明的吏政运转其实也就基本停了下来。
各朝廷已经开始不处理政务,地方上的官府也开始半封闭办公,没有必要的事,不会开衙。
朝廷上的各衙门开始自扫门前雪,自家衙门开始做出明年的财政预算,等开年之后问户部拨款。
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要从腊月初开始做,一直到维系到小年。
朝廷不开朝,意味着朱元璋也开始闲了下来。
今日去了一趟钟山,回来之后,老爷子便神色低落的躺在摇椅上假寐。
朱雄英知道老爷子心情沉重,很知趣的没有打扰他。
不痛不痒的安慰了老爷子两句,他便去忙活年货的事。
今年的年关,和往年都不太一样。
往年的他,还不懂事,年货都交给底下人置办,甚至年货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而经历如今不平凡的一年之后,他认识到很多东西,所以想亲自置办年货给一些人,比如师尊朱长夜,马皇后等等。
朱雄英细心的准备了十几份年货礼品,包括西瓜、干果脯、胡瓜、绿菜、烈酒等等。
这些礼品的规格和样式都是一样的,齐刷刷的堆放在一进院落门前,都是要送出去的。
朱雄英拿着笔墨,分别在每一堆礼品上写上名字。
师尊朱长夜、马皇后、蓝玉、常茂….
不知何时,朱元璋已经背着手走了过来,看着朱雄英弯腰贴着礼单的样子,心中暖洋洋的。
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
朱元璋从草莽成为皇帝之后,就很少能感觉到了年味,虽然家人都在身边,但朱标心在政务上,马皇后心在后宫里。
唯独朱雄英,又是忙活将礼品分门别类,又是细心贴着送礼人的名字,他不由笑着走过去。
“成了,你写,咱给你贴上去。”
朱雄英看着老爷子,道:“爷爷,这咋成,您老一把年纪了,回去歇着!”
朱元璋执拗的道:“这过年,是一家子人的大事,不能马虎,咱小时候过年,全家老小都要出动忙活的!”
“特别是你太爷爷朱世珍,忙的和什么一样,还是你太奶奶体贴太爷爷,老是喊咱这些个做儿子的,替你太爷爷分担,咱….”
似乎觉得说太多了,朱元璋止住接下去要说得话。
“爷爷,咋不说了?我还挺感兴趣的。”
“哈哈哈,不说了不说了。”
朱雄英笑笑,让老爷子干点别的事分个心,也自无不可。
朱雄英点头:“那成,我写名单,爷爷您就帮我贴上礼品上去吧!”
“好!”朱元璋呵呵笑着。
“这一摞是个开国公常茂叔的。”朱雄英撕下一张纸递给老爷子。
朱元璋拿着纸张,手里搅着浆糊将纸张贴上去。
“这一摞是给常升叔的。”朱雄英继续撕下纸张递给老爷子。
老爷子蹙眉,摇头道:“你这败家大孙儿,哪有伱这样送礼的?他常家三兄弟,归根结底都是一家人,又没有分家,都住在一个府邸,哪儿能分摞给过去?那像啥样啦?不是暗指让别人分家嘛?送过去一摞就成!”
额。
朱雄英挠挠头:“成!”
朱雄英还年轻,经历的少了,家长里短的懂的就少。
不过朱雄英还是觉得老爷子在心疼钱,即便现在他是大明帝王了,老爷子却还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好似一家之主一般的威严,懂的道理也比朱雄英多,朱雄英无奈,只能听老爷子的话。
“不过,常茂叔他们一大家子,咱就送一摞过去,会不会显得寒酸?要不要多加点瓜果送过去?”
朱元璋嗤笑道:“屁!你送多了,其他家看到他们分少了,心里不膈应吗?送礼要有送礼的章程,要均分才是。”
朱雄英用笔头挠了挠头发:“说的也有道理,那成,常家就送一份啦。”
“这是师尊的。”
朱雄英又给了一份礼单。
朱元璋看着,微微皱眉:“少了。”
“啊?少了?可给师尊的东西,是比常茂叔他们三人加起来还多啊。”朱雄英不怎么理解。
说好的不要多销呢?
他当时给朱长夜准备时,一向大手大脚的他,都觉得给的很多了,可老爷子居然说给的少。
这….差别对待也太大了吧?
“少了,就是少了,咱不喜欢,给你师尊多加一些。”
朱元璋如同赌气孩子般,把礼单递给朱雄英,让他在添点。
“好,好….”
朱雄英无奈,只好是在添一些东西。
不一会儿,一摞礼单就分的差不多了。
朱雄英咬着笔头,问朱元璋道:“爷爷,您说,我给天云观盐山那边的长工们,分点年货,这没啥大问题吧?”
“毕竟,我之前去盐山时,和他们相处也是极好的。”
朱元璋笑呵呵的道:“这是应当的,人家帮你师尊做活,每月你师尊和天云观挣那么多钱,临到年底了,也该分点过去,好让他们明年给天云观做活,更加卖力。”
“这些,都该是你这個小辈做的事情。”
朱雄英点点头,道:“那成,我让人再去采摘一些瓜蔬。”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你这孩子,寻常的聪明劲呢?尽是和咱扯淡!那些长工要瓜蔬干啥?顶多就是图个稀奇!他们缺的是米,是肉!送点实惠的过去比啥都强!”
“和这些权贵不同,底层百姓不需要这些瓜蔬,他们需求的是温饱,不是享受!”
朱雄英笑了笑,噢了一声,呼喊道:“来人!去弄点羊肉鸡肉鸡蛋过来!”
这些道理,朱雄英当然明白,他只不过想诱导老爷子多开口说说话,甚至是多训斥训斥自己,好转移老爷子悲伤的心气。朱雄英很聪明。
他的孝,不是挂在嘴上,而是默默无闻润物细无声的。
只要让老爷子开心,不妨使点小心思嘛。
望着朱雄英眼中的狡黠,朱元璋明白了,捋起袖子轻敲打朱雄英的脑袋:“臭小子,你现在已经开始把你爷爷当鱼饵来钓啦?”
朱雄英忙是缩了缩脑袋:“这不是让爷爷分心么?”
嘁!
朱元璋不屑:“少和咱用这些小伎俩!咱慧眼如炬!”
话是这么说,可朱元璋心中却如同吃了蜜一样甜。
………………
天云观。
中午的时候,雪停了,外面一片银装素裹。
院子内有一株古朴的老槐树,槐树的树梢上皆布满了雪。
灰瓦的屋顶上,也铺上了一层层白茫茫的雪,临近年关,外面格外的安宁,祥和。
朱雄英领着年货,旁边跟着汤和来到了天云观。
汤和是路上碰到的,同样也要来给朱长夜拜个早年。
“师尊,来给您拜年了。”
朱雄英大喊。
很快,朱长夜便带着已经穿上新衣的朱瑶走了出来:“雄英,有心了。”
“大师兄,有心啦!”
朱瑶奶声奶气开口。
朱雄英上前,笑着揉了揉朱瑶脑袋:“没事,都是应该的。”
随后,
汤和也是和朱长夜拜了个年。
然后一行人就都走进屋子里取暖,顺带聊聊天。
朱长夜和汤和,时不时在聊着过往的事,朱雄英和朱瑶则在一旁聚精会神听着。
偶尔听到几个同袍女娃被元狗施暴,朱瑶便小脸盛怒。
又偶尔听到汉家儿郎被活埋,朱雄英都恨不得提刀直接去斩了元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朱长夜由衷的感慨一句:“太平日子,何其珍贵。”
这番话,让朱雄英汤和都纷纷点头。
“咱中原王朝,实在太脆弱了,朝代更迭,一代换了一代,每一代的皇帝都轮番做,有他李家的,有他赵家的,也有胡贼的,现在又到了咱大明的手里。”
“打天下容易啊,只要不怕死,咱有大批同袍跟着你干,可守天下有多难呢?”
汤和抿了抿嘴,听着朱长夜这话,微微叹口气。
朱雄英和朱瑶两小娃,也插不上话。
汤和想了想,开口道:“就这么说罢,洪武元年的时候,雄英你爷爷杀了一名元朝文官,你们可知引起多大的动荡?”
朱雄英摇头,不解的道:“杀元狗,为啥还引起震荡?”
汤和叹口气,看了一眼朱雄英道:“咱大明建国初期,朝政不稳,百姓也如惊弓之鸟,那时候随便杀人,百姓都怕咱朝廷是下一个大元朝廷,引起恐慌了,百姓都逃了,不种地了,不经商了,那这天下,打下来还有啥意义?”
“当时你爷爷赦免了多少元军俘虏?不是不敢杀,也不是不想杀,是不能杀,因为要稳住江山,要对中原所有同袍去宣布,咱大明王朝,和元朝廷不同,我们是仁爱的,包容的,有胸襟的,有礼数的,有道德的朝廷政权,这样才能万民归心。”
朱长夜笑了笑,看着朱雄英道:“你汤爷爷说的在理,不过为师认为,你可能不会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甚至你还会去埋怨你爷爷,那些元狗杀了咱这么多汉人,为啥要留着?为啥还要赦免他们呀云云的。”
朱雄英点头,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了得了,优待个屁!
朱长夜笑着道:“孩子,你记着,颠覆一个政权容易,重组一个政权难,稳定一个新政权,就更加的难了。”
“今天你爷爷朱重八能造反,明天不高兴了,会不会出现一个李重八呢?咱大明朝廷要不给百姓一点信心,不能带着百姓走向富强,谁会相信你呢?不杀俘虏,是怀柔,是为了防止那些元人再次反叛,是为了给稳定大明政权争取时间。”
“孩子,建明初期的困苦,可不是说说而已,一步错步步错,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的,不能感情用事,敌视异族是好事儿,但要有方法,即便你受到万人质疑,也不能乱了方寸人云亦云。”
汤和竖起拇指,对朱雄英道:“听听!什么叫格局?你师尊这就是格局!臭小子,你可得好生学着点!”
朱雄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真要做到那个位置,他想,一定会很孤独。
当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时候,你可以随心所欲的意气用事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当你成为一官半职的时候,你要开始为国朝发展谋福祉。
可当你要成为至高主宰的时候,你所有的意气、同情甚至是愤怒,都需要有的放矢了,你可能会背负万世骂名,可能会被史书肆意抹黑,可能一点点不符合百姓的价值观,就会被喷的体无完肤。
可你拥有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时候,这些铺天盖地的质疑指向你的时候,你还能冷静下来吗?
“哈哈。”
得到汤和肯定,朱长夜捋着白胡子,洒然一笑:“老头子我就喜欢说道理,后辈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得得,吃饭,不说这些!”
朱雄英笑了笑,看了朱长夜一眼,道:“师尊,不耐烦,我都会记在心里的。”
朱长夜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便继续开始若无其事的吃饭。
朱瑶歪了歪小脑袋,听的云里雾里的,她总感觉,自己都不知道曾爷爷三人再说什么。
中午饭吃完。
朱长夜和汤和拎着军棋,来到院子。
午后的雪停了,天上开始洒下金色阳光。
朱雄英在后面看着。
军棋方面,
如果说朱元璋和汤和的胜算在朱元璋七成,汤和三成。
那么朱长夜和汤和,就是朱长夜九成,汤和一成。
朱雄英在后面看着,看了半天,得出如此结论。
(本章完)
蓝玉走后,常茂也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徐辉祖:“听到了么?迟早会认识的,呵呵!”
啊?
徐辉祖又狐疑的盯着膨胀的常茂,这事儿….和你也有关系?
我认识谁啊?
谁给老爷子在出谋划策?
为啥我感觉你们这些人,好似都知道些什么?
望着这些人溢于言表的激动之色,徐辉祖一脸懵逼。
“二弟,四弟,他们啥意思?”
徐膺绪和徐增寿茫然的摇头。
徐辉祖喃喃道:“会是谁呢?居然能有这种见识?信国公又为啥这么神秘兮兮的,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吗?”
.
….…….….….….
入冬月之后,大明的吏政运转其实也就基本停了下来。
各朝廷已经开始不处理政务,地方上的官府也开始半封闭办公,没有必要的事,不会开衙。
朝廷上的各衙门开始自扫门前雪,自家衙门开始做出明年的财政预算,等开年之后问户部拨款。
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要从腊月初开始做,一直到维系到小年。
朝廷不开朝,意味着朱元璋也开始闲了下来。
今日去了一趟钟山,回来之后,老爷子便神色低落的躺在摇椅上假寐。
朱雄英知道老爷子心情沉重,很知趣的没有打扰他。
不痛不痒的安慰了老爷子两句,他便去忙活年货的事。
今年的年关,和往年都不太一样。
往年的他,还不懂事,年货都交给底下人置办,甚至年货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而经历如今不平凡的一年之后,他认识到很多东西,所以想亲自置办年货给一些人,比如师尊朱长夜,马皇后等等。
朱雄英细心的准备了十几份年货礼品,包括西瓜、干果脯、胡瓜、绿菜、烈酒等等。
这些礼品的规格和样式都是一样的,齐刷刷的堆放在一进院落门前,都是要送出去的。
朱雄英拿着笔墨,分别在每一堆礼品上写上名字。
师尊朱长夜、马皇后、蓝玉、常茂….
不知何时,朱元璋已经背着手走了过来,看着朱雄英弯腰贴着礼单的样子,心中暖洋洋的。
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
朱元璋从草莽成为皇帝之后,就很少能感觉到了年味,虽然家人都在身边,但朱标心在政务上,马皇后心在后宫里。
唯独朱雄英,又是忙活将礼品分门别类,又是细心贴着送礼人的名字,他不由笑着走过去。
“成了,你写,咱给你贴上去。”
朱雄英看着老爷子,道:“爷爷,这咋成,您老一把年纪了,回去歇着!”
朱元璋执拗的道:“这过年,是一家子人的大事,不能马虎,咱小时候过年,全家老小都要出动忙活的!”
“特别是你太爷爷朱世珍,忙的和什么一样,还是你太奶奶体贴太爷爷,老是喊咱这些个做儿子的,替你太爷爷分担,咱….”
似乎觉得说太多了,朱元璋止住接下去要说得话。
“爷爷,咋不说了?我还挺感兴趣的。”
“哈哈哈,不说了不说了。”
朱雄英笑笑,让老爷子干点别的事分个心,也自无不可。
朱雄英点头:“那成,我写名单,爷爷您就帮我贴上礼品上去吧!”
“好!”朱元璋呵呵笑着。
“这一摞是个开国公常茂叔的。”朱雄英撕下一张纸递给老爷子。
朱元璋拿着纸张,手里搅着浆糊将纸张贴上去。
“这一摞是给常升叔的。”朱雄英继续撕下纸张递给老爷子。
老爷子蹙眉,摇头道:“你这败家大孙儿,哪有伱这样送礼的?他常家三兄弟,归根结底都是一家人,又没有分家,都住在一个府邸,哪儿能分摞给过去?那像啥样啦?不是暗指让别人分家嘛?送过去一摞就成!”
额。
朱雄英挠挠头:“成!”
朱雄英还年轻,经历的少了,家长里短的懂的就少。
不过朱雄英还是觉得老爷子在心疼钱,即便现在他是大明帝王了,老爷子却还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好似一家之主一般的威严,懂的道理也比朱雄英多,朱雄英无奈,只能听老爷子的话。
“不过,常茂叔他们一大家子,咱就送一摞过去,会不会显得寒酸?要不要多加点瓜果送过去?”
朱元璋嗤笑道:“屁!你送多了,其他家看到他们分少了,心里不膈应吗?送礼要有送礼的章程,要均分才是。”
朱雄英用笔头挠了挠头发:“说的也有道理,那成,常家就送一份啦。”
“这是师尊的。”
朱雄英又给了一份礼单。
朱元璋看着,微微皱眉:“少了。”
“啊?少了?可给师尊的东西,是比常茂叔他们三人加起来还多啊。”朱雄英不怎么理解。
说好的不要多销呢?
他当时给朱长夜准备时,一向大手大脚的他,都觉得给的很多了,可老爷子居然说给的少。
这….差别对待也太大了吧?
“少了,就是少了,咱不喜欢,给你师尊多加一些。”
朱元璋如同赌气孩子般,把礼单递给朱雄英,让他在添点。
“好,好….”
朱雄英无奈,只好是在添一些东西。
不一会儿,一摞礼单就分的差不多了。
朱雄英咬着笔头,问朱元璋道:“爷爷,您说,我给天云观盐山那边的长工们,分点年货,这没啥大问题吧?”
“毕竟,我之前去盐山时,和他们相处也是极好的。”
朱元璋笑呵呵的道:“这是应当的,人家帮你师尊做活,每月你师尊和天云观挣那么多钱,临到年底了,也该分点过去,好让他们明年给天云观做活,更加卖力。”
“这些,都该是你这個小辈做的事情。”
朱雄英点点头,道:“那成,我让人再去采摘一些瓜蔬。”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你这孩子,寻常的聪明劲呢?尽是和咱扯淡!那些长工要瓜蔬干啥?顶多就是图个稀奇!他们缺的是米,是肉!送点实惠的过去比啥都强!”
“和这些权贵不同,底层百姓不需要这些瓜蔬,他们需求的是温饱,不是享受!”
朱雄英笑了笑,噢了一声,呼喊道:“来人!去弄点羊肉鸡肉鸡蛋过来!”
这些道理,朱雄英当然明白,他只不过想诱导老爷子多开口说说话,甚至是多训斥训斥自己,好转移老爷子悲伤的心气。朱雄英很聪明。
他的孝,不是挂在嘴上,而是默默无闻润物细无声的。
只要让老爷子开心,不妨使点小心思嘛。
望着朱雄英眼中的狡黠,朱元璋明白了,捋起袖子轻敲打朱雄英的脑袋:“臭小子,你现在已经开始把你爷爷当鱼饵来钓啦?”
朱雄英忙是缩了缩脑袋:“这不是让爷爷分心么?”
嘁!
朱元璋不屑:“少和咱用这些小伎俩!咱慧眼如炬!”
话是这么说,可朱元璋心中却如同吃了蜜一样甜。
………………
天云观。
中午的时候,雪停了,外面一片银装素裹。
院子内有一株古朴的老槐树,槐树的树梢上皆布满了雪。
灰瓦的屋顶上,也铺上了一层层白茫茫的雪,临近年关,外面格外的安宁,祥和。
朱雄英领着年货,旁边跟着汤和来到了天云观。
汤和是路上碰到的,同样也要来给朱长夜拜个早年。
“师尊,来给您拜年了。”
朱雄英大喊。
很快,朱长夜便带着已经穿上新衣的朱瑶走了出来:“雄英,有心了。”
“大师兄,有心啦!”
朱瑶奶声奶气开口。
朱雄英上前,笑着揉了揉朱瑶脑袋:“没事,都是应该的。”
随后,
汤和也是和朱长夜拜了个年。
然后一行人就都走进屋子里取暖,顺带聊聊天。
朱长夜和汤和,时不时在聊着过往的事,朱雄英和朱瑶则在一旁聚精会神听着。
偶尔听到几个同袍女娃被元狗施暴,朱瑶便小脸盛怒。
又偶尔听到汉家儿郎被活埋,朱雄英都恨不得提刀直接去斩了元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朱长夜由衷的感慨一句:“太平日子,何其珍贵。”
这番话,让朱雄英汤和都纷纷点头。
“咱中原王朝,实在太脆弱了,朝代更迭,一代换了一代,每一代的皇帝都轮番做,有他李家的,有他赵家的,也有胡贼的,现在又到了咱大明的手里。”
“打天下容易啊,只要不怕死,咱有大批同袍跟着你干,可守天下有多难呢?”
汤和抿了抿嘴,听着朱长夜这话,微微叹口气。
朱雄英和朱瑶两小娃,也插不上话。
汤和想了想,开口道:“就这么说罢,洪武元年的时候,雄英你爷爷杀了一名元朝文官,你们可知引起多大的动荡?”
朱雄英摇头,不解的道:“杀元狗,为啥还引起震荡?”
汤和叹口气,看了一眼朱雄英道:“咱大明建国初期,朝政不稳,百姓也如惊弓之鸟,那时候随便杀人,百姓都怕咱朝廷是下一个大元朝廷,引起恐慌了,百姓都逃了,不种地了,不经商了,那这天下,打下来还有啥意义?”
“当时你爷爷赦免了多少元军俘虏?不是不敢杀,也不是不想杀,是不能杀,因为要稳住江山,要对中原所有同袍去宣布,咱大明王朝,和元朝廷不同,我们是仁爱的,包容的,有胸襟的,有礼数的,有道德的朝廷政权,这样才能万民归心。”
朱长夜笑了笑,看着朱雄英道:“你汤爷爷说的在理,不过为师认为,你可能不会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甚至你还会去埋怨你爷爷,那些元狗杀了咱这么多汉人,为啥要留着?为啥还要赦免他们呀云云的。”
朱雄英点头,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了得了,优待个屁!
朱长夜笑着道:“孩子,你记着,颠覆一个政权容易,重组一个政权难,稳定一个新政权,就更加的难了。”
“今天你爷爷朱重八能造反,明天不高兴了,会不会出现一个李重八呢?咱大明朝廷要不给百姓一点信心,不能带着百姓走向富强,谁会相信你呢?不杀俘虏,是怀柔,是为了防止那些元人再次反叛,是为了给稳定大明政权争取时间。”
“孩子,建明初期的困苦,可不是说说而已,一步错步步错,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的,不能感情用事,敌视异族是好事儿,但要有方法,即便你受到万人质疑,也不能乱了方寸人云亦云。”
汤和竖起拇指,对朱雄英道:“听听!什么叫格局?你师尊这就是格局!臭小子,你可得好生学着点!”
朱雄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真要做到那个位置,他想,一定会很孤独。
当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时候,你可以随心所欲的意气用事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当你成为一官半职的时候,你要开始为国朝发展谋福祉。
可当你要成为至高主宰的时候,你所有的意气、同情甚至是愤怒,都需要有的放矢了,你可能会背负万世骂名,可能会被史书肆意抹黑,可能一点点不符合百姓的价值观,就会被喷的体无完肤。
可你拥有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时候,这些铺天盖地的质疑指向你的时候,你还能冷静下来吗?
“哈哈。”
得到汤和肯定,朱长夜捋着白胡子,洒然一笑:“老头子我就喜欢说道理,后辈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得得,吃饭,不说这些!”
朱雄英笑了笑,看了朱长夜一眼,道:“师尊,不耐烦,我都会记在心里的。”
朱长夜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便继续开始若无其事的吃饭。
朱瑶歪了歪小脑袋,听的云里雾里的,她总感觉,自己都不知道曾爷爷三人再说什么。
中午饭吃完。
朱长夜和汤和拎着军棋,来到院子。
午后的雪停了,天上开始洒下金色阳光。
朱雄英在后面看着。
军棋方面,
如果说朱元璋和汤和的胜算在朱元璋七成,汤和三成。
那么朱长夜和汤和,就是朱长夜九成,汤和一成。
朱雄英在后面看着,看了半天,得出如此结论。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3869/468911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