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87章 揍他丫的!

第187章 揍他丫的!

推荐阅读:吞火天尊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光明之路娘子,护驾!太一道果我有一枚命运魔骰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食仙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刘荣最后的威胁,无疑是不偏不倚打在了刘嫖的‘七寸’之上。
    ——合着东宫窦太后,就只是你馆陶主一个人的妈?
    笑话!
    真要说起来,这次的事,怕不是你刘嫖,更担心被捅到老太太面前去吧?!
    刘嫖后续的反应,也印证了刘荣的这一猜想。
    在刘荣毫不留情面的驳斥刘嫖‘不要脸’,并明确表示不会替刘嫖吃下这次的亏空——明确表示刘嫖‘每石亏五钱’,属于绝对意义上的痴心妄想之后,刘嫖便离开了刘荣的太子宫。
    既没有委屈流泪博同情,也没有再强撑面子多留狠话;
    就只是摆出一张吃了苍蝇似的臭脸,一言不发的离开太子宫,乘车径直回到了堂邑侯府。
    刘嫖一副死了爹妈的表情,自也是让等候在太子宫外,焦急的来回踱步的功侯们,大概意识到了什么。
    ——太子,这是连长公主的面子,都不打算给了。
    那还能怎么办呢?
    “实在不行,把粮食卖去关东?”
    万般无奈之下,这个最不是办法的办法,终于还是被人摆上了台面。
    但接踵而来的,便是这个办法,之所以是‘不是办法的办法’的原因。
    “上百万石粮食,且不说要花多长时间运到关东、能不能赶在秋收前;”
    “——就算是赶上了,一路上的花费,又该从何而得呢?”
    “就算运去关东的粮食,依旧能卖上百八十钱的高价,那也是把粮食运到、卖出之后,才能拿到手里的钱。”
    “眼下,我众人,哪还有钱雇佣车、马,将这么多粮食运去关外呢……”
    问题的关键被提出之后,十几家被粮食‘套牢’的功侯们,便都如丧考批的低下头;
    甚至还有几个人,索性便在太子宫正门外的石阶上一屁股坐了下来,摆出一副凄凄惨惨戚戚的模样,当真是我见犹怜。
    事实上,刘荣此番平抑粮价,影响范围仅限于关中——甚至只是关中的大部分地区,而非全部。
    在关外——尤其是关东,常年累月的粮食紧缺,使得关东的粮价,始终是在关中粮价的基础上,再高出三到四成左右。
    比如前些年,关中粮价普遍都是在五十钱上下浮动,关东的粟,便往往能卖到七十钱。
    今年更甚!
    关中的粮价,都曾一度涨破百钱每石,关东更是老早就破了百钱,甚至已经在朝着一百五十钱大踏步前进。
    而且,比起关中这虚假的‘百钱每石’,即有价无市的高粮价,关东那百钱以上每石的粮价,却是实打实的市场价!
    关东的老百姓,今年那是真的在按百钱每石,甚至更高的价格,在买粮食吃的!
    毕竟再怎么说,关东没有太子荣,更没有平抑粮价的长安朝堂,亦或是少府内帑。
    无论是将关东占据大半的宗亲诸侯们,还是零星分布的地方郡守,所秉承的,都往往是‘只要饿不死人就行’的原则。
    至于百钱以上的粮价,究竟会不会饿死人?
    ——吃不饱饭,那你就委身为奴嘛~
    寡人的王宫之中,刚好缺了一批仆役;
    多的不敢说,一天两顿饭,寡人还是不吝于赐给你的……
    考虑到关东的现实状况,这十几家功侯将手里囤积的粮食,转运到关东出手,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毕竟过去百十年,关中便都是每年要往关东输出漕粮,以补充关东地区——尤其是齐、赵等山丘遍布、农田稀少地区的粮食缺口的。
    这也正是关中,能成为‘天下粮仓’的原因所在。
    将手里的粮食运到关外,就算没能赶在秋收之前,功侯们也不用太过担心。
    ——关东今年的粮价,已经是一百多钱每石了;
    就算是秋收之后,粮价会有一定程度的下跌,也大概率不会低于七八十钱。
    比起关中这三十钱都卖不出去的超低价,七八十钱每石,就算其中一小半要作为运输成本,也总还能剩下五六十钱每石。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没钱呐……
    囤积粮食,非但已经掏空了这些个功侯的家底,甚至还让他们人均债台高铸;
    眼下,这些人也不想着大发横财了——能把成本收回来,甚至仅仅只是把外债还清,都已经很知足了。
    粮食卖去关东,确实可以收回成本,甚至还有可能小赚一笔。
    但眼下,就连把手里囤积的粮食运去关东、运到能以正常价格出售的地方,所需的这笔运输费用,这些人也已经拿不出来了……
    “跟少府借点?”
    “——少府胆大包天,已经成了太子的家犬。”
    “——太子,不会帮我们的……”
    ···
    “再求求太子……”
    “——怎么求?”
    “——太子连见都不愿意见吾等!”
    短短片刻之间,功侯们便拿出了好几个方面,却也无一例外的被内部否决。
    十几家锦衣华服,却又无不愁云惨淡的身影,就这般在太子宫外围成一圈唉声叹气,画风像极了后世,精神小伙凑钱组局的场景。
    但没人可怜他们。
    无论是太子宫外,忙着售卖平价麦粉的少府官佐,还是用手里的钱,买走一袋袋麦粉的百姓,都对这些人生不出哪怕半点同情。
    ——傻子并非不存在,但也总会是少数。
    在这个时间节点,成群结队出现在太子宫外,却连太子的面都见不到,不得不原地唉声抬气的贵族,随便用膝盖想一想,都能想到是些什么人。
    “啐!”
    “狗贼!”
    功侯们愁云惨淡间,一声不合时宜的轻啐声响起,引得路人不由纷纷驻足;
    循声望去,却见一个妇人惊慌失措的侧着身,手掌死死捂住身边孩童的嘴,快步朝着街角的方向遁去。
    ‘主犯’逃离现场,功侯们陡然被激发的泻火,顿时失去了宣泄的目标;
    至于在场众人,却并没有按照常理,重新恢复到‘路人甲乙丙丁’的状态。
    气氛,陡然变得诡异了起来。
    功侯们怒目圆睁,在人群中寻找着可供自己宣泄怒火的对象;
    但只是简单地扫视一周,功侯们便惊疑的发现:这些平日里见到自己,都恨不能五体投地,捧自己臭脚的黔首贱户,此刻居然齐齐注视着自己!
    非但敢直视自己,那一双双目光中,甚至还都带上了大逆不道的愤怒?
    啪!!!
    诡异的氛围,随着一声轻啐的蛋壳破碎声,以及一只被砸在功侯脑门的鸡蛋所打破。
    片刻沉寂之后,原本被洒扫的一尘不染的太子宫正大门外,便被一阵陡然扬起的土灰所充斥……
    “打他!”
    “婢子养的东西!”
    “狗屁的勋贵!”
    ···
    “叫你害人!叫你害人!”
    “不是,都别挤啦……”
    “让开些,让俺踢上一脚……”
    毫无征兆的爆发骚乱——尤其还是在太子宫正大门外,几乎是眨眼的功夫,现场便被一伙伙惊慌失措的禁军卫士围了个圈。
    那率队小将急的额头冷汗直冒,生怕是太子宫出了什么变数!
    偏偏太子宫正大门,是朝着蒿街,以及街道对面的未央宫方向开的;
    沿着蒿街往下走二百步,走到蒿街和章台街交叉口,便是武库!
    此刻,武库自然是已经拉起一级战备响应,长乐、未央两宫,更是片刻间便宫门紧闭!
    而在骚乱的源头:太子宫正门外,那慌乱小将,终于看到了自己的救星……
    “程将军!”
    眼看程不识从太子宫内走出,小将几乎是连滚带爬的上前,抬手就是一拜。
    却见程不识云淡风轻的一点头,旋即用眼角撇了眼大门侧方,仍在尘土宣扬的骚乱源头;
    而后,便在小将惊骇欲绝的目光注视下,满是淡然的一昂首,悠然发出一声轻叹。
    “家上说了。”
    “——既然没有持械,便不算械斗。”
    “不是械斗,那就只是民间百姓,赤手空拳的博跤。”
    “我汉家,民风至刚至烈,尚武之风极盛。”
    “只要别打到东、西两宫,又或是太子宫、武库之类的地方——只要还在街上,便任由他们去吧……”
    ···
    “你带人盯着些,别闹出人命。”
    “只要不出人命,就全当没看见便是。”说着,程不识又冷冷撇了眼骚乱源头,花了不知多大的力气,才勉强按捺住撸起袖子走上前,加入进去的冲动。
    却也没忘冷哼一声,旋即便负手转身,抬脚迈回了太子宫中。
    ——作为名将,又是成名多年的宿将,程不识在军中,也是有不少人脉的;
    便是此刻,正在太子宫正门外风中凌乱的小将,便是程不识在周亚夫账下,平定吴楚之乱时,替周亚夫指挥、调动过的俊杰。
    老熟人,尤其还是名扬天下的名将、当朝太子中盾卫发了话——传的还是太子带的话,小将经过短暂的纠结之后,便也迅速镇定了下来。
    侧过身,看向那骚乱源头,深吸一口气;
    旋即便回过身,朝身后的部曲一招手。
    “你,去武库传话:太子宫并无大事,只是有买粮的民夫起了争执。”
    “——太子,已经有了处置。”
    “让武库那边静待片刻,而后徐徐恢复常态即刻。”
    ···
    “伱俩,一个去未央,把同样的话带到;”
    “另一个去长乐,就说无甚大事——片刻之后,太子便会前去朝太后,亲自言说利害。”
    倒也不是小将自作主张,替刘荣安排好了行程。
    而是太子宫外——未央宫外一墙之隔的蒿街对侧,皇城脚下、朗朗乾坤,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刘荣无论如何,都是要往长乐宫走一趟的。
    原本应该走未央宫,向天子启做汇报、挨批评;
    但眼下,天子启这不是没在长安,只有东宫太后坐镇嘛……
    “喏!”
    小将下了令,几名将官当即领命,旋即朝着武库,以及两宫的方向分散而去。
    至于小将,则是留在了原地,小心翼翼的观察起事态的发展。
    一边观察着,一边也不由得暗中犯起了嘀咕。
    “打这么凶……”
    “别真闹出了人命吧?”
    “这些混小子,手脚没个轻重的……”
    “——嘶~~~!”
    “唔……”
    “一大把年纪的人了,下脚还这么黑……”
    面色痛苦的下意识捂住裆,小将终是觉得不忍,别过头去;
    又等了好一会儿,才招呼着麾下禁卫,开始将人群驱散。
    几乎是同一时间,刘荣的车马,也出现在了太子宫正门外。
    便见刘荣负手走出大门,看都不看躺在地上,浑身泥尘、鼻青脸肿——甚至还有几个人不省人事的‘案发现场’,径直上了车,便朝着长乐宫而去。
    总归这几日,刘荣也是要去一趟长乐宫的。
    这下,也正好算是有了由头……
    ·
    ·
    ·
    ·
    “几个买粮的民夫农户,能闹出这么大动静?”
    长乐宫,长信殿。
    听刘荣说太子宫外,不过是几个农人起了争执、动起了手脚,窦太后只满是狐疑的皱起眉头;
    刘荣却是既没有开口解释,也没有矢口否认,而是带着耐人寻味的古怪笑容,缓缓低下头去。
    经过身边老宫人的耳语,得知刘荣如此作态,窦太后当即明白:这件事,怕是另有内由。
    不多时,殿外便有一宫人小步快走入殿,走到窦太后身旁俯身耳语一阵;
    待那宫人直起身,窦太后才露出一个‘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之色,如释重负般,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原来,是那几个蠢货……”
    ···
    “太子也不知道拦着点。”
    “——真打死一两家,回头皇帝雷霆震怒,那板子,可是要打在太子身上的~”
    “更何况是在太子宫外,与未央宫一墙之隔、距武库不过二百步的地方;”
    “真要出个什么事儿,太子,那可就是一百张嘴,都说不清自己的道理了……”
    老太太谆谆教诲,刘荣自然是洗耳恭听。
    但听归听,给出的答复,却是依旧不减丝毫‘人君’之相。
    “孙儿倒觉得,有这么一遭,正合适。”
    “——前些时日,关中粮价鼎沸,粟作价上百钱一石。”
    “虽然还不至于到饿殍遍野、民相食的地步,但也终归是百姓民怨声载道。”
    ···
    “如此民怨滔滔,若是时日一久,我汉家的宗庙、社稷……”
    “先太宗孝文皇帝、父皇多年励精图治,所取得的成果——在天下人心目中占据的地位,也将就此付诸东流。”
    “所以,在孙儿看来,与其让民怨继续积攒下去,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宣泄出来。”
    “毕竟大禹治水之时曾有言:御民之道,堵,不如疏……”
    原本还因为刘荣纵容太子宫外的百姓,闹出那么大动静而隐隐有些不愉;
    一听刘荣这话,窦太后当即便消了气,再也不提让刘荣‘下次注意点’的事儿了。
    ——先帝!
    如果说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人、什么事,能迅速影响这位孝文窦皇后的认知和立场,那也就是先太宗孝文皇帝,以及‘恐损先帝遗德’六个大字。
    先前,窦太后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小小一件事,闹出来那么大的动静——连武库和两宫宫禁都给惊动了,总归是不好的;
    但经刘荣这么一说,尤其是说到了先帝取得的成就,窦太后对此事的态度,当即便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刘荣说的没错。
    先帝和当今天子启——主要是先帝在位期间,为自己、为汉家所积攒下的威望,是自有汉以来,汉家最为宝贵的财富!
    任何有损于先帝威望、破坏先帝政治成果的行为,都可以直接认定为:汉贼!
    至少在窦太后的立场上来看,确实是这么回事。
    再者,对于那几个屯粮居奇,挖国家墙脚的蠢货,窦太后纵使再怎么仁慈,也是提不起哪怕一丁点同情。
    更何况窦太后,也并非什么善男信女,又或是圣母之类……
    “太子既然有成算,那我也就不多过问了。”
    “只是再怎么着,也别过了火。”
    “——终归是帝都皇城,一草、一木,都是动则牵连甚广。”
    “为君者,务以持重为先、维稳为要……”
    这一番教诲,刘荣没有再反驳,而是竖耳聆听,谨遵教诲。
    略过此事,窦太后自然也就顺着话题,问起了粮价平抑的事。
    简单问过状况,得知大致已经办妥,窦太后的面上,也不由得涌上一阵轻松喜悦之色。
    ——如果是,高皇后吕雉,和这位孝文皇后窦漪房之间,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便不外乎立场二字。
    吕雉,是‘吕氏女’。
    而窦漪房,则是‘刘氏妇’。
    虽然这只是二人的自我认知,但也正是这细小的认知差别,便导致这二人在很多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截然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选择。
    粮价得以平抑,宗庙、社稷得安,吕雉会说:嗯,我办到了!
    但当今窦太后,却会像现在这样长松一口气,然后嘀咕一句:幸蒙先祖庇佑,我老刘家的江山,总算是熬过这道坎了……
    “南皮侯和魏其侯,可帮上太子的忙了?”
    “又或者,是非但没有帮上忙,反而还拖了太子的后腿?”
    听窦太后问起自家子侄,在太子宫——尤其是在此番,刘荣平抑粮价过程中的表现,刘荣当即便是面色一肃!
    郑重其事的思考过后,才一板一眼的拱起手:“禀皇祖母。”
    “窦詹事为人干练,此番平抑粮价,将太子宫上下安排的极为妥当,帮了孙儿大忙!”
    “近几日,孙儿正想着修书一封,替窦詹事向父皇请功。”
    “至于老师……”
    说起表叔窦婴,刘荣却是变了个脸色,稍有些‘不好意思’道:“终归是师、是长辈;”
    “孙儿此番,便没敢太麻烦老师……”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3933/469190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