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后记五十谢学士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推荐阅读:吞火天尊、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光明之路、娘子,护驾!、太一道果、我有一枚命运魔骰、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食仙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第1194章 后记五十·谢学士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后记本来没打算写长的,原定三十章内结束,主要是以谢衍为视角,展现一百三十多年后的大明及世界。上一章的内容,是早就确定了的,类似章节时不时就会塞进去。但众口难调,有人说上一章比谈情说爱更好看,也有人说后悔订阅了那一章。不管喜不喜欢,将就着看吧。)
洛阳,南郊。
李敏求站在门外,也不敢进去打扰,只好奇的偷偷观察。
屋内,谢衍正趴在显微镜前,李敦实站旁边做助手。就连谢衍的四个男随、两个女仆,也被叫来打下手帮忙。
只听谢衍说道:“甲1,粒径区间小于1.5分长,比表面积……”
李敦实立即拿起小本本,用钢笔帮忙记录数据。
全部记录完毕,谢衍说道:“你也来看一下。”
等谢衍离开显微镜,李敦实连忙喜滋滋凑过去。
李敏求虽然搞不懂在干啥,却一直在偷着乐,感觉儿子能学到真东西。
谢衍其实觉得很别扭,大明的度量衡太扯了。
长度单位是引、丈、寸、分、厘、毫、丝、忽,由于某些单位名称跟重量单位相同,所以会在后面加一个“长”字来区分。
长度和重量之间,缺少一种数学联系!
谢衍已经决定了,等自己再取得一些成果,有足够的声望和地位了,就向皇家学会申请改革学术度量衡单位。
以穿过洛阳的地球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点距离的千万分之一为“1米”。再用某常温状态下的纯水,取1立方分米的质量为“1千克”。
这样长度和重量就有了数学联系,而且也变得更加规范好用。
慢慢改还来得及,另一个时空,确定国际单位的时间是乾隆末年。
男随谢长寿,端着磨细又筛过的水泥熟料,走到李敏求身后说:“麻烦让一让。”
“抱歉,抱歉。”李敏求慌忙让开,生怕耽误了做实验。
屋里继续忙活着,李敏求一直没走。
他在外头站了许久,终于看到儿子跟着谢学士出来。
不远处搭了棚子,遮挡阳光和风。有几堆加了河沙与水,并且拌匀晾在那里的水泥。旁边还放着时钟和温度计,男随、女仆们一直守着。
李敏求低声喊道:“敦实,过来!”
李敦实转身问道:“爹,怎么了?”
“学到东西没有?”李敏求问。
李敦实的语气有些激动:“跟着谢学士做实验,才知道水泥也有这么多道理。今后便是我一个人,也能着手改进水泥。”
李敏求说:“那你快跟上,莫要耽搁了学习。”
看到儿子又跟在谢衍屁股后面,李敏求这才满脸微笑着回家。
一进院子,李敏求就喊道:“炒两个下酒菜,把我藏的好酒拿出来!”
妻子关秀娘从屋里走出:“这离吃饭还早呢。”
“恁多废话。”李敏求笑骂。
关秀娘问:“有甚喜事?你脸上都快笑开了。”
李敏求说:“谢学士的水泥窑,我今日去看过了,还看了他们做实验。”
关秀娘好奇道:“有眉目了?”
李敏求说:“前两日,三座水泥窑的结构都略有改动,听说烧制时进料也改过了。其中一座烧出来的很好,但谢学士还要继续改进,说烧得尚显不够均匀。”
“那确实是喜事。”关秀娘说。
李敏求微笑摆手:“你这妇人家不懂,改进水泥固然值得庆贺,但更应高兴的却是咱儿子学到了东西。你是没看见,他们做实验连显微镜都用上了!”
“就是能看小虫那种?”关秀娘问。
李敏求点头:“不错,就是那种。敦实读书,向来不上不下,也就中人之姿而已,只一个踏实努力的优点。就连他读太学,都是我托关系送进去做自费生,恐怕这辈子是没希望进士做官了。但跟着谢学士不一样,今后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
关秀娘闻言大喜。
虽然李敦实是妾生子,但那小妾几年前病死。关秀娘的亲儿子又常年不在家,李敦实已经跟亲生的没啥区别。
“老爷,有人来送信,谢学士的私信!”
李敏求刚喝两口酒,就有人送信来了,他连忙亲自出去帮忙签收。
大明的邮递系统,随着交通改善而更加发达,尤其是有铁路与江河连通的地方。
像在城内或近郊,只要你寄信时加钱,甚至有送信上门服务。
邮递员都跟李家混熟了,因为谢衍的笔友越来越多,隔三差五就有一两封信寄达。
傍晚,谢衍带着一群跟班回来。
李敏求亲自把信送过去:“谢学士辛苦了,今日我特地让厨子加了两道菜。”
谢衍拱手道:“多谢。”
白天累得够呛,而且沾了一身粉尘。
谢衍和几个仆人陆续去洗澡,然后直接主仆一起同桌吃饭。
单身租房住,没那么大规矩。
就连黛玉和宝钗,这些日子都在打下手,帮忙盯着时间和水泥变化。相当于谢衍水泥项目小组的苦力,一起吃饭也算日常聚餐。
两个小丫头都很勤快,尤其是宝钗,你让她读书写字或许会偷懒,让她在实验小组打杂却非常卖力。谢衍刚刚坐下,米饭就被宝钗端来,这活儿黛玉愣是没抢过。
“郎君,做实验太有意思了……”宝钗开始巴拉巴拉一顿说。
谢衍笑道:“功课也不能耽误,吃了饭自己去练字。人家黛玉都会一百多字了,你说说自己才学会几个?”
宝钗瞬间蔫了,嘟着嘴不再说话。
黛玉却喜滋滋端起饭碗,心想郎君又夸我了,今晚我要加倍练字!
吃了晚饭,谢衍开始读信。
这封信是朱世镕寄来的,他说自己等不及排队,已回开封聘请能工巧匠,照着天平图纸自己打造。
又说,据他认识的一位年长学者透露,洛阳那些排队用天平的化学家,前后已经做了数十上百种实验。
这些实验,多按照以往的原子、分子学说进行,所得出的实验数据非常混乱。有两组化学家,提议用谢衍的分子学说重新实验,目前已经在排队等着用天平了。
不少学者猜测,谢衍那套分子猜想可能是对的。其中一些学者,正在用此前的实验结果进行数学推算。
谢衍把信看完,提笔回了一封,让男随王兴明日寄出去。
王兴他父母起这么个名字,不拿来跑腿送信岂不白瞎了?
次日,谢衍来到实验场地,把修建水泥窑的工匠叫来:“一号窑,投料的喇叭口再扩大半尺。二号窑……”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
许多学者跟朱世镕一样,等不及排队用天平,已经带着天平图纸离京了。
一百个工部下属的能工巧匠,分成好几组加班加点忙活。就在这几天,已陆陆续续造出四台天平。
全部比谢衍那台“初号机”更精密!
有了五台天平,学者们的实验进度猛增。不同组的化学家们,甚至约好了做不同的实验,然后再拿来互相印证。
皇家学会,最好的一台天平,被留在这里使用。
一个老头子看着实验计算数据发呆,他正是化学学会的副会长魏仁甫。当初毙了谢衍的分子论文,后来又主动把论文通过。
谢衍的笔友曹黯,口干舌燥道:“老师,谢学士是对的,我们全都错了。同元素的多个原子,确实可以组成单质分子。氧分子,就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屋里还有几个化学家,此时此刻都看向魏仁甫。
魏仁甫说道:“你们忙吧,我先走了。”
众人欲言又止,目送魏仁甫离开。
走出大楼,阳光格外耀眼,刺得魏仁甫双目不能睁开。
这老头儿感觉一阵眩晕,脚步踉跄就要摔倒,身边的随从连忙扶住。
缓了一阵,魏仁甫来到树荫下,大脑一片空白无法思考。他这一生的学术成果,至少有80%都被谢衍给推翻了!
如果他还年轻,自然可以重头再来。
但他已经老了,没有那个精力了,学术生命几乎宣告死亡。
“老师,老师……”
一阵呼喊唤回魏仁甫的思绪,他扭头看向自己的学生:“我这一辈子,是否就像一个笑话?”
曹黯说道:“老师还有别的很多成果,而且培养了那么多学生。老师若是笑话,那我作为学生,岂不也成了笑话?”
魏仁甫稍微欣慰了些,苦笑道:“是啊,我还有很多学生。你们还年轻,借着这次机会,可以出很多成果。我老了,也该回家抱孙子了。”
“老师何必气馁?你还可以带着我们继续做研究。”曹黯说道。
魏仁甫摆摆手:“我已经想清楚了。我们的时代已过去,你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启。走啰,走啰,我过几日便回苏州。我在洛阳的房产,你以后有空了帮我卖掉,我会留一封售房委托契书给你。”
曹黯挽留道:“老师……”
魏仁甫打断说:“不必再言。我去老会长家里坐坐,这里就交给你了。我离京的时候,你们也别来送行,抓紧时间做实验抢成果。”
曹黯一声叹息。
两天之后,依靠那五台天平,做出的实验越来越多,谢衍的分子猜想基本被证实。
魏仁甫正式递交辞职信,卸去化学分会副会长职务。
有人唏嘘,有人暗喜。
不论如何,谢衍在学术圈内,声望像坐火箭一样提升。
这跟造出精密天平不一样,他的一套假说被证实了。今后只要沿着这条路研究,学者们取得的成果都跟他有关!
足以开宗立派。
老会长收到越来越多的实验结论,愁眉苦脸自言自语:“今年不能再给他升学士等级了,怎么也要拖到明年再说。三年升四级,今后可怎么升啊?”
副总会长吕概说:“不如改革学士制度。”
老会长问:“怎么改?”
吕概说道:“现在不论什么学者,都是统一学士称号。今后可以按照研究内容来细分,先分为文、理两大类学士。理学士方面,又以学术和技术来细分。谢衍此前的就是技术类学士,现在的成果算是学术类学士。”
老会长哭笑不得:“就因为他一人,把学士制度都改了?”
“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吕概说道。
老会长叹息:“少年天才啊!”
(本章完)
(后记本来没打算写长的,原定三十章内结束,主要是以谢衍为视角,展现一百三十多年后的大明及世界。上一章的内容,是早就确定了的,类似章节时不时就会塞进去。但众口难调,有人说上一章比谈情说爱更好看,也有人说后悔订阅了那一章。不管喜不喜欢,将就着看吧。)
洛阳,南郊。
李敏求站在门外,也不敢进去打扰,只好奇的偷偷观察。
屋内,谢衍正趴在显微镜前,李敦实站旁边做助手。就连谢衍的四个男随、两个女仆,也被叫来打下手帮忙。
只听谢衍说道:“甲1,粒径区间小于1.5分长,比表面积……”
李敦实立即拿起小本本,用钢笔帮忙记录数据。
全部记录完毕,谢衍说道:“你也来看一下。”
等谢衍离开显微镜,李敦实连忙喜滋滋凑过去。
李敏求虽然搞不懂在干啥,却一直在偷着乐,感觉儿子能学到真东西。
谢衍其实觉得很别扭,大明的度量衡太扯了。
长度单位是引、丈、寸、分、厘、毫、丝、忽,由于某些单位名称跟重量单位相同,所以会在后面加一个“长”字来区分。
长度和重量之间,缺少一种数学联系!
谢衍已经决定了,等自己再取得一些成果,有足够的声望和地位了,就向皇家学会申请改革学术度量衡单位。
以穿过洛阳的地球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点距离的千万分之一为“1米”。再用某常温状态下的纯水,取1立方分米的质量为“1千克”。
这样长度和重量就有了数学联系,而且也变得更加规范好用。
慢慢改还来得及,另一个时空,确定国际单位的时间是乾隆末年。
男随谢长寿,端着磨细又筛过的水泥熟料,走到李敏求身后说:“麻烦让一让。”
“抱歉,抱歉。”李敏求慌忙让开,生怕耽误了做实验。
屋里继续忙活着,李敏求一直没走。
他在外头站了许久,终于看到儿子跟着谢学士出来。
不远处搭了棚子,遮挡阳光和风。有几堆加了河沙与水,并且拌匀晾在那里的水泥。旁边还放着时钟和温度计,男随、女仆们一直守着。
李敏求低声喊道:“敦实,过来!”
李敦实转身问道:“爹,怎么了?”
“学到东西没有?”李敏求问。
李敦实的语气有些激动:“跟着谢学士做实验,才知道水泥也有这么多道理。今后便是我一个人,也能着手改进水泥。”
李敏求说:“那你快跟上,莫要耽搁了学习。”
看到儿子又跟在谢衍屁股后面,李敏求这才满脸微笑着回家。
一进院子,李敏求就喊道:“炒两个下酒菜,把我藏的好酒拿出来!”
妻子关秀娘从屋里走出:“这离吃饭还早呢。”
“恁多废话。”李敏求笑骂。
关秀娘问:“有甚喜事?你脸上都快笑开了。”
李敏求说:“谢学士的水泥窑,我今日去看过了,还看了他们做实验。”
关秀娘好奇道:“有眉目了?”
李敏求说:“前两日,三座水泥窑的结构都略有改动,听说烧制时进料也改过了。其中一座烧出来的很好,但谢学士还要继续改进,说烧得尚显不够均匀。”
“那确实是喜事。”关秀娘说。
李敏求微笑摆手:“你这妇人家不懂,改进水泥固然值得庆贺,但更应高兴的却是咱儿子学到了东西。你是没看见,他们做实验连显微镜都用上了!”
“就是能看小虫那种?”关秀娘问。
李敏求点头:“不错,就是那种。敦实读书,向来不上不下,也就中人之姿而已,只一个踏实努力的优点。就连他读太学,都是我托关系送进去做自费生,恐怕这辈子是没希望进士做官了。但跟着谢学士不一样,今后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
关秀娘闻言大喜。
虽然李敦实是妾生子,但那小妾几年前病死。关秀娘的亲儿子又常年不在家,李敦实已经跟亲生的没啥区别。
“老爷,有人来送信,谢学士的私信!”
李敏求刚喝两口酒,就有人送信来了,他连忙亲自出去帮忙签收。
大明的邮递系统,随着交通改善而更加发达,尤其是有铁路与江河连通的地方。
像在城内或近郊,只要你寄信时加钱,甚至有送信上门服务。
邮递员都跟李家混熟了,因为谢衍的笔友越来越多,隔三差五就有一两封信寄达。
傍晚,谢衍带着一群跟班回来。
李敏求亲自把信送过去:“谢学士辛苦了,今日我特地让厨子加了两道菜。”
谢衍拱手道:“多谢。”
白天累得够呛,而且沾了一身粉尘。
谢衍和几个仆人陆续去洗澡,然后直接主仆一起同桌吃饭。
单身租房住,没那么大规矩。
就连黛玉和宝钗,这些日子都在打下手,帮忙盯着时间和水泥变化。相当于谢衍水泥项目小组的苦力,一起吃饭也算日常聚餐。
两个小丫头都很勤快,尤其是宝钗,你让她读书写字或许会偷懒,让她在实验小组打杂却非常卖力。谢衍刚刚坐下,米饭就被宝钗端来,这活儿黛玉愣是没抢过。
“郎君,做实验太有意思了……”宝钗开始巴拉巴拉一顿说。
谢衍笑道:“功课也不能耽误,吃了饭自己去练字。人家黛玉都会一百多字了,你说说自己才学会几个?”
宝钗瞬间蔫了,嘟着嘴不再说话。
黛玉却喜滋滋端起饭碗,心想郎君又夸我了,今晚我要加倍练字!
吃了晚饭,谢衍开始读信。
这封信是朱世镕寄来的,他说自己等不及排队,已回开封聘请能工巧匠,照着天平图纸自己打造。
又说,据他认识的一位年长学者透露,洛阳那些排队用天平的化学家,前后已经做了数十上百种实验。
这些实验,多按照以往的原子、分子学说进行,所得出的实验数据非常混乱。有两组化学家,提议用谢衍的分子学说重新实验,目前已经在排队等着用天平了。
不少学者猜测,谢衍那套分子猜想可能是对的。其中一些学者,正在用此前的实验结果进行数学推算。
谢衍把信看完,提笔回了一封,让男随王兴明日寄出去。
王兴他父母起这么个名字,不拿来跑腿送信岂不白瞎了?
次日,谢衍来到实验场地,把修建水泥窑的工匠叫来:“一号窑,投料的喇叭口再扩大半尺。二号窑……”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
许多学者跟朱世镕一样,等不及排队用天平,已经带着天平图纸离京了。
一百个工部下属的能工巧匠,分成好几组加班加点忙活。就在这几天,已陆陆续续造出四台天平。
全部比谢衍那台“初号机”更精密!
有了五台天平,学者们的实验进度猛增。不同组的化学家们,甚至约好了做不同的实验,然后再拿来互相印证。
皇家学会,最好的一台天平,被留在这里使用。
一个老头子看着实验计算数据发呆,他正是化学学会的副会长魏仁甫。当初毙了谢衍的分子论文,后来又主动把论文通过。
谢衍的笔友曹黯,口干舌燥道:“老师,谢学士是对的,我们全都错了。同元素的多个原子,确实可以组成单质分子。氧分子,就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屋里还有几个化学家,此时此刻都看向魏仁甫。
魏仁甫说道:“你们忙吧,我先走了。”
众人欲言又止,目送魏仁甫离开。
走出大楼,阳光格外耀眼,刺得魏仁甫双目不能睁开。
这老头儿感觉一阵眩晕,脚步踉跄就要摔倒,身边的随从连忙扶住。
缓了一阵,魏仁甫来到树荫下,大脑一片空白无法思考。他这一生的学术成果,至少有80%都被谢衍给推翻了!
如果他还年轻,自然可以重头再来。
但他已经老了,没有那个精力了,学术生命几乎宣告死亡。
“老师,老师……”
一阵呼喊唤回魏仁甫的思绪,他扭头看向自己的学生:“我这一辈子,是否就像一个笑话?”
曹黯说道:“老师还有别的很多成果,而且培养了那么多学生。老师若是笑话,那我作为学生,岂不也成了笑话?”
魏仁甫稍微欣慰了些,苦笑道:“是啊,我还有很多学生。你们还年轻,借着这次机会,可以出很多成果。我老了,也该回家抱孙子了。”
“老师何必气馁?你还可以带着我们继续做研究。”曹黯说道。
魏仁甫摆摆手:“我已经想清楚了。我们的时代已过去,你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启。走啰,走啰,我过几日便回苏州。我在洛阳的房产,你以后有空了帮我卖掉,我会留一封售房委托契书给你。”
曹黯挽留道:“老师……”
魏仁甫打断说:“不必再言。我去老会长家里坐坐,这里就交给你了。我离京的时候,你们也别来送行,抓紧时间做实验抢成果。”
曹黯一声叹息。
两天之后,依靠那五台天平,做出的实验越来越多,谢衍的分子猜想基本被证实。
魏仁甫正式递交辞职信,卸去化学分会副会长职务。
有人唏嘘,有人暗喜。
不论如何,谢衍在学术圈内,声望像坐火箭一样提升。
这跟造出精密天平不一样,他的一套假说被证实了。今后只要沿着这条路研究,学者们取得的成果都跟他有关!
足以开宗立派。
老会长收到越来越多的实验结论,愁眉苦脸自言自语:“今年不能再给他升学士等级了,怎么也要拖到明年再说。三年升四级,今后可怎么升啊?”
副总会长吕概说:“不如改革学士制度。”
老会长问:“怎么改?”
吕概说道:“现在不论什么学者,都是统一学士称号。今后可以按照研究内容来细分,先分为文、理两大类学士。理学士方面,又以学术和技术来细分。谢衍此前的就是技术类学士,现在的成果算是学术类学士。”
老会长哭笑不得:“就因为他一人,把学士制度都改了?”
“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吕概说道。
老会长叹息:“少年天才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3936/487329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