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姓林的女士
推荐阅读:被俘(np)、说好的恶毒女配呢(穿书)、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足球】曼彻斯特的绿玫瑰、纏歡入骨(兄妹骨)、低级向导不能强制爱吗(NPH)、小主在上(百合ABO)、【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咫尺(纯百H)、
第7章 姓林的女士
在江南早报,校对审读工作是典型的小夜班岗位,通常下午四点到凌晨一点。
虽然按照规章制度,得准时准点才能下班,可大多数情况下,一般十点以后,就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了,摸鱼等着到点回家完事。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闲的。
当然,如果遇到重大新闻、突发新闻,加班到凌晨三四点,也是常有。
余欢这一批,受聘的新人审读员有12个,且都没有编制。
然而,作为正式员工,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只要报社没黄就可以一直干下去。
不会碰到作为人才突然被向社会输送的情况。
余欢下午踩点上班,刚到江南早报大楼门口,便看到一个穿着深棕色袄的‘小土豆’,手里头攥着一叠文件,低着脑袋从外面往这边冲。
“陈瑶瑶!”
余欢习惯性地打了一声招呼。
对方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登时抬起头来。
厚如瓶底的眼镜引人注目。
脸颊肉呼呼的。
是个小胖妹。
余欢呼吸却是一滞。
大意了!
在这个时间点,他们应该互不相识才对。
陈瑶瑶此时还是助理记者,但过段时间,就会是一个部门的同事,甚至乃是他屁股后面的小跟班。
重生前,这是余副主任在报社里,唯一一个心腹级别的下属。
“你是?”
陈瑶瑶昂头扫视他一眼。
眸子瞪大了。
又来回多扫视几眼……
特别是那打着石膏的左腿。
余欢一手拄拐,插在兜里的另一大手拿出来伸向她:“我是编辑部的余欢。”
“哦——嗯——你那个获得了见义勇为表彰的审读员!”
陈瑶瑶盯着余欢修长的指掌似乎是有点不好意思,点了几下下巴,最后手也没跟他握,又低着脑袋,掠过余欢直往里走。
不过在推开玻璃大门前,她回头喊了句“我记者部的”。
言罢,两小腿就跟风火轮似得跑开了。
都晓得你名字,当然知道伱是记者部的了。
余欢不禁腹诽一句。
他拄着拐杖,一步一顿地进电梯,上了三楼。
电梯门刚一打开,中央空调的暖气扑面而来,灯光亮如白昼。
到了编辑部的地盘,有相熟的人朝他打趣道:“哟,余欢!不好好在家里静养,脚还瘸着就来看我们啊!”
这一番话语,伴随着偶尔传来的敲击键盘声,和一些低声的交谈。
余欢瞧着这个金丝眼镜的中年老油条,笑说:“是的张哥,十几天没见,还怪想你的。”
“我去你的!”张哥突然凑近了,压低嗓子揶揄:“收拾得这么帅气干嘛,编辑部都是些堂客们!讲句实话,跟你一起来的那几个细妹子也都不好看。”
堂客们,经典的星城方言,意思是结了婚的妇女。
余欢环视逼仄有序的格子间,笑道:“你这话最好别让这些堂客们听到。”
“你不也喊堂客们,”张哥拍了拍余欢的胳膊:“不跟你扯了,我忙去。”
“好的。”余欢颔首。
他忽然瞥见端着杯子的‘李姐’。
杯子里热气袅袅,应该是刚刚倒的白开水。
‘李姐’应该是听到了他们之前没有刻意压低声调的交谈,翻了个白眼说:“什么来看我们的咯,余欢是过来上班的。”
这位和余欢,都是同一批受聘的审读员,办公位就在他隔壁,由于相貌和穿着都比较老成,大家伙经常开玩笑喊她作李姐。
“小伙子这么上进的吗?”临近的格子间里有人喊了一句。
张哥脚步不停,却回头调侃:“又上进,又救过单位大领导,以后那还得了啊!”
余欢置之一笑。
江南早报属于大型综合类都市报,主要面向湘省的城镇人群,偏好国际、国内社会新闻,体育、法制、科技。
审读员,是对报社内文稿进行校对、修改的人员。
所谓审读,不能一目十行,要逐字逐句,要确保内容和宣传导向的规范性,要在错别字、逻辑、语病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准确性。
同时要适当排版文字和规范格式,撰写审读意见,还要跟编辑与记者部那边沟通协作。
日夜颠倒,天天要熬,干久了很容易掉头发。
当然了,作为星城居民,上班到凌晨一点,还是完全能够接受得。
因为不管晚上几点钟,只要出了早报大楼的门,都能吃到热腾腾的美食。
这座不夜城,每个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中年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都患有厌睡症,有从凌晨玩耍到天亮的丰富经历。
编辑部有六个隔间,除去摆着一张大办公桌及一张茶桌的主任室以外,其它有着一个个小格子的隔间,对应了不同的职能:策划、采编、编辑、排版、审读。
审读是正式印刷前的最后一环,在三楼编辑部,审读员的隔间也在最角落。
余欢去主任室瞅了一眼,黑灯瞎火的,老林没在。
回到工作位,不到晚上十点便了事,随后熟稔地调出windows系统自带的小游戏——蜘蛛纸牌。
百无聊赖地消磨时间。
开始摸鱼。
审读员们空闲时各有爱好,那些刚刚上岗的小年轻还犹有顾忌,不敢玩得太开,怕被副主任给逮到。
那几个有编制,干了很多年的老油条就不一样了,朝南坐,可以一览全局。
看剧的看剧,玩三维弹球,用电脑打麻将,琢磨股票走势图,研究买马,一个赛一个悠闲。
一天几份报纸,养着好几千号人,尾大不掉。
这便是当今报社的现状。
九成九报社的纸媒市场份额,都折在了新媒体蓬勃发展所掀起的浪潮中。
包括江南早报。
首先,发展方向就被余欢重生前的那个死对头给带偏了。
余欢不经意地思忖着,忽然手边的内线电话响了起来。
他还以为是哪个上夜班的编辑,联系他看版面,接听以后,却发现是前台接待处打来的:
“这里是前台接待处,是编辑部的余欢吗?有一个姓林的女士找你。”
姓林……
女士?
“啊?”余欢一琢磨,顿时无比惊讶地说:“是,我是余欢,林女士找我什么事?”
“说是叫你下楼面谈。”
“好的,麻烦让她稍等。”
(本章完)
在江南早报,校对审读工作是典型的小夜班岗位,通常下午四点到凌晨一点。
虽然按照规章制度,得准时准点才能下班,可大多数情况下,一般十点以后,就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了,摸鱼等着到点回家完事。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闲的。
当然,如果遇到重大新闻、突发新闻,加班到凌晨三四点,也是常有。
余欢这一批,受聘的新人审读员有12个,且都没有编制。
然而,作为正式员工,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只要报社没黄就可以一直干下去。
不会碰到作为人才突然被向社会输送的情况。
余欢下午踩点上班,刚到江南早报大楼门口,便看到一个穿着深棕色袄的‘小土豆’,手里头攥着一叠文件,低着脑袋从外面往这边冲。
“陈瑶瑶!”
余欢习惯性地打了一声招呼。
对方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登时抬起头来。
厚如瓶底的眼镜引人注目。
脸颊肉呼呼的。
是个小胖妹。
余欢呼吸却是一滞。
大意了!
在这个时间点,他们应该互不相识才对。
陈瑶瑶此时还是助理记者,但过段时间,就会是一个部门的同事,甚至乃是他屁股后面的小跟班。
重生前,这是余副主任在报社里,唯一一个心腹级别的下属。
“你是?”
陈瑶瑶昂头扫视他一眼。
眸子瞪大了。
又来回多扫视几眼……
特别是那打着石膏的左腿。
余欢一手拄拐,插在兜里的另一大手拿出来伸向她:“我是编辑部的余欢。”
“哦——嗯——你那个获得了见义勇为表彰的审读员!”
陈瑶瑶盯着余欢修长的指掌似乎是有点不好意思,点了几下下巴,最后手也没跟他握,又低着脑袋,掠过余欢直往里走。
不过在推开玻璃大门前,她回头喊了句“我记者部的”。
言罢,两小腿就跟风火轮似得跑开了。
都晓得你名字,当然知道伱是记者部的了。
余欢不禁腹诽一句。
他拄着拐杖,一步一顿地进电梯,上了三楼。
电梯门刚一打开,中央空调的暖气扑面而来,灯光亮如白昼。
到了编辑部的地盘,有相熟的人朝他打趣道:“哟,余欢!不好好在家里静养,脚还瘸着就来看我们啊!”
这一番话语,伴随着偶尔传来的敲击键盘声,和一些低声的交谈。
余欢瞧着这个金丝眼镜的中年老油条,笑说:“是的张哥,十几天没见,还怪想你的。”
“我去你的!”张哥突然凑近了,压低嗓子揶揄:“收拾得这么帅气干嘛,编辑部都是些堂客们!讲句实话,跟你一起来的那几个细妹子也都不好看。”
堂客们,经典的星城方言,意思是结了婚的妇女。
余欢环视逼仄有序的格子间,笑道:“你这话最好别让这些堂客们听到。”
“你不也喊堂客们,”张哥拍了拍余欢的胳膊:“不跟你扯了,我忙去。”
“好的。”余欢颔首。
他忽然瞥见端着杯子的‘李姐’。
杯子里热气袅袅,应该是刚刚倒的白开水。
‘李姐’应该是听到了他们之前没有刻意压低声调的交谈,翻了个白眼说:“什么来看我们的咯,余欢是过来上班的。”
这位和余欢,都是同一批受聘的审读员,办公位就在他隔壁,由于相貌和穿着都比较老成,大家伙经常开玩笑喊她作李姐。
“小伙子这么上进的吗?”临近的格子间里有人喊了一句。
张哥脚步不停,却回头调侃:“又上进,又救过单位大领导,以后那还得了啊!”
余欢置之一笑。
江南早报属于大型综合类都市报,主要面向湘省的城镇人群,偏好国际、国内社会新闻,体育、法制、科技。
审读员,是对报社内文稿进行校对、修改的人员。
所谓审读,不能一目十行,要逐字逐句,要确保内容和宣传导向的规范性,要在错别字、逻辑、语病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准确性。
同时要适当排版文字和规范格式,撰写审读意见,还要跟编辑与记者部那边沟通协作。
日夜颠倒,天天要熬,干久了很容易掉头发。
当然了,作为星城居民,上班到凌晨一点,还是完全能够接受得。
因为不管晚上几点钟,只要出了早报大楼的门,都能吃到热腾腾的美食。
这座不夜城,每个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中年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都患有厌睡症,有从凌晨玩耍到天亮的丰富经历。
编辑部有六个隔间,除去摆着一张大办公桌及一张茶桌的主任室以外,其它有着一个个小格子的隔间,对应了不同的职能:策划、采编、编辑、排版、审读。
审读是正式印刷前的最后一环,在三楼编辑部,审读员的隔间也在最角落。
余欢去主任室瞅了一眼,黑灯瞎火的,老林没在。
回到工作位,不到晚上十点便了事,随后熟稔地调出windows系统自带的小游戏——蜘蛛纸牌。
百无聊赖地消磨时间。
开始摸鱼。
审读员们空闲时各有爱好,那些刚刚上岗的小年轻还犹有顾忌,不敢玩得太开,怕被副主任给逮到。
那几个有编制,干了很多年的老油条就不一样了,朝南坐,可以一览全局。
看剧的看剧,玩三维弹球,用电脑打麻将,琢磨股票走势图,研究买马,一个赛一个悠闲。
一天几份报纸,养着好几千号人,尾大不掉。
这便是当今报社的现状。
九成九报社的纸媒市场份额,都折在了新媒体蓬勃发展所掀起的浪潮中。
包括江南早报。
首先,发展方向就被余欢重生前的那个死对头给带偏了。
余欢不经意地思忖着,忽然手边的内线电话响了起来。
他还以为是哪个上夜班的编辑,联系他看版面,接听以后,却发现是前台接待处打来的:
“这里是前台接待处,是编辑部的余欢吗?有一个姓林的女士找你。”
姓林……
女士?
“啊?”余欢一琢磨,顿时无比惊讶地说:“是,我是余欢,林女士找我什么事?”
“说是叫你下楼面谈。”
“好的,麻烦让她稍等。”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4117/470251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