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先声而后讨
推荐阅读: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i人医生,e人患者、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来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网恋对象是竹马死对头、在古代做个小县官、我在大夏窃神权、
在傅容说罢前二后,夏侯惠没有什么神情。
既没有附和,也没有反驳,仍旧保持着倾听的姿态候着其三。
因为他要听的是战前的良见。
而傅容前面的两点,都是建立在战事胜负见分晓之后,才会彰显出优势来。
就是凑数的,听完了过去了。
但这就是当下世风的惯用说辞,就连朝臣给天子曹叡上疏或谏言时,都要引经据典、借古喻今一大堆,然后才加一两句真正要说的话。
所以夏侯惠也没有什么不耐烦的。
反而在心里觉得,或许是方才自己的姿态放得太低了,以致让傅容心生误解,以为自己对伐辽东信心不足,所以才寻了点理由好给自己添加信心呢!
而傅容见夏侯惠无动于衷的作态,便也了然他的所想,待露齿一笑后,才真正说道了重点,“将军,彼败之三者,乃是粮秣。”
“辽东苦寒,田亩出产不丰,虽然有畜牧可裨补,但牛、羊与犬等仅食肉,而不类杂胡部落那般食酪。是故各郡县府阁皆不丰,哪怕襄平城内也不曾丰盈过。我先前出使辽东,沿途所见,不乏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者。且辽东四郡虽大,但大半皆是山区,每岁秋收实际有结余之处,不过襄平、新昌、安市与候城数县也。其余城县,能自给便是丰年了。”
“此外,辽东自公孙度以降,常年用兵,如伐高句丽、乌桓、扶余、韩濊等,又兼四面皆敌,无岁不备战,是故粮秣难囤积也。如此,将军引兵伐辽东,若大张旗鼓、威逼公孙贼子聚拢各地兵将在襄平城,增彼粮秣损耗,胜算可大增也!”
“再者,自京师洛阳至襄平三千余里、幽州蓟城至襄平亦有千余里,将军将兵而伐,粮道漫长,自是力争速战速决。而若对辽东先声而后讨,促成彼聚拢大军耗费粮秣,亦能逼迫彼主动出城来野战也。”
呃~
这次,夏侯惠听罢,不由展露出笑颜来。
因为傅容的其三,可算是直击要害了,且还顺势提出了战前的策略。
难得的是“先声而后讨”这点,不管是庙堂衮衮诸公,还是他与毌丘俭都没有想到的。
“府君见微知著、鞭辟入里,令我犹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也!”
当即,夏侯惠便拱手做谢,不吝盛赞,“且今得府君之言,令我与毌丘使君皆不复忧虑公孙贼子固城而守也!亦可谓之,他日破襄平虏公孙贼子,府君当首功也!”
“不敢当将军之言。”
颔首而笑,傅容也忙不迭谦言道,“我不过聒噪几句罢了,将军莫要折煞我。再者,昔日我出使,受公孙贼子辱之,若将军与毌丘使君讨而虏之,亦乃我之幸事也,岂敢居功!”
“哈哈,府君谦虚了。”
“不敢,呵呵,乃将军高抬了。”
相互恭惟客套了几句,夏侯惠便敛容发问道,“方才府君有言,可先诱彼公孙贼子聚拢兵将于襄平,不知彼大抵可聚兵多少?”
“依我估算,应是不下于六万步骑。”
略略沉吟了片刻,傅容便给出了答案,然后还解释道,“虽然辽东各郡人口不丰,且如玄菟、乐浪与带方郡等边塞皆要留兵扼守,但苦寒之地,黎民百姓生计艰难,人皆愿从戎,是故公孙贼子兵力不寡也。将军莫要小觑之。”
不下于六万步骑?
这么多兵马我哪还敢小觑之哦!
要知道,作为攻方的我与毌丘俭,合兵还不到五万啊~
暗中倒吸了一口气,夏侯惠面色不变,声音徐徐继续问道,“府君宽心,我知兵事乃死生之道,绝不敢小觑之。嗯,对了,府君,不知辽东兵将战力,较之我魏国幽州边()
军、洛阳中军何如?披甲率大致有几多?”
“苦寒之地,辎重亦不丰,彼兵将披甲率应是不足两成。”
傅容不假思索而作答,“而彼兵将战力如何,还请将军恕我不能作答。盖因辽东武备不曾松懈,且与我魏国鏖战,仅有已故前将军张文远攻破公孙度部将柳毅于青州海滨,不可以此断言也。不过,倒是王校尉与我提及过,声称辽东各郡县兵将来属繁多、号令难齐,临阵定不如我魏国森严也。”
说罢了,他略略顿了下,不等夏侯惠继续发问,便含笑拱手而道,“敢问将军所忧者,乃是以为敌众而我寡,是故觉得我方才所言"先声而后讨"不妥乎?若如此,将军但可放心。所谓兵贵精不贵多也!且现今的辽东公孙,犹如昔日之夜郎国也!”
夜郎国?
是指夜郎自大的意思吗?
被道破心思的夏侯惠,脸上丝毫没有尴尬之色,更不打算承认。
而是直接略过这个问题,径直反问道,“府君之意,乃是公孙贼子自持兵将勇锐、可与我魏国精锐匹敌者邪?”
“非止于可匹敌,而乃自以为必胜我军也!”
而傅容也不以为意,待作答后,还细细说起一件旧事来。
早年群雄割据之时,正是公孙度攻伐四周皆得胜、威震外夷之际,也令他与麾下将率都生出骄横之心,觉得中原各路群雄不过尔尔。
待到公孙康即位后,魏武曹操远征柳城乌桓时,公孙康竟对麾下各将与扣留在襄平的乐浪太守凉茂狂妄作言道,“听说曹公远途出征,邺城没有防守的准备,现在我想用三万步兵、一万骑兵直攻邺城,谁能抵御!”
对此,辽东诸将率皆深以为然。
由此可见,割据在辽东久矣的公孙父子以及麾下众将,对中原是多么的轻视,竟狂妄到以为仅用四万步骑奔袭数千里,便可将魏武曹操的老巢邺城给攻下来了。
说是夜郎自大,还当真没有错。
而傅容提及此事,就是再告诉夏侯惠,公孙渊骄兵必败、毋庸担心敌我兵力多寡。
是故,夏侯惠听罢了,也终于放下了此虑。
“多谢府君良言教我。”
觉得事情已然尽数问完了的夏侯惠,笑颜潺潺的再次作谢。
刚想口出作别之言时,又猛然想起一事来——先前毌丘俭在洛阳的时候,提及伐辽东之策,是打算以天子诏令诱公孙渊出来辽燧,然后趁机将之拿下、好让辽东各郡县传檄而定。但如此,就是与傅容所言之策相悖了。
是故,出于谨慎的心理,他又再次问了句,“敢问府君方才所言之辽东三败,可曾与毌丘使君计议过否?”
“不曾。”
果不其然,傅容当即便摇了摇头,说道,“将军或是不知,自毌丘使君来幽州任职后,心神耗费在整军备战以及囤积粮秣之事尚,无暇分身来过辽西郡。而我也因职责所在,不可擅离职守,故而不曾前去拜会毌丘使君。再者,我早年与毌丘使君并无交情、先前也不曾共事过,故而此些时间的往来书信皆是公务案牍,无有计议伐辽之言。”
呃!
毌丘俭竟是没有问计过啊~
不过,想想也无可厚非。
汲汲伐辽东的毌丘俭岁初才来幽州上任,需要忙碌与准备的事情够多的,无暇分身也是正常。况且傅容都不曾在行伍之中呆过,更没有对兵事献策过,毌丘俭没有问计于他,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又或者说,伐辽东之事还没有宣称于世,就连庙堂诸公知者都是寥寥。出于保密的思虑,毌丘俭也不能集思广益罢。
“府君,我有一不情之请。”
()
想到这里的夏侯惠,轻声说道,“今日得闻府君"先声而后讨"之论,我深以为然,便也想录府君之言传与毌丘使君一并参详,力争群策群力、拾遗补缺。不知府君可愿与我一并署名否?”
“安有不愿之理!”
闻言,傅容肃容以对,慨然作声,“兵事在慎,将军求群策,我当努力尽益也,何况此乃我所言乎!”
“善!”
夏侯惠拊掌赞了声。
当即,便请他遣小吏送来笔墨之物,在他面前奋笔疾书将方才所言一一录在书,且在末尾加上自己见解,然后交给他过目。
傅容接过,一目十行看罢,便在末尾添上了自己的名字。
待将书信让小吏转送出去后,夏侯惠也就作别了。
虽然傅容还很客气的留他在孤竹城小住二三日,且声称此城将率王颀应是这几日归城来,正好夏侯惠也见见。
但夏侯惠还是拒绝了。
只是让傅容代为向王颀打声招呼,然后以日后不乏会面之时为由,匆匆赶去了渝关。
之所以如此匆忙,是因为现今雨季已经过去了,他想早点走伴海道勘察地形,顺便趁着冰封四野的严冬到来之前赶去辽泽看看。
此时的他,已然对穿行辽泽不抱有多少信心了。
但不亲临其地看一看,终究是无法死心的。
再者,若是辽泽属实不能穿行,那他就必须要赶去辽泽的最北端、辽水的上游看一看了。
不管怎么说,辽东公孙所依仗的“伴海道、辽泽、辽水”三险,身为主将的自己,都必须提前勘察明白且思虑出对策来。
且留给他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本章完)
既没有附和,也没有反驳,仍旧保持着倾听的姿态候着其三。
因为他要听的是战前的良见。
而傅容前面的两点,都是建立在战事胜负见分晓之后,才会彰显出优势来。
就是凑数的,听完了过去了。
但这就是当下世风的惯用说辞,就连朝臣给天子曹叡上疏或谏言时,都要引经据典、借古喻今一大堆,然后才加一两句真正要说的话。
所以夏侯惠也没有什么不耐烦的。
反而在心里觉得,或许是方才自己的姿态放得太低了,以致让傅容心生误解,以为自己对伐辽东信心不足,所以才寻了点理由好给自己添加信心呢!
而傅容见夏侯惠无动于衷的作态,便也了然他的所想,待露齿一笑后,才真正说道了重点,“将军,彼败之三者,乃是粮秣。”
“辽东苦寒,田亩出产不丰,虽然有畜牧可裨补,但牛、羊与犬等仅食肉,而不类杂胡部落那般食酪。是故各郡县府阁皆不丰,哪怕襄平城内也不曾丰盈过。我先前出使辽东,沿途所见,不乏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者。且辽东四郡虽大,但大半皆是山区,每岁秋收实际有结余之处,不过襄平、新昌、安市与候城数县也。其余城县,能自给便是丰年了。”
“此外,辽东自公孙度以降,常年用兵,如伐高句丽、乌桓、扶余、韩濊等,又兼四面皆敌,无岁不备战,是故粮秣难囤积也。如此,将军引兵伐辽东,若大张旗鼓、威逼公孙贼子聚拢各地兵将在襄平城,增彼粮秣损耗,胜算可大增也!”
“再者,自京师洛阳至襄平三千余里、幽州蓟城至襄平亦有千余里,将军将兵而伐,粮道漫长,自是力争速战速决。而若对辽东先声而后讨,促成彼聚拢大军耗费粮秣,亦能逼迫彼主动出城来野战也。”
呃~
这次,夏侯惠听罢,不由展露出笑颜来。
因为傅容的其三,可算是直击要害了,且还顺势提出了战前的策略。
难得的是“先声而后讨”这点,不管是庙堂衮衮诸公,还是他与毌丘俭都没有想到的。
“府君见微知著、鞭辟入里,令我犹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也!”
当即,夏侯惠便拱手做谢,不吝盛赞,“且今得府君之言,令我与毌丘使君皆不复忧虑公孙贼子固城而守也!亦可谓之,他日破襄平虏公孙贼子,府君当首功也!”
“不敢当将军之言。”
颔首而笑,傅容也忙不迭谦言道,“我不过聒噪几句罢了,将军莫要折煞我。再者,昔日我出使,受公孙贼子辱之,若将军与毌丘使君讨而虏之,亦乃我之幸事也,岂敢居功!”
“哈哈,府君谦虚了。”
“不敢,呵呵,乃将军高抬了。”
相互恭惟客套了几句,夏侯惠便敛容发问道,“方才府君有言,可先诱彼公孙贼子聚拢兵将于襄平,不知彼大抵可聚兵多少?”
“依我估算,应是不下于六万步骑。”
略略沉吟了片刻,傅容便给出了答案,然后还解释道,“虽然辽东各郡人口不丰,且如玄菟、乐浪与带方郡等边塞皆要留兵扼守,但苦寒之地,黎民百姓生计艰难,人皆愿从戎,是故公孙贼子兵力不寡也。将军莫要小觑之。”
不下于六万步骑?
这么多兵马我哪还敢小觑之哦!
要知道,作为攻方的我与毌丘俭,合兵还不到五万啊~
暗中倒吸了一口气,夏侯惠面色不变,声音徐徐继续问道,“府君宽心,我知兵事乃死生之道,绝不敢小觑之。嗯,对了,府君,不知辽东兵将战力,较之我魏国幽州边()
军、洛阳中军何如?披甲率大致有几多?”
“苦寒之地,辎重亦不丰,彼兵将披甲率应是不足两成。”
傅容不假思索而作答,“而彼兵将战力如何,还请将军恕我不能作答。盖因辽东武备不曾松懈,且与我魏国鏖战,仅有已故前将军张文远攻破公孙度部将柳毅于青州海滨,不可以此断言也。不过,倒是王校尉与我提及过,声称辽东各郡县兵将来属繁多、号令难齐,临阵定不如我魏国森严也。”
说罢了,他略略顿了下,不等夏侯惠继续发问,便含笑拱手而道,“敢问将军所忧者,乃是以为敌众而我寡,是故觉得我方才所言"先声而后讨"不妥乎?若如此,将军但可放心。所谓兵贵精不贵多也!且现今的辽东公孙,犹如昔日之夜郎国也!”
夜郎国?
是指夜郎自大的意思吗?
被道破心思的夏侯惠,脸上丝毫没有尴尬之色,更不打算承认。
而是直接略过这个问题,径直反问道,“府君之意,乃是公孙贼子自持兵将勇锐、可与我魏国精锐匹敌者邪?”
“非止于可匹敌,而乃自以为必胜我军也!”
而傅容也不以为意,待作答后,还细细说起一件旧事来。
早年群雄割据之时,正是公孙度攻伐四周皆得胜、威震外夷之际,也令他与麾下将率都生出骄横之心,觉得中原各路群雄不过尔尔。
待到公孙康即位后,魏武曹操远征柳城乌桓时,公孙康竟对麾下各将与扣留在襄平的乐浪太守凉茂狂妄作言道,“听说曹公远途出征,邺城没有防守的准备,现在我想用三万步兵、一万骑兵直攻邺城,谁能抵御!”
对此,辽东诸将率皆深以为然。
由此可见,割据在辽东久矣的公孙父子以及麾下众将,对中原是多么的轻视,竟狂妄到以为仅用四万步骑奔袭数千里,便可将魏武曹操的老巢邺城给攻下来了。
说是夜郎自大,还当真没有错。
而傅容提及此事,就是再告诉夏侯惠,公孙渊骄兵必败、毋庸担心敌我兵力多寡。
是故,夏侯惠听罢了,也终于放下了此虑。
“多谢府君良言教我。”
觉得事情已然尽数问完了的夏侯惠,笑颜潺潺的再次作谢。
刚想口出作别之言时,又猛然想起一事来——先前毌丘俭在洛阳的时候,提及伐辽东之策,是打算以天子诏令诱公孙渊出来辽燧,然后趁机将之拿下、好让辽东各郡县传檄而定。但如此,就是与傅容所言之策相悖了。
是故,出于谨慎的心理,他又再次问了句,“敢问府君方才所言之辽东三败,可曾与毌丘使君计议过否?”
“不曾。”
果不其然,傅容当即便摇了摇头,说道,“将军或是不知,自毌丘使君来幽州任职后,心神耗费在整军备战以及囤积粮秣之事尚,无暇分身来过辽西郡。而我也因职责所在,不可擅离职守,故而不曾前去拜会毌丘使君。再者,我早年与毌丘使君并无交情、先前也不曾共事过,故而此些时间的往来书信皆是公务案牍,无有计议伐辽之言。”
呃!
毌丘俭竟是没有问计过啊~
不过,想想也无可厚非。
汲汲伐辽东的毌丘俭岁初才来幽州上任,需要忙碌与准备的事情够多的,无暇分身也是正常。况且傅容都不曾在行伍之中呆过,更没有对兵事献策过,毌丘俭没有问计于他,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又或者说,伐辽东之事还没有宣称于世,就连庙堂诸公知者都是寥寥。出于保密的思虑,毌丘俭也不能集思广益罢。
“府君,我有一不情之请。”
()
想到这里的夏侯惠,轻声说道,“今日得闻府君"先声而后讨"之论,我深以为然,便也想录府君之言传与毌丘使君一并参详,力争群策群力、拾遗补缺。不知府君可愿与我一并署名否?”
“安有不愿之理!”
闻言,傅容肃容以对,慨然作声,“兵事在慎,将军求群策,我当努力尽益也,何况此乃我所言乎!”
“善!”
夏侯惠拊掌赞了声。
当即,便请他遣小吏送来笔墨之物,在他面前奋笔疾书将方才所言一一录在书,且在末尾加上自己见解,然后交给他过目。
傅容接过,一目十行看罢,便在末尾添上了自己的名字。
待将书信让小吏转送出去后,夏侯惠也就作别了。
虽然傅容还很客气的留他在孤竹城小住二三日,且声称此城将率王颀应是这几日归城来,正好夏侯惠也见见。
但夏侯惠还是拒绝了。
只是让傅容代为向王颀打声招呼,然后以日后不乏会面之时为由,匆匆赶去了渝关。
之所以如此匆忙,是因为现今雨季已经过去了,他想早点走伴海道勘察地形,顺便趁着冰封四野的严冬到来之前赶去辽泽看看。
此时的他,已然对穿行辽泽不抱有多少信心了。
但不亲临其地看一看,终究是无法死心的。
再者,若是辽泽属实不能穿行,那他就必须要赶去辽泽的最北端、辽水的上游看一看了。
不管怎么说,辽东公孙所依仗的“伴海道、辽泽、辽水”三险,身为主将的自己,都必须提前勘察明白且思虑出对策来。
且留给他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4908/472935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