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光宗耀明 > 294.第294章 冬日工程

294.第294章 冬日工程

推荐阅读:桃花山刘家修仙传开局赠送天生神力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同时穿越:从日漫到美漫重拳出击我儿快突破周天星主时代小富则安数据修仙,我在五行观证长生白骨道人躺平黑莲靠做咸鱼飞升了

    第294章 冬日工程
    当此之时,生活在大明辽东边关之外的女真各部及其他小部族,总人口已近两百万。
    泰昌七年这场女真剧变的直接结果是让这近两百万人分成的三股。
    最多的,是建州女真加上原先哈达部的大部分,再加上这次从辉发、乌拉收服带走的十余万青壮,总数加在一起已经接近百万。
    其次是叶赫部,再加上他们从哈达、辉发、乌拉三部之地吃的一些残羹,总人数也接近五十万了。
    剩下那三十来万人,真正的老弱妇孺。
    “抚台,人越来越多了!”广顺关的守将是麻贵的侄子麻承训,“建州和叶赫都没安好心,这怎么养得起?”
    他看着边关之外一眼望不到头的难民,只感觉头皮发麻。
    得亏都是老弱妇孺,要不然广顺关外拥来了数万女真人,那他可要报到伯父那去请求增援了。
    雪已经下过几场,熊廷弼想了想之后就说道:“把行粮也备好,先用上。”
    麻承训大吃一惊:“行粮?那怎么行?”
    “那就先备着。”熊廷弼看了他一眼,“我自会呈奏上去,想必宁虏伯和袁都督那边不久也会有军令。”
    雪地里,都是脆弱的破旧帐篷。人在里面稍微一动弹就显得摇摇欲坠,更有人只能寻位置搞出个雪窝子,靠着树枝或土堆。
    没有组织,没有保障。
    每次放粥时都是让人感觉很紧张,饿极了的人会怎么样?
    数万人,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这么多人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
    袁可立人在南面,担任左军右都督的他再次见了何和礼。
    “这粮价已与关内无异,也只能给你们这么多。人参皮毛都没压你们的价,但不能少。如果不够,用木材来换,但本都督有个要求。”
    “……都督请讲。”
    何和礼这是来求购第三批粮食了,他心里颇为沉重。
    木材,建州部同样缺。
    多了十余万人,这都是努尔哈赤想要收服作为将来兵源的青壮,总要让他们有地方住、过这个冬吧?
    物资都缺,粮食更缺。
    “木材运到抚顺关外。”袁可立不容置疑地说道,“陛下令各部头领朝觐,原想着你们以和为贵,不料变本加厉!如今搞得生灵涂炭,多少人到大明边墙外就食?还能卖给你们多少粮食,要看你们是不是别再玩这种驱民就食的把戏!”
    龚正陆这回没来,何和礼内心很气愤。
    什么以和为贵?这不都是大明的要求?
    当然,两部也耍了个心眼子,十分迅疾地在入冬之前速战速决,留下了大量老弱妇孺。
    这样的灭部之战往常哪里会这样进行,但这次建州和叶赫都有默契,各有各的目标。
    建州知道叶赫不会驰援,叶赫知道建州会提前让哈达部的精锐和权贵撤走。
    而冬季不适宜大明出兵,这一整个冬天面对着那些老弱妇孺的压力,大明仍要问问拿下那三部之地,眼下和将来都有那么多老弱妇孺的负担。
    这对建州和叶赫来说都是好事。
    “都督明鉴,小部贫弱,哪里敢驱逐部民来就食?实在是已经缺粮至极,还望都督垂怜。”
    “这些话就不要讲了。”袁可立冷冷说道,“哈达部灾民,都去了广顺关,那里已有四万人之众。宽甸六堡、鸦鹘关、抚顺关外的粥厂都是建州部老弱在此就食,建州本部可没遭兵灾!怎的?建州也有这么多灾民?”
    何和礼当然会狡辩一二,但袁可立不听:“你回去传话给努尔哈赤,这三处粥厂后面都改到边关之内,只施给妇孺,还要学做针线活缝制帐篷衣裳。大明能帮着赈济一些妇孺已是仁至义尽,奉养族老自该他来做!另外,本都督不日就要去广顺关。既已收兵,十二月二十之前,到广顺关与叶赫部议和!”
    “改到关内?”何和礼愣了一下。
    “要么就当真弃之,要么就都养起来。”袁可立也不与他委婉,“让努尔哈赤自己做决定吧!”
    大明不要建州部的老人和青壮,现在摆明了只要建州部的妇孺。
    何和礼看着这大明的左军右都督、前任辽东巡按。
    他升官非常快,魄力十足。
    先以粥厂诱了人过来,把大明仁义的牌坊立了起来。灾民变多之后,几处边关立刻有了增兵的必要。
    看似防备灾民作乱,实则焉知大明没有另外打算?
    努尔哈赤告诉过他,朵颜诸部的头领就那么突然被带回了大明处决,神鬼莫测。
    大明永远是女真各部的头号阴影。不管是叶赫部纠集九部联军攻打建州,还是建州开始一统各部的步伐,都是趁着大明在援朝抗倭无法分心。
    原来设粥厂也是计。
    等建州这边帮着散播消息让更多人跑到这里来就食以减轻压力之后,大明又提出了新的条件。
    何和礼没有办法,只能先带着拿来的那部分货物换得的粮食回去。
    价格确实是公道的,与往常无异,但带了多少货物就换多少,而且能换到的数量也设了限。等他离开,袁可立再把程启南和张志征叫来了。
    “说是这样说,届时你这边要用工,就提条件。结亲,一家一家的带来,先安置在宽甸六堡一带。”袁可立对张志征说了他之前向建州提的意见,“换得的皮毛,就地缝制成衣裳、被衾,做工差一点不打紧,制成了就往开原那边运。这边如果粮食吃紧,就先动用部分预备用作行粮的军粮,我已传令各道。”
    “下官明白。”张志征问道,“都督是想以工代赈?”
    “不错。虽然都只是老弱妇孺,也有用处。只是施粥赈济,迟早生乱。”袁可立又对程启南说道,“程按台,你就先在这里主持一下大局吧。熊抚台那边,我自与他分说。”
    “是。”
    袁可立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广顺关那边。
    对三部之地,大明志在必得,绝不可能受阻于老弱妇孺们的过冬压力。
    被遗弃的女真人并没有全部过来,只有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既然过来了,也正好方便大明去消化,并且作为将来收拢其他人的宣传员。
    困难当然有,要付出的成本也不低,但这正是袁可立这些大员们该体现才干的时候。
    在袁可立心目当中,将来若想稳稳控制住三部之地,首先应该做的便是道路。
    老弱妇孺确实无法进行修路这样的重体力活,但不意味着不能帮助先稍微清理一下路基,准备一些材料。
    能做一点事,将来就少一些活。
    况且让他们动起来,不是就呆在那里每天等着领粥,这也是一种管理手段。
    法子并不新鲜,张志征都看得出来。
    袁可立到了广顺关之后,随即就以左军右都督的身份与麻贵商议好了,明军正式光明正大地出了边墙。
    以边军健卒为骨干,以女真老弱妇孺为辅助,从广顺关通往乌拉城,这条路率先开始修整。
    “军令明白,这便是打仗,都记功劳!只是修路,总比厮杀要强,只流汗不流血。”麻承训咧着嘴让他们打起精神,随后坏笑着说道,“都是被撇下来不要的老弱妇孺,听说在女真蛮子那边都是奴婢出身。将来这三部之地总要人守,谁若看上了哪个姑娘,可不能直接抢。跟老子说一声,老子自会做主帮你们成个家,免得随军都察御史告到伯爷那里去。”
    “千总,两个行不行?”
    “你个瘪犊子,腰杆硬是吧?该干的活不能少!都督说了,做三天歇一天,就是让你们使劲生出一些娃来!”
    “哎……年轻的没多少,要么老了,要么还太小。”
    “……废什么话,先开工!”
    这是古怪的作战。按理说军纪严明,还在军伍当中,不敢开这样的口子让士卒们分心。
    但此刻情况是特殊的。
    大明真正的目的是彻底消化这一部分关外之地,那些没去建州、叶赫部的女真人并不好赶尽杀绝。
    于是当此之时,边军们有了更多用途。
    到十二月初之时,山西各家的先头人马也抵达了广顺关。
    开原一路,李化龙曾有总结:孤悬天末,三面环夷,如黑子之着面,盖九边最危地也。
    但正因如此,其马市为夷货流通之府,胡汉之人,胥仰藉焉。抢掠所获不足以当市易之利,夷人以市为金路,惟恐失之,而我亦借此以为羁縻。
    这靠近哈达部的广顺关与靠近叶赫部的镇北关,原本是开原马市的南北两市,其中尤以广顺关这南市更为兴盛。
    但叶赫部先诱杀了哈达部头领之后,广顺关就衰落了一阵。建州兴起,努尔哈赤掌控者敕书,南面更多的货物都是通过抚顺关来进行。宽甸六堡边市虽然只针对朝鲜,但建州同样会去那边交易。
    现在山西各家到了这里之后,常庆安先随着袁可立和熊廷弼专门出了边关去外面看。
    关门山口之外,南北都是群山间的山谷。
    “从这里往北再折向西,就到了镇北堡。往南,就是小清河谷。”
    常庆安看着这边不少确实做不动的老人和幼童,广顺关外的小清河北岸十分繁忙,都是边军和一些还做得动的女真人在劳作。
    冬天修路,修不好,如今无非先清出大致路基。
    他直接开口问:“都督所说,便是此处?”
    “小清河再往下走,经开原北在清辽入辽河,在开原东北,同样能经镇北堡水路去叶赫部。”袁可立深深地看着他,“陛下既有此恩典,你们将来莫若定居在那西丰。镇北堡、广顺关,将来这两处水陆驿都通西丰。那里鹿繁多,盛产柞丝,想必你是知道的。”
    常庆安点了点头:“看来,只有先在这广顺关外小清河畔建个驿镇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6076/476469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