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僵持
推荐阅读: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成为诺亚后,选择伽古拉、说好电竞童子功,你谈恋爱夺冠?、无敌从我看见BOSS血条开始、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残血玩家、
第675章 僵持
堂堂的正牌子进士,大明的右都御史卢象升,却拎着一把重达一百四十斤的大刀在战场上厮杀犹如无人之地,这一幕看得敌人目瞪口呆。
几个白甲兵原本还打算一起合力拿下卢象升,可卢象升的武力实在是太强了,一个照面仅一刀就把冲在最前的白甲兵拦腰砍成了两段,接着大刀挥舞起来风声呼呼着响,以他为中心的三米内根本就站不住人,杀得白甲兵不是一合之敌,只能节节后退。
天雄军上下见自己主将卢象升如此勇猛,当即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争先,打退了敌军的进攻。等到敌军潮水一般退去,杀敌十数人的卢象升全身浴血,拄着大刀站在当场,犹如霸王在世一般,明军见了欢呼不已,等消息传到王晋武处,王晋武得知后同样佩服万分,更称卢象升真乃神人也。
第二日的战斗比第一日更为激烈,双方在阵线多次来回争夺,战况惨烈。
这一仗,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损失不小,尤其是皇太极在得知损失了三十九个精锐白甲兵后,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等到第三日开战,皇太极的进攻手段再一次调整,也许是因为昨天的损失太大让皇太极心痛,又或者是因为觉得明军不好对付,如强靠着用人命去填的话得不偿失,所以皇太极虽依旧继续进攻喜峰口和东北高地,但进攻的强度却要比前一日弱了不少,而且只是保持反复攻击,意图不断给明军守军压力和杀伤,并没采取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的战法。
皇太极这样做当然不是怕了明军,关键是地形的缘故他的大部队根本无法集中力量进攻突破。如果是在平原上野战,皇太极有相当的自信凭借八旗的力量一举击破明军,可现在无论在喜峰口或是东北高地,皇太极每次摆在进攻面上的军队最多也就几百人,轮番冲击力量有限,后方的主力也没办法飞到明军面前,只能眼睁睁看着双方在防线上厮杀血拼。
两天的战斗,让皇太极清醒看到了明军的顽强坚守意志,明白了拿下喜峰口的难度,更感觉到了这一次出兵的棘手。
他万万没想到这一次遇到的明军和以前不同,会如此顽强,更提前一步做好了布置,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皇太极也没绝对把握能和上一次一样拿下喜峰口,就算费九牛二虎之力打下喜峰口,他的部队也必然遭受重大损失。
两日下来,皇太极已经折损了千人,虽说这千人损失中大部分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但要知道第二天的战斗中他投入了上百白甲兵,这些白甲兵最后却是铩羽而归,而且还丢了三十九人。
八旗的白甲兵可不是普通八旗,这可是八旗精锐中的精锐。白甲兵的挑选极其严格,选八旗中身体素质最好,最武勇的猛士来担任,而且白甲兵的装备极好,穿三层甲,内有锁子甲,中有绵甲,外有铁甲,战斗力强悍到了极点。
当年宁锦之战,鳌拜只带了五个白甲兵一共六人就全歼了二百四十多个明军,由此可见白甲兵的战斗力之强。而且白甲兵在八旗的数量极少,皇太极亲自掌握的两黄旗中白甲兵仅仅只有两百人,而如今一战就损失了三十九个白甲兵,这样大的损失就连皇太极也无法承受,心痛不已。
继续投入白甲兵,把这样宝贵的战斗力放到争夺喜峰口和高地的绞杀战中去,皇太极怎么可能干这种亏本的买卖?
所以从第三日开始,进攻的清军中就再也见不到白甲兵的身影了,取而代之的只是普通八旗兵,而负责主力的依旧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这让蒙古人和汉军旗士卒们叫苦不迭,却又无可奈何。
战局就此僵持起来,双方的战斗虽然还在继续,可强度却已不如前两日那么残酷了。
而且担任主攻的蒙古人和汉军旗士卒也不是傻子,八旗精锐躲在后面,让他们去冲锋陷阵,这命可是自己的,再加上这一次战争对面的明军比以往难对付的多,只要皇太极不催促,这些人在战场上自然存着保命的小心思,出工不出力,反正冲不破阵线,大伙做做样子就得了,何必拿自己的命去拼呢?
战争烈度的下降,也让王晋武略松了口气。说句实话,他还真担心皇太极不顾一切投入精锐突破阵线呢。因为地形的缘故,皇太极没办法在战场上投入主力,其实王晋武这边也是同样的原因,无论是喜峰口或者东北的高地,一次性布置正面的兵力是有限的,喜峰口这边正面接战明军最多也就五六百人,再加上依托烽火台和长城防线的通道布置,充其量不超过千人而已。
后方的补充部队要上去也不是说上就上,地形的险要虽说明军比敌人占了点便宜,可要快速布置换防也需要时间。而且喜峰口曾经被皇太极破坏的极其严重,整个防线大多都是残垣断壁,再加上皇太极的大炮射程又比明军远,哪怕是架在防线下面也能打到关隘上,能够给与守军极强的杀伤力。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明军一次性投入的兵力有限,更要防备清军的火炮。至于东北高地同样也是如此,而且从防御来看还不如残破的喜峰口,承受的压力更大些。
假如皇太极不计后果,持续投入精兵甚至白甲兵反复冲阵,不惜人命的话王晋武还真不好保证一定能守得住。如果是这样的话,王晋武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把其他部队全部撤下去,拿自己的新军去和皇太极的精兵交战。
凭借新军的战斗力强悍和战阵的优势,守住阵地的问题不大,可如此新军就会遭受不小的损失,新军再能打毕竟也是血肉之躯,而且把能征善战的新军用于这样的防线争夺战中,还会限制了新军优势的发挥,更白白消耗了宝贵的新军力量,如此得不偿失的举动王晋武怎么可能去做呢?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王晋武是绝对不会动用自己的新军主力的,如果新军主力在这场战争中被消耗掉,就算最终击退了皇太极也是无法承受。而现在,皇太极竟然放缓了进攻烈度,这让王晋武大松一口气,他当即重新调动和布置兵力,借这个机会继续淬炼部队,磨合各部。
战斗一天接着一天持续下去,交战双方你来我往,而防线始终掌控在明军手中,一直没有给皇太极突破的机会。
随着战斗的持续,王晋武的练兵也得到了显著的效果。先不说山东军、东江镇和卢象升的天雄军,仅仅是王晋武直接指挥的顺天军,通过这几日的战斗,顺天军开始变得有模有样起来,这些原本的老爷少爷兵在经历战火和生死的磨炼后,逐步有了真正军队的模样,假以时日再训练一番,必然脱胎换骨,成为一支强军。
等到开战后的第六日,王晋武突然接到消息,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遭到了清军的袭击。这些清军出现的非常突然,而且投入的部队战斗力极强,就在昨日半夜借着夜色偷袭了两地关隘,要不是黑云龙防范严密及时发现,立即调动军队增援的话,说不定就被对方突破了。
接到消息,王晋武惊讶之余也瞬间明白了皇太极这几日的举动目的,怪不得皇太极这边的进攻烈度比前两日低了不少,而且再也没出动过白甲兵介入战斗。原来皇太极打的是声东击西的算盘,以喜峰口为目标通过持续进攻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而暗中却调兵去攻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的长城防线,意图从另一处攻破大明防线,打进长城以内。
皇太极的算盘打的不错,如果不是王晋武早就有安排,再加上黑云龙那边又有提前防范的话,说不定就被皇太极给得逞了。眼下当清军偷袭未果,改变战术进行强攻,战火已不仅只是喜峰口这处,已延伸到了喜峰口以西的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这一带是由黑云龙的宣大军驻守,黑云龙的宣大军虽是九边强军,可要防守这么一大段防线除去兵力不足外,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如果皇太极的部队再从其他地方再次进攻,黑云龙弄不好就会顾此失彼。
“告诉黑云龙,让他必须严守防线,绝不能放一个建奴进长城!如被敌军突破,本帅必然军法从事,绝不姑息!”王晋武沉着脸说道,见传令官正要领命离去,他又喊住了对方,想了下继续道:“另外告诉黑云龙,就说是本帅的意思,只要他再坚持几日,主力就会回援,让他这几日多多辛苦,等打退皇太极,战后本帅必然为他请功!”
“是!”
传令官抱拳行礼,转身快步离去。
等传令官走后,王晋武站起身走到一旁的沙盘前,目光盯着沙盘上的地形凝神细看,口中更是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喃喃自问:“这个吴三桂,究竟跑去哪儿了?怎么还没消息?”
(本章完)
堂堂的正牌子进士,大明的右都御史卢象升,却拎着一把重达一百四十斤的大刀在战场上厮杀犹如无人之地,这一幕看得敌人目瞪口呆。
几个白甲兵原本还打算一起合力拿下卢象升,可卢象升的武力实在是太强了,一个照面仅一刀就把冲在最前的白甲兵拦腰砍成了两段,接着大刀挥舞起来风声呼呼着响,以他为中心的三米内根本就站不住人,杀得白甲兵不是一合之敌,只能节节后退。
天雄军上下见自己主将卢象升如此勇猛,当即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争先,打退了敌军的进攻。等到敌军潮水一般退去,杀敌十数人的卢象升全身浴血,拄着大刀站在当场,犹如霸王在世一般,明军见了欢呼不已,等消息传到王晋武处,王晋武得知后同样佩服万分,更称卢象升真乃神人也。
第二日的战斗比第一日更为激烈,双方在阵线多次来回争夺,战况惨烈。
这一仗,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损失不小,尤其是皇太极在得知损失了三十九个精锐白甲兵后,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等到第三日开战,皇太极的进攻手段再一次调整,也许是因为昨天的损失太大让皇太极心痛,又或者是因为觉得明军不好对付,如强靠着用人命去填的话得不偿失,所以皇太极虽依旧继续进攻喜峰口和东北高地,但进攻的强度却要比前一日弱了不少,而且只是保持反复攻击,意图不断给明军守军压力和杀伤,并没采取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的战法。
皇太极这样做当然不是怕了明军,关键是地形的缘故他的大部队根本无法集中力量进攻突破。如果是在平原上野战,皇太极有相当的自信凭借八旗的力量一举击破明军,可现在无论在喜峰口或是东北高地,皇太极每次摆在进攻面上的军队最多也就几百人,轮番冲击力量有限,后方的主力也没办法飞到明军面前,只能眼睁睁看着双方在防线上厮杀血拼。
两天的战斗,让皇太极清醒看到了明军的顽强坚守意志,明白了拿下喜峰口的难度,更感觉到了这一次出兵的棘手。
他万万没想到这一次遇到的明军和以前不同,会如此顽强,更提前一步做好了布置,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皇太极也没绝对把握能和上一次一样拿下喜峰口,就算费九牛二虎之力打下喜峰口,他的部队也必然遭受重大损失。
两日下来,皇太极已经折损了千人,虽说这千人损失中大部分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但要知道第二天的战斗中他投入了上百白甲兵,这些白甲兵最后却是铩羽而归,而且还丢了三十九人。
八旗的白甲兵可不是普通八旗,这可是八旗精锐中的精锐。白甲兵的挑选极其严格,选八旗中身体素质最好,最武勇的猛士来担任,而且白甲兵的装备极好,穿三层甲,内有锁子甲,中有绵甲,外有铁甲,战斗力强悍到了极点。
当年宁锦之战,鳌拜只带了五个白甲兵一共六人就全歼了二百四十多个明军,由此可见白甲兵的战斗力之强。而且白甲兵在八旗的数量极少,皇太极亲自掌握的两黄旗中白甲兵仅仅只有两百人,而如今一战就损失了三十九个白甲兵,这样大的损失就连皇太极也无法承受,心痛不已。
继续投入白甲兵,把这样宝贵的战斗力放到争夺喜峰口和高地的绞杀战中去,皇太极怎么可能干这种亏本的买卖?
所以从第三日开始,进攻的清军中就再也见不到白甲兵的身影了,取而代之的只是普通八旗兵,而负责主力的依旧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这让蒙古人和汉军旗士卒们叫苦不迭,却又无可奈何。
战局就此僵持起来,双方的战斗虽然还在继续,可强度却已不如前两日那么残酷了。
而且担任主攻的蒙古人和汉军旗士卒也不是傻子,八旗精锐躲在后面,让他们去冲锋陷阵,这命可是自己的,再加上这一次战争对面的明军比以往难对付的多,只要皇太极不催促,这些人在战场上自然存着保命的小心思,出工不出力,反正冲不破阵线,大伙做做样子就得了,何必拿自己的命去拼呢?
战争烈度的下降,也让王晋武略松了口气。说句实话,他还真担心皇太极不顾一切投入精锐突破阵线呢。因为地形的缘故,皇太极没办法在战场上投入主力,其实王晋武这边也是同样的原因,无论是喜峰口或者东北的高地,一次性布置正面的兵力是有限的,喜峰口这边正面接战明军最多也就五六百人,再加上依托烽火台和长城防线的通道布置,充其量不超过千人而已。
后方的补充部队要上去也不是说上就上,地形的险要虽说明军比敌人占了点便宜,可要快速布置换防也需要时间。而且喜峰口曾经被皇太极破坏的极其严重,整个防线大多都是残垣断壁,再加上皇太极的大炮射程又比明军远,哪怕是架在防线下面也能打到关隘上,能够给与守军极强的杀伤力。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明军一次性投入的兵力有限,更要防备清军的火炮。至于东北高地同样也是如此,而且从防御来看还不如残破的喜峰口,承受的压力更大些。
假如皇太极不计后果,持续投入精兵甚至白甲兵反复冲阵,不惜人命的话王晋武还真不好保证一定能守得住。如果是这样的话,王晋武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把其他部队全部撤下去,拿自己的新军去和皇太极的精兵交战。
凭借新军的战斗力强悍和战阵的优势,守住阵地的问题不大,可如此新军就会遭受不小的损失,新军再能打毕竟也是血肉之躯,而且把能征善战的新军用于这样的防线争夺战中,还会限制了新军优势的发挥,更白白消耗了宝贵的新军力量,如此得不偿失的举动王晋武怎么可能去做呢?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王晋武是绝对不会动用自己的新军主力的,如果新军主力在这场战争中被消耗掉,就算最终击退了皇太极也是无法承受。而现在,皇太极竟然放缓了进攻烈度,这让王晋武大松一口气,他当即重新调动和布置兵力,借这个机会继续淬炼部队,磨合各部。
战斗一天接着一天持续下去,交战双方你来我往,而防线始终掌控在明军手中,一直没有给皇太极突破的机会。
随着战斗的持续,王晋武的练兵也得到了显著的效果。先不说山东军、东江镇和卢象升的天雄军,仅仅是王晋武直接指挥的顺天军,通过这几日的战斗,顺天军开始变得有模有样起来,这些原本的老爷少爷兵在经历战火和生死的磨炼后,逐步有了真正军队的模样,假以时日再训练一番,必然脱胎换骨,成为一支强军。
等到开战后的第六日,王晋武突然接到消息,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遭到了清军的袭击。这些清军出现的非常突然,而且投入的部队战斗力极强,就在昨日半夜借着夜色偷袭了两地关隘,要不是黑云龙防范严密及时发现,立即调动军队增援的话,说不定就被对方突破了。
接到消息,王晋武惊讶之余也瞬间明白了皇太极这几日的举动目的,怪不得皇太极这边的进攻烈度比前两日低了不少,而且再也没出动过白甲兵介入战斗。原来皇太极打的是声东击西的算盘,以喜峰口为目标通过持续进攻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而暗中却调兵去攻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的长城防线,意图从另一处攻破大明防线,打进长城以内。
皇太极的算盘打的不错,如果不是王晋武早就有安排,再加上黑云龙那边又有提前防范的话,说不定就被皇太极给得逞了。眼下当清军偷袭未果,改变战术进行强攻,战火已不仅只是喜峰口这处,已延伸到了喜峰口以西的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这一带是由黑云龙的宣大军驻守,黑云龙的宣大军虽是九边强军,可要防守这么一大段防线除去兵力不足外,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如果皇太极的部队再从其他地方再次进攻,黑云龙弄不好就会顾此失彼。
“告诉黑云龙,让他必须严守防线,绝不能放一个建奴进长城!如被敌军突破,本帅必然军法从事,绝不姑息!”王晋武沉着脸说道,见传令官正要领命离去,他又喊住了对方,想了下继续道:“另外告诉黑云龙,就说是本帅的意思,只要他再坚持几日,主力就会回援,让他这几日多多辛苦,等打退皇太极,战后本帅必然为他请功!”
“是!”
传令官抱拳行礼,转身快步离去。
等传令官走后,王晋武站起身走到一旁的沙盘前,目光盯着沙盘上的地形凝神细看,口中更是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喃喃自问:“这个吴三桂,究竟跑去哪儿了?怎么还没消息?”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6305/477105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