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李世民:太子你这是要起飞啊
推荐阅读:被俘(np)、说好的恶毒女配呢(穿书)、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足球】曼彻斯特的绿玫瑰、纏歡入骨(兄妹骨)、低级向导不能强制爱吗(NPH)、小主在上(百合ABO)、【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咫尺(纯百H)、
第233章 李世民:太子你这是要起飞啊
安市城城主府。
贺兰楚石一脸担忧的离开。
侯君集那边的情况,已经传了过来。
是陛下诏敕,废除了丈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职位。
陛下此举,其实已经很是明显了,这是在告诉太子,你跟侯君集之间的那点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李承乾不在乎,可贺兰楚石很在乎。
因为他的所有权力,地位,都是来自于丈人侯君集。
原本来说,在太子这边,丈人是他最大的依靠。
如今,依靠没了,本来就不怎么重视自己的太子,自然就会更加忽视。
他想请太子出兵,阻拦李勣,然太子却拒绝了。
一时间,贺兰楚石不知如何作好。
府内。
李德謇道:“殿下英明,此刻若发兵阻止李勣,便是跟陛下翻脸了。”
“陛下如今,大概是不想跟殿下翻脸的,所以只是让班师回朝。”
李承乾点点头:“侯君集这块,确实没有办法,父皇给了密诏,在侯君集被拿下后,谁又敢反抗。”
不管从哪方面说,营救侯君集,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只是这样做,他跟二凤之间仅存的那点平衡就被打破了,等于是明着反对二凤,这不值得。
“好了,不说这事了。”
“侯君集即便被押回长安,至少在我跟父皇闹翻之前,性命还是能有所保障的。”
“现在继续说说关于军制的事情,诸位可是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继续道。
侯君集的罪名,就是谋反罪,但李承乾知道,二凤暂时不会给他定下谋反罪。
一旦定下,等于他这个太子也只能废了。
如今李承乾手中有制造雷火之法,还有平定高丽的大功劳,加上本身手中的军队数量。
若二凤逼反,大唐将会内战不断。
就像是太子打高丽这样,雷火落在唐军阵营中,一样会有巨大的杀伤。
二凤能不能稳赢,这也是个未知数。
“殿下,这等军制,对于俘虏来说,是否过于优待了。”
李德謇问道。
李承乾的军队改革,主要就是在纪律,供应,俸禄这块。
大唐的府兵是没有固定俸禄的,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高丽的军队自然也是差不多。
但是现在,李承乾要打造职业兵,首先就是五万数目的军队,名神武军。
这五万兵,其中三万为高丽兵,两万为大唐兵,采取混合编制,军官九成就是汉人。
而这支军队,不仅是有固定的俸禄,包括餐食都有严格的标准。
甚至是战死的抚恤,后代子女赡养,老父母赡养问题,都有所安排。
而在这其中,并不区分大唐兵跟高丽兵。
只要是这五万军中的一员,都能享受差不多的待遇。
军官方面,会略微优厚一些。
还有一系列的福利政策,比如战死后,子女可免费上学,男子十六岁后,若能通过选拔考试,则能直接加入神武军。
家庭每月还能从当地官府,领取一定的口粮,并且赐予上告之权。
所谓上告之权,便是但凡是神武军或神武军的家属,若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都可以直接上诉神武军高层进行处理,类似于军事法庭差不多的概念,但稍微有些不同。
这是为了保障神武军的家属,不会收到当地官府的欺负。
“以后不要说俘虏这些话,德謇,你要记住,从今往后,再没有谁是高丽人的说法,都是大唐的子民,不能搞区别对待,当一视同仁。”
李德謇微微低头:“是,殿下。”
苏定方想了想道:“殿下给予将士们这般厚待,谁还敢不为殿下舍生忘死。”
“神武军的名号,必然在以后响彻寰宇。”
“只是咱们现在手里的钱粮也不多了,或是要想点其他办法。”
五万职业军,不仅是一笔开支,而是属于长期开支,哪怕说每个士兵的俸禄都不算高,可叠加在一起,也不是个小数目。
现在来说,李承乾定下的俸禄,是按照铜钱算,神武军每人每月三百钱。
五万军,意味着李承乾每月要发放一千五百万钱的军饷。
三百钱很少,但在伙食这块,实行包吃包住,包括医疗免费,甲胄军服等军备都由军队提供。
在神武军服役的士兵,三百钱完全是属于白拿,可以直接补贴家用。
本身只要是神武军的士兵,家里面还能享受一定程度上的赋税减免政策。
不过暂且来说,这些政策在高丽这边,会比较好的实行,但在大唐,当地官府认可不认可,就是另外回事了。
“审判的事情,可以全面开展了。”
“相信我,高丽的贵族们,只会比你们想象得更加富有。”
二凤那边自然不可能给军费开支了,高丽国库这边,想都不用想,就是个大窟窿。
但李承乾可没打算就此停止,那就只能从高丽贵族的袋子里拿钱。
哦,还有新罗。
直接让新罗女王过来,不过是再来一次鸿门宴,反正最后历史上,新罗王族,也就是圣骨传承也会断绝。
现在不过是早一点罢了。
如果听话,还能稍微保留一点特殊地位,不听话就怪不得李承乾辣手摧了。
次日。
有关于神武军的制定方案,很快就在全军通传。
那优厚的福利待遇,听到的士兵,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兵不仅包吃包住,每个月还能拿钱?
这样的事情,在如今的时代,完全是不可相信的。
随即,大选拔开始。
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到神武军的。
首先就是年龄限制,十六岁至三十五岁。
超过三十五岁,除军官外,神武军不再招收。
这年头普通百姓的身体状况一般不怎么好,到了四十,便开始下滑厉害。
三十五岁这个年纪,也是刚刚好。
毕竟这是经过后世科学计算出来的最佳年龄。
因为大选拔的关系,原本定于三日后出发高丽王都的事情,又延迟了几天。
一直到十月初九,李承乾这才开始启程出发。
这个时候,大量的民夫已经被遣散了。
更多的大唐民夫们,也开始逐一被安排到高丽的各个城池中去,担任武侯,县尉等官职。
虽说很多城池还没有去攻打,但已经不需要去攻城了。
只需要一道文书过去,自然而然就投降了。
——
长安。高丽大捷的消息传了回来。
满城沸腾。
关于高丽战场的情况,报纸是会经常有消息传出的,这让长安的百姓们,也能知晓大概的情况。
比如盖牟城被攻破,又比如太子半日破辽东城。
那个曾经隋朝百万大军,三征高丽,都没有打下来的地方,如今只是费了三个月,就已经全面平定。
作为大唐子民,都为此感到骄傲。
大量的文人书写诗词进行赞颂,不少商铺都趁机推出优惠活动。
李世民也进行了一次大赦。
各国使臣对大唐的态度,更加的卑微了。
这次大唐东征高丽,让许多国家看到了如今的唐军,是多么的强盛。
尤其是大唐的太子,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那雷火攻城之物,如今这天下,还有什么城池能够阻挡。
6=9+
虽说李世民废除了侯君集,让李勣夺兵权,并且令平壤道行军也班师回朝。
但大多数人,是察觉不到这行为下,大唐皇帝跟太子之间的那些微妙关系。
按照正常人的角度来看,高丽被平定,大部分兵力回国,让民夫也能回家团圆,是大唐朝廷的恩赐。
这就是明面上的妥协。
不管别人怎么去猜测,只要李世民跟李承乾没彻底翻脸,那就能维持目前的和平稳定。
宫廷大内。
君臣议事。
李靖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陛下,李勣已经率领大军离开安市城,向营州行军。”
“侯君集其所属军队,已尽归李勣所掌控。”
李世民面色平静,问道:“太子呢,他有什么动作。”
“是否要派兵进行阻扰?”
李靖回道:“暂且没有任何动静,太子传令让新罗女王金德曼,即日前往高丽王都迎接车架。”
李世民微微沉默。
传令新罗女王,这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不由冷哼一声道:“这般大的高丽还不能满足他,难道还要去折腾新罗吗。”
“诸卿觉得,太子此举,是何用意?”
李世民没有给太子下诏敕的意思,他清楚,即便是下达了诏敕,现在的太子,也不会听他的,反而是闹得尴尬。
长孙无忌倒是没有太多忌讳,直言道:“怕是太子想趁此机会,顺势吞并新罗。”
房玄龄眉头微皱,本想开口,迟疑了一下,又停止了下来。
现在这样的局面,已经不是谋反不谋反的事情了。
太子已经成了个难题,陛下现在都无法去解决。
只要太子不回长安,谋反的事情证据再是确凿,都只能暂且按下去。
逼反太子,对谁都没好处。
李世民眉头微皱:“太子是不是吞并了新罗,还要去征讨百济,难道他以为他的霹雳火,真的是无敌的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高丽士兵,真的会听从他的命令?”
“别给朕到时候闹出了什么笑话来。”
想了想,李世民继续道:“传信给太子,告诉他过犹不及,要记得,他的手里,只有两万五千唐军。”
李世民是吃过亏的,所以很清楚,要想压制异族,须恩威并施,一味的施恩,只会让其越发嚣张。
听闻这话,众人不语。
最后目光集中于魏征身上。
劝谏陛下,还是要靠魏征啊。
魏征不负众望,作揖道:“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
李世民沉声道:“魏卿有何高见啊。”
语气有些不满,但魏征不在乎。
他早就习惯了。
回道:“如今太子携大胜之势,镇压高丽,图谋新罗,此时陛下传书信过去,必然不会被太子所看重。”
“臣听说,太子最近在大肆招聘大唐学子,前往高丽从官,不如陛下顺其意,多安排些国子监的学子过去,一是可以更好的治理高丽,二是能在太子遭遇挫折时,能更好的帮助太子渡过危机。”
有些话魏征也不好明说,这段时间,各路求官的,都求到他的头上了。
有些人情没办法,魏征也只能是写一封举荐信。
谁叫魏征是太子太师呢。
现在高丽那边当官,都已经被看作终南捷径了。
李世民这边得知消息后,也没有反对的意思,这便使得从者云集。
其实对于魏征,乃至于房玄龄,长孙无忌看来,太子吞并新罗,再征讨百济是好事。
赢是好事,败也是好事。
赢,则大唐开疆扩土,一统辽东半岛。
败,则散太子骄傲之心,或陛下跟太子之间,尚且有所缓和。
事到如今,很大程度上,废太子都已经不是李世民能说了算的,影响太大了。
本身李世民虽然对太子的举措感到很气愤,但就目前来说,还没到废太子的程度。
这么优秀的继承人,是真舍不得。
“就由着太子这般胡闹?”
李世民有些不情愿,总感觉很伤面子。
“也许太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真能一统新罗百济,亦是幸事。”
长孙无忌迟疑几分,还是站出来给太子说话。
这局势,变来变去的,让长孙无忌都有些把握不住了。
原本觉得太子被废是肯定的,现在太子这么闹腾,陛下又如何下得去手,又怎么去下手。
昨天长孙无忌还在考虑,是不是要给太子偷偷传信,把他谋反已经暴露的事情告知,也好让太子早作安排,不回长安。
有这样的想法,说到底还是太子在战场的表现,获取的军功太夸张了。
比当年的陛下,还要强势几分。
算下来,太子继承大统的可能性,又要多上几分。
长孙无忌也不想跟太子去对着干了。
李世民沉吟片刻,对房玄龄问道:“房卿如何看?”
房玄龄现在,想哭的心都有了。
早知道是这样的太子,他还苦心积虑去跟他作对干嘛。
现在弃暗投明,还来得及吗?
陛下问我怎么看?
我得躺着看了。
太子若即位,还能有他的活路吗。
思索一番后,房玄龄道:“新罗一直心慕我大唐,听从我大唐号令,太子若强行吞并,怕是师出无名啊。”
(本章完)
安市城城主府。
贺兰楚石一脸担忧的离开。
侯君集那边的情况,已经传了过来。
是陛下诏敕,废除了丈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职位。
陛下此举,其实已经很是明显了,这是在告诉太子,你跟侯君集之间的那点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李承乾不在乎,可贺兰楚石很在乎。
因为他的所有权力,地位,都是来自于丈人侯君集。
原本来说,在太子这边,丈人是他最大的依靠。
如今,依靠没了,本来就不怎么重视自己的太子,自然就会更加忽视。
他想请太子出兵,阻拦李勣,然太子却拒绝了。
一时间,贺兰楚石不知如何作好。
府内。
李德謇道:“殿下英明,此刻若发兵阻止李勣,便是跟陛下翻脸了。”
“陛下如今,大概是不想跟殿下翻脸的,所以只是让班师回朝。”
李承乾点点头:“侯君集这块,确实没有办法,父皇给了密诏,在侯君集被拿下后,谁又敢反抗。”
不管从哪方面说,营救侯君集,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只是这样做,他跟二凤之间仅存的那点平衡就被打破了,等于是明着反对二凤,这不值得。
“好了,不说这事了。”
“侯君集即便被押回长安,至少在我跟父皇闹翻之前,性命还是能有所保障的。”
“现在继续说说关于军制的事情,诸位可是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继续道。
侯君集的罪名,就是谋反罪,但李承乾知道,二凤暂时不会给他定下谋反罪。
一旦定下,等于他这个太子也只能废了。
如今李承乾手中有制造雷火之法,还有平定高丽的大功劳,加上本身手中的军队数量。
若二凤逼反,大唐将会内战不断。
就像是太子打高丽这样,雷火落在唐军阵营中,一样会有巨大的杀伤。
二凤能不能稳赢,这也是个未知数。
“殿下,这等军制,对于俘虏来说,是否过于优待了。”
李德謇问道。
李承乾的军队改革,主要就是在纪律,供应,俸禄这块。
大唐的府兵是没有固定俸禄的,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高丽的军队自然也是差不多。
但是现在,李承乾要打造职业兵,首先就是五万数目的军队,名神武军。
这五万兵,其中三万为高丽兵,两万为大唐兵,采取混合编制,军官九成就是汉人。
而这支军队,不仅是有固定的俸禄,包括餐食都有严格的标准。
甚至是战死的抚恤,后代子女赡养,老父母赡养问题,都有所安排。
而在这其中,并不区分大唐兵跟高丽兵。
只要是这五万军中的一员,都能享受差不多的待遇。
军官方面,会略微优厚一些。
还有一系列的福利政策,比如战死后,子女可免费上学,男子十六岁后,若能通过选拔考试,则能直接加入神武军。
家庭每月还能从当地官府,领取一定的口粮,并且赐予上告之权。
所谓上告之权,便是但凡是神武军或神武军的家属,若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都可以直接上诉神武军高层进行处理,类似于军事法庭差不多的概念,但稍微有些不同。
这是为了保障神武军的家属,不会收到当地官府的欺负。
“以后不要说俘虏这些话,德謇,你要记住,从今往后,再没有谁是高丽人的说法,都是大唐的子民,不能搞区别对待,当一视同仁。”
李德謇微微低头:“是,殿下。”
苏定方想了想道:“殿下给予将士们这般厚待,谁还敢不为殿下舍生忘死。”
“神武军的名号,必然在以后响彻寰宇。”
“只是咱们现在手里的钱粮也不多了,或是要想点其他办法。”
五万职业军,不仅是一笔开支,而是属于长期开支,哪怕说每个士兵的俸禄都不算高,可叠加在一起,也不是个小数目。
现在来说,李承乾定下的俸禄,是按照铜钱算,神武军每人每月三百钱。
五万军,意味着李承乾每月要发放一千五百万钱的军饷。
三百钱很少,但在伙食这块,实行包吃包住,包括医疗免费,甲胄军服等军备都由军队提供。
在神武军服役的士兵,三百钱完全是属于白拿,可以直接补贴家用。
本身只要是神武军的士兵,家里面还能享受一定程度上的赋税减免政策。
不过暂且来说,这些政策在高丽这边,会比较好的实行,但在大唐,当地官府认可不认可,就是另外回事了。
“审判的事情,可以全面开展了。”
“相信我,高丽的贵族们,只会比你们想象得更加富有。”
二凤那边自然不可能给军费开支了,高丽国库这边,想都不用想,就是个大窟窿。
但李承乾可没打算就此停止,那就只能从高丽贵族的袋子里拿钱。
哦,还有新罗。
直接让新罗女王过来,不过是再来一次鸿门宴,反正最后历史上,新罗王族,也就是圣骨传承也会断绝。
现在不过是早一点罢了。
如果听话,还能稍微保留一点特殊地位,不听话就怪不得李承乾辣手摧了。
次日。
有关于神武军的制定方案,很快就在全军通传。
那优厚的福利待遇,听到的士兵,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兵不仅包吃包住,每个月还能拿钱?
这样的事情,在如今的时代,完全是不可相信的。
随即,大选拔开始。
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到神武军的。
首先就是年龄限制,十六岁至三十五岁。
超过三十五岁,除军官外,神武军不再招收。
这年头普通百姓的身体状况一般不怎么好,到了四十,便开始下滑厉害。
三十五岁这个年纪,也是刚刚好。
毕竟这是经过后世科学计算出来的最佳年龄。
因为大选拔的关系,原本定于三日后出发高丽王都的事情,又延迟了几天。
一直到十月初九,李承乾这才开始启程出发。
这个时候,大量的民夫已经被遣散了。
更多的大唐民夫们,也开始逐一被安排到高丽的各个城池中去,担任武侯,县尉等官职。
虽说很多城池还没有去攻打,但已经不需要去攻城了。
只需要一道文书过去,自然而然就投降了。
——
长安。高丽大捷的消息传了回来。
满城沸腾。
关于高丽战场的情况,报纸是会经常有消息传出的,这让长安的百姓们,也能知晓大概的情况。
比如盖牟城被攻破,又比如太子半日破辽东城。
那个曾经隋朝百万大军,三征高丽,都没有打下来的地方,如今只是费了三个月,就已经全面平定。
作为大唐子民,都为此感到骄傲。
大量的文人书写诗词进行赞颂,不少商铺都趁机推出优惠活动。
李世民也进行了一次大赦。
各国使臣对大唐的态度,更加的卑微了。
这次大唐东征高丽,让许多国家看到了如今的唐军,是多么的强盛。
尤其是大唐的太子,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那雷火攻城之物,如今这天下,还有什么城池能够阻挡。
6=9+
虽说李世民废除了侯君集,让李勣夺兵权,并且令平壤道行军也班师回朝。
但大多数人,是察觉不到这行为下,大唐皇帝跟太子之间的那些微妙关系。
按照正常人的角度来看,高丽被平定,大部分兵力回国,让民夫也能回家团圆,是大唐朝廷的恩赐。
这就是明面上的妥协。
不管别人怎么去猜测,只要李世民跟李承乾没彻底翻脸,那就能维持目前的和平稳定。
宫廷大内。
君臣议事。
李靖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陛下,李勣已经率领大军离开安市城,向营州行军。”
“侯君集其所属军队,已尽归李勣所掌控。”
李世民面色平静,问道:“太子呢,他有什么动作。”
“是否要派兵进行阻扰?”
李靖回道:“暂且没有任何动静,太子传令让新罗女王金德曼,即日前往高丽王都迎接车架。”
李世民微微沉默。
传令新罗女王,这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不由冷哼一声道:“这般大的高丽还不能满足他,难道还要去折腾新罗吗。”
“诸卿觉得,太子此举,是何用意?”
李世民没有给太子下诏敕的意思,他清楚,即便是下达了诏敕,现在的太子,也不会听他的,反而是闹得尴尬。
长孙无忌倒是没有太多忌讳,直言道:“怕是太子想趁此机会,顺势吞并新罗。”
房玄龄眉头微皱,本想开口,迟疑了一下,又停止了下来。
现在这样的局面,已经不是谋反不谋反的事情了。
太子已经成了个难题,陛下现在都无法去解决。
只要太子不回长安,谋反的事情证据再是确凿,都只能暂且按下去。
逼反太子,对谁都没好处。
李世民眉头微皱:“太子是不是吞并了新罗,还要去征讨百济,难道他以为他的霹雳火,真的是无敌的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高丽士兵,真的会听从他的命令?”
“别给朕到时候闹出了什么笑话来。”
想了想,李世民继续道:“传信给太子,告诉他过犹不及,要记得,他的手里,只有两万五千唐军。”
李世民是吃过亏的,所以很清楚,要想压制异族,须恩威并施,一味的施恩,只会让其越发嚣张。
听闻这话,众人不语。
最后目光集中于魏征身上。
劝谏陛下,还是要靠魏征啊。
魏征不负众望,作揖道:“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
李世民沉声道:“魏卿有何高见啊。”
语气有些不满,但魏征不在乎。
他早就习惯了。
回道:“如今太子携大胜之势,镇压高丽,图谋新罗,此时陛下传书信过去,必然不会被太子所看重。”
“臣听说,太子最近在大肆招聘大唐学子,前往高丽从官,不如陛下顺其意,多安排些国子监的学子过去,一是可以更好的治理高丽,二是能在太子遭遇挫折时,能更好的帮助太子渡过危机。”
有些话魏征也不好明说,这段时间,各路求官的,都求到他的头上了。
有些人情没办法,魏征也只能是写一封举荐信。
谁叫魏征是太子太师呢。
现在高丽那边当官,都已经被看作终南捷径了。
李世民这边得知消息后,也没有反对的意思,这便使得从者云集。
其实对于魏征,乃至于房玄龄,长孙无忌看来,太子吞并新罗,再征讨百济是好事。
赢是好事,败也是好事。
赢,则大唐开疆扩土,一统辽东半岛。
败,则散太子骄傲之心,或陛下跟太子之间,尚且有所缓和。
事到如今,很大程度上,废太子都已经不是李世民能说了算的,影响太大了。
本身李世民虽然对太子的举措感到很气愤,但就目前来说,还没到废太子的程度。
这么优秀的继承人,是真舍不得。
“就由着太子这般胡闹?”
李世民有些不情愿,总感觉很伤面子。
“也许太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真能一统新罗百济,亦是幸事。”
长孙无忌迟疑几分,还是站出来给太子说话。
这局势,变来变去的,让长孙无忌都有些把握不住了。
原本觉得太子被废是肯定的,现在太子这么闹腾,陛下又如何下得去手,又怎么去下手。
昨天长孙无忌还在考虑,是不是要给太子偷偷传信,把他谋反已经暴露的事情告知,也好让太子早作安排,不回长安。
有这样的想法,说到底还是太子在战场的表现,获取的军功太夸张了。
比当年的陛下,还要强势几分。
算下来,太子继承大统的可能性,又要多上几分。
长孙无忌也不想跟太子去对着干了。
李世民沉吟片刻,对房玄龄问道:“房卿如何看?”
房玄龄现在,想哭的心都有了。
早知道是这样的太子,他还苦心积虑去跟他作对干嘛。
现在弃暗投明,还来得及吗?
陛下问我怎么看?
我得躺着看了。
太子若即位,还能有他的活路吗。
思索一番后,房玄龄道:“新罗一直心慕我大唐,听从我大唐号令,太子若强行吞并,怕是师出无名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6611/489002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