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离心离德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砰!”一尊瓷杯被胡季牦掷在了地上,迸出的碎片四溅,几个胡季牦的臣子不敢躲开,被瓷片割破了些许肌肤。
    “三个月了,三个月!”
    “大明还在后边虎视眈眈,摆明了是等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思,我大虞已经是危如累卵。”
    “你们却还没有平定阮氏叛乱!朕要你们有何用!”
    胡季牦一身大明亲王袍服,口中的自称却是“朕”。这和安南一直以来的传统有关,安南皇族素来桀骜,他们幻想着要和华夏中原皇帝平起平坐,不想屈居为华夏中原的臣属,是以历代国主的自称皆是仿效中原皇帝,自称“朕”,关起门来,过自己的皇帝瘾。
    大明称安南为“安南”,而安南人自己则称“大越”,就是因为如此。
    但,一旦到了外头,他们又害怕触怒强大的中原王朝,从来都是以中原王朝的臣属自居。所以,他们不敢穿龙袍,对中原王朝的使臣自称“国主”,也不敢用“大越”这个国号。
    似朱肃上次远来安南之时,安南上至国主陈艺宗,下至百官,没有一个人敢在朱肃面前提“大越”这两个字的。怕激怒这位大明亲王这是其一,二也是,他们也知道这只是自我满足而已,不敢在朱肃面前丢这个人。
    尽显色厉内荏之本色。
    胡季牦篡位安南,这个全新的“大虞朝”,除了名字和“大越”不同,在怂这一点上,倒是和陈氏“大越朝”一模一样。
    他现在倒是可以不用顾及大明的意见,做个真龙袍好生过过自己的皇帝瘾了。毕竟,他现在已经和大明彻底闹翻了。大明周王那边派着使臣三天一申斥,五天一怒骂,还扣押了他的亲弟弟胡季貔,很明显是不会承认他的大虞政权是安南正统。两边只差一个没有兵戎相见。
    但……他现在连做龙袍的闲情都已经没有了。大虞政权刚刚建立,就已经危如累卵,沉寂数年的阮多方突然崛起,势如破竹般破获了他五处城池。而他这一边,人心已经摇摇欲坠,不少墙头草士族甚至拖家带口的往阮多方的势力范围中赶。要不是他下达了封城的命令,每日里在城门口派重兵盘查,跑去投靠阮多方的士族只会更多。
    “陛下,不是我们不想出力……”阶下那位胡季牦的心腹将领委屈道:“实在是,我们大军的军饷,已经彻底空了啊!”
    “强征来的士兵们军饷发不上来,一个个都在消极怠工……士气低落之下,我们与阮多方的军队一接触,就要溃散……”
    “借口!”胡季牦怒喝。
    “阮多方手下的精兵只有数千,其余也是强征来的兵卒。为何他强征来的兵卒就一个个都士气高昂,你等强征来的兵卒就如此一触即溃……”
    还不是因为你已经不得人心……阶下的将领在心底深处腹诽胡季牦道。当然,嘴里是不能这么说的。他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陛下,那些士族们散尽家财,倾尽全力的资助阮多方。阮多方麾下的士兵们不缺军饷,自然士气如虹。”
    “请求陛下拨付军饷,如陛下给予军饷,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定将阮贼的首级献于陛下阶下!”
    一众跪地请罪的安南将领们同声喊道:“请陛下拨付军饷,末将愿立军令状,必将阮贼首级献于阶下!”
    “……”
    胡季牦的怒气被噎住了。不说陈氏“先帝”陈艺宗骄奢淫逸,早已把大越国库中的银钱花了个七七八八。就说他“登基”之后,满脑子的大权在握,大刀阔斧,连国库里剩下的那一点点家底,也早就被他给败得光了。现在国库里穷得能饿死老鼠,哪里还发的出军饷?
    但发不出军饷,就要被阮多方推翻,胡季牦只觉得头上如悬利剑,皱着眉思考起来。
    “陛下……”胡季牦的心腹谋士范巨论出列道:“既然阮多方可从士族之中获取钱财,我等,亦可以在士族之中募捐军饷。”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一定会陛下,募集出足够的数目来。”
    范巨论抱拳谏道。
    “这……”胡季牦大为心动,但思虑了一会,又赶紧摇了摇头。“不,不行。”
    “士族们已经即将与朕离心离德,朕向他们募集军饷,他们只会更加恨朕。”
    “这与把他们直接推向阮多方处,又有何异?不,不行!”
    胡季牦还是有一些政治天赋在身上的。他深知,自己这个“皇帝”的位置,本质上是由于他得到了大多数士族的支持,所以才能够坐上这个“龙椅”。在安南,想要坐稳皇帝的位置,就必须要拥有士族的支持。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士族因为阮多方而抛弃了胡氏,他如果去搜刮剩下来的士族,胡氏在士族中的声望立刻就会一落千丈。
    到时候,即便是击败了阮多方,士族们也不会支持他。他的“大虞朝”也仍旧要分崩离析,一世而亡。
    “陛下啊陛下,这些士族们已经成为了我安南毒瘤,趁着这个机会将其革除,岂不正好?事已至此,您却仍瞻前顾后……唉。”见胡季牦如此,范巨论心中难免失望,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退回了列中。
    “众卿可有妙计?快快奏来!”胡季牦大声说道,颇有一点急病乱投医的意思。“只要能解我大虞今时之厄,朕不吝官升三级!”
    “陛下,臣有一计。”话音刚落,便有一人出得列来。范巨论扭头看去,认得此子是一位士族子弟,平日里行事纨绔的紧,只因家族和胡氏有些关系,所以被拔擢任用……几乎就是混来的官身。
    “哦?快说。”胡季牦眼睛一亮。
    “可向商贾、寒门募捐。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日里,我等士族为国牧民,殚精极虑,奉献已极。而他们则坐享太平盛世,于国殊无裨益。”
    “如今正值我大虞危急存亡之际,他们身为我大虞子民,为我大虞出力养兵,正是天经地义之事。”
    这话一说出口,似范巨论、黎澄等良心未泯的官员,皆是瞪大了眼睛,看向说出这等“高论”的那名官员。
    这是何等的厚颜无耻,竟然能说出此等论断?
    但高高在上的胡季牦竟还真认真思考了起来。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士族是大虞的立国之本,不可轻动。自己还想要挽回支离破碎的士族之心,将那些被阮多方拉拢过去的士族们重新拉拢回来。
    那就必须要向士族们展现善意,要让士族们感受到胡氏和他们是站在一个阵营,决不能从士族那里筹款。
    既然不能从士族处凑款,那么,寒门、商人乃至百姓,就无碍了。这些人人数众多,每个人只拿一点出来,就足以支撑大虞朝走过这次危急。而且他们在朝堂之中的势力极弱,即便有所抗议,影响也微乎其微。
    虽然说那官员说的话确实无耻了一点。但是,话糙理不糙嘛。值此危急之时,稍微苦一苦百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待朕坐稳了江山,好生治理安南,还安南百姓一个盛世就好了!
    “善!”豁然开朗的胡季牦又拿捏起了帝王架子,大袖一挥,赞道。“此计甚妙,我大虞朝果然人才济济。”
    “朕金口玉言,这就着你官升三级!”
    竟……竟然答应了?范巨论目瞪口呆,正想出列,但,那名官升三级的士族,已经惊喜万状的跪地谢起恩来。而后,一众士族和官员们,便惊喜的纷纷出列,开始分割着这次“向商贾寒门募集军饷”的权利。
    就如同分食腐肉的秃鹫。
    “罢了,罢了……”范巨论只觉心灰意冷。不想继续多言了。
    很快朝中众官就将前往各处募集的权利分割完毕,为了讨好士族,胡季牦将这项权利几乎都分给了士族们。眼看这些士族积极的为自己分忧,胡季牦老怀大慰。他坐在金色的御座上道:“众卿家可还有事要奏?若是无事,朕国事繁忙,便要退朝了。”
    “陛下,臣有事奏。”一人从官员的队列中走了出来。
    “哦,范淮啊。”胡季牦缩了缩眼睛,道。这名出列的官员,正是潜伏在安南朝堂,化名“范淮”的黄淮。黄淮自在安南取中状元之后,一开始因为胡氏的特意照顾,在朝堂中暂且还算是如鱼得水。但慢慢的,胡季牦攥取了朝堂的绝大部分权利,不再需要“范淮”这个象征大明王爷支持的吉祥物后,“范淮”在安南官场的声望便急转直下。
    他本就是寒门出身,若是没有胡氏撑腰,安南官员们可不愿和他多言一句。很快,“范淮”就成为了安南朝廷里的小透明,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官员,他自己倒也知趣,每次朝会之时,都只是躲在角落里,默不作声。
    今日,倒是他第一次在朝会上进言。
    “有何本奏,你说罢。”胡季牦有些不悦的说道。这“范淮”是寒门,又是周王朱肃的弟子,现在他已经和周王朱肃闹掰了,看这“范淮”自然是一万分的不顺眼。只是他是立志要做一位明君的人,虽然“范淮”微不足道,但他也没有动辄杀害臣子的打算。
    “陛下。”黄淮拱手谏道,似乎没有感觉到众人眼神中对他的恶意,仍旧不卑不亢。“科举之期已近。”
    “许多寒门举子,仍因保文之制,而被拒之科举门外。还请陛下废除保文之制,以为我新朝气象。”
    保文制度,是安南寒门平民参加科举的一大门槛。上一次科举,是因为有胡氏为寒门举子们出具保文,范淮和一众普通科士子们,才能够参加安南的科举考试。
    如今,胡氏已经登基“称帝”,废除保文,直接让寒门举子们参与科举,倒也说的过去。
    众人的目光俱都看向胡季牦。
    胡季牦眯了眯眼睛,心里有些嘲笑这“范淮”的不识抬举。
    先前,自己向寒门出具保文,是想通过拉拢他这个周王弟子,获得周王朱肃的支持,从而站稳当时的“安南新学魁首”之位。为了这事,他还损失了一部分士族的信赖。在士族对科举的垄断之中开了一个口子,已经引起了诸多士族们的不满。
    而现在,他已经和周王闹掰了,他现在首要拉拢的对象是士族,要是再放开口子给寒门,岂不是让士族们更加的离心离德?于是胡季牦斩钉截铁道:“保文制度不变,寒门学子既没有保文,那便不必科考了。”
    “此事无须再论。”
    说罢,挥了挥手,示意退朝。一众士族官员大喜,对着胡季牦高呼圣明不止。所有的上升渠道都要被士族把持,这是安南士族之间不成文的底线,这范淮不自量力想要以卵击石,简直可笑至极。
    “范大人,回家好好歇息去吧。说不定在梦里,你能够说动陛下废除保文呢?”有人大声嘲笑着范淮。
    范淮低头不言,一副沮丧的模样。但没人看到,他隐藏在阴暗处的嘴角,已然泛起了一抹喜悦的弧度。
    ……
    “官老爷,我府上可没短过官府的税粮,怎的又要缴粮?”清化边缘的某处,一位乡绅乞求的对着一位身穿差服的安南小吏打躬作揖:“这些年年景不好,府上本就只留下了我等和佃户的口粮,哪还有余粮上缴给朝廷。”
    “您行行好,给条活路,您功德无量……”
    面对这乡绅的卑躬屈膝,差吏竟是毫不留情,重重一掌将这老头儿推开,道:“老头,别和差爷我套近乎。”
    “上头说了,如今国事艰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姓们稍苦一苦,也是应有之义。”
    “分派给你的粮食,一点不能少!明天拿去官府缴纳,可听明白了?”那差吏凶狠的说完,旋即直接掉头离去,通知下一家了。
    “作孽哟,作孽哟。”老乡绅坐在地上,哭嚎不已。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6657/478482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