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安置老兵与天竺现状
推荐阅读: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旧神之巅、开错外挂怎么办、从指环王开始的龙裔、从赛博朋克开始的跨位面科工、苍白徽记、开局赠送天生神力、玩家们的NPC大爹、星武纪元、
第698章 安置老兵与天竺现状
陈磊回到自己的府邸看到铁柱和韩安国两人,他笑道:“你们不去推销汽车了?”
这段时间韩安国和铁柱两人可是异常活跃,韩安国带来陈郡之后到处送汽车给大汉的贤者,而铁柱则带领一票诸侯子弟,弄了一个赛车场,玩的是热闹异常,甚至都成为了长安新的潮流了,年轻人都喜欢看他们赛车。
铁柱得意道:“大汉已经有上百诸侯国订购了,我们的汽车了,这些市场打开,我们汽车厂必须产能翻一番才能满足需求了。”
韩安国可不敢像铁柱那样随意,他恭敬道:“有不少郡县商贾订购汽车,签订了分销协议,下官准备回陈郡组织生产了。”
陈磊点点头,而后看向铁柱,虽然他没有像自己预料的成为技术工匠,但现在也算是找到他的特长,他宽慰道:“你能有出息,老夫也算是对得起你父母的在天之灵,以后在汽车厂好好干。”
而后陈磊道:“朝廷有一批退役的老兵,他们经历朝廷三年锤炼,纪律是有保证的,也在技校学习了一年时间,有一定技术,你们汽车厂能吸纳多少?”
对很多参军来说也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对大汉的将军来说,士兵越多,他们的权利和影响力越大,但对大汉朝廷来说,安置每年退役的士兵就成为了一项极其繁复的政务了。
最开始安置1-2万人对大汉朝廷来说还好办,但后面大汉朝廷的郡兵越来越多,又增加了铁路兵,基建士兵,现在大汉军队总兵力高达50余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三年义务兵,每年要安置十几万士兵了,为了给这些士兵找一份中产的差事,成为了每个丞相最头疼的事情了。
大汉朝廷会鼓励一部分优秀的士兵去学府学习,毕业之后找一份中产以上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汉的工业规模在快速扩张,不管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也在快速增加,大汉学府学子的待遇让后世人都要流口水,包分配,包就业,朝廷会按照他们的专业分配到各个工厂当干部。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子会听从朝廷的安排,每年毕业的学子当中有三成会自谋出路,去私人的工厂收入相对来说会比少府工厂高三倍。
但能考进学府的毕竟只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只是在长安技术学校学一门过得去的技术,而后就是等待朝廷的安排了。
前几年退役士兵能分配到的工作待遇已经逐渐下降了,出现了大量城市兵放弃朝廷的安排,自谋出路。
出现这种情况让朝廷很无奈,待遇下降必然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但朝廷显然难以长年累月的创造出十几万个中产以上的岗位。
不过这两年产业升级带来了转机,大汉停滞下来的工业规模再次开始增长,优质的高薪岗位再次扩张。
陈磊看到铁柱他们顿时就想到了盟军那批退役老兵,这些都是经历生死的战场功臣,他们的退役待遇肯定要比普通的老兵更高才能服众。
陈郡是大汉一等一的好地方,而汽车厂又是一个在快速扩张的工厂,对退役士兵来说显然是一个好单位。
“此事,下官要和郡守商议。”韩安国可不敢胡乱答应,在陈郡一个工作的名额是极其珍贵的,陈郡每年都要安置一批老兵,他要是胡乱应下来,他后面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铁柱却满不在意道:“我们汽车厂的产能要扩张一倍以上,应该要增加上千工匠。”
陈磊点头道:“有这数据老夫就放心了,今年你们陈郡就安置5000退役老兵,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功臣,你们可不能苛待他们。”
韩安国苦着脸道:“一次增加2000名额,丞相您这是在为难下官。”
陈磊却满不在意道:“就你们用郡兵和基建兵最多,陈郡良好的基建设施都是这些老兵建设出来的。你们自然应对承担安置他们的任务,而且陈郡这几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6成,多增加一两千人根本算不得什么。”
韩安国只能无奈道:“诺!”
而后陈磊又找了会稽郡,临淄郡,三川郡,蜀郡,南阳郡等汉吏代表,每家或多或少增加了几百上千的安置名额,尤其是大秦洲退役的士兵,更是重点嘱咐道:“这些都是历经战火考验的精锐,你们地方应当委以重任。”
地方也只能答应下来,但要多安排几百名干部,接下来有的忙碌了。
大汉历55年11月8日,天竺国,孟买城。
董仲舒带着十几个从大汉招募过来的精英,面见天竺王徐爱军。
他介绍道:“大王,这是乌酥县县令刘启,乃沛侯之孙。”
徐爱军对着刘启道:“沛侯洒脱,孤欣然向往,刘少府的大名即便是孤也听闻,是兄长委以重任的心腹大臣,父亲对刘少府也是多有夸赞,说能力出众的汉吏很多,但心中装着百姓的汉吏却不多,刘少府却是少数心中有百姓的贤臣。有卿成为了天竺的少府令,我天竺工业的发展必然突飞猛进。”
刘启有点惊讶,父亲被天子重用他知道,却没有想到连太上皇都看重父亲。
“大王过誉了,想要发展工业是需要工匠,技术,资金,市场等条件,臣还不清楚天竺情况,不敢保证天竺的工业可以顺利发展。”
徐爱军听到这话哈哈笑道:“果然是专业人士。”
而后董仲舒继续道:“此乃汉军司马刘贤,其父是发现新大陆的英雄刘濞将军。”
徐爱军道:“果然是将门虎子,在我天竺好好干,孤定不会亏待你的。”
董仲舒继续介绍道:“这位黄老门生郑庄~~~~法家宁成~~~~,儒家颜异!”
“儒家颜异?儒家以枪传教,想来枪法定然精通,来日,卿陪孤去打猎,让孤也见识见识卿的枪法。”
这话让董仲舒和颜异都满脸尴尬。
天竺国也有儒家,但他们却不是大汉本土传来的,而是从西域匈奴国传到天竺的,而且这些儒生进的还不是朝堂,而是和庙堂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竞争,只能说是儒教了,当董仲舒遇到天竺儒教徒,那气氛是可想而知的,异端比邪教徒更可恶,董仲舒是真想要崩了这些所谓的儒生。
徐爱军是真想改变天竺的现状,所以对这批招募来的大汉精英极其重视,先是召集天竺高层宴请他们,让他们和天竺本土精英认识,而后快速安排他们上任,其中刘启成为了天竺少府令,刘贤成为了天竺校尉,其他像郑庄,颜异官职都比他们在大汉高一级。
这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跟着徐爱军来天竺的大汉贵族不满了,他们用了十几年时间才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结果刘启这些人却轻轻松松获得现在的地位,加上董仲舒也是外来户,却三年时间成为了天竺丞相,还不断从大汉带精英过来,这是要挤占他们的位置。
虽然他们也是外来户,但谁让他们是第一批来的,他们受天竺环境的影响,已经被同化了,比起大汉的晋升体系,他们还是更加喜欢天竺的种姓制。也正是因为这批大汉精英的堕落,徐爱军才不得不引进外来的精英对天竺变法。
大汉历55年11月11日,天竺国,孟买城。
董仲舒带领刘启走在孟买的街道上。
董仲舒对刘启介绍道:“孟买原本的名字叫耽摩粟底城,几十年前,废帝胡亥带领船队攻占此地,开始了我大汉垦殖天竺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孟买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50万人,是整个中神洲人口最多的城市。”是的,这个时间线,孟买没有在天竺的西方,而是在靠近大汉的东方。
刘启皱着眉头道:“丞相难道没有对孟买有规划?某怎么觉得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贫民窟,而且这些房屋靠的如此近,稍微有点火星,整个城市都有可能被点燃。”
董仲舒苦笑道:“已经着过好几次了,但烧完了,又会有人继续在这片空地上搭建木板稻草房屋。”
刘启奇怪的看着董仲舒,有种你就这点能力的想法。
而刘启的想法被董仲舒捕捉到,他马上说道:“某一人之力有限,难以改变整个天竺。”
“天竺现在的情况就是人多地少,全国的平民都往孟买汇集,出国做劳工已经是他们改变命运最好的出路。”
而后他又苦笑道:“但这些出国的天竺人,赚钱回国之后却只会购买土地,加重天竺的土地兼并,造成更多的流民,这些流民又汇集在孟买,而后恶性循环就形成今天这种情况。”
刘启道:“要进行工业化,这才能吸纳这些流民。”
董仲舒道:“这就是大王请你们来的原因,跟着大王来的哪怕贵族已经彻底腐化了,他们只喜欢建设经济作物园,种植,香料,茶叶等值钱的作物,至于把弄成布,却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他们喜欢购买大汉的高档丝绸,布甚至新品服装。”
而后他苦笑道:“天竺虽然一直是处于出超的情况,但大汉的奢侈品却有四成是被天竺的贵族购买,他们过的比大汉的贵族都要奢华。”
刘启听到这话神情冷冽道:“穷的穷死,富的富死,天竺这需要的不是变法,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清洗,”
董仲舒摇头道:“变法就是天竺的极限,清洗贵族就是砍断大王的根基。”
董仲舒这几年在天竺变法,打击豪强,均田地,止腐败,为天竺国增加了一倍的财政收入,减少了天竺三十多亿的外债,在大汉的政界和学术界都激起了大量的声望。毕竟在大汉历史当中,能变法成功者无一不是一代人杰,董仲舒的变法显然是极其成功的。但实际上他很有自知之明的,这是因为天竺和大汉本土的情况是往前不同的,他变法的难度比较商君这些人低多了。
天竺的汉人是外人,这点大家都没有忘记,而董仲舒打击的主要都是天竺本土豪强,而对于大汉的贵族豪强,他是属于罚酒三杯式的处罚,虽然也让他们吐出了一些利益,但比本土豪强少的多了,有这么强烈的对比大汉的贵族反而能够忍受,加上大汉贵族知道自己是外来户,即便利益受损,但面对三千万天竺人,他们十几万人汉人,还是要紧密团结在天竺王身边。
听到这话刘启眉头紧皱,他是看不起天竺的汉人,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董仲舒这话的正确性,他们发展天竺大王的利益,而不是壮大天竺人的力量。
“最好的方法还是要我大汉和天竺利益融为一体,要不然天竺是难以发展起来的。”刘启想了想道。
董仲舒道:“大王已经开始和天竺本土的贵族联姻了,两三代之后王室就和天竺国融为一体。”
接下来董仲舒带领刘启逛了天竺好几个城市,也去了天竺的乡村,这其中孟买居然还是天竺最好的地区,出了城市可以看到大片的种植园,香料种植园,这两种经济作物加上茶叶,成为了天竺出口四大天王当中的2-4名,而第一名自然是天竺的劳工,这些劳工赚的外汇比,香料,茶叶加起来还要多。
经济作物虽然是利润比较低的附加值产品,而且也是处于产业链的地段,但大汉的贵族好歹是经历了工业化的,他们为了提升利润会使用拖拉机,抽水机等大汉先进的机械,他们也会雇佣天竺本土的百姓作为产业工人,好歹是处于产业链当中了。
但深入到天竺腹地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了,虽然天竺的奴隶制度已经瓦解了,但佃户制度却又重新出现了,刘启看到大量的天竺地主把自己的土地佃给天竺的农户,他们租税高达5成以上。
而且更加让他感到无语的是,天竺地主地主还经常想办法让佃户给他们义务劳动,像磨米粉,面粉,砍材挖矿,还用高利贷来套牢自己的佃户,让他们世世代代给自己劳作,说是佃户,其实和农奴没有多大区别了。
刘启都有的佩服这些天竺人了,这样都不造反,也太能吃苦了。
大汉历56年2月11日,天竺国,孟买城。
董仲舒他们考察完天竺之后,相聚在一起,商议天竺变法之事。
刘启第一个说道:“天竺想要发展必须要均田,农户没有田地,工业就没有发展的原料和商品市场,只有抢夺天竺地主手中的土地,财富,人口才能给天竺的工业带来发展的原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
董仲舒恍然大悟道:“难怪老夫一直难以理解,天竺本土有钢铁厂,纺织厂,但却一直没有发展壮大,出现大汉那种占地庞大的工业区,更加不要说是成为工业国了,原来是这些地主把原料,商品,市场,人力全部给占了。”
董仲舒毕竟是儒生,虽然因为他在大汉的生活的经历,让他觉得天竺工业发展出现了问题,导致一直没有办法扩大,但他却难以清晰指出是什么原因。
现状经过刘启的提醒他才明白,原来是天竺的小农经济太顽固了,直接阻碍了天竺工业的发展,但他内心还是有点疑问的,按照大汉的规律,不应该是工业化击碎小农经济,怎么来到天竺之后反过来了?
宁成摇头道:“天竺可以说是无官不贪,连某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丞相能在这种情况还能让天竺财政提升一倍,下官佩服。”
大汉自然也是有贪官的,每年廷尉府,御史大夫府,十三个刺史府,每年抓捕的贪官污吏有上万,但这些贪腐行为只敢在暗中进行,但在天竺却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董仲舒道:“已经好很多了,先干掉那些阻止我们做事情的贪官污吏,等天竺的情况好转了,再想办法清刷吏治。”
宁成却笑道:“下官从法学院毕业之时,定下要为大汉抓捕上万贪官污吏,本以为只是理想,现在看来是到天竺倒是有可能实现。”
宁成是南阳穰人,大汉法学院的毕业生,他也是法家酷吏的代表之一,在成为县法曹之时就敢反驳县令,对待下级又苛刻严酷,大汉朝廷把他安排在上党郡为法曹,专门监管地方上私挖矿石的豪强,虽然政绩不错,但因为得罪太多人,仕途不畅,郅都为并州刺史时,发现宁成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执法,为人苛刻,和自己很相似,于是开始提拔他,很快他就升迁成为了郡法曹,但虽然是学习郅都的做派,但宁成廉洁却不如郅都。
当时并州贵族豪强恨郅都入骨,但抓不住郅都把柄,这个时候发现了宁成这个“小郅都”而且还有辫子,这还有什么说的,并州贵族当即告到御史大夫府,宁成被查处,免职再次去法学院学习,前途可以说是被毁了,而后董仲舒在大汉招募人才,宁成就想着在天竺去发展一番。
郑庄道:“天竺的风气也很差,当地人遇到问题不想办法解决,而是求神拜佛,神庙的数量太多了,这些僧侣占据太多资源了。”
董仲舒道:“现在都算是好的,早几十年这些僧侣还要干涉朝政,现在好歹把他们赶出朝堂了。”
天竺现状已经是经历了胡亥一次灭佛运动了,加上徐爱军成为天竺王之后,一直压制天竺的宗教势力,把佛教和婆罗门教打的粉碎,但几千年来的宗教传统,加上贫瘠的生活,又让这些宗教死灰复燃。
颜异道:“教育也非常成问题,人口百万的孟买,小学数量只有百余所,而且规模小,投入少,学府也只有一所,而且大部分的学子毕业之后会去大汉,人才都没有,怎么发展工业?”
董仲舒道:“天竺就是一个重病的患者,所以才需要一点点的变法。”
刘贤神情怪异道:“某看到的情况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了,天竺军队,军纪散漫,训练,武器装备都不足,军队内部也是贪腐成风,一营士兵缺额普遍有3-5成,以天竺军队这样的战斗力,我等只要去大汉招募一营雇佣兵,即便天竺皆反,我们也可以平定天竺。”
战国以来大汉这块土地上,变法太常见了,每个国家变法最重要的支持除了国君之外就是军队了,天竺这种情况,即便是反对派想要发动政变,但估计也是打不过他们的。
(本章完)
陈磊回到自己的府邸看到铁柱和韩安国两人,他笑道:“你们不去推销汽车了?”
这段时间韩安国和铁柱两人可是异常活跃,韩安国带来陈郡之后到处送汽车给大汉的贤者,而铁柱则带领一票诸侯子弟,弄了一个赛车场,玩的是热闹异常,甚至都成为了长安新的潮流了,年轻人都喜欢看他们赛车。
铁柱得意道:“大汉已经有上百诸侯国订购了,我们的汽车了,这些市场打开,我们汽车厂必须产能翻一番才能满足需求了。”
韩安国可不敢像铁柱那样随意,他恭敬道:“有不少郡县商贾订购汽车,签订了分销协议,下官准备回陈郡组织生产了。”
陈磊点点头,而后看向铁柱,虽然他没有像自己预料的成为技术工匠,但现在也算是找到他的特长,他宽慰道:“你能有出息,老夫也算是对得起你父母的在天之灵,以后在汽车厂好好干。”
而后陈磊道:“朝廷有一批退役的老兵,他们经历朝廷三年锤炼,纪律是有保证的,也在技校学习了一年时间,有一定技术,你们汽车厂能吸纳多少?”
对很多参军来说也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对大汉的将军来说,士兵越多,他们的权利和影响力越大,但对大汉朝廷来说,安置每年退役的士兵就成为了一项极其繁复的政务了。
最开始安置1-2万人对大汉朝廷来说还好办,但后面大汉朝廷的郡兵越来越多,又增加了铁路兵,基建士兵,现在大汉军队总兵力高达50余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三年义务兵,每年要安置十几万士兵了,为了给这些士兵找一份中产的差事,成为了每个丞相最头疼的事情了。
大汉朝廷会鼓励一部分优秀的士兵去学府学习,毕业之后找一份中产以上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汉的工业规模在快速扩张,不管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也在快速增加,大汉学府学子的待遇让后世人都要流口水,包分配,包就业,朝廷会按照他们的专业分配到各个工厂当干部。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子会听从朝廷的安排,每年毕业的学子当中有三成会自谋出路,去私人的工厂收入相对来说会比少府工厂高三倍。
但能考进学府的毕竟只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只是在长安技术学校学一门过得去的技术,而后就是等待朝廷的安排了。
前几年退役士兵能分配到的工作待遇已经逐渐下降了,出现了大量城市兵放弃朝廷的安排,自谋出路。
出现这种情况让朝廷很无奈,待遇下降必然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但朝廷显然难以长年累月的创造出十几万个中产以上的岗位。
不过这两年产业升级带来了转机,大汉停滞下来的工业规模再次开始增长,优质的高薪岗位再次扩张。
陈磊看到铁柱他们顿时就想到了盟军那批退役老兵,这些都是经历生死的战场功臣,他们的退役待遇肯定要比普通的老兵更高才能服众。
陈郡是大汉一等一的好地方,而汽车厂又是一个在快速扩张的工厂,对退役士兵来说显然是一个好单位。
“此事,下官要和郡守商议。”韩安国可不敢胡乱答应,在陈郡一个工作的名额是极其珍贵的,陈郡每年都要安置一批老兵,他要是胡乱应下来,他后面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铁柱却满不在意道:“我们汽车厂的产能要扩张一倍以上,应该要增加上千工匠。”
陈磊点头道:“有这数据老夫就放心了,今年你们陈郡就安置5000退役老兵,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功臣,你们可不能苛待他们。”
韩安国苦着脸道:“一次增加2000名额,丞相您这是在为难下官。”
陈磊却满不在意道:“就你们用郡兵和基建兵最多,陈郡良好的基建设施都是这些老兵建设出来的。你们自然应对承担安置他们的任务,而且陈郡这几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6成,多增加一两千人根本算不得什么。”
韩安国只能无奈道:“诺!”
而后陈磊又找了会稽郡,临淄郡,三川郡,蜀郡,南阳郡等汉吏代表,每家或多或少增加了几百上千的安置名额,尤其是大秦洲退役的士兵,更是重点嘱咐道:“这些都是历经战火考验的精锐,你们地方应当委以重任。”
地方也只能答应下来,但要多安排几百名干部,接下来有的忙碌了。
大汉历55年11月8日,天竺国,孟买城。
董仲舒带着十几个从大汉招募过来的精英,面见天竺王徐爱军。
他介绍道:“大王,这是乌酥县县令刘启,乃沛侯之孙。”
徐爱军对着刘启道:“沛侯洒脱,孤欣然向往,刘少府的大名即便是孤也听闻,是兄长委以重任的心腹大臣,父亲对刘少府也是多有夸赞,说能力出众的汉吏很多,但心中装着百姓的汉吏却不多,刘少府却是少数心中有百姓的贤臣。有卿成为了天竺的少府令,我天竺工业的发展必然突飞猛进。”
刘启有点惊讶,父亲被天子重用他知道,却没有想到连太上皇都看重父亲。
“大王过誉了,想要发展工业是需要工匠,技术,资金,市场等条件,臣还不清楚天竺情况,不敢保证天竺的工业可以顺利发展。”
徐爱军听到这话哈哈笑道:“果然是专业人士。”
而后董仲舒继续道:“此乃汉军司马刘贤,其父是发现新大陆的英雄刘濞将军。”
徐爱军道:“果然是将门虎子,在我天竺好好干,孤定不会亏待你的。”
董仲舒继续介绍道:“这位黄老门生郑庄~~~~法家宁成~~~~,儒家颜异!”
“儒家颜异?儒家以枪传教,想来枪法定然精通,来日,卿陪孤去打猎,让孤也见识见识卿的枪法。”
这话让董仲舒和颜异都满脸尴尬。
天竺国也有儒家,但他们却不是大汉本土传来的,而是从西域匈奴国传到天竺的,而且这些儒生进的还不是朝堂,而是和庙堂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竞争,只能说是儒教了,当董仲舒遇到天竺儒教徒,那气氛是可想而知的,异端比邪教徒更可恶,董仲舒是真想要崩了这些所谓的儒生。
徐爱军是真想改变天竺的现状,所以对这批招募来的大汉精英极其重视,先是召集天竺高层宴请他们,让他们和天竺本土精英认识,而后快速安排他们上任,其中刘启成为了天竺少府令,刘贤成为了天竺校尉,其他像郑庄,颜异官职都比他们在大汉高一级。
这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跟着徐爱军来天竺的大汉贵族不满了,他们用了十几年时间才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结果刘启这些人却轻轻松松获得现在的地位,加上董仲舒也是外来户,却三年时间成为了天竺丞相,还不断从大汉带精英过来,这是要挤占他们的位置。
虽然他们也是外来户,但谁让他们是第一批来的,他们受天竺环境的影响,已经被同化了,比起大汉的晋升体系,他们还是更加喜欢天竺的种姓制。也正是因为这批大汉精英的堕落,徐爱军才不得不引进外来的精英对天竺变法。
大汉历55年11月11日,天竺国,孟买城。
董仲舒带领刘启走在孟买的街道上。
董仲舒对刘启介绍道:“孟买原本的名字叫耽摩粟底城,几十年前,废帝胡亥带领船队攻占此地,开始了我大汉垦殖天竺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孟买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50万人,是整个中神洲人口最多的城市。”是的,这个时间线,孟买没有在天竺的西方,而是在靠近大汉的东方。
刘启皱着眉头道:“丞相难道没有对孟买有规划?某怎么觉得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贫民窟,而且这些房屋靠的如此近,稍微有点火星,整个城市都有可能被点燃。”
董仲舒苦笑道:“已经着过好几次了,但烧完了,又会有人继续在这片空地上搭建木板稻草房屋。”
刘启奇怪的看着董仲舒,有种你就这点能力的想法。
而刘启的想法被董仲舒捕捉到,他马上说道:“某一人之力有限,难以改变整个天竺。”
“天竺现在的情况就是人多地少,全国的平民都往孟买汇集,出国做劳工已经是他们改变命运最好的出路。”
而后他又苦笑道:“但这些出国的天竺人,赚钱回国之后却只会购买土地,加重天竺的土地兼并,造成更多的流民,这些流民又汇集在孟买,而后恶性循环就形成今天这种情况。”
刘启道:“要进行工业化,这才能吸纳这些流民。”
董仲舒道:“这就是大王请你们来的原因,跟着大王来的哪怕贵族已经彻底腐化了,他们只喜欢建设经济作物园,种植,香料,茶叶等值钱的作物,至于把弄成布,却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他们喜欢购买大汉的高档丝绸,布甚至新品服装。”
而后他苦笑道:“天竺虽然一直是处于出超的情况,但大汉的奢侈品却有四成是被天竺的贵族购买,他们过的比大汉的贵族都要奢华。”
刘启听到这话神情冷冽道:“穷的穷死,富的富死,天竺这需要的不是变法,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清洗,”
董仲舒摇头道:“变法就是天竺的极限,清洗贵族就是砍断大王的根基。”
董仲舒这几年在天竺变法,打击豪强,均田地,止腐败,为天竺国增加了一倍的财政收入,减少了天竺三十多亿的外债,在大汉的政界和学术界都激起了大量的声望。毕竟在大汉历史当中,能变法成功者无一不是一代人杰,董仲舒的变法显然是极其成功的。但实际上他很有自知之明的,这是因为天竺和大汉本土的情况是往前不同的,他变法的难度比较商君这些人低多了。
天竺的汉人是外人,这点大家都没有忘记,而董仲舒打击的主要都是天竺本土豪强,而对于大汉的贵族豪强,他是属于罚酒三杯式的处罚,虽然也让他们吐出了一些利益,但比本土豪强少的多了,有这么强烈的对比大汉的贵族反而能够忍受,加上大汉贵族知道自己是外来户,即便利益受损,但面对三千万天竺人,他们十几万人汉人,还是要紧密团结在天竺王身边。
听到这话刘启眉头紧皱,他是看不起天竺的汉人,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董仲舒这话的正确性,他们发展天竺大王的利益,而不是壮大天竺人的力量。
“最好的方法还是要我大汉和天竺利益融为一体,要不然天竺是难以发展起来的。”刘启想了想道。
董仲舒道:“大王已经开始和天竺本土的贵族联姻了,两三代之后王室就和天竺国融为一体。”
接下来董仲舒带领刘启逛了天竺好几个城市,也去了天竺的乡村,这其中孟买居然还是天竺最好的地区,出了城市可以看到大片的种植园,香料种植园,这两种经济作物加上茶叶,成为了天竺出口四大天王当中的2-4名,而第一名自然是天竺的劳工,这些劳工赚的外汇比,香料,茶叶加起来还要多。
经济作物虽然是利润比较低的附加值产品,而且也是处于产业链的地段,但大汉的贵族好歹是经历了工业化的,他们为了提升利润会使用拖拉机,抽水机等大汉先进的机械,他们也会雇佣天竺本土的百姓作为产业工人,好歹是处于产业链当中了。
但深入到天竺腹地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了,虽然天竺的奴隶制度已经瓦解了,但佃户制度却又重新出现了,刘启看到大量的天竺地主把自己的土地佃给天竺的农户,他们租税高达5成以上。
而且更加让他感到无语的是,天竺地主地主还经常想办法让佃户给他们义务劳动,像磨米粉,面粉,砍材挖矿,还用高利贷来套牢自己的佃户,让他们世世代代给自己劳作,说是佃户,其实和农奴没有多大区别了。
刘启都有的佩服这些天竺人了,这样都不造反,也太能吃苦了。
大汉历56年2月11日,天竺国,孟买城。
董仲舒他们考察完天竺之后,相聚在一起,商议天竺变法之事。
刘启第一个说道:“天竺想要发展必须要均田,农户没有田地,工业就没有发展的原料和商品市场,只有抢夺天竺地主手中的土地,财富,人口才能给天竺的工业带来发展的原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
董仲舒恍然大悟道:“难怪老夫一直难以理解,天竺本土有钢铁厂,纺织厂,但却一直没有发展壮大,出现大汉那种占地庞大的工业区,更加不要说是成为工业国了,原来是这些地主把原料,商品,市场,人力全部给占了。”
董仲舒毕竟是儒生,虽然因为他在大汉的生活的经历,让他觉得天竺工业发展出现了问题,导致一直没有办法扩大,但他却难以清晰指出是什么原因。
现状经过刘启的提醒他才明白,原来是天竺的小农经济太顽固了,直接阻碍了天竺工业的发展,但他内心还是有点疑问的,按照大汉的规律,不应该是工业化击碎小农经济,怎么来到天竺之后反过来了?
宁成摇头道:“天竺可以说是无官不贪,连某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丞相能在这种情况还能让天竺财政提升一倍,下官佩服。”
大汉自然也是有贪官的,每年廷尉府,御史大夫府,十三个刺史府,每年抓捕的贪官污吏有上万,但这些贪腐行为只敢在暗中进行,但在天竺却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董仲舒道:“已经好很多了,先干掉那些阻止我们做事情的贪官污吏,等天竺的情况好转了,再想办法清刷吏治。”
宁成却笑道:“下官从法学院毕业之时,定下要为大汉抓捕上万贪官污吏,本以为只是理想,现在看来是到天竺倒是有可能实现。”
宁成是南阳穰人,大汉法学院的毕业生,他也是法家酷吏的代表之一,在成为县法曹之时就敢反驳县令,对待下级又苛刻严酷,大汉朝廷把他安排在上党郡为法曹,专门监管地方上私挖矿石的豪强,虽然政绩不错,但因为得罪太多人,仕途不畅,郅都为并州刺史时,发现宁成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执法,为人苛刻,和自己很相似,于是开始提拔他,很快他就升迁成为了郡法曹,但虽然是学习郅都的做派,但宁成廉洁却不如郅都。
当时并州贵族豪强恨郅都入骨,但抓不住郅都把柄,这个时候发现了宁成这个“小郅都”而且还有辫子,这还有什么说的,并州贵族当即告到御史大夫府,宁成被查处,免职再次去法学院学习,前途可以说是被毁了,而后董仲舒在大汉招募人才,宁成就想着在天竺去发展一番。
郑庄道:“天竺的风气也很差,当地人遇到问题不想办法解决,而是求神拜佛,神庙的数量太多了,这些僧侣占据太多资源了。”
董仲舒道:“现在都算是好的,早几十年这些僧侣还要干涉朝政,现在好歹把他们赶出朝堂了。”
天竺现状已经是经历了胡亥一次灭佛运动了,加上徐爱军成为天竺王之后,一直压制天竺的宗教势力,把佛教和婆罗门教打的粉碎,但几千年来的宗教传统,加上贫瘠的生活,又让这些宗教死灰复燃。
颜异道:“教育也非常成问题,人口百万的孟买,小学数量只有百余所,而且规模小,投入少,学府也只有一所,而且大部分的学子毕业之后会去大汉,人才都没有,怎么发展工业?”
董仲舒道:“天竺就是一个重病的患者,所以才需要一点点的变法。”
刘贤神情怪异道:“某看到的情况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了,天竺军队,军纪散漫,训练,武器装备都不足,军队内部也是贪腐成风,一营士兵缺额普遍有3-5成,以天竺军队这样的战斗力,我等只要去大汉招募一营雇佣兵,即便天竺皆反,我们也可以平定天竺。”
战国以来大汉这块土地上,变法太常见了,每个国家变法最重要的支持除了国君之外就是军队了,天竺这种情况,即便是反对派想要发动政变,但估计也是打不过他们的。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6728/484631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