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海上商船

推荐阅读:她软亡国父皇偷读我心后,支棱起来了错撩权臣后,我被娇养了野蛮缠绵万人嫌真千金不做恶毒女配心肝,别不要我了好不好守寡多年的摄政王妃有喜了下山后,我在民政局门口闪婚京圈首富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

    第212章 海上商船
    甄宓觉得,自从见袁熙第一眼后,自己的人生轨迹便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
    本来按照甄宓的预想,自己这一辈子可能就是老老实实嫁个士族子弟,然后呆在深宅大院里面相夫教子,一辈子就这么平淡过去。
    然而自从袁熙闯入了她的人生,便引导她乃至甄家走向了完全不可预知的方向。
    什么逐出家门,过继他人,和甄家断绝关系什么的,当初甄宓听到这些想法时,被震惊的久久回不过神来。
    虽然知道这是权宜之计,但这种行事风格也太匪夷所思了!
    过继在邺城士族士族中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但却是正面评价居多,连带甄宓和甄家的名声也水涨船高。
    边让乃是当代名士,其被杀和环氏被纳,狠狠打了士族的脸。
    甄家过继自己环氏,却是公然站出来和曹氏对抗,这在曹操和袁绍尚未撕破脸的当下,其实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也只有袁熙这袁家旁支做担保,才能不被袁绍迁怒吧?
    甄宓发现,自己远远没有了解袁熙,每次看到他做的事情,便能发现新的一面。
    甄宓从最初出嫁的不安,到现在每天都仿佛重新认识这个天地,她越发想知道,自己夫君的脑子里面,到底想的是什么?
    就像今天攻城一样,袁熙身为幽州刺史却亲自上阵,带着自己上战场不说,攻破城池后,却又要马上出海?
    不过甄宓心中,倒是很期待的。
    她小时候出生于中山无极,后来举家搬迁到邺城,一直住在深宅大院中,没见过山,也没见过海,如今乍听要坐船了,心里还是很欢欣雀跃的。
    她坐在马车中,前后都簇拥着兵士,有骑兵,也有步卒,千余人都在沉默中行军。
    这是袁熙这几年来,麾下最为精锐的兵士,皆是由久经战阵的老兵组成,和新兵降兵的战力纪律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行军持续了整整一夜,在天亮两个时辰后,终于赶到了海边码头。
    甄宓三女透过车窗望去,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映入她们眼帘的,不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还有整整齐齐停靠在码头边上的几十艘大船。
    秦汉之际,造船业之快速发展,为大型船只远航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仅彼时青州到幽州有很多人都是坐海船来往,就是此时的日本,造船业也开始发展。
    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日本便渡海来向汉王朝遣使奉献,之后双方便建立了固定航线航路,青州渡黄海——至带方郡(今朝鲜开城附近)——至釜山——至对马岛——至壹岐岛——至九州福冈松浦。
    但因为海流和风向的原因,日本到中国容易,中国到日本风险却很大,且汉末天下大乱,这条航线如今甚少有海船航行。
    所以此时汉朝的海运商路,多是以各州沿岸港口商贸为主。
    而且汉代造船技术也开始大幅发展,1955年在广州出土的东吴陶制船模,船模从船首到船尾有八个横梁,有八副隔舱板,把船体分成九个严密的分舱,说明汉代已经掌握了分隔舱结构造船技术。
    其中东吴造船业最为发达,后世东吴被灭的时候,光官方就拥有海船五千余艘,最有名的当属潘璋建立的温麻船屯所造造的“温麻五合”海船,由于是并用五个大板做的,所以“五合”为名。
    彼时东吴将能载马八十匹的称为小船,最大的战船可载三千名士兵,长达几十丈,装粮数万斛。
    不仅战船,海船也很厉害,康泰《吴时外国传》述,其海船最大者有七帆,自南海加那调州乘风航行至大秦(汉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实际是罗马尼亚附近地区)只需一月。
    当时袁熙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道果然经济基础是一切,东吴有大量的贸易需求,所以要造大船,大船反过来促进了当地经济,商业繁盛,又能造出更多的大船。
    有这么多大船,怪不得曹魏久久无法越过长江天堑。
    眼前在众人面前的,便是甄家倾其所有,从扬州徐州造船屯所打造购置的海船。
    其大多长十丈左右,能运送近几十到近百名兵士,虽然不如后世东吴战船规模大,但用于这次行动也是足够了。
    而且其耗费也是不菲,袁熙估计自己抢来的百车财货,也就能买七八条船,其他二十几条,都是甄家商队购置造的,作为甄宓的嫁妆。
    想到这里,他突然涌起一种吃软饭的感觉。
    甄宓此时指着其中一条大船说道:“那条船好大!”
    众人顺着甄宓手指望去,见那船几乎是其他船只的两倍长,长近二十丈,离开水面二三丈,估计可容纳数百名士兵,着远远看去,极为威武雄壮。
    袁熙看了,笑道:“是老夫人专门为你打造的。”
    甄宓啊了一声,想到自己母亲,不禁心生感动。
    袁熙叹道:“不过本来是为了跑海上商路的,如今却要用于兵事了。”
    在场的人都猜出来了,袁熙哪里可能只是去海上看风景,肯定是要用这些商船运兵,去攻打某个地方!
    兵士们开始陆续上船,骑兵牵着马往船上赶,马儿怕水,几个兵士费尽全力,才将一匹匹战马拉上了船,赶进船舱。
    足足忙了小半天,等夜幕降临,一千多人终于都全部上路,船帆拉起,一只只大船趁着夜色驶离了码头。
    袁熙所在大船上,几乎所有人都到了。
    环氏母女没有随大军去漂榆邑,而是直接先行登船,她们见到甄宓曹宪,各自欢喜,去一边说话去了。
    袁熙却是召集郭嘉太史慈田豫三人,进船舱商议事情。
    郭嘉先说道:“现在还没有告诉各船将领真正的目的地,但为了防止意外,我让他们如果失散,可先在长江口集合等待。”
    “算算时间,我们沿着海路南下,绕过青州,经过徐州,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不超过十天,便能到达。”
    袁熙听了,说道:“还是有些慢,若是我们在漂榆邑的动向被人探听到,有心之人一两天内就能猜出真相,快马传递,只要六七天就能传到广陵郡。”
    “所以如果保证万无一失的话,我们就必须在五天内到达长江口,再沿着长江西进,在两天之内到达广陵城下!”
    这便是袁熙真正的目的,偷袭孙策的大本营广陵!
    广陵城处于长江和其他水系的交界处,水运发达,城东城南便是码头。
    袁熙这支伪装成商队的船队,目的是猝然发难,打下广陵,抄孙策的后路!
    这法子风险极高,却是目前能解徐州之围的最好办法。
    当然,里面有很多环节都需要仔细谋划,攻打城池,尤其是偷袭,万一失败,便有全军覆没之虞。
    太史慈出声道:“军士水手轮流值夜,日夜兼程,各船在晚上拉开距离,以防碰撞,加上风向合适,四五天到也是有可能的。”
    “但考虑离海岸太近,容易被人发现猜出目的,所以要离岸远一些方可。”
    众人纷纷点头,田豫出声道:“我对偷袭广陵一事,还有些担心。”
    “按计划,我们把骑兵先行放下,埋伏在广陵城外十余里处的树林里。”
    “同时抛出精锐扮做行商进城,在夜深人静之时,杀死门卫,打开城门,迎接外面骑兵以最快的速度突入。”
    “但这几十名精锐,即使成功,只怕敌人也会在最多半刻内反应过来,派出大量人马敢来,并关上城门。”
    “这其中关键,是如何发信,让城外的人立刻得知。”
    “火箭目标太小时间短,没有声音且射不高,城内纵火为号,只怕没个一刻钟烧不起来,这时间很难坚持到骑兵赶来。”
    郭嘉和太史慈听了,也是觉得田豫说的很有道理。
    这个时机实在太短,稍纵即逝,如果孙策军训练有素,留给袁熙军突入的时间,可能只有一盏茶时分!
    算上骑兵奔跑的时间,需要城内精锐打开城门的同时,就要通知到骑兵!
    这怎么可能?
    袁熙转向田豫,“你带过来的箱子在哪里?”
    田豫一听,连忙出去,不一会,便小心翼翼地托着一个长木箱进来。
    他打开箱子里面的锁,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十几支二尺来长长条状的东西。
    郭嘉和太史慈都凑过去观看,发现这东西上端是一尺长的纸筒卷成,下面是一尺长来的细竹条。
    田豫也不知道麴义临行前让自己郑重保管的东西是什么,出声道:“临行前德州兄就交给我的,说这是当前所能造出的,全部都在这里面了。”
    袁熙走上前,轻轻抬起一支,见竹筒底端还有一根用油浸透的线,不禁心情有些紧张。
    这次能不能偷袭广陵成功,全看这东西了。
    这东西在后世,袁熙小时候玩过很多次,北方人叫窜天猴,南方人叫冲天炮。
    别看这东西在后世平平无奇,此世提前出现,也费了不少力气。
    这涉及到些许技术改良,新的纸,和勉强能用的火药。
    袁熙这半年来,试验了无数次,最后发现,这种最原始的黑火药,最多也就听个响。
    别说炸开城墙,连竹筒都炸不开,只能用纸包裹,才能勉强炸开。
    后世黑火药发展到巅峰时,能用于发射火枪的弹丸,需要化学工业发展后,精炼提纯,以及锻压抛光技术,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根本做不到。
    宋朝的所谓火枪,严格来说是喷火器,即使到了明朝火枪出现,也要经过几百年的技术改进。
    现在袁熙派人搜集的硫磺硝石等物,杂质极多,配比困难,北新城的上百方士匠人,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做出来的,就是这十几支东西。
    虽然威力还远不如后世的爆竹,只能算个呲,但对现在的袁熙来说,却是足够了。
    战场信号!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7048/480302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