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33章 (大章)开河道时
推荐阅读:海盗王权、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仙官有令、修仙:我有一个物品栏、东皇紫籍、执掌深渊,从见习神官开始、挟明、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斗罗:从罗三炮开始进化龙神!、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
第133章 (大章)开河道时
“这猪肉已经够臭了,这猪大肠能吃吗?”
“嗯,嗯?嗯~!!”
“哎,你他娘的怎么一筷子全夹了,狗东西,快放下!”
“他奶奶的,这合餐制不太好啊,要不还是分桌坐吧!!”
虽然说炒菜还有卤菜什么的在长安已经流行开来了,但实际上不少人还没吃过。
有的人是最近很忙日夜办公,没工夫去长安县新发展起来的地方逛,只听别人说过长安的繁华。
一些人是从外地刚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深入感受。
但今天这一桌宴席倒是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如今长安这么流行炒菜!
这吃一口下去,大部分菜色都是滑、嫩、烫、香、滋味丰富。
而且每道菜各有各的特色,不像烤肉都是一个味儿,煮肉又都是一个味儿。
其实人天生就喜欢热量,热量越多的东西,越是能刺激人的感官,让大脑产生欢愉。
而以前吃的烤肉,自然是油量不错的,但也仅仅是不错,有时候这东西吃多了,人就燥火了,就不想吃了。
但是炒菜就没有这个问题。
就算今天在场的都是达官贵人,都是天天烤肉天天吃羊肉的主儿,也没有谁吃一口炒菜感觉燥火的。
因为,太滋润了!
这种感觉,是他们以前没有感受过的。
“霍家的厨子,了不起啊!”
“那是厨子的事儿吗?”
“嘿,我就不想夸霍老二而已,但炒菜是真香啊,这卤菜的配方一定要搞到!”
如何简单的把肉类做的好吃,是一门学问,谁掌握了这门学问,就掌握了财富。
当然了,如何把素菜做的好吃,是一门艺术,谁掌握了这门艺术,那就成大师了。
炒菜一出,艺术开始批发了。
本来霍海每隔几天要给太子上一次学的,因为最近几天霍海要准备过年和及冠,所以没有去太子府。
太子今天看到霍海,就非要缠着。
饭虽然好吃,但他一个孩子能吃多少?一块烧鸡腿下去,就吃饱了。
霍海准备和卫长公主在府里逛一逛的,结果刘据非要跟着。
刘据这还是请示过刘彻的。
刘彻听刘据说要跟着卫长公主和霍海一起去逛逛,忍不住夸赞:“做得好,跟紧了。”
不愧是我的亲儿子!
走在院子里,卫长公主:“种子都分离出来了,这第一季度确定从二月开始吗?”
霍海点头:“差不多这个时间,不过第一次种植不怕晚,留一点二月下旬,甚至三月上旬种植。”
霍海大概记得应该是阳历三四月种植。
差不多是今年农历的三月。
但是,霍海感觉,现在的气候比后世热一点,所以提早个十来天半个月,应该差不多。
卫长公主看向田野:“对了,你们研究院的院长来问我求了一批,说是修河道时要用。”
霍海愣了一下反应了过来。
“应该是做引线。”
霍海专门给研究院的人说过‘一点就着,你还没扑它就灭了,因为已经烧光了’的特性,让他们注意一点的保存问题。
免得研究的时候,把研究院给烧了。
很明显,他们听进去了。
霍海刚刚布置了开山裂石的任务,他们就想到用做引线了。
在田间地头走了一会儿,霍海看到项绪远远地等着,很焦急的样子,于是招手让项绪过来,自己往前迎过去。
“公子猜得没错,孔安国来回多次找他人攀谈,却都是当面攀谈。”
“但是之后借故上茅房,出来后却和御史大夫张欧,在旁人听不到的地方攀谈了好一会儿。”
“虽然能看到他们在聊天,却听不到他们说的是什么。”
霍海:“你会跟一个刚刚上完茅房的人闲聊很久吗?”
项绪想了一下然后摆头:“这谁受得了啊,刚上了茅房的人身上太臭,最多礼貌性的打个招呼,多留一秒都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人是公子。”
霍海:“你放屁,小爷上茅房才不臭……说正事儿,很明显已经确定了,幕后黑手就是御史大夫张欧。”
“他为什么要整宣平侯张欧,就因为对方和他用的同一个名字?”
“还是说……看样子不逼他们一把,这事儿越来越不好弄了。”
不过其实这事儿,说不好弄也好弄,按法律严判就对了。
关键是至今为止,廷尉张汤那儿还没有任何动静。
霍海不相信张汤不想用这个事儿做文章。
思索了一下:“你去请孔延年一会儿宴席后留一步,就说我有一场富贵与他。”
项绪:“是,公子!”
等项绪走了,卫长公主带着刘据回来:“我先走咯。”
霍海:“哎!别啊,再逛会儿。”
卫长公主:“父皇好像在等你。”
霍海看过去,这才看到刘彻叉着腰站在科学院那边的路上。
这个不用电的电灯泡。
霍海只能走向了刘彻。
“陛下!”
刘彻:“最近比较忙,好久没见到你了,治水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霍海:“最近庄熊罴已经顺利的学会了画图纸看图纸,有研究院的人帮忙考察高差,很容易就把河道细节完善了,如今已经动工了。”
“本来可能要五个月左右才能完成的,不过……科学院有新的技术出来,能够加快山石掘进,估计……一个半月左右能尝试收工。”
刘彻疑惑:“加快山石掘进?”
自古以来山石就两个办法掘进。
一是硬敲。
二是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烧石头烧完泼水,用冷热差的物理破坏来掘进。
还真别说,有的地方比较穷,没有太多人力,又被围在山中,没有出路。就会选择这种方法,在石山中穿凿。
难道说研究院研究出了更高效的燃烧方式?或者燃料?
霍海要是知道刘彻这么想的话,肯定会忍不住擦汗。
这可太看得起科学院了,化石燃料之后,要再进一步的话,那且得等它几百年咯。
“陛下,等不了多久,到时候陛下最好带领文武百官还有长安城看热闹的人都去看看。”霍海:“能增强民众信心,减少反对的声音。”
刘彻挑眉:“谁敢反对?”
霍海:“陛下,不要老是想着发飙,能用其他手段来引导舆论是最好的,要是每次都要陛下发威,那以后太子怎么办?”
刘彻沉默了片刻,点头:“也是。”
抛开这件事情,刘彻:“张欧的事情搞清楚没有。”
霍海点头又摇头:“做这件事情的人是谁,我已经搞清楚了,要证据的话,没有。”
刘彻这辈子,要过什么证据?但这件事情还真不好说什么。
刘彻这一脉,祖传的心黑手辣薄情寡恩,把张家的事儿做绝了,做的没给刘彻留余地,现在刘彻除了当张家人不存在之外,没办法再在他们家的事情上做什么了。
不过霍海哪儿怕这个:“臣是在想,御史大夫张欧做这个事情是无非就是代表旧贵族和文武百官出力对抗新富人新贵族。”
霍海刚说完,刘彻:“御使大夫张欧?!是他?难怪你要找他儿子张品解局,原来是故意的。早知道是他,这么有趣,朕早就让人去查去了。”
能在刘彻眼皮子底下,装了一辈子老好人,那还真不容易。
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人装了一辈子老好人,那他其实就是真正的老好人了。
临了临了,张欧现在给坏局了,最后时刻晚节不保?
霍海摆头:“陛下,如果举孝廉的事情真的定下来,恐怕张欧就退下去了。但是举孝廉的事情没定下来……可就不好说了。”
其实,武帝一朝的人的任免,都是有迹可循的。
以前不明白,现在霍海已经搞清楚了。
比如公孙弘,其实就是刘彻剥夺相权的一次尝试,为的就是让封侯拜相变成拜相封侯。
让相权从贵族手中解放出来。
因为贵族当了丞相,有点难对付,普通人当了丞相,更好拿捏。
但是为了推行盐铁一事,又让李蔡当了丞相。
李蔡又是标准的封侯拜相,先封侯后拜相,等于又开倒车走了老路。
而张欧,却是一个预备役。
张欧,是贵族的后裔,但是却不是贵族,但他在朝中威信又高。
任何时候只要刘彻用得着,随时可以把张欧顶上去当丞相,那就又继续走了先拜相后封侯的路子。
继续剥夺相权。
此时,刘彻仔细的回想,才恍然大悟。
自己差点斗败一局而不自知!
张欧就是为了为子孙后代谋福利才为官的,才拼到了今天。
如果当初举孝廉的制度确定下来,那张欧绝对不会再继续给自己效力了,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到时候,只要自己想要他为丞相,他随时都可能请辞官!!!
一旦他辞官,那博夺相权的尝试就又失败了。
而张欧自然也就在旧贵族们那儿得到了一份新的政治资源。
因为这点事儿,刘彻迅速就看穿了之前没看穿的事情,锐利的眼神似乎透过小院的树木,落在了百官身上。
刘彻很清楚,这种代表了自身利益集团的斗争,就是这样的,谈不上谁对谁错,只有谁手段是否黑暗是否下作。
但,如果拿不出真凭实据,自己真不好说什么。
更何况!
就算查出张品有什么问题,刘彻也不想动张欧。
因为,当初帮助刘彻甩脱窦太主团队影响力的,正是张欧。
当初刘彻其实是没资格做皇位继承人的,全靠窦太主在后面跑前跑后各种政治投入,最终帮助刘彻上位。
而刘彻上位太子位置后,他的利益集团中,窦太主的占股就超过百分之五十一的。
就跟当初刘邦被项羽打败,吕家二次投入后,占股超过百分之五十一是一样的。
之所以现在窦太主只是有威信而没有政治影响力,就是因为陈阿娇巫蛊案。
这件事情,很多人以为是张汤查的,并且甚至司马迁他爹记录的时候,都是写的张汤查的。
实际上不是。
一开始的确是张汤查的,但是一直没办法让各方满意,没法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案陈词。
毕竟当时张汤还年轻。
当初正逢张欧接手了御使大夫的位置,张欧上台后,很短时间内,就结案了。
陈阿娇被贬长门宫,窦太主的原始股从百分之五十一暴跌到百分之一。
这件事情虽然外面没人知道,但是后来写史书时,史料还是留下了痕迹。
当然了,现如今的朝廷,也就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案子是张欧去办的办的这么漂亮。
刘彻思索了一下,还是把这个事情讲给了霍海听。
霍海都愣住了。
也就是说,理论上,张欧是占了刘据这只股票的原始股的。
毕竟,卫子夫上位,到刘据上位,除了皇室的人和卫霍的人之外,出力最多的明面上就一个主父偃。
主父偃那都全族抄家灭族了,股份作废了。
卫霍上台,操盘运营,站在台前享受荣光,而张欧也是给这个台子立柱子了的。
那么外姓股份中,张欧居然是第一大股东。
果然,朝堂的事情永远没那么简单能搞清楚。
一旦利用歪门邪道草率的把张欧处理掉,对卫霍掌权的合理性是有巨大的损害的,只要事情一传开,大家就会知道,你卫家霍家浓眉大眼的,其实也是不兑现股份的假股票。
那局势可就不好说了。
刘彻当然不会把这些分析给霍海听,但霍海大概也能听懂七七八八。
“陛下,这个张欧年纪一大把了,真的很难缠啊……”
这种在朝堂混了一辈子的人,资源太多太复杂了。
除非有人能出来顶一手,否则事情真的僵住了。
刘彻:“你知道就好。”
“当初是谁跟朕放话说当官没意思不想当官的,你现在想好好做,不见得做得好。”霍海笑了笑:“这个事情要在局内破局难得很,在局外破局,呵呵,轻轻松松。”
刘彻看向霍海:“你想怎么做?”
霍海:“陛下,你最近是不是缺钱?”
刘彻点头:“朕,想要再打一次匈奴。”
打匈奴这种事情得趁着春天干。
经历了一个寒冬,草原上冻死一大堆,饿死一大堆,雪灾又会成部落的杀死很多人。
到了开春,马肥膘耗尽,根本没法跑。
而大汉的马呢?一个冬天粮草充足,甚至还有不少马儿吃的是人吃的粮食,养的一身肥膘。
而熟悉运动学的都知道,肥膘就是生物奔跑时的燃料箱。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原理,但知道结果啊。
所以,打匈奴就要趁春天打。
就跟匈奴南下抢劫要趁着秋收是一个道理。
刚过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一心只想搞粮食,打劫的来了,只要不太严重,都提不起兴趣去抵抗。
春天打匈奴也是这个意思。
霍海:“陛下搞到钱可以干很多事儿,打匈奴的事儿最好从长计议,原因嘛……等开河道那天,陛下就知道了。”
刘彻:“那就等到开河道那天再办,朕把股份拿出去一点售卖了,看看局势如何再说……这个事情先不说。”
“说说锦衣卫的事儿。”
王贺是绣衣使者,霍海跟他的一切许诺,他既听在了耳朵里心里,也报告给了刘彻。
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刘彻:“你想要建立锦衣卫,就是要把情报从地方和学院剥夺上来?换句话说,你不信任张骞和东方朔?”
目前对外情报主要是两个路子,一个是使臣在经营,一个是新建立的孔子学院在经营。
使臣经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张骞。
十年前在西域的那一次行动,让他有了为官的政治资本。
只要是他提出的对外计划,刘彻就没有不同意的。
但前提是得做出成绩来。
对天竺这一次,就没有任何成绩。
张骞成为蜀郡太守两年时间,分别受阻于羌胡和昆明国。
但霍海提出的新计划,让张骞又有了执行的空间。
如今张骞已经执行了有一段时间了,也是有捷报传回来的。
当然了,长安城的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情报都到了刘彻手中。
霍海摆头:“我不是不信任张骞和东方朔,就算是我自己去执行,也一样。”
“因为对外的很多动作,是不光明的不光彩的,很多注定了没法在太阳下执行。”
“既然如此,那就和绣衣使者在暗中的活儿很类似,自然应该成立一个一样的机构对外。”
不过对外和对内是完全不同的。
对内的,是主要要看政治。
对外的,主要要看整体利益。
霍海:“陛下,有些脏活儿,某些使者不见得能干得出来,那么,明面上和暗中的事情,最好还是分开得比较好。”
刘彻点了点头也摆了摆头。
外交如打仗。
外面的事情传回长安,需要多久?等自己做出决策再送过去,又要多久?
这一来一回,有点耽误事了。
就算面对各国的使者,对锦衣卫有辖制权利,也会因为体系的不同,导致有信息差。
但霍海很确定:“陛下,未雨绸缪,等开河道那天,一切就都明白了。”
刘彻兰指捻了捻胡须:“你还要卖个关子?”
刘彻还不知道火药么。
只是刘彻此时还根本不知道火药真正的威力。
他不知道自己哪怕已经极尽所能的想象火药的威力,还是远远低估了。
刘彻还以为加大药量后的鞭炮,一颗能顶一个工人抡一锤。
等刘彻走了之后,项绪带着孔延年过来了。
孔延年是孔夫子的第十二代后裔。
也就是孔夫子的第十一世孙。
比孔安国晚一代。
但,孔延年,年龄和孔安国差不多,甚至孔延年比孔安国还大一岁。
他爹叫做孔武,也就是上一代孔家嫡子。
孔武虽然本事大,但是命是真不长,在景帝时候就已经死了。
孔延年就接手了孔家。
为什么孔安国当初会搞出‘鲁王拆迁孔府老宅挖出尚书竹简’的烂活儿?
还不就是因为他哥孔武死太早了,大侄儿孔延年又对他没什么感情,所以他才自己给自己谋出路?
还真就是生物会自己寻找出路。
但现在,轮到孔延年找出路了。
孔安国的事儿,别人不知道,孔延年能不知道?
目前太学还没开设几年,曾经在太学当过讲经博士的人分别有,孔延年,孔安国,夏侯始昌,吕步舒,司马相如。
其中,司马相如是年龄最大的,是最后来的,并不是五经博士,而是新博士,不论。
剩下四个人,吕步舒跟孔安国走得近。
夏侯始昌完全站在孔延年身后。
简单来说就是夏侯始昌是孔延年抬到这个位置的。
之前石庆在万年县的大集会,还有在太学里面发生的各种事情,夏侯始昌依旧会给孔延年报告。
所以,吕步舒私自胁迫太学学生章添家人被少尉大人抓的事情,以及在那之前吕步舒多次拜访孔安国的事情,孔延年都一清二楚。
自己这个二叔,孔延年还不知道?
孔安国一翘屁股,孔延年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孔延年上来,就对霍海拱手行大礼:“霍大人!”
霍海:“嗯?使不得。”
你官比我大啊。
孔延年直接一辑到地:“霍大人,我二叔这个人心术不正,霍大人,要是有必要的话,我可以主动让孔家人去执行家法。”
此话一出,霍海重新打量孔延年。
孔延年这个人并不出名,历史上也不太出名,霍海还真不认识他。
霍海要是前世稍微看过历史,就该知道,这位官拜大将军!
而且,他还是刘据一党唯一一个脱身成功的,甚至历史上都没人研究过他是怎么脱身的是怎么置身事外的。
这人可以说是早生了二十年的霍光。
要是他晚生个十五年,轮到他成了顾命大臣,最后霍光不见得能像斗败其他几个人一样斗败他。
霍海看孔延年已经知道自己找他干嘛了有点惊讶。
孔延年看霍海不信,回头招了一下手。
一个孔武有力的人走了出来。
这个人霍海还真认识!
这个人姓孔,在长安非常出名,只是霍海没想过他居然是孔府的人。
这人叫做孔车。
当初主父偃犯事儿,其实刘彻不想杀主父偃。
但因为公孙弘的劝解,最后刘彻拿主父偃全家平了事儿。
那可能是刘彻最后一次展现自己比较人性的一面,对功臣想要尽力挽留。
但还是失败了。
那之后,刘彻就再也不对外人展现这种东西了,最多就是对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有宽容了。
主父偃灭族这个事情中,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孔车。
孔车不是侠客,但胜似侠客。
当初主父偃死了,他可是得罪了所有公卿王侯的,谁都不敢给他收尸。
但是孔车怀抱一把剑,手提一壶酒,就给主父偃收尸了。
那天长安大雨倾盆,硬是没人敢找他麻烦。
哪怕主父偃逼死过王族,推行推恩令得罪了那么多宗亲,这些位高权重,养着一大堆门客的人,都没人敢找他麻烦。
当然了,也许有人暗中派遣门客甚至刺客找过孔车的麻烦。
但很明显,孔车完整无缺的站在这里。
霍海:“我记得你是沛县人。”
在茂陵四义士之前,长安最出名的门客刺客侠客一类的人,除了被杀的郭大侠,就属孔车了,霍海当然知道他。
孔车拱手:“霍大人,孔车也是孔家人,只是出生在沛县而已。”
孔延年:“霍大人,只要你一句话,孔车就提着三尺之剑,去提孔安国的人头来见。”
“我知道这件事情大家都很难做,如果是这样,那就孔家吃些亏吧。”
好家伙,这是孔家吃些亏吗?
这分明是既搞定了内部不安定因素,又从外部得到了巨大的人情和政治资源。
霍海摆头:“我没想过要孔安国的命,但他们搞阴谋诡计这一套,最好是由法律来判。”
孔延年急忙:“不可!”
“现如今这个时间比较特殊,霍大人!”
霍海知道孔延年的意思。
孔家人当初为什么要来长安?
还不是董仲舒提出了素王理论,认为孔夫子就是无冕之王,是没有封圣人的圣人。
自古有圣君尧舜禹,如今的君继承了那个君字,而孔夫子继承了圣道。
这一套东西出来后,孔家人立刻抓住机会或者说直接梭哈,举家来到长安。
搏了。
如今这些年形势大好,孔夫子的名声逐渐爬升,已经压过诸子百家其他人了,假以时日,就真的成圣人了,到时候追封为王也不过是必然而已。
这个时候,如果孔家内部有人出现了道德问题,那就不好办了。
霍海看向孔延年:“这件事情本来就准备拖一拖,之后再解决。”
“至于到时候除了明面上的案子之外,其他人怎么处理,还是陛下的事儿。”
“如果陛下要查,那就没人挡得住。”
孔延年松了一口气。
以他对刘彻的了解,刘彻根本不在乎这些破事儿,怎么会关注什么案子后面的人公不公开这种事情?
反而是最近孔家要拿出一些行动来,证明自己是支持新势力的,否则以后就难了。
其实这个事情孔延年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霍海的行为代表了军方的利益,或者说代表的是军人群体的利益。
而军方三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公孙贺,那明明就都是卫家外戚。
而刘据又是刘彻独子。
也就是说只要霍家投入进来后,事情根本不会有变局,肯定会长期持续。
现在卫霍打匈奴跟打狗一样,如此下去再打个几年,到时候全长安有钱有权的全都是新贵族,怎么可能输?
此时不摇旗呐喊,更待何时?!
霍海:“我其实不需要你做什么,我只是想找你做个生意。”
孔延年:“写书?”
霍海摆头,写什么书:“修桥铺路。”
孔延年疑惑,这个我也不会啊?
霍海:“不久之后文武百官,还有长安百姓都会去观礼渭河开新河道,到时候你只需要振臂一呼,也就成了。”
孔延年拱手:“孔家能拿出来六百万大钱,不求回报。”
霍海:“还是求点回报吧,回报越多,跟着我们一起走的人,才越多。”
之所以拉孔延年入伙,就是主动帮孔家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到时候噶了孔安国,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避免儒家全部站到对立面去。
这样就够了。
(本章完)
“这猪肉已经够臭了,这猪大肠能吃吗?”
“嗯,嗯?嗯~!!”
“哎,你他娘的怎么一筷子全夹了,狗东西,快放下!”
“他奶奶的,这合餐制不太好啊,要不还是分桌坐吧!!”
虽然说炒菜还有卤菜什么的在长安已经流行开来了,但实际上不少人还没吃过。
有的人是最近很忙日夜办公,没工夫去长安县新发展起来的地方逛,只听别人说过长安的繁华。
一些人是从外地刚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深入感受。
但今天这一桌宴席倒是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如今长安这么流行炒菜!
这吃一口下去,大部分菜色都是滑、嫩、烫、香、滋味丰富。
而且每道菜各有各的特色,不像烤肉都是一个味儿,煮肉又都是一个味儿。
其实人天生就喜欢热量,热量越多的东西,越是能刺激人的感官,让大脑产生欢愉。
而以前吃的烤肉,自然是油量不错的,但也仅仅是不错,有时候这东西吃多了,人就燥火了,就不想吃了。
但是炒菜就没有这个问题。
就算今天在场的都是达官贵人,都是天天烤肉天天吃羊肉的主儿,也没有谁吃一口炒菜感觉燥火的。
因为,太滋润了!
这种感觉,是他们以前没有感受过的。
“霍家的厨子,了不起啊!”
“那是厨子的事儿吗?”
“嘿,我就不想夸霍老二而已,但炒菜是真香啊,这卤菜的配方一定要搞到!”
如何简单的把肉类做的好吃,是一门学问,谁掌握了这门学问,就掌握了财富。
当然了,如何把素菜做的好吃,是一门艺术,谁掌握了这门艺术,那就成大师了。
炒菜一出,艺术开始批发了。
本来霍海每隔几天要给太子上一次学的,因为最近几天霍海要准备过年和及冠,所以没有去太子府。
太子今天看到霍海,就非要缠着。
饭虽然好吃,但他一个孩子能吃多少?一块烧鸡腿下去,就吃饱了。
霍海准备和卫长公主在府里逛一逛的,结果刘据非要跟着。
刘据这还是请示过刘彻的。
刘彻听刘据说要跟着卫长公主和霍海一起去逛逛,忍不住夸赞:“做得好,跟紧了。”
不愧是我的亲儿子!
走在院子里,卫长公主:“种子都分离出来了,这第一季度确定从二月开始吗?”
霍海点头:“差不多这个时间,不过第一次种植不怕晚,留一点二月下旬,甚至三月上旬种植。”
霍海大概记得应该是阳历三四月种植。
差不多是今年农历的三月。
但是,霍海感觉,现在的气候比后世热一点,所以提早个十来天半个月,应该差不多。
卫长公主看向田野:“对了,你们研究院的院长来问我求了一批,说是修河道时要用。”
霍海愣了一下反应了过来。
“应该是做引线。”
霍海专门给研究院的人说过‘一点就着,你还没扑它就灭了,因为已经烧光了’的特性,让他们注意一点的保存问题。
免得研究的时候,把研究院给烧了。
很明显,他们听进去了。
霍海刚刚布置了开山裂石的任务,他们就想到用做引线了。
在田间地头走了一会儿,霍海看到项绪远远地等着,很焦急的样子,于是招手让项绪过来,自己往前迎过去。
“公子猜得没错,孔安国来回多次找他人攀谈,却都是当面攀谈。”
“但是之后借故上茅房,出来后却和御史大夫张欧,在旁人听不到的地方攀谈了好一会儿。”
“虽然能看到他们在聊天,却听不到他们说的是什么。”
霍海:“你会跟一个刚刚上完茅房的人闲聊很久吗?”
项绪想了一下然后摆头:“这谁受得了啊,刚上了茅房的人身上太臭,最多礼貌性的打个招呼,多留一秒都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人是公子。”
霍海:“你放屁,小爷上茅房才不臭……说正事儿,很明显已经确定了,幕后黑手就是御史大夫张欧。”
“他为什么要整宣平侯张欧,就因为对方和他用的同一个名字?”
“还是说……看样子不逼他们一把,这事儿越来越不好弄了。”
不过其实这事儿,说不好弄也好弄,按法律严判就对了。
关键是至今为止,廷尉张汤那儿还没有任何动静。
霍海不相信张汤不想用这个事儿做文章。
思索了一下:“你去请孔延年一会儿宴席后留一步,就说我有一场富贵与他。”
项绪:“是,公子!”
等项绪走了,卫长公主带着刘据回来:“我先走咯。”
霍海:“哎!别啊,再逛会儿。”
卫长公主:“父皇好像在等你。”
霍海看过去,这才看到刘彻叉着腰站在科学院那边的路上。
这个不用电的电灯泡。
霍海只能走向了刘彻。
“陛下!”
刘彻:“最近比较忙,好久没见到你了,治水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霍海:“最近庄熊罴已经顺利的学会了画图纸看图纸,有研究院的人帮忙考察高差,很容易就把河道细节完善了,如今已经动工了。”
“本来可能要五个月左右才能完成的,不过……科学院有新的技术出来,能够加快山石掘进,估计……一个半月左右能尝试收工。”
刘彻疑惑:“加快山石掘进?”
自古以来山石就两个办法掘进。
一是硬敲。
二是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烧石头烧完泼水,用冷热差的物理破坏来掘进。
还真别说,有的地方比较穷,没有太多人力,又被围在山中,没有出路。就会选择这种方法,在石山中穿凿。
难道说研究院研究出了更高效的燃烧方式?或者燃料?
霍海要是知道刘彻这么想的话,肯定会忍不住擦汗。
这可太看得起科学院了,化石燃料之后,要再进一步的话,那且得等它几百年咯。
“陛下,等不了多久,到时候陛下最好带领文武百官还有长安城看热闹的人都去看看。”霍海:“能增强民众信心,减少反对的声音。”
刘彻挑眉:“谁敢反对?”
霍海:“陛下,不要老是想着发飙,能用其他手段来引导舆论是最好的,要是每次都要陛下发威,那以后太子怎么办?”
刘彻沉默了片刻,点头:“也是。”
抛开这件事情,刘彻:“张欧的事情搞清楚没有。”
霍海点头又摇头:“做这件事情的人是谁,我已经搞清楚了,要证据的话,没有。”
刘彻这辈子,要过什么证据?但这件事情还真不好说什么。
刘彻这一脉,祖传的心黑手辣薄情寡恩,把张家的事儿做绝了,做的没给刘彻留余地,现在刘彻除了当张家人不存在之外,没办法再在他们家的事情上做什么了。
不过霍海哪儿怕这个:“臣是在想,御史大夫张欧做这个事情是无非就是代表旧贵族和文武百官出力对抗新富人新贵族。”
霍海刚说完,刘彻:“御使大夫张欧?!是他?难怪你要找他儿子张品解局,原来是故意的。早知道是他,这么有趣,朕早就让人去查去了。”
能在刘彻眼皮子底下,装了一辈子老好人,那还真不容易。
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人装了一辈子老好人,那他其实就是真正的老好人了。
临了临了,张欧现在给坏局了,最后时刻晚节不保?
霍海摆头:“陛下,如果举孝廉的事情真的定下来,恐怕张欧就退下去了。但是举孝廉的事情没定下来……可就不好说了。”
其实,武帝一朝的人的任免,都是有迹可循的。
以前不明白,现在霍海已经搞清楚了。
比如公孙弘,其实就是刘彻剥夺相权的一次尝试,为的就是让封侯拜相变成拜相封侯。
让相权从贵族手中解放出来。
因为贵族当了丞相,有点难对付,普通人当了丞相,更好拿捏。
但是为了推行盐铁一事,又让李蔡当了丞相。
李蔡又是标准的封侯拜相,先封侯后拜相,等于又开倒车走了老路。
而张欧,却是一个预备役。
张欧,是贵族的后裔,但是却不是贵族,但他在朝中威信又高。
任何时候只要刘彻用得着,随时可以把张欧顶上去当丞相,那就又继续走了先拜相后封侯的路子。
继续剥夺相权。
此时,刘彻仔细的回想,才恍然大悟。
自己差点斗败一局而不自知!
张欧就是为了为子孙后代谋福利才为官的,才拼到了今天。
如果当初举孝廉的制度确定下来,那张欧绝对不会再继续给自己效力了,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到时候,只要自己想要他为丞相,他随时都可能请辞官!!!
一旦他辞官,那博夺相权的尝试就又失败了。
而张欧自然也就在旧贵族们那儿得到了一份新的政治资源。
因为这点事儿,刘彻迅速就看穿了之前没看穿的事情,锐利的眼神似乎透过小院的树木,落在了百官身上。
刘彻很清楚,这种代表了自身利益集团的斗争,就是这样的,谈不上谁对谁错,只有谁手段是否黑暗是否下作。
但,如果拿不出真凭实据,自己真不好说什么。
更何况!
就算查出张品有什么问题,刘彻也不想动张欧。
因为,当初帮助刘彻甩脱窦太主团队影响力的,正是张欧。
当初刘彻其实是没资格做皇位继承人的,全靠窦太主在后面跑前跑后各种政治投入,最终帮助刘彻上位。
而刘彻上位太子位置后,他的利益集团中,窦太主的占股就超过百分之五十一的。
就跟当初刘邦被项羽打败,吕家二次投入后,占股超过百分之五十一是一样的。
之所以现在窦太主只是有威信而没有政治影响力,就是因为陈阿娇巫蛊案。
这件事情,很多人以为是张汤查的,并且甚至司马迁他爹记录的时候,都是写的张汤查的。
实际上不是。
一开始的确是张汤查的,但是一直没办法让各方满意,没法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案陈词。
毕竟当时张汤还年轻。
当初正逢张欧接手了御使大夫的位置,张欧上台后,很短时间内,就结案了。
陈阿娇被贬长门宫,窦太主的原始股从百分之五十一暴跌到百分之一。
这件事情虽然外面没人知道,但是后来写史书时,史料还是留下了痕迹。
当然了,现如今的朝廷,也就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案子是张欧去办的办的这么漂亮。
刘彻思索了一下,还是把这个事情讲给了霍海听。
霍海都愣住了。
也就是说,理论上,张欧是占了刘据这只股票的原始股的。
毕竟,卫子夫上位,到刘据上位,除了皇室的人和卫霍的人之外,出力最多的明面上就一个主父偃。
主父偃那都全族抄家灭族了,股份作废了。
卫霍上台,操盘运营,站在台前享受荣光,而张欧也是给这个台子立柱子了的。
那么外姓股份中,张欧居然是第一大股东。
果然,朝堂的事情永远没那么简单能搞清楚。
一旦利用歪门邪道草率的把张欧处理掉,对卫霍掌权的合理性是有巨大的损害的,只要事情一传开,大家就会知道,你卫家霍家浓眉大眼的,其实也是不兑现股份的假股票。
那局势可就不好说了。
刘彻当然不会把这些分析给霍海听,但霍海大概也能听懂七七八八。
“陛下,这个张欧年纪一大把了,真的很难缠啊……”
这种在朝堂混了一辈子的人,资源太多太复杂了。
除非有人能出来顶一手,否则事情真的僵住了。
刘彻:“你知道就好。”
“当初是谁跟朕放话说当官没意思不想当官的,你现在想好好做,不见得做得好。”霍海笑了笑:“这个事情要在局内破局难得很,在局外破局,呵呵,轻轻松松。”
刘彻看向霍海:“你想怎么做?”
霍海:“陛下,你最近是不是缺钱?”
刘彻点头:“朕,想要再打一次匈奴。”
打匈奴这种事情得趁着春天干。
经历了一个寒冬,草原上冻死一大堆,饿死一大堆,雪灾又会成部落的杀死很多人。
到了开春,马肥膘耗尽,根本没法跑。
而大汉的马呢?一个冬天粮草充足,甚至还有不少马儿吃的是人吃的粮食,养的一身肥膘。
而熟悉运动学的都知道,肥膘就是生物奔跑时的燃料箱。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原理,但知道结果啊。
所以,打匈奴就要趁春天打。
就跟匈奴南下抢劫要趁着秋收是一个道理。
刚过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一心只想搞粮食,打劫的来了,只要不太严重,都提不起兴趣去抵抗。
春天打匈奴也是这个意思。
霍海:“陛下搞到钱可以干很多事儿,打匈奴的事儿最好从长计议,原因嘛……等开河道那天,陛下就知道了。”
刘彻:“那就等到开河道那天再办,朕把股份拿出去一点售卖了,看看局势如何再说……这个事情先不说。”
“说说锦衣卫的事儿。”
王贺是绣衣使者,霍海跟他的一切许诺,他既听在了耳朵里心里,也报告给了刘彻。
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刘彻:“你想要建立锦衣卫,就是要把情报从地方和学院剥夺上来?换句话说,你不信任张骞和东方朔?”
目前对外情报主要是两个路子,一个是使臣在经营,一个是新建立的孔子学院在经营。
使臣经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张骞。
十年前在西域的那一次行动,让他有了为官的政治资本。
只要是他提出的对外计划,刘彻就没有不同意的。
但前提是得做出成绩来。
对天竺这一次,就没有任何成绩。
张骞成为蜀郡太守两年时间,分别受阻于羌胡和昆明国。
但霍海提出的新计划,让张骞又有了执行的空间。
如今张骞已经执行了有一段时间了,也是有捷报传回来的。
当然了,长安城的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情报都到了刘彻手中。
霍海摆头:“我不是不信任张骞和东方朔,就算是我自己去执行,也一样。”
“因为对外的很多动作,是不光明的不光彩的,很多注定了没法在太阳下执行。”
“既然如此,那就和绣衣使者在暗中的活儿很类似,自然应该成立一个一样的机构对外。”
不过对外和对内是完全不同的。
对内的,是主要要看政治。
对外的,主要要看整体利益。
霍海:“陛下,有些脏活儿,某些使者不见得能干得出来,那么,明面上和暗中的事情,最好还是分开得比较好。”
刘彻点了点头也摆了摆头。
外交如打仗。
外面的事情传回长安,需要多久?等自己做出决策再送过去,又要多久?
这一来一回,有点耽误事了。
就算面对各国的使者,对锦衣卫有辖制权利,也会因为体系的不同,导致有信息差。
但霍海很确定:“陛下,未雨绸缪,等开河道那天,一切就都明白了。”
刘彻兰指捻了捻胡须:“你还要卖个关子?”
刘彻还不知道火药么。
只是刘彻此时还根本不知道火药真正的威力。
他不知道自己哪怕已经极尽所能的想象火药的威力,还是远远低估了。
刘彻还以为加大药量后的鞭炮,一颗能顶一个工人抡一锤。
等刘彻走了之后,项绪带着孔延年过来了。
孔延年是孔夫子的第十二代后裔。
也就是孔夫子的第十一世孙。
比孔安国晚一代。
但,孔延年,年龄和孔安国差不多,甚至孔延年比孔安国还大一岁。
他爹叫做孔武,也就是上一代孔家嫡子。
孔武虽然本事大,但是命是真不长,在景帝时候就已经死了。
孔延年就接手了孔家。
为什么孔安国当初会搞出‘鲁王拆迁孔府老宅挖出尚书竹简’的烂活儿?
还不就是因为他哥孔武死太早了,大侄儿孔延年又对他没什么感情,所以他才自己给自己谋出路?
还真就是生物会自己寻找出路。
但现在,轮到孔延年找出路了。
孔安国的事儿,别人不知道,孔延年能不知道?
目前太学还没开设几年,曾经在太学当过讲经博士的人分别有,孔延年,孔安国,夏侯始昌,吕步舒,司马相如。
其中,司马相如是年龄最大的,是最后来的,并不是五经博士,而是新博士,不论。
剩下四个人,吕步舒跟孔安国走得近。
夏侯始昌完全站在孔延年身后。
简单来说就是夏侯始昌是孔延年抬到这个位置的。
之前石庆在万年县的大集会,还有在太学里面发生的各种事情,夏侯始昌依旧会给孔延年报告。
所以,吕步舒私自胁迫太学学生章添家人被少尉大人抓的事情,以及在那之前吕步舒多次拜访孔安国的事情,孔延年都一清二楚。
自己这个二叔,孔延年还不知道?
孔安国一翘屁股,孔延年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孔延年上来,就对霍海拱手行大礼:“霍大人!”
霍海:“嗯?使不得。”
你官比我大啊。
孔延年直接一辑到地:“霍大人,我二叔这个人心术不正,霍大人,要是有必要的话,我可以主动让孔家人去执行家法。”
此话一出,霍海重新打量孔延年。
孔延年这个人并不出名,历史上也不太出名,霍海还真不认识他。
霍海要是前世稍微看过历史,就该知道,这位官拜大将军!
而且,他还是刘据一党唯一一个脱身成功的,甚至历史上都没人研究过他是怎么脱身的是怎么置身事外的。
这人可以说是早生了二十年的霍光。
要是他晚生个十五年,轮到他成了顾命大臣,最后霍光不见得能像斗败其他几个人一样斗败他。
霍海看孔延年已经知道自己找他干嘛了有点惊讶。
孔延年看霍海不信,回头招了一下手。
一个孔武有力的人走了出来。
这个人霍海还真认识!
这个人姓孔,在长安非常出名,只是霍海没想过他居然是孔府的人。
这人叫做孔车。
当初主父偃犯事儿,其实刘彻不想杀主父偃。
但因为公孙弘的劝解,最后刘彻拿主父偃全家平了事儿。
那可能是刘彻最后一次展现自己比较人性的一面,对功臣想要尽力挽留。
但还是失败了。
那之后,刘彻就再也不对外人展现这种东西了,最多就是对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有宽容了。
主父偃灭族这个事情中,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孔车。
孔车不是侠客,但胜似侠客。
当初主父偃死了,他可是得罪了所有公卿王侯的,谁都不敢给他收尸。
但是孔车怀抱一把剑,手提一壶酒,就给主父偃收尸了。
那天长安大雨倾盆,硬是没人敢找他麻烦。
哪怕主父偃逼死过王族,推行推恩令得罪了那么多宗亲,这些位高权重,养着一大堆门客的人,都没人敢找他麻烦。
当然了,也许有人暗中派遣门客甚至刺客找过孔车的麻烦。
但很明显,孔车完整无缺的站在这里。
霍海:“我记得你是沛县人。”
在茂陵四义士之前,长安最出名的门客刺客侠客一类的人,除了被杀的郭大侠,就属孔车了,霍海当然知道他。
孔车拱手:“霍大人,孔车也是孔家人,只是出生在沛县而已。”
孔延年:“霍大人,只要你一句话,孔车就提着三尺之剑,去提孔安国的人头来见。”
“我知道这件事情大家都很难做,如果是这样,那就孔家吃些亏吧。”
好家伙,这是孔家吃些亏吗?
这分明是既搞定了内部不安定因素,又从外部得到了巨大的人情和政治资源。
霍海摆头:“我没想过要孔安国的命,但他们搞阴谋诡计这一套,最好是由法律来判。”
孔延年急忙:“不可!”
“现如今这个时间比较特殊,霍大人!”
霍海知道孔延年的意思。
孔家人当初为什么要来长安?
还不是董仲舒提出了素王理论,认为孔夫子就是无冕之王,是没有封圣人的圣人。
自古有圣君尧舜禹,如今的君继承了那个君字,而孔夫子继承了圣道。
这一套东西出来后,孔家人立刻抓住机会或者说直接梭哈,举家来到长安。
搏了。
如今这些年形势大好,孔夫子的名声逐渐爬升,已经压过诸子百家其他人了,假以时日,就真的成圣人了,到时候追封为王也不过是必然而已。
这个时候,如果孔家内部有人出现了道德问题,那就不好办了。
霍海看向孔延年:“这件事情本来就准备拖一拖,之后再解决。”
“至于到时候除了明面上的案子之外,其他人怎么处理,还是陛下的事儿。”
“如果陛下要查,那就没人挡得住。”
孔延年松了一口气。
以他对刘彻的了解,刘彻根本不在乎这些破事儿,怎么会关注什么案子后面的人公不公开这种事情?
反而是最近孔家要拿出一些行动来,证明自己是支持新势力的,否则以后就难了。
其实这个事情孔延年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霍海的行为代表了军方的利益,或者说代表的是军人群体的利益。
而军方三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公孙贺,那明明就都是卫家外戚。
而刘据又是刘彻独子。
也就是说只要霍家投入进来后,事情根本不会有变局,肯定会长期持续。
现在卫霍打匈奴跟打狗一样,如此下去再打个几年,到时候全长安有钱有权的全都是新贵族,怎么可能输?
此时不摇旗呐喊,更待何时?!
霍海:“我其实不需要你做什么,我只是想找你做个生意。”
孔延年:“写书?”
霍海摆头,写什么书:“修桥铺路。”
孔延年疑惑,这个我也不会啊?
霍海:“不久之后文武百官,还有长安百姓都会去观礼渭河开新河道,到时候你只需要振臂一呼,也就成了。”
孔延年拱手:“孔家能拿出来六百万大钱,不求回报。”
霍海:“还是求点回报吧,回报越多,跟着我们一起走的人,才越多。”
之所以拉孔延年入伙,就是主动帮孔家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到时候噶了孔安国,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避免儒家全部站到对立面去。
这样就够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7494/482413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