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探花郎
推荐阅读: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旧神之巅、开错外挂怎么办、从指环王开始的龙裔、从赛博朋克开始的跨位面科工、苍白徽记、开局赠送天生神力、玩家们的NPC大爹、星武纪元、
“新科进士进殿。”
胤祝前半段基本上都在打瞌睡, 直到听见这么一道高昂的呼喊一声一声传出老远,瞬间精神了。
在太阳初升的保和殿前面的宽阔广场上,新科进士们迈着阔步走了过来。
胤祝顺着大家的视线, 一齐向后看去。
保和殿虽然能装几千人, 但也不可能让新科进士全都进来,能到殿内的,都是殿试考卷上得圈圈最多的优中选优的进士。
胤祝在进来的这一波三四十人中看见张柯,放心了。
然后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扭头, 看到正一脸关心看着他的三哥:看啥啊诚亲王。
胤祉:瞅你上朝就是在打酱油。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新科进士们,康熙很满意, 首先问的就是赵熊诏。
赵熊诏出列,虽然有点紧张, 回答问题却没出什么大错, 这就是家中有为官之人的好处了,不说皇上本来就会因为他爹对他高看几分, 就是他本人对皇帝的了解也比其他人多。
接下来问的是戴名世。
因为儿子之前说起戴名世那虚心的熊样子, 康熙对这个人的了解和关注都比较多,当庭这一测就发现此人的学识真的非同一般。
像胤祝说的, 朝中还真缺不了这种文采斐然的臣子。
放到翰林院吧。
但是赵熊诏和戴名世谁为状元,康熙一时之间没有个决定,于是决定接着往下看看, “哪个是李绂?”
李绂站在第一排的几个人中,刚才心里就惴惴的,一听圣上问到自己的名字, 赶紧上前。
康熙打量了李绂一瞬,笑道:“的确是孔武有力, 仪表堂堂。听说你年幼时,曾只带几百个钱徒步千里寻兄?”
到殿试就不往下黜落人了,因此康熙虽然以亲试进士文采为主,问到底的问题却是方方面面。
其实能被问到私事,大家还都很羡慕,这表示皇上对此人早就有一定的关注,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在李绂身上。
李绂知道皇上是听谁说的,心里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面上倒还能保持着从容,按照礼部教的行完了礼,才回话。
“学生幼年家贫,与兄长寡母相依为命,为了维持家中生计,兄长十二三岁开始便跟同乡人外出经商。那年一走三月也没有任何消息,后来同乡人都回来了,言说兄长还要等最后一批货售完才归,学生不放心,便带了家中仅剩的几百个钱去找了找。”
康熙问道:“那你兄长那次是否盈利?”
李绂一愣,怎么都没想到皇上感兴趣的是这个,回道:“多赚了二两银子,让学生一家过了个肥年。”
康熙笑了笑,说道:“你们兄友弟恭,可赞。以后你入朝为官,倒是可以让你兄长做个羡煞旁人的富家翁了。”
李绂表示,他考上举人之后已经不让兄长外出奔波。
胤祝看了眼上面的老头,嘛意思啊,难道是担心李绂当官了,他哥做生意就会不老实?
朝廷一直都有管官员经商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哪个当官的家里没有几个经商的子弟?或者有些当官的本人还让人弄一堆铺子给自己赚钱呢。
而且胤祝以后都就要做又当官又做生意的人,听到老头这是点了李绂一下,不知道自己要干的红茶出口生意会不会影响当九门提督的总兵。
康熙又问李绂本人平时可否习武,李绂说自己每天都会打一套太极拳,家里有条件之后也学了骑射,虽然赶不上武将,但骑马一日走个三百里不在话下。
满朝大臣们:还是年轻啊,皇上问什么说什么。
康熙却很满意,“朝中现在最缺的就是似你这般锐意进取的年轻人,以后当了官也不要稀疏了武艺。”
什么就武艺了?
诚亲王看了李绂一眼,普普通通的一个人而已啊。
胤祝的关注点在年轻人上。
官场真不好混啊,三十多的都能被称为年轻人,那他真的是婴儿吧。
李绂退下之后,康熙问了两个他觉得殿试文章写的还不错的,眼看着前十名都要问过去了,还没有张柯。
胤祝瞅了老头一眼。
这老头昨天不是还说,海贸之事要重新考量,支持海贸的大臣要提起来几个,而新科进士张柯的文章就很合乎时宜吗?
这时,康熙突然道:“江苏吴县张柯,不是前十名吗?站到哪里去了?”
站到倒数第二排去了。
张柯都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名,赶紧出列,由于太过紧张还绊了一下脚。
看到御前失仪的这么个人,群臣都是一言难尽。
一看这样子就是从底下一点点考上来的。
不过跟刚才的李绂一比,也差太多了。
而且这长相,跟个土匪似的。
康熙:---
十五没跟他说这个开海禁矿禁文章写得好的人长这个样啊,朝廷放这么个人,会有人敢跟他交接公文吗?
放到地方去任官,似乎也只能放到南北两处边民比较彪悍的地方,才不会让百姓觉得朝廷不可信吧。
虽然心里这么想,康熙还是面带微笑的叫张柯免礼,“朕看过你会试第一场的文章,你主张开海,可曾考虑过开海之后沿海百姓纷纷出海以致盐田抛荒的场景?”
“学生年幼时就生长在海边,盐田根本不足以让海民赖以生存。”张柯没什么语言技巧,说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心里话,在他看来,开海才能让海边的百姓富裕起来,而在完全富裕到能够不在乎盐田收入之前,那些人是不舍得放弃晒盐这一项收入的。
然后他又提到认窝的盐商对他们窝子里盐民,全都是想法设法的压低收盐价格以各种盘剥为能。
虽然只有一两句,但已经足够在场的官员对张柯有了个初步的认识。
这家伙就是直来直去的愣头青,皇上不用他还好,若是用他,绝对的那鸡毛当令箭,办事一板一眼。
再说这长得也太丑了。
康熙问完,让群臣商议,随后给他一个排名的参考。
于是大家都说了自己心目中的状元榜眼探花。
胤祝觉得他皇阿玛对张柯的回答还是挺满意的,反正本来张柯就是会试第三,名次肯定低不了。
谁知道那边的人说着说着,第一甲一二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一三三四五六名,都没有张柯。(1)
第一甲和第二甲前十名皇上还会定定名次,且基本上第二甲前几在接下来的礼部考试中考中庶吉士的几率比较大。
后面的几百名就都是考官随意排名了,以后怎么当官啊做事啊还有的程序走。
胤祝觉得这群家伙欺负人,会试第三不让他当个探花,总得在第二甲的位置上让他靠前一些吧。
胤祝出列,道:“皇上,对于新科进士们,臣心里也有个排名。”
康熙板着脸,这小子要找事,“说来听听。”
胤祝:“臣觉得海贸问题事关大清未来,诸多进士中只有张柯一人关注到这个问题,秉着为国举才的原则,臣认为张柯当为今科状元。”
群臣:十五爷你不是在捣乱吗?让一个土匪一样的人被点为状元,待会儿进士游街,会让百姓们怎么想万岁爷怎么想咱们朝廷?
还是让他在一个中不溜的位置待着,谁都别注意到的好。
张柯很意外的看了前面那个身影一眼,心情十分复杂,宝郡王竟看好他当状元。
众人愣了愣就开始一个个跟皇上说不妥,把张柯文章里面的不足吧啦了一大堆,好像他能够高中会试皇榜都是走了狗屎运一样。
这么说的基本上都汉大臣,不是满大臣不想说,做文章这方面一向都是他们的薄弱之处,看懂都得费一点时间,就想说也不知道说什么啊。
不过他们也不想让十五这个总坏他们事的搅屎棍满意,不会说就点头,一人一个“有理”“甚是”往外冒。
听得胤祝想一人一给他们一拳头。
“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文采和句式典故。”
戴名世赵熊诏,有被中伤到。
接着胤祝说起如今的世界局势,一波又一波来华的传教士、西洋药西洋香水等等奢侈品你们还都喜欢用,还不够引起你们这些天朝上国臣子的警惕吗?
他又把张柯论海禁的文章逐条解析,说得群臣哑口无言。
半晌,李光地身后的文官队伍中有个人说:“十五爷只看到我们喜欢西洋之物,殊不知我们的丝绸瓷器在西方也是千金难求。”
胤祝笑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赞同举今科张柯为状元的原因。”
满朝臣子:掉坑里了!
李光地:早暗示你们别说了,直接听他的吧。
“皇上,大家都同意开海禁,接下来海贸乃至于海防都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所以臣以为应该以日后的用人重点为基准,来定今科的第一甲第一名。”
众臣:刚才还在说张柯的状元排名问题,怎么就成大家都同意开海禁了。
十五爷这样的人就应该把他从朝堂上搓出去啊,他一个武官,有什么资格议论朝廷大事?
但他们只敢在心中这么哔哔。
虽然下面的人嚷嚷的热闹,其实点状元的最终决定权一直捏在康熙手里,就是他一念之间的事,因此当看到皇上开口说“宝郡王所言有理”时,好几个着急地都说道:“皇上,张柯相貌奇丑,且一身悍匪气息,点他为状元恐会让天下百姓都以为我朝堂衮衮诸公皆是如此。”
胤祝:“你们终于说出大实话了吧,皇阿玛,在为国举才的大事上他们竟然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
群臣们转头,到底是谁刚才把张柯丑不能当状元这句话给说出来的!
胤祝前半段基本上都在打瞌睡, 直到听见这么一道高昂的呼喊一声一声传出老远,瞬间精神了。
在太阳初升的保和殿前面的宽阔广场上,新科进士们迈着阔步走了过来。
胤祝顺着大家的视线, 一齐向后看去。
保和殿虽然能装几千人, 但也不可能让新科进士全都进来,能到殿内的,都是殿试考卷上得圈圈最多的优中选优的进士。
胤祝在进来的这一波三四十人中看见张柯,放心了。
然后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扭头, 看到正一脸关心看着他的三哥:看啥啊诚亲王。
胤祉:瞅你上朝就是在打酱油。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新科进士们,康熙很满意, 首先问的就是赵熊诏。
赵熊诏出列,虽然有点紧张, 回答问题却没出什么大错, 这就是家中有为官之人的好处了,不说皇上本来就会因为他爹对他高看几分, 就是他本人对皇帝的了解也比其他人多。
接下来问的是戴名世。
因为儿子之前说起戴名世那虚心的熊样子, 康熙对这个人的了解和关注都比较多,当庭这一测就发现此人的学识真的非同一般。
像胤祝说的, 朝中还真缺不了这种文采斐然的臣子。
放到翰林院吧。
但是赵熊诏和戴名世谁为状元,康熙一时之间没有个决定,于是决定接着往下看看, “哪个是李绂?”
李绂站在第一排的几个人中,刚才心里就惴惴的,一听圣上问到自己的名字, 赶紧上前。
康熙打量了李绂一瞬,笑道:“的确是孔武有力, 仪表堂堂。听说你年幼时,曾只带几百个钱徒步千里寻兄?”
到殿试就不往下黜落人了,因此康熙虽然以亲试进士文采为主,问到底的问题却是方方面面。
其实能被问到私事,大家还都很羡慕,这表示皇上对此人早就有一定的关注,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在李绂身上。
李绂知道皇上是听谁说的,心里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面上倒还能保持着从容,按照礼部教的行完了礼,才回话。
“学生幼年家贫,与兄长寡母相依为命,为了维持家中生计,兄长十二三岁开始便跟同乡人外出经商。那年一走三月也没有任何消息,后来同乡人都回来了,言说兄长还要等最后一批货售完才归,学生不放心,便带了家中仅剩的几百个钱去找了找。”
康熙问道:“那你兄长那次是否盈利?”
李绂一愣,怎么都没想到皇上感兴趣的是这个,回道:“多赚了二两银子,让学生一家过了个肥年。”
康熙笑了笑,说道:“你们兄友弟恭,可赞。以后你入朝为官,倒是可以让你兄长做个羡煞旁人的富家翁了。”
李绂表示,他考上举人之后已经不让兄长外出奔波。
胤祝看了眼上面的老头,嘛意思啊,难道是担心李绂当官了,他哥做生意就会不老实?
朝廷一直都有管官员经商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哪个当官的家里没有几个经商的子弟?或者有些当官的本人还让人弄一堆铺子给自己赚钱呢。
而且胤祝以后都就要做又当官又做生意的人,听到老头这是点了李绂一下,不知道自己要干的红茶出口生意会不会影响当九门提督的总兵。
康熙又问李绂本人平时可否习武,李绂说自己每天都会打一套太极拳,家里有条件之后也学了骑射,虽然赶不上武将,但骑马一日走个三百里不在话下。
满朝大臣们:还是年轻啊,皇上问什么说什么。
康熙却很满意,“朝中现在最缺的就是似你这般锐意进取的年轻人,以后当了官也不要稀疏了武艺。”
什么就武艺了?
诚亲王看了李绂一眼,普普通通的一个人而已啊。
胤祝的关注点在年轻人上。
官场真不好混啊,三十多的都能被称为年轻人,那他真的是婴儿吧。
李绂退下之后,康熙问了两个他觉得殿试文章写的还不错的,眼看着前十名都要问过去了,还没有张柯。
胤祝瞅了老头一眼。
这老头昨天不是还说,海贸之事要重新考量,支持海贸的大臣要提起来几个,而新科进士张柯的文章就很合乎时宜吗?
这时,康熙突然道:“江苏吴县张柯,不是前十名吗?站到哪里去了?”
站到倒数第二排去了。
张柯都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名,赶紧出列,由于太过紧张还绊了一下脚。
看到御前失仪的这么个人,群臣都是一言难尽。
一看这样子就是从底下一点点考上来的。
不过跟刚才的李绂一比,也差太多了。
而且这长相,跟个土匪似的。
康熙:---
十五没跟他说这个开海禁矿禁文章写得好的人长这个样啊,朝廷放这么个人,会有人敢跟他交接公文吗?
放到地方去任官,似乎也只能放到南北两处边民比较彪悍的地方,才不会让百姓觉得朝廷不可信吧。
虽然心里这么想,康熙还是面带微笑的叫张柯免礼,“朕看过你会试第一场的文章,你主张开海,可曾考虑过开海之后沿海百姓纷纷出海以致盐田抛荒的场景?”
“学生年幼时就生长在海边,盐田根本不足以让海民赖以生存。”张柯没什么语言技巧,说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心里话,在他看来,开海才能让海边的百姓富裕起来,而在完全富裕到能够不在乎盐田收入之前,那些人是不舍得放弃晒盐这一项收入的。
然后他又提到认窝的盐商对他们窝子里盐民,全都是想法设法的压低收盐价格以各种盘剥为能。
虽然只有一两句,但已经足够在场的官员对张柯有了个初步的认识。
这家伙就是直来直去的愣头青,皇上不用他还好,若是用他,绝对的那鸡毛当令箭,办事一板一眼。
再说这长得也太丑了。
康熙问完,让群臣商议,随后给他一个排名的参考。
于是大家都说了自己心目中的状元榜眼探花。
胤祝觉得他皇阿玛对张柯的回答还是挺满意的,反正本来张柯就是会试第三,名次肯定低不了。
谁知道那边的人说着说着,第一甲一二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一三三四五六名,都没有张柯。(1)
第一甲和第二甲前十名皇上还会定定名次,且基本上第二甲前几在接下来的礼部考试中考中庶吉士的几率比较大。
后面的几百名就都是考官随意排名了,以后怎么当官啊做事啊还有的程序走。
胤祝觉得这群家伙欺负人,会试第三不让他当个探花,总得在第二甲的位置上让他靠前一些吧。
胤祝出列,道:“皇上,对于新科进士们,臣心里也有个排名。”
康熙板着脸,这小子要找事,“说来听听。”
胤祝:“臣觉得海贸问题事关大清未来,诸多进士中只有张柯一人关注到这个问题,秉着为国举才的原则,臣认为张柯当为今科状元。”
群臣:十五爷你不是在捣乱吗?让一个土匪一样的人被点为状元,待会儿进士游街,会让百姓们怎么想万岁爷怎么想咱们朝廷?
还是让他在一个中不溜的位置待着,谁都别注意到的好。
张柯很意外的看了前面那个身影一眼,心情十分复杂,宝郡王竟看好他当状元。
众人愣了愣就开始一个个跟皇上说不妥,把张柯文章里面的不足吧啦了一大堆,好像他能够高中会试皇榜都是走了狗屎运一样。
这么说的基本上都汉大臣,不是满大臣不想说,做文章这方面一向都是他们的薄弱之处,看懂都得费一点时间,就想说也不知道说什么啊。
不过他们也不想让十五这个总坏他们事的搅屎棍满意,不会说就点头,一人一个“有理”“甚是”往外冒。
听得胤祝想一人一给他们一拳头。
“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文采和句式典故。”
戴名世赵熊诏,有被中伤到。
接着胤祝说起如今的世界局势,一波又一波来华的传教士、西洋药西洋香水等等奢侈品你们还都喜欢用,还不够引起你们这些天朝上国臣子的警惕吗?
他又把张柯论海禁的文章逐条解析,说得群臣哑口无言。
半晌,李光地身后的文官队伍中有个人说:“十五爷只看到我们喜欢西洋之物,殊不知我们的丝绸瓷器在西方也是千金难求。”
胤祝笑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赞同举今科张柯为状元的原因。”
满朝臣子:掉坑里了!
李光地:早暗示你们别说了,直接听他的吧。
“皇上,大家都同意开海禁,接下来海贸乃至于海防都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所以臣以为应该以日后的用人重点为基准,来定今科的第一甲第一名。”
众臣:刚才还在说张柯的状元排名问题,怎么就成大家都同意开海禁了。
十五爷这样的人就应该把他从朝堂上搓出去啊,他一个武官,有什么资格议论朝廷大事?
但他们只敢在心中这么哔哔。
虽然下面的人嚷嚷的热闹,其实点状元的最终决定权一直捏在康熙手里,就是他一念之间的事,因此当看到皇上开口说“宝郡王所言有理”时,好几个着急地都说道:“皇上,张柯相貌奇丑,且一身悍匪气息,点他为状元恐会让天下百姓都以为我朝堂衮衮诸公皆是如此。”
胤祝:“你们终于说出大实话了吧,皇阿玛,在为国举才的大事上他们竟然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
群臣们转头,到底是谁刚才把张柯丑不能当状元这句话给说出来的!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7811/483294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