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第275章 内圣外王(求打赏月票全订)
推荐阅读:斗罗:我,霍雨浩,在修仙、火影教书变强,改变悲剧、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80年代剽悍土著女、特摄:从迪迦奥特曼开始、傀儡帝王?开局召唤三千玄甲军、从机械猎人开始、数学教授重回日常、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第275章 内圣外王(求打赏月票全订)
这一晚上过后,张苍再看扶苏,每次都觉得太子真的是眉清目秀、英俊潇洒啊!
张苍这时候不敢直接出来批判法家,但是他希望扶苏能给他点明确的信号。
“太子心中怀仁,所以才会对儒家学说里的某些内容感兴趣。”
这句话说出来时,张苍莫名脑子里一个激灵。
内圣外王。
当一个心怀仁义的人,坐在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上,这不就是师父所追求的治国的最理想状态吗!?
“只是不知,太子是只想要用儒家里的一部分内容,还是取其核心呢?”
扶苏坐定,自从打定主意要修改秦国的治国思想以来,他几乎找不出比儒家更合适的思想容器去承载囊括未来大一统的帝国权力体系。
“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是取用一部分,还是取其核心。决定这些事情的,是到底哪个更管用。”
“如果儒家还是像一百年前那样,那取用这样的学说,就是亡国之道。”
扶苏的话抨击着张苍。
“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能够让维系国家安定,帮助百姓安居乐业的,就是我所心仪的。哪怕,全部使用儒家的体系,我也在所不惜。”
扶苏双目如炬。
张苍看到太子心意这么坚定,也为其决心和魄力打动。
“这么说,太子是真的想要重用儒家了?”
在秦国生活了这么久,张苍越是感觉到秦法家滥用权力,过度用法,压迫榨取民众,他就越感觉,自己师傅说的是对的。
“问题是,我现在只有一个人,没人能帮我完成这样的事情。法家固然弊端多,可是比起儒家来说,就算有着再多致命的弱点,缺漏,它也仍旧是我的首选。”
“儒家就好比是传说中的太阳车,固然光明,可是毕竟是传说中的。可法家固然是劣马驱动,车轮破败,覆压百姓,可是它能让马车跑起来,而且跑得飞快。”
“君王要选取哪一种思想学说来治理国家,不是看君王能根据学说来量身打造出一个怎样的国家,而是看那些士人能不能把自己的学说改造成辅助马车奔跑起来的车轮。”
“谁能让马车跑起来,跑得快,就用谁家的学说。这就是王道。”
张苍也是满腹学识,遇到太子扶苏,终于有了贤能之人遇到明主的感觉。
他顿时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
张苍认真说道,“先师认为,君主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臣愿意为太子担保,只要太子有意重用儒家,可以既王且霸。”
听到了张苍给予自己的回应,扶苏终于也露出喜色。
这些日子,他都为这件事愁大了。
好在张苍终于把这件事给答应了下来,也算是解决扶苏一块心病。
要去找个能够改变一个国家治国思想主张的代理人,真的是很难。
首先需要这个人自身有很高的学问,其次需要他有敢做领头羊的胆量;再次,他要很有名。
就因为这些,扶苏锚定了张苍。
“我一直都很喜欢欣赏荀卿的学说。因为荀卿看到了儒家学说的许多不切实际之处,让我最佩服荀卿的也正是这一点。荀卿毕其一生心血,都在做这件事。”
“最后,他把提出了一个主张,就是把礼当做一种制度。要让礼作为一种成文化的制度,当然需要执行者,或者说将之教化予民众者,那么这是由谁来进行的呢?就是“师傅”。”
“所以荀卿认为,要治理好国家,一定要尊重老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在荀卿看来,师者是一种与和统治者不同的治理系统。统治者虽然掌握着政治权力,但真正了解治国之道、传承着先圣遗训的是学者、是老师。”
“这就是为什么君王始终和德背离,而有德之人很难居于尊位的矛盾所在。”
“荀卿还认为,老师才是人类中最聪明智慧的那一批人,才是能和古圣先王真正沟通的人,才是真正对礼有了解和能执行者。”
“因此,老师代表着政治治理的“本统”。”
“荀卿以为,现实中的统治者则不过是一批不断坐上统治者位子的人,他们仅仅代表了现实中的最高权力。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的心就和先王们相通。”
“荀卿因此认为,他们并不理解治国之道——礼。随后,荀卿提出,要想治理好国家,君王必须尊重老师,向老师学习,以求了解先王之道,并按照大道本统治理国家。”
“不瞒你说,这些理论让我听到都感到荒谬。但是你知道,我为什么在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师傅韩非,最推崇的就是荀卿吗?”
张苍作揖,“请太子赐教。”
“因为荀卿在提出这个荒谬绝伦的理论后,他自己也知道这个理论根本就无法实现。于是他又提出“制名”。”
“通过制名来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利用制度确定世界中每个个体的职责,确立个人道德的义务与原则,明确政治制度和礼法的准则。”
“这样就可以让天下人都有位可立、有法可循、有制可依,从而达到治理。”
“换言之,由君王来制定制度,明确君臣、夫妇、父子之间的地位,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应该去做的事情。”
荀子这种对制度的重视,在儒家中是少见的,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因为这样一种“制名”的观念,事实上给了王者过强的权力。
也就是说,荀子其实是摸索出了一点道路。
他在想尽一切办法,把儒家的道德这条绳子,递到遥不可及的君王手中,试图借此把儒家的仁政理论从地面抛上君王所处的高不可攀的权力顶峰。
“荀卿之所以被当今的人尊称为子,也是实至名归。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也许能够再努力一些,真的让内圣外王成为现实。”
“我想要创立一种崭新的制度,让施行仁政,君舟民水成为君王为政的纲要。但是要做成这些,遭遇的阻力先暂且忽略,问题是谁人能打通最后的脉络?”
张苍作揖,“臣愿意为太子马前驱。太子放心,臣去为太子想办法。”
“张苍虽然不才,但是始终相信先师的坚持是对的。君王拥有权力,一旦为恶,祸比天灾百倍。历来各国诸侯王,也都是因为手中有权却苛待百姓,招致亡国之祸。”
“只有让儒家成为马车的轭驾,束缚君主的作为,这样才能上下相安。君主既可以约束住臣子,同时又能够做到施行仁政,善待百姓。”
(本章完)
这一晚上过后,张苍再看扶苏,每次都觉得太子真的是眉清目秀、英俊潇洒啊!
张苍这时候不敢直接出来批判法家,但是他希望扶苏能给他点明确的信号。
“太子心中怀仁,所以才会对儒家学说里的某些内容感兴趣。”
这句话说出来时,张苍莫名脑子里一个激灵。
内圣外王。
当一个心怀仁义的人,坐在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上,这不就是师父所追求的治国的最理想状态吗!?
“只是不知,太子是只想要用儒家里的一部分内容,还是取其核心呢?”
扶苏坐定,自从打定主意要修改秦国的治国思想以来,他几乎找不出比儒家更合适的思想容器去承载囊括未来大一统的帝国权力体系。
“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是取用一部分,还是取其核心。决定这些事情的,是到底哪个更管用。”
“如果儒家还是像一百年前那样,那取用这样的学说,就是亡国之道。”
扶苏的话抨击着张苍。
“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能够让维系国家安定,帮助百姓安居乐业的,就是我所心仪的。哪怕,全部使用儒家的体系,我也在所不惜。”
扶苏双目如炬。
张苍看到太子心意这么坚定,也为其决心和魄力打动。
“这么说,太子是真的想要重用儒家了?”
在秦国生活了这么久,张苍越是感觉到秦法家滥用权力,过度用法,压迫榨取民众,他就越感觉,自己师傅说的是对的。
“问题是,我现在只有一个人,没人能帮我完成这样的事情。法家固然弊端多,可是比起儒家来说,就算有着再多致命的弱点,缺漏,它也仍旧是我的首选。”
“儒家就好比是传说中的太阳车,固然光明,可是毕竟是传说中的。可法家固然是劣马驱动,车轮破败,覆压百姓,可是它能让马车跑起来,而且跑得飞快。”
“君王要选取哪一种思想学说来治理国家,不是看君王能根据学说来量身打造出一个怎样的国家,而是看那些士人能不能把自己的学说改造成辅助马车奔跑起来的车轮。”
“谁能让马车跑起来,跑得快,就用谁家的学说。这就是王道。”
张苍也是满腹学识,遇到太子扶苏,终于有了贤能之人遇到明主的感觉。
他顿时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
张苍认真说道,“先师认为,君主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臣愿意为太子担保,只要太子有意重用儒家,可以既王且霸。”
听到了张苍给予自己的回应,扶苏终于也露出喜色。
这些日子,他都为这件事愁大了。
好在张苍终于把这件事给答应了下来,也算是解决扶苏一块心病。
要去找个能够改变一个国家治国思想主张的代理人,真的是很难。
首先需要这个人自身有很高的学问,其次需要他有敢做领头羊的胆量;再次,他要很有名。
就因为这些,扶苏锚定了张苍。
“我一直都很喜欢欣赏荀卿的学说。因为荀卿看到了儒家学说的许多不切实际之处,让我最佩服荀卿的也正是这一点。荀卿毕其一生心血,都在做这件事。”
“最后,他把提出了一个主张,就是把礼当做一种制度。要让礼作为一种成文化的制度,当然需要执行者,或者说将之教化予民众者,那么这是由谁来进行的呢?就是“师傅”。”
“所以荀卿认为,要治理好国家,一定要尊重老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在荀卿看来,师者是一种与和统治者不同的治理系统。统治者虽然掌握着政治权力,但真正了解治国之道、传承着先圣遗训的是学者、是老师。”
“这就是为什么君王始终和德背离,而有德之人很难居于尊位的矛盾所在。”
“荀卿还认为,老师才是人类中最聪明智慧的那一批人,才是能和古圣先王真正沟通的人,才是真正对礼有了解和能执行者。”
“因此,老师代表着政治治理的“本统”。”
“荀卿以为,现实中的统治者则不过是一批不断坐上统治者位子的人,他们仅仅代表了现实中的最高权力。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的心就和先王们相通。”
“荀卿因此认为,他们并不理解治国之道——礼。随后,荀卿提出,要想治理好国家,君王必须尊重老师,向老师学习,以求了解先王之道,并按照大道本统治理国家。”
“不瞒你说,这些理论让我听到都感到荒谬。但是你知道,我为什么在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师傅韩非,最推崇的就是荀卿吗?”
张苍作揖,“请太子赐教。”
“因为荀卿在提出这个荒谬绝伦的理论后,他自己也知道这个理论根本就无法实现。于是他又提出“制名”。”
“通过制名来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利用制度确定世界中每个个体的职责,确立个人道德的义务与原则,明确政治制度和礼法的准则。”
“这样就可以让天下人都有位可立、有法可循、有制可依,从而达到治理。”
“换言之,由君王来制定制度,明确君臣、夫妇、父子之间的地位,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应该去做的事情。”
荀子这种对制度的重视,在儒家中是少见的,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因为这样一种“制名”的观念,事实上给了王者过强的权力。
也就是说,荀子其实是摸索出了一点道路。
他在想尽一切办法,把儒家的道德这条绳子,递到遥不可及的君王手中,试图借此把儒家的仁政理论从地面抛上君王所处的高不可攀的权力顶峰。
“荀卿之所以被当今的人尊称为子,也是实至名归。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也许能够再努力一些,真的让内圣外王成为现实。”
“我想要创立一种崭新的制度,让施行仁政,君舟民水成为君王为政的纲要。但是要做成这些,遭遇的阻力先暂且忽略,问题是谁人能打通最后的脉络?”
张苍作揖,“臣愿意为太子马前驱。太子放心,臣去为太子想办法。”
“张苍虽然不才,但是始终相信先师的坚持是对的。君王拥有权力,一旦为恶,祸比天灾百倍。历来各国诸侯王,也都是因为手中有权却苛待百姓,招致亡国之祸。”
“只有让儒家成为马车的轭驾,束缚君主的作为,这样才能上下相安。君主既可以约束住臣子,同时又能够做到施行仁政,善待百姓。”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7911/483702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