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594章 为了红,也是拼了(求追订)

第594章 为了红,也是拼了(求追订)

推荐阅读:斗罗:我,霍雨浩,在修仙火影教书变强,改变悲剧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80年代剽悍土著女特摄:从迪迦奥特曼开始傀儡帝王?开局召唤三千玄甲军从机械猎人开始数学教授重回日常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第594章 为了红,也是拼了(求追订)
    凡是从咸阳城抵达临淄的秦人此刻大都和冯敬一般,大家都十分惊讶地望着刘季。
    谁人也没想到刘季会给他们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所谓打蛇打七寸,也不过如此。
    刘季只是问了三个问题,立刻捏住儒家死穴,让儒家弟子个个满头大汗。
    张苍听了刘季的问题,原先的怒火像是直接被刘季倒了一盆冰渣子,张苍现在是夹在秦国和儒家之间,秦国因为不师儒道所以招致天下人的怨恨,而儒道则因为没有得到君王的认可和使用,一度成为空虚之论。
    这让张苍一度没有了主持大典的兴致。
    众人眼见着儒家被刘季架在火上烤,而在场竟然没有一個人能够回应刘季。
    张苍也是心急如焚,他想要出言暗示刘季,今天这样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是自己公然出言,这不是破坏规矩吗。
    另一边,几个宦侍在稷下学宫和驿馆之间来来回回,向扶苏禀报今日刘季质问儒家的情况和进展。
    “太子,卫尉季真是奇才啊。竟然用了寥寥数语,就将儒门堵得哑口无言。现在儒家弟子和诸子后人,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刘季的对手。”
    “好。”帘幕后,是穿着白色深衣的扶苏。
    为了防止有人趁虚而入,趁着诸子百家大典,反过来偷袭秦国的储君,蒙恬亲自率领重兵守在扶苏身边。
    “太子收下了楚墨家,方便日后控制楚地;现在又掌控秦墨家。儒墨两大当世显学,其中一派已经得到解决,剩下的就是儒学。”
    “太子在这个时候让刘季这样出身乡野的人公然在诸子百家面前羞辱儒家,让儒家下不来台。日后儒家怕是很难再抬起头来。这样一来,以后天下的显学,就只有墨学。”
    扶苏坐在上座,摇着酒爵里的酒,“不错。”
    当墨学成为了扶苏的最终选择后,也就意味着未来扶苏要带着秦国走科技强国的道路。
    不过这个科技,是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道心,以此为方向发展,避免走上西方科技的发展道路。
    随后再加上墨子的实用技术,公输家族的霸道机关术。
    只要能把以易经为核心的古代文化智慧和墨家、公输家族的实用机关术结合起来,维护世界至尊霸主的地位,根本不在话下。
    人们自从发明了工具,就把自己的双手从劳动中解放出来。
    而当人们坐在了科技的宝座上,就可以将人的思想和注意力完全地从劳动中解放,进而向更高级别的文明进化。
    相信穿越者选择的道路,一定是带领所有的人避开历史上发生的所有大坑的最佳选择。
    既然选了墨学,那儒学肯定不能人气再高过墨学。
    扶苏忍不住问,“让刘季代表天下庶人,直接对儒学进行最猛烈的进攻,何尝不是一个让天下儒生都开始反思自身学派的好开端呢?”
    “堂堂天下显学,解决不了最基本的民众穿衣吃饭的问题,只会装模作样,侈谈为国。在秦国,这样的学派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蒙恬问道,“太子这是在借机向儒家施压,要求儒家做出一定的改变吗?”
    “诸子百家皆如此。如果他们足够聪明,应该懂得每个学派都要在帝国一统之际,让自己的学说做出一些改变。春天就要到了,老树根也该长些新芽了。”
    蒙恬作揖,“太子高见,用庶民出身的臣子去质辩诸子百家,这样的结果,必然让天下庶民豪族无可指摘。而一旦诸子百家中有人失算,面对几人的质询,回答不出来,就是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誉。”
    “而天下民众对诸子显学失去信心的状况,也正是太子集合诸子百家建立天下新学的土壤。”
    扶苏:“善。我正是此意。这一次,选谁都没有让沛县几位上阵效果更好。”
    “臣之前还很担忧,唯恐太子选的这些人不能堪任,没想到是臣多虑了。这个刘季,倒是有些本事。只是……”蒙恬,他毕竟是学习过君子六艺的,还是没有办法有人这么侮辱儒生。
    “但说无妨。”
    “刘季的所为,恐怕会让儒家在未来几十年内都抬不起头来。这么做,是不是太伤儒家的颜面了?”
    扶苏手里摸着陶制杯盖,没有回答。
    蒙恬自觉这话问的无趣,反正他现在也算是兵家、纵横家的人了,之后就很聪明地闭上了嘴,不再询问扶苏有关于处置儒家的事情。
    ——
    稷下学宫,诸子百家门生正围坐在一块儿。
    儒家的十个弟子和刘季,双方好似结下了深仇大怨一般。
    彼此正互相瞪着。
    孔鲋看着自己的弟子们都被刘季给问住了,就亲自上阵。
    “那卫尉季的意思是,礼对于庶民来说,毫无意义吗?”
    刘季拍着案,“当然没有意义。难道你们看不到吗?为了给国家交钱、纳税、打仗,庶民们一年连两身衣服都没得穿,缝缝补补又是一年。”
    “连衣服都穿不起,又说什么服色之分呢!?这分明是在借机欺负庶民!”
    儒家的礼仪规矩,主要就在衣服颜色上分。
    贵族可以穿五正色,而庶民只能穿间色。但是伴随着战争的扩大,周礼逐渐没落。
    庶民之间,也开始有人穿正色。
    而有的贵族,不认为自身有什么责任。坚持认为他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于是就出现了贵族穿着间色衣服的情况。
    这就是儒家厌恶秦国的地方所在。
    到了秦国的战场上绿绿一大片,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君王的宴会上,会有人穿着绯紫色的衣服前来。
    看似是大家风气开化,各著鲜衣。实际上是贵族首先抛弃了礼法,损伤了自己的威严,导致礼法不得人心,人人都不愿意去遵从。
    只是孔鲋却没有退却。
    “难道说卫尉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人,能够做到绝对的平等吗?”
    “还是说卫尉认为,因为这个世界上存在某些法则,它原本的功能是让天下间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融洽,人的活动变得有秩序。”
    “因为它没有能够让庶民吃饱饭,没有让庶民感激君王,没有把本来就分不公平的东西分得公平,所以就可以说它的存在没有用处的吗?”
    孔鲋双目如电,直直得盯着刘季。
    刘季听到,顿时拍起了案,“放屁!乃公时在沛县,我沛县的祭品,只要是我去分,没有一次是不公平的!明明是不愿意分得公平,非要说东西本来就分不公平。”
    乃公,你爷爷我。
    孔鲋听到这个字眼,顿时吓得双目瞪圆。孔鲋冒了一身热汗,他一个庶民,岂敢羞辱我!?
    孔鲋遇到刘季,当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因为兵压根不讲道理!
    他们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
    叔孙通大怒,“卫尉,你竟然公然侮辱我的老师。”
    刘季见到孔鲋这样,反而大笑,“庶人身处卑贱之地,一天不知道要挨骂多少回,又不知道要骂几回别人。我怎么看,骂人不骂人,和这是不是君子没有什么关系啊?”
    “不见得挨了骂,就是真的被人羞辱了;更不见得,骂了人,自己不是君子了。骂人与否,岂能作为衡量君子小人的准则,又怎么能说骂人就是侮辱人呢。”叔孙通面色赤红,“真是狂妄。大家也都听见了。卫尉竟然说,骂人不是侮辱人。”
    “如果骂得对,怎么不算侮辱人。难道说,孔子没有骂过人吗。”
    曹参这时候站了出来,“孔子曾因为弟子宰予大白天睡觉而叱责他,说它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孔子骂宰予,恐怕不是为了羞辱他,而是为了严加指责,让宰予醒悟。所以就事论事的话,骂人并不等于侮辱人。”
    刘季听到曹参帮助自己说话,那是打心底里感激。
    儒家弟子面面相觑,一个个说不出话来。
    只是儒生的认真,也让在场之人哭笑不得。一些年纪轻轻的弟子,脑袋凑在一起,硬是在分析刘季和曹参的论据和结论。
    若非儒家老实的可怕,恐怕在场之人都要站起来指责刘季了。
    事实上,曹参不是帮刘季,是在给秦国找回颜面。
    如果今天真的让刘季这么一直疯下去,天下怕是将要有更多的人指责秦国是没有音乐的国家了。
    但是刘季不同,他看到儒家弟子都低下了头,当感到自己在气势上压过其他人后,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为狂傲。
    诸子百家集会,本来就是各路英雄前来,各显神通的时候。
    有了季布这样的英杰诞生,孔鲋为孔子挽尊,叔孙通借机彰显自己的勇敢,刘季怎么可能坐得住呢。
    他希望通过这一战,体现自己的价值。
    刘季说着,不知道在哪里掏出来一壶酒,自己给自己满上,先喝了起来。
    他对诸子百家这些士人,没一个看的上的。
    因为在刘季的心目中,天下能够给庶民做主,给庶民真正利益的人,才是值得人敬佩的。
    比如恒阳君。
    其他儒生真的在认真地辨证分析骂人到底是不是侮辱人的时候。
    叔孙通认为今日刘季已经公然出丑,这正是他表现的机会。
    所以即便在孔鲋让他后撤的时候,他却拒绝了老师。
    “逞一时之气,固然算不得英雄。可是身为弟子,岂能看到老师受辱呢?”
    在历史上,孔鲋早年就不愿意出仕秦国,就推荐了自己的弟子叔孙通前去出仕秦国。
    后来秦始皇要焚书坑儒,陈余为孔鲋提供了情报告诉他说:“秦将灭先王之藉,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矣哉!”
    孔鲋回答说:“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唯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
    随后孔鲋将家里的《论语》、《尚书》、《孝经》等书,藏于旧宅的墙壁中,之后隐居嵩山,教弟子百余人。
    陈胜领导农民起义,孔鲋却站出来从军反秦,为博士、太师,留在身边,以备咨询。可见孔鲋本来就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他也不是愚蠢的忠孝之人。
    只是可惜由于陈胜不能听取规谏,以致起义形势直转而下,导致最终失败,最后在与秦将章邯的战斗中战死,卒年五十七岁。
    但是,孔鲋到死也没有将其藏书取出。
    《论语》、《尚书》、《孝经》、《逸礼》等书,在秦朝末皆失传了。到了汉景帝时,破孔宅旧壁,终于见到了当初孔鲋所藏之书,皆为古文,被称为“壁经”或“古文经”。
    但是在孔鲋的书被重新发现之后,已经有些晚了。别忘了张苍在世时参与的著名的古今文学派之争。那次事件对中国经典研究造就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若是当时孔鲋的文章出现,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事了。
    只是还好张苍据理力争,保住了古文经学,否则后人怕是看不到半本真书。因为战争,经典开始失传!随后出现了大量的伪书、伪作,更有不少伪儒做出伪释!
    多少无辜的人因为看到了伪作,而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圣贤感到怀疑,又有多少人因为诸多的著作版本一时间彻底对古圣先贤的教诲感到迷惘。
    无数人在看到圣贤署名的书籍后,发现明明书上的东西写的是错的,他们就开始相信,其实圣贤、古人都是骗人的。
    可以说,孔鲋本来作为孔子后人,古文经学传人,真书收藏者,他若是能够做到在乱世中苟安,将真书和真正的经学释义传下去,历史怕是要被改写!
    但是每个人在做决策之前都不知道这个决策是对还是错。
    至少孔鲋用他的生命证明了他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伪君子,而是帮助庶民起义的真儒。
    只是孔鲋这样的人,他若是稍微能够看到一些未来的历史,恐怕当时都不会跟着陈胜吴广起义,毕竟事关古代中国无数人智慧和知识传播的大事,比起个人一时的荣辱得失重要多了不是吗。
    孔鲋的才华若是能够得到善用,绝对是天下人大有益处的。
    但是他的弟子叔孙通,却成为了师傅的极端。
    也许是看到了自己的师傅思想上有些迂腐,读易经却又不易!
    当孔鲋可以用一生不仕来形容时,叔孙通则一生跟随了十多个人。
    刘邦得到天下后,他的大臣们便酗酒争功,狂呼乱叫,甚至于拔剑击柱,无奇不有,刘邦对此很讨厌。
    是的,这位此刻公然挑衅群儒,质疑群儒,侮辱群儒的卫尉刘季,在历史上也曾经是于儒冠上撒尿的豪侠刘邦,他在成为皇帝后却开始厌恶无礼的行为了!
    当时叔孙通已经又给自己换了个主人,那就是刘邦。
    在看透了刘邦的心理后,叔孙通也没有当面拆穿刘邦。
    叔孙通就在朝会后对刘邦说:“儒生们虽然不能帮着你攻城占池,但他却可以帮着你来守天下。请你让我去找一些鲁地的儒生,让他们来和我的弟子们一道给您制定一套朝廷上使用的礼仪。”
    刘邦皱着眉头:“会不会太复杂呢?”
    叔孙通对刘邦说了很多孔子说过的话,礼记里的东西,最后告诉刘邦说,“各朝的礼仪不一样。我可以参照古代的礼法,吸收秦朝的一部分东西,来给您制定一套符合今天使用的制度。”
    刘邦改换了语气,不再对儒生大呼小叫,用了尊敬的语气。在先秦汉语之中,大部分称呼都是有着敬词、谦辞。感情色彩都在语言字词上表现,褒贬意义明确。
    也就是骂你就骂你,根本用不着换个语气‘阴阳’,每个字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
    刘季就对叔孙通改换了言辞,说您可以试着办,要注意简便易学,要考虑我能够做到。
    于是叔孙通就到齐鲁大地曲阜一带找了三十多个儒生,不料其中有两个人拒绝参加,他们骂叔孙通说:“您所侍奉过的主子差不多有十个了,伱都是靠着拍马屁博得你主子的宠爱,现在天下才刚刚安宁,死的还没有埋葬,伤的还没有恢复,你就又闹着制订什么礼乐。”
    “礼乐制度的建立那是行善积德百年以后才能考虑的事情。我们没法去干你今天要干的那些事儿。你的行为不合于古人,我们不去,您自己去吧,别玷污了我们!”
    叔孙通笑他们两个人说:“你们可真是些榆木脑袋,根本不懂时代的变化。”
    随后叔孙通就带着他所找的三十多个人回了长安,把他们和刘邦身旁旧有的书生以及自己的弟子合在一起,共一百多人,在野外拉起绳子,立上草人,前后演习一个多月,尔后叔孙通对刘邦说:“您可以去看看了。”
    刘邦还真的屁颠屁颠跑去野外看着儒生们演习了一遍礼仪,放心地说:“这个我能做到。”
    之后刘邦就下令叫群臣们排练、演习,准备十月岁首朝会正式使用。
    ——
    而此时,刘季正公然在稷下学宫质疑、讥讽群儒。他神色傲慢,群儒在他眼中仿佛是肉中刺眼中钉。
    而叔孙通则忙着和面前的刘季进行论辩,争个高下。
    他们两个人今天都是要来出名的啊!
    【求月票!】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7911/483705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