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颠覆性的产业革命(第四更,求订阅
推荐阅读:海盗王权、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仙官有令、修仙:我有一个物品栏、东皇紫籍、执掌深渊,从见习神官开始、挟明、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斗罗:从罗三炮开始进化龙神!、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
第522章 颠覆性的产业革命(第四更,求订阅)
伴随着汽笛的长鸣,一艘空载商船缓缓驶入了太平湾。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艘“锦衣号”商船在被拖船推动靠港时,不少人都在看着它,有码头工人,有航运公司高管。甚至还有扛着电影摄影机的摄影师。
今天的主角似乎就是这一周看起来有些怪模怪样的船。
这艘船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除了船上的那几个架子之外,似乎调不出来有什么不同的。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艘船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东西。
置身于人群中的任师傅,双手撑着腰,嘴里叼着支香烟。看着周围的人们,心里嘀咕道。
“又不是什么大日子,咋这么多大人物?”
其实人物不大,也就是一些婆罗洲航运公司的高管而已,但是在码头这些人绝对是大人物中的大人物。
今天他们齐聚一堂,肯定是有大事儿要发生。
在工程师介绍的时候,“锦衣号”的船载龙门吊已经缓缓张开了。
也正是他们的创举之一。可以说这些工程师们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集装箱的优势,同样也注意到集装箱的缺点——港口设备的严重依赖,但并不是每一个港口都有完善的吊运设备。
“只是看外形,几乎都认不出它是自由轮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整个工程才会一拖再拖,最后一直拖到了现在。并不是因为改装的难度太大,而是因为涉及到太多的技术层面的问题。
工程师在介绍他们的发明创新是言语之中充满了得意,毕竟当初公司仅仅只是让他们去改造一艘船而已,他们完全可以简简单单的完成公司交付的任务,但是他们却从个角度去考虑去研究,并且给出了最终解决问题的答案。
“可以使用船载龙门起重机作业,这也就摆脱了港口设施的依赖。”
婆罗洲航运公司总经理阿尔贝托不时的扭头和身旁的工程师交流着。
正因为这一系列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所以,整个项目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进行第一次试航。
工程师的解释看似非常轻松,但实际上他们改造这艘船的时候一点都不轻松,毕竟除了船壳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重新设计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公司从来没有去督促过他们,也没有去催促过什么工程进度之类的事情。
听着工程师的解释,阿尔贝托笑道。
阿尔贝托指着“锦衣号”笑道。这艘船实际上就是旧船,是用自由轮改装的旧船,但是现在已经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即便是对自由轮非常熟悉的阿尔贝托也差点认不出来它了。
“是的,总经理先生,为了满足公司的要求,我们对船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将船体加宽,舱口加大,便于集装箱进出装卸。同时在舱内加装金属导轨,便于集装箱作业、加固。同时将甲板上吊车拆除,安装上了新型吊车。甲板和内舱共可携带365个标准集装箱。改建完的“锦衣号”船长135米,船宽从17.3米加宽到了20米……”
“如果港口没有吊车怎么办?”
“这么大动干戈,认不出来也是正常。”
所以他们才会研制出这一种自带装卸设备的集装箱船,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集装箱船对港口设备的依赖。
“总经理,您看,我们在船上安装龙门吊的导轨,四条腿都是在船上进行活动的。而两侧延长部分,则可以折叠,从而保证航行时候的安全性,在港口装卸时,可以打开延长部分进行集装箱装卸。这是我们特意为集装箱船研发的,主要就是考虑到各国港口没有专用设备的,有了它,我们的“锦衣号”就不需要依赖港口设备。”
集装箱船并不仅仅只是一艘船,从去年陛下提出那個概念起,婆罗洲航运公司就成立了专门小组,研究集装箱,他们根据船的规格设计了 20英尺集装箱,使用了厚重坚固的高强度钢制立柱,可支持多层堆垛。不仅要设计舱内的集装箱导轨和锁具,还需要设计对拖车底盘做了改进,设置了带有导向板的锁具,以便安放和固定集装箱。
其实这也正是南洋科研环境非常优越的原因,因为在这里所有的研究都不是公益性的,哪怕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也从来不会有官方力量去介入,要求他们加快进度。
因为,在这里永远讲究一条科学归科学,管理归管理。在技术方面永远都是专家,学者这些技术人员说的算,至于其他人只需要做好后勤服务就可以了。
在人们的注视中,一辆拖车行驶到“锦衣号”的龙门吊下方,随后龙门吊放下吊具——这是的南洋专利设计的半自动吊具,无需人力即可实现吊起集装箱搬运上船。将一个标准货柜吊装至半空,并装上船。
在一辆辆拖车的交替下,集装箱不断的被吊装上船,看着每分钟都有集装箱被吊上船时,阿尔贝托和一众航运公司的高管们,无不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个集装箱平均装载15吨货物,虽然只装了五千多吨货,可是装船时间……”
“最多也就几个小时吧!”
“我的老天爷,原本想要装一船货,最少要装上五六天,要上百个工人……”
而现在呢?
全程没有一个码头工人参与。
相比于航运公司高管们的激动,目睹着这一切的任师傅,依然抽着烟,眼前的这一幕,并未让他感受到任何震惊,对他来说,这一天只是码头上极其平常的一天而已。
几个小时后,装完最后一个集装箱的“锦衣号”,就缓缓启船了,当天靠港,当天离港,在过去,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
“……“锦衣号”货船利用自带龙吊门将码头上的集装箱吊上船,安放到甲板上的固定点。每个箱子平均耗时3分钟,一共吊运365个集装箱,全程没有一个码头工人参与运输货物上船。从长安港启程六天后,抵达东宁港,首次试航取得圆满成功。”
在官邸的办公室里,即使是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可是在提到“锦衣号”的试航成功时,阿尔贝托仍然显得有些激动。
“经测算使用“锦衣号”运输的货物每吨成本只有0.16元,而其他散货船运输一吨物资需要5.8元,两者相差36倍。陛下,您相信吗?整整相差36倍,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是革命!”
阿尔贝托的语气显得有些激动,甚至说连唾沫都差点喷了出来。
“是一场海上运输的革命,它不仅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加快了运输速度,在“锦衣号”仅仅只在东宁泊停了一天,就装载着货物启程返回了长安,往返仅仅只用了十三天,根据计算在这条航线上,“锦衣号”可以做到一年往返长安和东宁24次,而之前使用的散装船一年很难跑到12次。”
深吸口气,阿尔贝托说道。
“我们等于凭空增加了一艘船!阁下,这还只是一艘船,很快,我们会改进更多的船。”
相比于阿尔贝托的平静,李毅安却显得很平静,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早就了然于胸了。
三十六倍的成本差距,足以让船运公司为之疯狂了!
翻看着“锦衣号”的资料,李毅安说道。
“嗯,工程师们能够设计出船载龙门吊,可真不简单啊,有了它就不需要依赖港口的专用设备,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还是需要设计新型的岸边起重机,这个你们和港口以及制造部门,进行商讨一下,集装箱专用船和专用港口,才是真正的未来。”
嘴上这么说着,可是李毅安的心里对工程师们的奇思妙想却佩服至极,毕竟,集装箱船一开始普及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码头装卸设备短缺,而这种自带龙门吊的船舶在集装箱运输开启初期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兴起,码头装卸设备的增多,它最终还是被淘汰的。
作为集装箱概念的提出者,在指出建设专用港口的重要性之后,李毅安思索片刻,又说道。
“还有,就是公司需要聘请了专业人士进行了全盘统筹。对公司过去航次的数据分析,这可以借助于畅想103电子计算机,对其从码头装卸、航线挂靠、干支线比例等整体运行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李毅安之所以会提到电子计算机,是为了普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尽管电子计算机已经在南洋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继续拓展一下用途只会推进它的发展。
对于阁下的吩咐,阿尔贝托自然是不加思索的一一答应了下来,论海上运输组织以及航运管理,他是行家不错,但眼前这位……却是革命者,一个掀起海上运输革命的革命者。对于他的建议自然要言听计从了。
“革命……”
看着资料中“锦衣号”正在航行的照片,李毅安自言自语道。
“这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革命啊……”
(本章完)
伴随着汽笛的长鸣,一艘空载商船缓缓驶入了太平湾。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艘“锦衣号”商船在被拖船推动靠港时,不少人都在看着它,有码头工人,有航运公司高管。甚至还有扛着电影摄影机的摄影师。
今天的主角似乎就是这一周看起来有些怪模怪样的船。
这艘船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除了船上的那几个架子之外,似乎调不出来有什么不同的。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艘船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东西。
置身于人群中的任师傅,双手撑着腰,嘴里叼着支香烟。看着周围的人们,心里嘀咕道。
“又不是什么大日子,咋这么多大人物?”
其实人物不大,也就是一些婆罗洲航运公司的高管而已,但是在码头这些人绝对是大人物中的大人物。
今天他们齐聚一堂,肯定是有大事儿要发生。
在工程师介绍的时候,“锦衣号”的船载龙门吊已经缓缓张开了。
也正是他们的创举之一。可以说这些工程师们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集装箱的优势,同样也注意到集装箱的缺点——港口设备的严重依赖,但并不是每一个港口都有完善的吊运设备。
“只是看外形,几乎都认不出它是自由轮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整个工程才会一拖再拖,最后一直拖到了现在。并不是因为改装的难度太大,而是因为涉及到太多的技术层面的问题。
工程师在介绍他们的发明创新是言语之中充满了得意,毕竟当初公司仅仅只是让他们去改造一艘船而已,他们完全可以简简单单的完成公司交付的任务,但是他们却从个角度去考虑去研究,并且给出了最终解决问题的答案。
“可以使用船载龙门起重机作业,这也就摆脱了港口设施的依赖。”
婆罗洲航运公司总经理阿尔贝托不时的扭头和身旁的工程师交流着。
正因为这一系列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所以,整个项目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进行第一次试航。
工程师的解释看似非常轻松,但实际上他们改造这艘船的时候一点都不轻松,毕竟除了船壳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重新设计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公司从来没有去督促过他们,也没有去催促过什么工程进度之类的事情。
听着工程师的解释,阿尔贝托笑道。
阿尔贝托指着“锦衣号”笑道。这艘船实际上就是旧船,是用自由轮改装的旧船,但是现在已经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即便是对自由轮非常熟悉的阿尔贝托也差点认不出来它了。
“是的,总经理先生,为了满足公司的要求,我们对船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将船体加宽,舱口加大,便于集装箱进出装卸。同时在舱内加装金属导轨,便于集装箱作业、加固。同时将甲板上吊车拆除,安装上了新型吊车。甲板和内舱共可携带365个标准集装箱。改建完的“锦衣号”船长135米,船宽从17.3米加宽到了20米……”
“如果港口没有吊车怎么办?”
“这么大动干戈,认不出来也是正常。”
所以他们才会研制出这一种自带装卸设备的集装箱船,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集装箱船对港口设备的依赖。
“总经理,您看,我们在船上安装龙门吊的导轨,四条腿都是在船上进行活动的。而两侧延长部分,则可以折叠,从而保证航行时候的安全性,在港口装卸时,可以打开延长部分进行集装箱装卸。这是我们特意为集装箱船研发的,主要就是考虑到各国港口没有专用设备的,有了它,我们的“锦衣号”就不需要依赖港口设备。”
集装箱船并不仅仅只是一艘船,从去年陛下提出那個概念起,婆罗洲航运公司就成立了专门小组,研究集装箱,他们根据船的规格设计了 20英尺集装箱,使用了厚重坚固的高强度钢制立柱,可支持多层堆垛。不仅要设计舱内的集装箱导轨和锁具,还需要设计对拖车底盘做了改进,设置了带有导向板的锁具,以便安放和固定集装箱。
其实这也正是南洋科研环境非常优越的原因,因为在这里所有的研究都不是公益性的,哪怕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也从来不会有官方力量去介入,要求他们加快进度。
因为,在这里永远讲究一条科学归科学,管理归管理。在技术方面永远都是专家,学者这些技术人员说的算,至于其他人只需要做好后勤服务就可以了。
在人们的注视中,一辆拖车行驶到“锦衣号”的龙门吊下方,随后龙门吊放下吊具——这是的南洋专利设计的半自动吊具,无需人力即可实现吊起集装箱搬运上船。将一个标准货柜吊装至半空,并装上船。
在一辆辆拖车的交替下,集装箱不断的被吊装上船,看着每分钟都有集装箱被吊上船时,阿尔贝托和一众航运公司的高管们,无不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个集装箱平均装载15吨货物,虽然只装了五千多吨货,可是装船时间……”
“最多也就几个小时吧!”
“我的老天爷,原本想要装一船货,最少要装上五六天,要上百个工人……”
而现在呢?
全程没有一个码头工人参与。
相比于航运公司高管们的激动,目睹着这一切的任师傅,依然抽着烟,眼前的这一幕,并未让他感受到任何震惊,对他来说,这一天只是码头上极其平常的一天而已。
几个小时后,装完最后一个集装箱的“锦衣号”,就缓缓启船了,当天靠港,当天离港,在过去,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
“……“锦衣号”货船利用自带龙吊门将码头上的集装箱吊上船,安放到甲板上的固定点。每个箱子平均耗时3分钟,一共吊运365个集装箱,全程没有一个码头工人参与运输货物上船。从长安港启程六天后,抵达东宁港,首次试航取得圆满成功。”
在官邸的办公室里,即使是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可是在提到“锦衣号”的试航成功时,阿尔贝托仍然显得有些激动。
“经测算使用“锦衣号”运输的货物每吨成本只有0.16元,而其他散货船运输一吨物资需要5.8元,两者相差36倍。陛下,您相信吗?整整相差36倍,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是革命!”
阿尔贝托的语气显得有些激动,甚至说连唾沫都差点喷了出来。
“是一场海上运输的革命,它不仅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加快了运输速度,在“锦衣号”仅仅只在东宁泊停了一天,就装载着货物启程返回了长安,往返仅仅只用了十三天,根据计算在这条航线上,“锦衣号”可以做到一年往返长安和东宁24次,而之前使用的散装船一年很难跑到12次。”
深吸口气,阿尔贝托说道。
“我们等于凭空增加了一艘船!阁下,这还只是一艘船,很快,我们会改进更多的船。”
相比于阿尔贝托的平静,李毅安却显得很平静,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早就了然于胸了。
三十六倍的成本差距,足以让船运公司为之疯狂了!
翻看着“锦衣号”的资料,李毅安说道。
“嗯,工程师们能够设计出船载龙门吊,可真不简单啊,有了它就不需要依赖港口的专用设备,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还是需要设计新型的岸边起重机,这个你们和港口以及制造部门,进行商讨一下,集装箱专用船和专用港口,才是真正的未来。”
嘴上这么说着,可是李毅安的心里对工程师们的奇思妙想却佩服至极,毕竟,集装箱船一开始普及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码头装卸设备短缺,而这种自带龙门吊的船舶在集装箱运输开启初期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兴起,码头装卸设备的增多,它最终还是被淘汰的。
作为集装箱概念的提出者,在指出建设专用港口的重要性之后,李毅安思索片刻,又说道。
“还有,就是公司需要聘请了专业人士进行了全盘统筹。对公司过去航次的数据分析,这可以借助于畅想103电子计算机,对其从码头装卸、航线挂靠、干支线比例等整体运行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李毅安之所以会提到电子计算机,是为了普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尽管电子计算机已经在南洋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继续拓展一下用途只会推进它的发展。
对于阁下的吩咐,阿尔贝托自然是不加思索的一一答应了下来,论海上运输组织以及航运管理,他是行家不错,但眼前这位……却是革命者,一个掀起海上运输革命的革命者。对于他的建议自然要言听计从了。
“革命……”
看着资料中“锦衣号”正在航行的照片,李毅安自言自语道。
“这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革命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8048/484148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