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故事

推荐阅读:噬龙修仙蜀山万妖之祖穿在1977什么邪法?我这是正儿八经的正法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北辰剑宗掌门秘录异世界宗教胜利居然如此简单?抗战:野兽们的荣耀临安不夜侯幽冥画皮卷

    第152章 故事
    小山村总共就剩十几户人家,分散居住在小溪两边。
    当然现在暂时不能叫小溪了……
    大部分在溪东,但西边也有几户人家。
    本来有座小木桥的,但被洪水冲掉了。
    现在两边暂时断绝来往。
    有事只能打电话或者站在河边吼。
    姜宁送完人回来后,陆经纬就飞过去亲自看了一下。
    确认房子没塌,人都没事才放心。
    虽然好多房子漏的厉害,但只要没塌就好。
    姜宁找机会问了问秘书,老板何以脸发青。
    秘书就给他讲了一段电视里都没有的故事。
    跟那个江玉玲有关。
    以他看到死人都不会动容的心态,听完故事也不由大为吃是惊:“还有这事?”
    秘书点头:“老板心情不好,暂时别提了。”
    姜宁问道:“她家人呢,没找过来吗?”
    秘书摇头:“这就不清楚了,十几年了估计早以为她没了。”
    姜宁一时无语,连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见过的人间惨剧多不胜数。
    但这个事还是比较典型。
    此间事了,陆老板却没法走。
    他亲戚的事还没善后好。
    又跑了趟江玉玲家,苦口婆心费了番功夫,村长也瞪着眼训斥二傻,江玉玲那个男人总算同意让老婆去县城的医院看病,但条件是他也要跟着去。
    怕陆老板把他老婆拐跑。
    陆经续听的脸发黑。
    姜宁忍了又忍,实在没忍住,笑出声。
    陆经纬脸就更黑了。
    秘书脸皮疯狂抽搐,就是不敢笑出来。
    江玉玲还是一身泥。
    傻子丈夫也不知道给换衣服。
    最后村长叫来个老太婆,给拾掇半天。
    到打谷场上了飞机,两口子坐在后面。
    秘书则坐了副驾驶,他要跟着下去给安排。
    跟智障交流太费劲。
    姜宁费了好半天劲,才让二傻系上安全带,戴上降噪耳机。
    又怕飞机上天这厮忽然打开舱门来个高空自由降落,不厌其烦的叮嘱和交待,村长也在外面瞪着眼睛喝斥,才让这厮勉强安分了下来。
    结果等飞机升空后,这厮还是闹了幺蛾子。
    先是把降噪耳机摘下来。
    又去解安全带。
    “戴上。”
    姜宁喝斥一句,杀气腾腾的。
    飞机都上天了,这哪是开玩笑的。
    真要是出了事,他可不想平白无故的担责。
    二傻吓了一跳,这小伙子比村长还凶。
    乖乖戴上耳机,再不敢乱动。
    江玉玲一直低着头,缩在后座上一声不吭。
    秘书惊讶的望了望姜宁。
    姜老板有杀气。
    不寻常啊!
    十几分钟到了农场,县里已经有车来接了。
    下了飞机,秘书就带着两人去了医院。
    姜宁却不得闲,重新起飞又飞去接陆老板。
    到村长家,陆老板正在和江玉玲女儿交流。
    该说不说,陆老板身上有一股很特殊的亲和力,尤其对孩子,江玉玲那个胆小的女儿竟然不怕他,一边啃着个苹果,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着陆老板的问题。
    姜宁到了之后,陆老板没再在村子里打扰,
    带着小丫头去了打谷场,坐直升机去了张桥乡。
    陆经纬没坐副驾驶,坐在后排照片小姑娘。
    小姑娘是第一次坐飞机,趴在窗子上好奇的往下望。
    一直都没上过,待在封闭的山村。
    连去县城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可能她从来都没有想过,人还能飞到天上。
    飞机到了张桥。
    乡上的人听到动静,全都跑出来观望。
    直升机盘旋了一阵,降落在了院子里。
    一群人迎上来。
    陆经纬下了车,先把伞撑开。
    然后才把小姑娘抱下去,一群人神色各异。
    老板结的这家亲戚从伙自然认识。
    包括小姑娘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老板娘来北安去看望时给买的。
    陆经纬没上楼,吩咐县里的人直接回县城。
    大伙也不敢说什么,连忙叫司机。
    二表哥注意力全在老板身上。
    姜宁都没能跟他说上话。
    直到县里的人上车离开,才跟二表哥聊了几句。
    看二表哥也没请他上去喝杯茶的意思。
    聊了几句,就开着飞机回农场了。
    把飞机停机库,也不敢让办公楼上的二把刀随便动,自己动手把里面的垫子扯出来清洗干净,之前大伙都是一脚泥,把个干净的机舱里面弄的没办法干。
    给飞机打扫完卫生,才开车回家。
    一番折腾,已经下午五点了。
    冯雪正在做饭。
    冯雨帮着挑菜。
    见他回来,问:“忙完了吗?”
    姜宁说:“完了,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再这么下估计麻烦事不少。”
    冯雨道:“老家多少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雨了,房子漏雨的估计都不会少。”
    姜宁点着头说:“一会给你讲个故事。”
    冯雨问:“什么故事?”
    姜宁道:“吃饭的时候再说。”
    冯雨就再没问。
    快六点的时候,饭好了。
    三人围着餐桌吃饭。
    冯雨说:“你可以讲故事了。”
    姜宁一边夹菜,一边说:“故事是这样的,大概十几年前吧,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后打算去大西北旅游,于是就付诸行动,过中原经关中一路向西,这天到了西北一小城……”
    “晚上逛夜市,碰到几个混混生事,幸有好心人出面给解围,本以为是善良大哥,不想却是恶魔,见女大学生青春貌美,就骗到城外农村关起来,霸王硬上弓……”
    冯雨听不下去:“哪有这样的事。”
    冯雪也点着头,这故事编的一点都不好听。
    姜宁抬抬眼皮:“你别打断。”
    冯雨只好听着。
    姜宁继续:“十几年前小城周边到处都是大农村,女大学生被关在一座院子里面,那院子离其他人家都比较远,不让她出门,喊破了喉咙别人也听不到。”
    “就这么被关了六七年。“
    “女大学生人已经傻了,长时间不说话连话都不会说了,甚至快不会走路了,直到有一天地震了,那屋子被震倒了,女人躲在桌子下,才逃过一劫,然后趁夜逃了出去。”
    “逃到荒原上,在荒原上游荡了一夜,第二天游荡到出城的路上,遇到个好心人,是一个小山村里进城的村民,将她带到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
    “被关的时间太长,女人话都不会说,在小山村生活了两年,才重新学会了说话,学了一口当地方言,后来嫁给了一个傻子光棍,生了个女儿。”
    姜宁问道:“你们觉的这个故事如何?”
    冯雨撇了撇嘴:“一点都不好听。”
    冯雪点头。
    这像哪故事嘛,分明就是骗人眼睛的。
    姜宁就道:“如果这不是故事呢?”
    冯雨问:“不是故事是什么?”
    姜宁道:“现实有时候比故事还精彩。”
    冯雨惊讶:“这是现实?”
    姜宁点头:“我今天救的那个跳水的女人就是这个女大学生。”
    冯雨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
    冯雪也是一脸不敢相信。
    姜宁夹了一筷子菜,道:“所以说现实有时候比故事还魔幻,因为恶魔身居高位,那个女人改名换姓躲在小山村十几年没出来过,去年陆老板上去调研,见女人生计很艰难,结了对子亲自帮扶,村长知道女人的情况,一直不敢给人说,陆老板觉的他那亲戚有问题,再三追问,村长今天才说了实情,要不是陆老板这一年来表现很不错,村长也不敢说。”
    冯雨那个惊呆:“还真有这样的事情……”
    姜宁难得唏嘘了下:“所以说啊,文明引导人向善,但这个世界上还是会有坏人,人一定得有保护家小的能力,就算没实力,也得有刺刀见红的决心和勇气。”
    冯雨问道:“既然逃出去了,那个女人为什么不回家呢?”
    姜宁说:“家人的手机号都换了,而且搬家了,找不到。”
    冯雨就问:“那为什么不报……”
    姜宁点头:“躲都来不及呢,哪里敢摇人。”
    冯雨一声叹息,不知道说什么了。
    冯雪也是一脸难过,这个可比她惨多了。
    冯雨问:“你不是说有个女儿吗,躲在山里不出来,她女儿怎么上学?”
    姜宁道:“不上学,八岁了还在家待着,而且没上户口。”
    “这……”
    冯雨情绪不稳,抹了抹眼角:“这也太可怜了!”
    姜宁不淡定了:“你别哭啊!”
    不说还好。
    一说冯雨的眼睛立刻下来了。
    她本来是理性的人,但怀了孕就不一样了。
    最近本就母爱大涨,比以往感性许多。
    听了这种故事,哪还忍的住。
    到是冯雪还好,也只是有点同情。
    不像冯雨一样,直接抹眼泪。
    她从小到大都是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长大。
    早就不知道伤感为何物。
    姜宁那个无奈,早知道就不说了。
    等吃过饭再讲。
    这下可好,搞的饭都吃不安稳了。
    安慰半天,冯雨才止住眼泪。
    周日中午,下了三天的雨总算是停了。
    到下午三点半,太阳出来了。
    雨后的空气很清新,但消息面却不好。
    这场大雨给农村造成了不少麻烦。
    北安的农村人很少,年轻的基本上都顺应时代进了城,留在农村的大多时老年人,房子也多是老房子,这些老房子年久失修,扛雪扛风都没问题。
    却扛不住这场大雨。
    漏的不少。
    不要说农村的房子。
    县城的好多小区都遭了水灾。
    老小区问题还不大,有些新小区却不太好。
    这年头的开发商偷工减料是常态,越是新小区房子质量越差,好多住顶楼的,屋里都漏成了鱼塘,不但自家遭了灾,还把楼下给淹了。
    这算谁的责任?
    吉祥园群里吵的厉害。
    有几家住顶楼的就漏了。
    让物业给说法。
    物业装死。
    几家义愤填膺,商量着要去上访。
    农场群里有个工人转发了个视频,不知道哪个小区的,屋顶都快变成了洒,毛巾被子水盆能用来接水或者吸水的都摆在地上了,也没能挡住水往下流。
    还是把楼下给淹了。
    姜宁还仔细检查了一下自家楼顶。
    还好,舅舅没偷工减料。
    自家没漏。
    去林区转了转,因为地不平。
    好多地方都有积水,各种大大小小的水洼。
    兔子也出来了,忙着补充维生素。
    姜宁在一个树叉上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鸟窝,一下就来了兴趣,他是在城里长大的,小时候都没有掏过鸟窝,看到这么大一个鸟窝,瞬间就想掏一下。
    但这棵杨树太高了。
    目测了下,至少二十多米高。
    这树是去年种的最早的那批,去年就长到了四十公分粗,今年又接着长,目测胸胫已经超过五十公分,粗干那叫个粗壮,而鸟窝搭在树梢的一个树叉上。
    离地少说七八层楼,有点不好爬。
    姜宁转个念头,就给他大姨父打电话。
    让工人送一副爬树脚蹬过来。
    等了一阵,一辆卡罗卡开了过来。
    陈学峰亲自给他送脚蹬。
    从后厢里取出脚蹬,还问他:“你上树干什么?”
    姜宁指了一下:“那里有个鸟窝,我上去看看。”
    陈学峰瞬间无语了。
    几岁了啊,还要爬树掏鸟窝。
    跟着到了树下,抬头瞧了瞧,说:“是乌鸦窝。”
    姜宁一边绑安全带,一边说:“不是喜鹊窝吗?”
    陈学峰道:“北安喜鹊比较少见,大多是乌鸦。”
    姜宁绑好了安全带,穿上了脚蹬。
    开始爬树。
    脚蹬就是两个大号的半圆形铁圈,可以固定在脚上。
    套在树上,就能把人固定住。
    只要交替上行,就能直接爬上去。
    是常见的登高作业工具。
    电工爬电线杆子就用这玩意。
    农场脚蹬是特制的,电线杆子可没这么粗。
    “小心点!”
    陈学峰站树下,不放心了喊了声。
    “没事的,放心吧!”
    姜宁头也不回,兴致勃勃往上爬。
    很快爬过三分之二,但越是靠近树冠,树的枝杆也越细,没有下面那么粗壮,脚蹬的口径有点大,已经不太好固定,他干脆退掉脚蹬,两手抱树干,两脚蹬树杆。
    手脚交替,蹭蹭往上爬。
    下面太粗,抱着树还不太好使劲。
    上面只有二三十公分,爬树到是很方便了。
    “小心点!”
    陈学峰在下面看的提心吊胆,连忙喊了声。
    这么高要是掉下来,那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这么大的人了,还是这么不让人省心……
    姜宁应了一声,他体力很好。
    很快就接近了树梢。
    这里树叉太多,安全带碍事。
    姜宁一手抓住树叉,一手解掉安全带。
    然后猴子一样蹿了上去,树叉多了虽然挺碍事,但爬树也更加方便了。
    唯一的麻烦是,越靠近树梢,树的枝杆也越细。
    承重已经严重不足,他这百来斤肉挂树上,树梢左摇右晃的。
    他也跟着摆来摆去。
    陈学峰在下面看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还不忘拿着手机拍视频,随手发到了农场群里。
    让大伙看看老板有多小。
    工人们一看老板在爬树,都纷纷询问老板这是干嘛?
    陈学峰回了句:“掏鸟窝。”
    然后群里就热闹了。
    许文静第一个发问:“多大了啊,怎么还掏鸟窝。”
    有人回答:“我七八岁的时候掏鸟窝,十二岁上了初中就不掏了。”
    也有人说:“掏鸟窝不分年龄的,不然怎么有老小孩。”
    大伙七嘴八舌,总之就是看乐子。
    当然也有人在担心:“爬那么高,太危险了。”
    于是随手将视频转给了姜爸姜妈。
    于是姜宁好不容易爬到鸟窝旁时,裤兜里的手机就响了。
    没功夫接。
    探着头看了看鸟窝,里面是几只小侄女拳头大小的幼鸟。
    毛茸茸的,还太小,看不出是什么鸟。
    伸指头戳了下,几只幼鸟张着小黄嘴,唧唧唧的叫。
    还以为是它妈来给喂食了呢!
    姜宁捉促一只玩了两下,又给放回去。
    没有捉下去的打算。
    他还不至于残害这种无辜小生命。看了一阵,才拿出手机。
    不是要接电话。
    而是要拍视频。
    一个未接来电,他妈打来的。
    姜宁不理,单手解开手机拍了好几段视频。
    然后装好手机,顺着树杆溜下去。
    陈学峰一直等在树下面,直到看着他落地。
    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姜宁拿拍的视频给他看,问:“能看出是什么鸟吗?”
    陈学峰只看了一眼,就判定:“乌鸦。“
    姜宁还挺可惜,为什么不是喜鹊。
    在北安人的观念里,喜鹊代表着吉祥。
    乌鸦就不太吉祥了。
    不然怎么有乌鸦嘴这种说法。
    让大姨父去忙,继续去巡视领地。
    顺便给姜妈回了个电话。
    被他妈唠叨了一顿。
    多大人了,年底就要当爹了。
    还学人家爬树,太不让人省心了。
    姜宁哼哈应付两句,有点小不爽。
    把车停在路边,给大姨父打电话:“姨父,你给我妈说了?”
    陈学峰果断否认道:“我没有说。”
    姜宁问道:“那我妈咋知道我爬树的?”
    陈学峰道:“我拍了个照片发到群里,估计有人给你妈说了吧!”
    姜宁没法吐槽长辈。
    挂了电话,打开群看了一下,群里还在热闹呢!
    都在讨论老板爬树掏鸟窝的重要意义。
    往上翻了一下,上百条信息。
    姜宁到也并不在意,他只是不爽谁给他妈告状。
    在群里发了个消息:“谁告的状?”
    群里瞬间安静下来。
    办公楼上。
    许文静眼皮跳了跳,感觉有点不太妙。
    自动就对号入座了。
    过了几秒,有人发语音。
    点开一听,是一个表叔发的:“不是你大姨就是你小姨,除了她俩谁还给你妈告状。”
    大姨发了个表情包。
    小姨也发了一个表情包。
    没有澄清。
    这就是默认了。
    姜宁牙疼,他也在怀疑。
    那些远亲,谁闲的没事给他妈发消息。
    估计微信都没加呢!
    也就大姨小姨闲的没事,才给他妈发微信说是非。
    没有否认,那就是默认。
    姜宁又发了句:“大姨小姨年底不发奖金。”
    大姨发了个流汗的表情。
    小姨发了个流泪的表情。
    群里再次热闹起来,小姨父跳了出来:“活该。”
    小姨发了个怒火表情包。
    姜宁瞬间乐了,这还是两口子嘛!
    办公楼上。
    许文静长长松口气,吓死了,还以为二姐唠叨姐夫了。
    感情不是!
    原来是给老佛爷告状了。
    姜宁发完消息,就收起手机开车走了。
    开车到了北门,荒野肉眼可见的绿了起来。
    这场雨来的太及时。
    空气中的灰尘被洗了个干净,荒野上都清新许多。
    生命的顽强的野草吸足了水份后,抓紧时间长出新芽。
    几块温州人的地里稀稀拉拉种了一些树苗,都是杨树苗子。
    多数已经长出叶子,只是树太小。
    要长起来还不知道得多少年。
    之前还看到有打井队在打井,也不知道打出水来没有。
    姜宁转了一圈,去了办公楼。
    到办公楼,才发现老杨来了。
    文联那种单位,除了喝茶看报也实在没什么事情。
    姜宁和老头聊了聊。
    老头说了一个小道消息:“昨天县里开了班子会,不知道讨论的什么事,据说老板发了大火,拍着桌子把班子成员训的狗血淋头,估计又出什么事了。”
    姜宁就给他说了说江玉玲的事情。
    老杨那个愕然:“还有这种事情?”
    姜宁问他:“你没听过?”
    老杨摇头:“没听说过,这真是……怪不得老板发火。”
    姜宁点了点头:“我月底去美国,家里你多操心。”
    老头痛快地道:“放心去吧!”
    姜宁嗯了一声,又觉的不对。
    这话怎么听着不对味呐!
    太容易让人产生歧义了。
    办公室坐了阵,回到农场已经五点半。
    冯雪正在做饭,冯雨帮忙打下手。
    冯雨看他的眼神有点怪。
    姜宁就问:“这是什么眼神?”
    冯雨若无其实:“我看你身上湿了没。”
    姜宁道:“太阳都出来了,我又没往河里跳,身上怎么会湿。”
    冯雨就道:“那没事了。”
    “不对!”
    姜宁却来了劲:“你刚才看我的眼神不对劲,肯定有事。”
    冯雨还不承认:“你想多了。“
    姜宁却很肯定:“不是我想多了,你肯定有什么瞒着我,说,到底什么事?”
    冯雪憋不住了,先露出笑容。
    但她背对姜宁,姜宁没看到。
    冯雨憋不住了,问:“你多大了,怎么还爬树掏鸟窝啊?”
    姜宁一脸不出我所料的样子,问:“你咋知道的,许文静给你说的?”
    冯雨立刻否认:“不是。”
    姜宁一副别骗我的表情:“你说谎,你又不在农场群里,除了许文静那丫头,还有谁会给你说这种事,难道大姨和小姨会给你说?”
    冯雨无奈的道:“你都知道还问,你不要说文静,我答应了她,不告诉你的。”
    姜宁那个无语:“这是什么脑子,咱俩什么关系……”
    冯雨打了下他:“不要说的这么难听。”
    过了两天,一条更加劲爆的消息传开。
    北沟煤矿出大事了。
    北安干旱少雨,别说老百姓没有防洪意识,就连北沟煤矿这种大企业都没这意识,谁能想到北安会下这么大雨,就像羊场人想不到羊城也会下雪一样。
    没有这个意识。
    也就没有什么防洪措施。
    一道山洪冲下来后,直接冲进了矿区。
    地面的人有足够的时间转移,可是矿井下面的工人却来不及摔出来,几个下的不深的井里的工人还饶幸逃出了生天,但一道最深的斜井里的三个矿工却没能及时摔出来。
    被山洪灌在了井里。
    生死不知。
    煤矿还想捂住,但怎么可能捂住。
    消息在工人家属之间传开后,很快就传到县里。
    于是,公检法一起上门。
    还有应急救援队伍,可到了矿场一看。
    应付救援队伍也抓瞎了。
    井里灌满泥浆,人根本就下不去。
    下午姜妈做了野蘑菇揪片子,叫全家吃饭。
    冯雪也难得给面子,一起过去了。
    不是在六号楼,而是在十六号楼。
    姜爸买下了十六号楼的一套房子,嫌装修不好。
    找人扒掉重新装了一下。
    房子早装好了,晾了一个多月了。
    最近才搬进去,今天算是开个灶。
    家里什么都是新的,从电器到家具一溜崭新货。
    两个儿媳妇一人给了十万安家费,让买家具和电器。
    房子不大,二居室。
    老两口也不需要太大的房子,二居室足矣。
    又没分家,家庭也和谐。
    想住儿子家就住儿子家,哪天不想住儿子家了回自己小家住几天,总而言之,只要解决了缺钱的问题,生活中的不愉快和不开心就会少一大半。
    冯雪擅长做菜,做面也就是正常水准。
    姜妈做菜不如冯雪,但做面却有一手。
    毕竟十几年的功夫,不是白费的。
    野蘑菇揪片子汤饭做的尤其下口。
    因为家里人多,虽然房子小。
    但姜爸还是买了一张大餐桌,全家聚餐都能坐的下。
    跟姜宁301的餐桌一样。
    人少的时候折起来,就是六人桌。
    人多了拉成个圆桌,十个人挤一下也能坐得下。
    姜妈弄了六个凉菜,准备的还挺丰盛。
    饭端上桌,大小八口人围着餐桌吃饭。
    姜妈还说起了北沟煤矿的事,唏嘘了半天。
    其中有一个没逃出来的和一个老亲是亲戚。
    张玉兰说:“你王家舅舅还问了我好几次,让我问下你,给安排到农场去上班呢,说煤矿不安全,没准哪天出事就没了,没想到还真给说中了。”
    姜宁吐了下槽:“这不乌鸦嘴嘛!”
    冯雨心里赞同,但不好表露。
    姜华则没顾及,附和了一声:“有些话就不能乱说。”
    姜有信说:“你咋没给问问?”
    张玉兰没好气:“我家的亲戚都管不过来,哪有空管亲戚的亲戚,就你是好老人,不管什么歪瓜裂枣都往农场给塞,看看你那些亲戚,有一个好的吗?”
    姜有信就低头扒饭,再不说话了。
    说起这个,他还真是没什么底气。
    两边都有亲戚,张家的亲戚虽然也有混账玩意,比如小姨奶奶家的那位表舅,但也只是个别,而且已经人被赶走了,剩下的就算没长脸的,但至少没丢脸的。
    姜家的亲戚就不一样了。
    或者不能说是姜家亲戚,应该是姜爸亲戚,姜爸一个人还代表不了姜家,也就是亲宁奶奶娘家的亲戚,姜爸舅舅家和姨妈家的表兄弟,都被姜爸了塞到农场。
    有嫌工资低的跑了。
    有不好好干活,偷奸耍滑的。
    还有整天牢骚不断,怨气满满的。
    总之肯踏踏实实干活的不多。
    也不怪姜妈瞧不上。
    相比姜爸心慈手软,姜妈虽是个女人,却很能公私分明,亲戚不是不帮,但怎么帮就有的说道了,给安排到农场挣工资可以,但不能贪得无厌。
    家业是自己儿子的。
    当妈的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
    别说远亲。
    就是亲姐姐亲妹妹,姜宁的大姨小姨,姜妈都三天两头提醒,上班就要好好上班,不要给儿子搞事情,所以才有了老佛爷这外号,好像还是姜宁小姨给起的。
    有一次聚餐时,小姨张玉芳开玩笑说二姐很像慈禧太后。
    于是就有了老佛爷这个外号。
    然后就传到了农场。
    农场职工提起姜妈,都亲切的称呼老佛爷。
    而且是在群里公然称呼。
    连许文静都习惯了这个称呼。
    更别说其他人。
    别人的事情就是提一嘴,也没人太过关注。
    姜宁比较关注的是:“爸你存了多少钱了?”
    姜有信忽然不说了:“也没多少?”
    姜宁追问:“没多少是多少?”
    姜有信道:“你问这个干嘛?”
    姜宁就道:“我就好奇问问,我又不图你的养老钱,你干嘛不说?”
    姜有信咧咧嘴:“你就不要问了。”
    姜宁还不死心,问姜妈:“妈知道不?”
    张玉兰说:“我不知道。”
    姜宁瞧瞧他爸,再瞧瞧他妈,忽然就感慨:“我忽然觉得,人就不能钱太多,不然连亲情都没了,连儿子都要防着,难道我没给你们养老钱吗?”
    张玉兰道:“不要胡说,我防你干嘛!”
    姜宁就道:“那你给我说说我爸存了多少钱了。”
    张玉兰瞪了他一眼,不想理他了。
    姜华只管吃饭,当是没听到。
    陈慧茹则竖着耳朵,可惜没听到答案。
    冯雨则忍着笑,桌子下面扯了姜宁好几次。
    张玉兰当年本来想二胎生个女儿,结果生下了姜宁这个不省心的,负重前行的时候没有资格伤春悲秋,现在生活过好了,就时常羡慕别人家有女儿。
    时不时回娘家看望,比儿子贴心多了。
    儿媳毕竟还是儿媳,情感不一样。
    但看冯雪,就觉得特像她想象中的女儿的样子。
    这不是一天两天了。
    自从见过冯雪之后,这种想法就有了。
    所以张玉兰对冯雪不比对两个儿媳差,饭桌上给冯雪让菜的次数,比给两个儿媳妇让菜的次数加起来都多,冯雪可能也能感觉到姜妈对她的好。
    所以这次很给面子,吃饭也来了。
    她也在慢慢尝试着融入新的家庭。
    家里其实没有人把她当外人。
    只有她自己老觉的自己是个外人。
    不过显然,冯雪最近也在慢慢尝试着改变。
    这是个好现象。
    吃过晚饭,冯雪要帮着姜妈收拾。
    姜妈再没客气,就让她帮忙。
    一家人是不需要客气的。
    客气客气,只有对客人才会客气。
    一家人就该有一家人的样子,比如姜妈经常会唠叨自家的男人太懒,不管大的小的从来不进厨房,姜宁回来后有所改观,所以被唠叨的对象就只剩下和姜爸和姜华。
    这才是一家人。
    客客气气的不叫一家人。
    那是一种心理上的拒绝。
    张玉兰最近忽然就悟了,想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冯雪帮忙收拾,她就没客气。
    收拾完歇了会,下楼去走步。
    两个孕妇,每天饭后都要走。
    农场待的久了,其实挺无聊。
    偶尔回小区感受下热闹,其实挺不错。
    饭后小区人多,能下来的都下来活动。
    多数是带防子的爷爷和奶奶。
    张玉兰现在是小区头面人物,不少人都知道他儿子是仙灵农场老板,所以恭维的说好听话的就比较多,再介绍一下儿子,收获的羡慕就更多了。
    比两个儿媳妇还受欢迎。
    转到天擦黑时,姜宁三人才回了农场。
    第二天去了一趟办公楼。
    屁股还没坐热,孔芳菲就进来了。
    拿着几份文件,还有一大堆票据。
    天气又开始热起来。
    这女人似乎很懂的怎么展现魅力,之前还穿的裤子,现在裤子都不穿了,穿了一件职业套裙,上身吊带小西装,性感又妩媚,两条大长腿太辣眼睛。
    只是姜宁却顾不上欣赏。
    看到孔芳菲脸色不太好,就问了一句:“臭着个脸咋了?”
    孔芳菲说:“厂家的鉴定结果出来了。”
    姜宁就问:“什么情况?”
    孔芳菲道:“厂家说是农场电有问题,引发的电池起火。”
    姜宁还以为听错了:“农场电有问题?”
    孔芳菲点着头:“是啊,那些王八蛋找借口推卸责任都不会找,我专门问了,他们说农场充电没问题,我还买了他们充电器,现在起火了就赖农场的电有问题,刚刚把那个客服臭骂了一顿,我正准备问问保险公司给不给赔呢!”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8070/484230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