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过年 拜年 学针灸
推荐阅读: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i人医生,e人患者、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来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网恋对象是竹马死对头、在古代做个小县官、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249章 过年 拜年 学针灸
2月10日,腊月二十八。
红星农场的10头肥猪全部被拉走。
晚上傻柱回来说,食堂只杀了四头。
对于轧钢厂这样的万人大厂,一个工人分不到一两肉。
那还怎么分?
后勤处让食堂和些面粉、萝卜,做肉圆子,凭票供应,每人两个。
……
2月11日,腊月二十九。
纺织厂杀猪。
陆向阳上任第一年,为了收买人心,也是拼了,一口气杀了15头肥猪。
最后,纺织农场达到出栏标准的肥猪,只留下四头,节后供应研究所。
纺织厂每个工人能分到三两猪肉,科级以上干部半斤。
下班的时候,工人们一个个排队领猪肉,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农场另外还得了两只猪头和猪血,小肠的奖励。
厨师丁国旺带着几个工人一起灌制血肠。
老规矩,几个管理人员各自分了一些,其它的都留在食堂。
中午给全体农场职工集体改善一次伙食,再余下的就作为春节期间值班人员的福利。
工人过年的福利发放结束,节前的工作也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不值班的工人各自回家准备过年。
……
2月12日,大年三十。
早上。
贾卫东早早的起床,跑步回来让三大爷帮忙写了几副对联,吃好早饭后,开着小货车直奔榆树馆小院。
魏家胡同不需要去了,那边的小院租着实在没什么用处,到期后已经退了。
一路上,不时有小孩子在放鞭炮,在街道上乱窜,贾卫东也不敢开太快。
到了榆树馆小院,停好车,贾卫东拎着两个袋子,拿了对联就去了俞家小院。
袋子里装的是点心和鞭炮,过年的食材早就给他们家准备齐了。
对联有自己小院用的,也帮俞家带了一份。
“秀儿,把面糊端出来,给我贴对联”
一进俞家的院子,贾卫东就喊秀儿出来帮忙。
这时候贴对联可没有胶水,都是用面粉和水放在锅里蒸一下,做成面糊。
“卫东哥哥,来啦!”
秀儿穿着大红色的新袄,扎着两个麻辫,听到贾卫东叫她,脆生生的答应着走出了屋子。
俞家在贾卫东的资助下,日子悄然发生着变化。
家里有了自行车、缝纫机。
虽然都是委托商店买的二手货,有了缝纫机,平时缝缝补补,过年给孩子们做件新衣服也方便了许多。
俞家今天一家人都早早的起来了。
俞树生和俞树林两个,看到鞭炮后,眼神一亮。
这么多鞭炮,除了三十、初一、初五放的,多下来的拆开后,够他俩玩到开学。
贾卫东嘱咐道:“你们两个放鞭炮小心着点,别乱扔啊,要是发现你俩闯祸了,以后就没有了”
8岁的俞树林乖乖的答道:“知道了,姐夫!”
秀儿大羞,扬手威胁着骂道:“小林子,别乱喊,再乱喊小心我揍你!”
师月如在一边笑而不语。
俞家老太太看到桌子上摆着的点心,还有一堆鞭炮,也看到了贾卫东手上拿着的对联。
春节给家里准备过年的鞭炮和对联,应该是家里顶门立户的男人做的,可是贾卫东却做了。
老太太看贾卫东的目光越来越柔和。
“东子,吃早饭没?进屋坐会儿”老太太笑眯眯的招呼贾卫东。
贾卫东站在凳子上,一边贴,一边笑着说:“不了,奶奶,我贴好了还有其它事儿”
贴好了俞家,接着贴自己的小院。
贴好后,贾卫东也没有耽搁,开着小货车直接回家。
院儿里的人还等着他采购的食材做年夜饭呢。
车子停到胡同口,贾卫东搬了一个竹筐回院子,喊了阎解成和阎解放他们几个帮忙,把食材搬到了傻柱家门口,做了交接。
今年的年夜饭和以前还是一个标准,虽然去年京城地区遭受了洪水,但对于四合院里的人来说,真的影响不大。
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要往城里钻,捧上铁饭碗呢。
顾小琴抱着儿子,笑着和贾卫东打招呼:“东子,辛苦了”
贾卫东也笑着回应:“嫂子,为院子里办点事,没啥辛苦不辛苦的,一年也就这么一次,我哥不也要出力炒菜吗?”
顾小琴看了一眼在处理食材的傻柱:“他呀,也就这点本事了”
“嫂子,可不能这么说,我哥有这一手厨艺,到哪天也饿不着”
“唉!东子,这院子里呀,也就伱把他当根葱,整天哥啊哥的挂在嘴上,其他人还不是一开口就是傻柱!傻柱!”
“嫂子,那是我哥人好,不爱跟他们计较”
傻柱在一边听到这话,笑的嘴咧到了耳根:“还是东子懂我,爷们,晚上咱俩好好喝一杯”
“得嘞!哥,你忙着,我回屋了”
老规矩,贾卫东只负责采购,其他的一概不管,就等着吃。
晚上,全院子里的人欢聚在中院。
傻柱把聋老太太都背了出来,还细心的在聋老太太旁边放了个炉子。
院子里在轧钢厂上班的居多。
以前,贾卫东在纺织农场做场长,院子里的人还没太多的想法,毕竟没有利益牵扯。
现在贾卫东又成了轧钢厂农场的场长,手下管着好几百人,这下上赶着拍马屁的人就多了。
最先开始的就是许大茂:“贾场长,我敬你一杯.”
最后,二大爷都坐不住了:“贾场长咱俩喝一杯.”
“.”
轿子人人抬,既然人家给面子,那就喝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最先趴下的就是许大茂,然后是二大爷
直到快要结束的时候,贾卫东依然一副来者不拒的样子。
傻柱因为要炒菜,上桌晚,此刻还没醉,端着酒杯:“爷们,咱们继续喝”
“哥!喝了这杯不喝了啊,你还要背老太太回去呢,我可不想既要背你回屋,还要替你背老太太”
顾小琴还在一边看着呢,自己的大舅哥,哪能真的灌醉。
顾小琴也说道:“柱子,听卫东的,你两下次再喝”
傻柱又不是真傻,哪能不知道贾卫东这是在照顾他:“得嘞!那就下次再喝”
没喝酒的帮忙收拾,醉倒的各家扶着回去。
傻柱背着聋老太太送回后院。
“棒梗,走,叔带你放鞭炮去”
贾卫东没事人一样回家,带着棒梗到院子大门外放鞭炮。
棒梗开心的问道:“哎!小叔,咱放多少?”
贾卫东“你能拿多少就放多少”
小当也拿着一串鞭炮跟在在后面跑:“小叔,哥!等等我,我也要去”
“啪啪啪啪.”
一阵阵鞭炮声响起,空气中也四处弥漫着火药的味道。
一家人也没有要守岁的意思,当家的给一家人发了守岁红包后,各自回房间休息。
大年夜一起睡,几年下来成了习惯。
少了娄晓娥,却多了两个孩子,好在榻榻米就像一个大炕,四个大人,两个孩子睡在上面,倒是一点也不挤。
翌日,正月初一。
贾卫东算是正式跨进了19岁的青年行列。
跑步回来后,贾卫东带着棒梗到院门外放了鞭炮。
回来后带着一家子小辈给贾张氏拜年。
贾张氏乐呵呵的一个一个的给着红包。
今年开始,贾卫东没给贾张氏磕头,虽然他还没有结婚,但他毕竟已经是做了爸爸的人。
秦淮茹现在不缺钱,棒梗和小当的红包她也没有收起来,都让他们自己存着。
但是,贾卫东也告诫他们俩,不准乱,更不准在外面和小伙伴瞎显摆,要是发现他们乱或者瞎显摆,以后红包一侓上交。
两个孩子倒也听话,把自己的钱藏得严实实的,反正家里不缺吃的,想要什么贾卫东也给买。
棒梗和小当现在不说多,存了几十块钱零钱是有的。
吃好早饭就是院子里的团拜大会,聋老太太依然是由傻柱背着出场,接受院子里众小辈的拜年。
贾卫东自从来到四合院,就很少去后院,所以和聋老太太的交集也很少。
今年不同了。
轮到贾卫东给她拜年的时候,聋老太太还拉着贾卫东的手,直夸:“东子,好孩子!”
想必她也听说了那晚全院大会上的情况,傻柱能给她养老,也算是贾卫东一手促成的。
一大帮人继续在院子里嗑瓜子聊天,贾卫东没有凑热闹,独自离开了院子。
他要去给陆向阳拜年。
陆向阳算是贾卫东的贵人,每年,贾卫东都是排在第一个上门拜年。
车子停到门楼胡同,贾卫东提着个网兜就进了陆向阳家,拱手给陆向阳夫妻拜年。
“陆叔!婶子!新年快乐!”
陆向阳调侃道:“哟!我说你小子,以前不让你磕你非要磕,今儿咋不给你叔和婶子磕头了,我这红包都准备好了”
贾卫东讪讪的说:“陆叔,我这现在不也当爹了吗,哪能再要叔和婶子的红包啊”
‘收养’了两个孩子的事儿,贾卫东也没有藏着掖着,陆向阳是知道这件事的。
陆夫人问道:“卫东啊,两个孩子挺好的吧?”
“婶子,挺好的,要不是外面太冷,我就抱过来给您看看了”
“卫东啊,孩子小,这么冷的天,能不出门还是别带出来了”
“.”
“.”
闲聊了几句,贾卫东告辞。
从陆向阳家出来后,贾卫东开车直奔红山口东大街。
半个小时后,小货车停到了丁家小院门口。
一听到小货车的声音,和丁如山在讨论着医学方面知识的丁秋楠就打开门迎接。
“卫东弟弟。来啦!”
“秋楠姐,新年快乐!”
“卫东弟弟,新年快乐!嘻嘻!”
拎着一个网兜进了屋子,贾卫东又恭恭敬敬的的给丁如山和丁母拜年:
“爸、妈!新年快乐,生态健康、万事如意!”
丁母眉开眼笑的招呼着:“卫东,新年快乐!你这孩子又带这么多东西,乱钱!快坐、快坐!”
丁母和丁秋楠进厨房准备午饭,贾卫东和丁如山坐在客厅闲聊。
“爸,您在机修厂医务室工作还好吧!”
“卫东啊,挺好的,刘厂长对我也很照顾”
“那就好!对了,爸,我听刘厂长说,厂里的工人都夸您,特别是针灸术,非常高明”
“咳咳!那也就是他们抬举,其实吧,这针灸术你爸我也只是学了个皮毛”
“爸!您在我面前不用这么谦虚吧?”
“卫东啊,爸还真不是在你面前谦虚,咱们丁家是有祖传的医术不错,但是在针灸上面我并没有得到多么高明的传承,你爸也是在边看书,边学习、边实践”
“看书?爸,是什么高明的医书,我能看看吗?”
“卫东啊,你等一下”
丁如山说着,起身走进了书房,从书架上拿出了两本厚厚的、发黄的古籍,递给了贾卫东。
贾卫东接过一看:《黄帝八十一难经》《黄帝针经》
丁如山指着《黄帝八十一难经》说道:“卫东啊,这本书是上古神医--扁鹊所著,里面的内容博大精深,医学发展到至今,也没有超越它的”
接着又一指《黄帝针经》说:“这本书,具体著书人不详,有说是战国时期的,里面的针灸术,博采众家之长,包罗万象”
贾卫东问道:“这么厉害?爸!您学到了几成?”
丁如山尴尬的说:“你爸我真的只能算是学了点皮毛,特别是针灸术,不是你能找准穴位,把针扎进去就是学会了,这里面很玄妙的”
贾卫东一叹:“唉!原来这么复杂呀,我还想学来着”
丁如山一听,来了精神:“卫东,你对针灸感兴趣?想学爸教你啊,来来,咱们先从最基础的来,先认穴位和经脉”
丁如山不容分说,拉着贾卫东就开始现场讲解。
这老头子是医学博士,曾经带过学生的,这会儿怕是又犯了当老师的瘾,滔滔不绝的给贾卫东灌输基础的针灸知识。
闲来无事,贾卫东也仔细的听着。
贾卫东记忆力超强,丁如山只要说上一遍,他就能一字不漏的记在脑海里。
“爸、卫东,吃饭了”
直到丁秋楠端着饭菜上桌,丁如山才停下了他的教学。
“卫东啊,吃好了饭,咱爷俩再继续”
丁秋楠捂嘴轻笑:“嘻嘻!爸,带徒弟哪有您这样的,卫东没接触过中医,你一下子讲这么多,不是对牛弹琴吗?卫东能记住吗?”
贾卫东笑道:“没事,秋楠姐,咱爸说的我都记住了”
丁秋楠给了贾卫东一个大大的白眼一撇嘴:
“德性!你不吹牛能咋的.”
——
(本章完)
2月10日,腊月二十八。
红星农场的10头肥猪全部被拉走。
晚上傻柱回来说,食堂只杀了四头。
对于轧钢厂这样的万人大厂,一个工人分不到一两肉。
那还怎么分?
后勤处让食堂和些面粉、萝卜,做肉圆子,凭票供应,每人两个。
……
2月11日,腊月二十九。
纺织厂杀猪。
陆向阳上任第一年,为了收买人心,也是拼了,一口气杀了15头肥猪。
最后,纺织农场达到出栏标准的肥猪,只留下四头,节后供应研究所。
纺织厂每个工人能分到三两猪肉,科级以上干部半斤。
下班的时候,工人们一个个排队领猪肉,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农场另外还得了两只猪头和猪血,小肠的奖励。
厨师丁国旺带着几个工人一起灌制血肠。
老规矩,几个管理人员各自分了一些,其它的都留在食堂。
中午给全体农场职工集体改善一次伙食,再余下的就作为春节期间值班人员的福利。
工人过年的福利发放结束,节前的工作也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不值班的工人各自回家准备过年。
……
2月12日,大年三十。
早上。
贾卫东早早的起床,跑步回来让三大爷帮忙写了几副对联,吃好早饭后,开着小货车直奔榆树馆小院。
魏家胡同不需要去了,那边的小院租着实在没什么用处,到期后已经退了。
一路上,不时有小孩子在放鞭炮,在街道上乱窜,贾卫东也不敢开太快。
到了榆树馆小院,停好车,贾卫东拎着两个袋子,拿了对联就去了俞家小院。
袋子里装的是点心和鞭炮,过年的食材早就给他们家准备齐了。
对联有自己小院用的,也帮俞家带了一份。
“秀儿,把面糊端出来,给我贴对联”
一进俞家的院子,贾卫东就喊秀儿出来帮忙。
这时候贴对联可没有胶水,都是用面粉和水放在锅里蒸一下,做成面糊。
“卫东哥哥,来啦!”
秀儿穿着大红色的新袄,扎着两个麻辫,听到贾卫东叫她,脆生生的答应着走出了屋子。
俞家在贾卫东的资助下,日子悄然发生着变化。
家里有了自行车、缝纫机。
虽然都是委托商店买的二手货,有了缝纫机,平时缝缝补补,过年给孩子们做件新衣服也方便了许多。
俞家今天一家人都早早的起来了。
俞树生和俞树林两个,看到鞭炮后,眼神一亮。
这么多鞭炮,除了三十、初一、初五放的,多下来的拆开后,够他俩玩到开学。
贾卫东嘱咐道:“你们两个放鞭炮小心着点,别乱扔啊,要是发现你俩闯祸了,以后就没有了”
8岁的俞树林乖乖的答道:“知道了,姐夫!”
秀儿大羞,扬手威胁着骂道:“小林子,别乱喊,再乱喊小心我揍你!”
师月如在一边笑而不语。
俞家老太太看到桌子上摆着的点心,还有一堆鞭炮,也看到了贾卫东手上拿着的对联。
春节给家里准备过年的鞭炮和对联,应该是家里顶门立户的男人做的,可是贾卫东却做了。
老太太看贾卫东的目光越来越柔和。
“东子,吃早饭没?进屋坐会儿”老太太笑眯眯的招呼贾卫东。
贾卫东站在凳子上,一边贴,一边笑着说:“不了,奶奶,我贴好了还有其它事儿”
贴好了俞家,接着贴自己的小院。
贴好后,贾卫东也没有耽搁,开着小货车直接回家。
院儿里的人还等着他采购的食材做年夜饭呢。
车子停到胡同口,贾卫东搬了一个竹筐回院子,喊了阎解成和阎解放他们几个帮忙,把食材搬到了傻柱家门口,做了交接。
今年的年夜饭和以前还是一个标准,虽然去年京城地区遭受了洪水,但对于四合院里的人来说,真的影响不大。
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要往城里钻,捧上铁饭碗呢。
顾小琴抱着儿子,笑着和贾卫东打招呼:“东子,辛苦了”
贾卫东也笑着回应:“嫂子,为院子里办点事,没啥辛苦不辛苦的,一年也就这么一次,我哥不也要出力炒菜吗?”
顾小琴看了一眼在处理食材的傻柱:“他呀,也就这点本事了”
“嫂子,可不能这么说,我哥有这一手厨艺,到哪天也饿不着”
“唉!东子,这院子里呀,也就伱把他当根葱,整天哥啊哥的挂在嘴上,其他人还不是一开口就是傻柱!傻柱!”
“嫂子,那是我哥人好,不爱跟他们计较”
傻柱在一边听到这话,笑的嘴咧到了耳根:“还是东子懂我,爷们,晚上咱俩好好喝一杯”
“得嘞!哥,你忙着,我回屋了”
老规矩,贾卫东只负责采购,其他的一概不管,就等着吃。
晚上,全院子里的人欢聚在中院。
傻柱把聋老太太都背了出来,还细心的在聋老太太旁边放了个炉子。
院子里在轧钢厂上班的居多。
以前,贾卫东在纺织农场做场长,院子里的人还没太多的想法,毕竟没有利益牵扯。
现在贾卫东又成了轧钢厂农场的场长,手下管着好几百人,这下上赶着拍马屁的人就多了。
最先开始的就是许大茂:“贾场长,我敬你一杯.”
最后,二大爷都坐不住了:“贾场长咱俩喝一杯.”
“.”
轿子人人抬,既然人家给面子,那就喝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最先趴下的就是许大茂,然后是二大爷
直到快要结束的时候,贾卫东依然一副来者不拒的样子。
傻柱因为要炒菜,上桌晚,此刻还没醉,端着酒杯:“爷们,咱们继续喝”
“哥!喝了这杯不喝了啊,你还要背老太太回去呢,我可不想既要背你回屋,还要替你背老太太”
顾小琴还在一边看着呢,自己的大舅哥,哪能真的灌醉。
顾小琴也说道:“柱子,听卫东的,你两下次再喝”
傻柱又不是真傻,哪能不知道贾卫东这是在照顾他:“得嘞!那就下次再喝”
没喝酒的帮忙收拾,醉倒的各家扶着回去。
傻柱背着聋老太太送回后院。
“棒梗,走,叔带你放鞭炮去”
贾卫东没事人一样回家,带着棒梗到院子大门外放鞭炮。
棒梗开心的问道:“哎!小叔,咱放多少?”
贾卫东“你能拿多少就放多少”
小当也拿着一串鞭炮跟在在后面跑:“小叔,哥!等等我,我也要去”
“啪啪啪啪.”
一阵阵鞭炮声响起,空气中也四处弥漫着火药的味道。
一家人也没有要守岁的意思,当家的给一家人发了守岁红包后,各自回房间休息。
大年夜一起睡,几年下来成了习惯。
少了娄晓娥,却多了两个孩子,好在榻榻米就像一个大炕,四个大人,两个孩子睡在上面,倒是一点也不挤。
翌日,正月初一。
贾卫东算是正式跨进了19岁的青年行列。
跑步回来后,贾卫东带着棒梗到院门外放了鞭炮。
回来后带着一家子小辈给贾张氏拜年。
贾张氏乐呵呵的一个一个的给着红包。
今年开始,贾卫东没给贾张氏磕头,虽然他还没有结婚,但他毕竟已经是做了爸爸的人。
秦淮茹现在不缺钱,棒梗和小当的红包她也没有收起来,都让他们自己存着。
但是,贾卫东也告诫他们俩,不准乱,更不准在外面和小伙伴瞎显摆,要是发现他们乱或者瞎显摆,以后红包一侓上交。
两个孩子倒也听话,把自己的钱藏得严实实的,反正家里不缺吃的,想要什么贾卫东也给买。
棒梗和小当现在不说多,存了几十块钱零钱是有的。
吃好早饭就是院子里的团拜大会,聋老太太依然是由傻柱背着出场,接受院子里众小辈的拜年。
贾卫东自从来到四合院,就很少去后院,所以和聋老太太的交集也很少。
今年不同了。
轮到贾卫东给她拜年的时候,聋老太太还拉着贾卫东的手,直夸:“东子,好孩子!”
想必她也听说了那晚全院大会上的情况,傻柱能给她养老,也算是贾卫东一手促成的。
一大帮人继续在院子里嗑瓜子聊天,贾卫东没有凑热闹,独自离开了院子。
他要去给陆向阳拜年。
陆向阳算是贾卫东的贵人,每年,贾卫东都是排在第一个上门拜年。
车子停到门楼胡同,贾卫东提着个网兜就进了陆向阳家,拱手给陆向阳夫妻拜年。
“陆叔!婶子!新年快乐!”
陆向阳调侃道:“哟!我说你小子,以前不让你磕你非要磕,今儿咋不给你叔和婶子磕头了,我这红包都准备好了”
贾卫东讪讪的说:“陆叔,我这现在不也当爹了吗,哪能再要叔和婶子的红包啊”
‘收养’了两个孩子的事儿,贾卫东也没有藏着掖着,陆向阳是知道这件事的。
陆夫人问道:“卫东啊,两个孩子挺好的吧?”
“婶子,挺好的,要不是外面太冷,我就抱过来给您看看了”
“卫东啊,孩子小,这么冷的天,能不出门还是别带出来了”
“.”
“.”
闲聊了几句,贾卫东告辞。
从陆向阳家出来后,贾卫东开车直奔红山口东大街。
半个小时后,小货车停到了丁家小院门口。
一听到小货车的声音,和丁如山在讨论着医学方面知识的丁秋楠就打开门迎接。
“卫东弟弟。来啦!”
“秋楠姐,新年快乐!”
“卫东弟弟,新年快乐!嘻嘻!”
拎着一个网兜进了屋子,贾卫东又恭恭敬敬的的给丁如山和丁母拜年:
“爸、妈!新年快乐,生态健康、万事如意!”
丁母眉开眼笑的招呼着:“卫东,新年快乐!你这孩子又带这么多东西,乱钱!快坐、快坐!”
丁母和丁秋楠进厨房准备午饭,贾卫东和丁如山坐在客厅闲聊。
“爸,您在机修厂医务室工作还好吧!”
“卫东啊,挺好的,刘厂长对我也很照顾”
“那就好!对了,爸,我听刘厂长说,厂里的工人都夸您,特别是针灸术,非常高明”
“咳咳!那也就是他们抬举,其实吧,这针灸术你爸我也只是学了个皮毛”
“爸!您在我面前不用这么谦虚吧?”
“卫东啊,爸还真不是在你面前谦虚,咱们丁家是有祖传的医术不错,但是在针灸上面我并没有得到多么高明的传承,你爸也是在边看书,边学习、边实践”
“看书?爸,是什么高明的医书,我能看看吗?”
“卫东啊,你等一下”
丁如山说着,起身走进了书房,从书架上拿出了两本厚厚的、发黄的古籍,递给了贾卫东。
贾卫东接过一看:《黄帝八十一难经》《黄帝针经》
丁如山指着《黄帝八十一难经》说道:“卫东啊,这本书是上古神医--扁鹊所著,里面的内容博大精深,医学发展到至今,也没有超越它的”
接着又一指《黄帝针经》说:“这本书,具体著书人不详,有说是战国时期的,里面的针灸术,博采众家之长,包罗万象”
贾卫东问道:“这么厉害?爸!您学到了几成?”
丁如山尴尬的说:“你爸我真的只能算是学了点皮毛,特别是针灸术,不是你能找准穴位,把针扎进去就是学会了,这里面很玄妙的”
贾卫东一叹:“唉!原来这么复杂呀,我还想学来着”
丁如山一听,来了精神:“卫东,你对针灸感兴趣?想学爸教你啊,来来,咱们先从最基础的来,先认穴位和经脉”
丁如山不容分说,拉着贾卫东就开始现场讲解。
这老头子是医学博士,曾经带过学生的,这会儿怕是又犯了当老师的瘾,滔滔不绝的给贾卫东灌输基础的针灸知识。
闲来无事,贾卫东也仔细的听着。
贾卫东记忆力超强,丁如山只要说上一遍,他就能一字不漏的记在脑海里。
“爸、卫东,吃饭了”
直到丁秋楠端着饭菜上桌,丁如山才停下了他的教学。
“卫东啊,吃好了饭,咱爷俩再继续”
丁秋楠捂嘴轻笑:“嘻嘻!爸,带徒弟哪有您这样的,卫东没接触过中医,你一下子讲这么多,不是对牛弹琴吗?卫东能记住吗?”
贾卫东笑道:“没事,秋楠姐,咱爸说的我都记住了”
丁秋楠给了贾卫东一个大大的白眼一撇嘴:
“德性!你不吹牛能咋的.”
——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8498/485551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