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万无一失
推荐阅读:人在聊天群献祭成神,但光明女神、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燃烬之龙、开局夺取BOSS模板、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斗罗:悟性逆天的我想当咸鱼、说好上单教学,你世界赛打素材?、房间求生:我提前知道门后提示、
第617章 万无一失
瑞秋-麦克亚当斯正在告诫自己,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自乱阵脚;然而,竭尽全力紧握拳头也还是难以控制,小腹里的蝴蝶正在齐齐振翅,沐浴在深秋的阳光下居然也有些头晕目眩。
激动。亢奋。雀跃。
其实,瑞秋已经几乎准备放弃,不要看“蝴蝶效应”投资成本传闻只有一千万美元,得益于安森的加持,早就成为好莱坞茶余饭后的谈资,演员一波接着一波登场,希望能够沾光进入聚光灯底下。
出色演员,数不胜数。
当经纪人来电告诉她拿到角色的那一刻,她差点就要从沙发上翻下来,反复确认数遍还是不敢相信。
“蝴蝶效应”,这将是瑞秋首次担任女主角的作品。
女主角,一直只是在梦境里出现的想象和幻觉,现在却即将成为现实,一点真实感都没有。
不止一次地,瑞秋产生自我怀疑:
剧组为什么选择自己?她真的适合角色吗?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她,不会成为剧组的灾难吗?如果电影失败的话,怎么办?如果电影开拍之后,自己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表演,成为剧组的累赘怎么办?
那段时间,瑞秋一直在反复做同一个梦:
当她抵达”蝴蝶效应”剧组前来报道的时候,导演满脸困惑地询问,“你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尽管她试图解释自己接到通知担任女主角,却怎么都张不开嘴,愣愣地看着导演连连挥手如同赶苍蝇一般,“离开,快点离开,这部电影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她,百口莫辩。
就在一片哄笑之中被赶出剧组。
然后,她满身大汗地半夜惊醒,坐在黑暗里惶恐不安,却不敢致电经纪人,要求他再向剧组确认一次。
这样的噩梦,一次又一次折磨着她,双脚似乎悄悄离开地面,悬浮在半空,拼命挣扎也还是无法摆脱。
直到现在,双脚站在温哥华的城市土地上,注视着近在咫尺的安森,真实感才顺着脚底缓缓传递而来。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瑞秋暗暗为自己加油鼓劲——
她已经把剧本反反复复阅读了五十多遍,以至于剧本都有了毛边;并且顺着不同时间线梳理因果关系,抽丝剥茧地把整个故事还原,试图构建世界观,确认每个角色在不同时空里的位置。
阅读。研究。揣摩。
这就是她唯一能做的,如同救命稻草一般,每次噩梦惊醒之后,她就拿起剧本,再重新翻阅起来。
人人都说,安森只是一个瓶,“蜘蛛侠”和”公主日记”的成功都只是因为他的外型;但瑞秋和安森表演过对手戏,哪怕只是试镜也已经足够,足以让瑞秋知道那些传闻多么离谱多么片面。
瑞秋希望自己能够牢牢把握机会。
尽管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演出机会,但瑞秋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筹备过程。
那些怀疑、那些担忧、那些恐惧并没有消失,它们依旧客观存在,不过,瑞秋不准备让它们占据上风。
然后。
瑞秋看到了亚伦,也看到了安森,一個冲动,她就朝着安森做了一个敬礼动作——
见鬼。
瑞秋完全无法理解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才刚刚做完动作就已经后悔了。却没有想到,安森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眉尾的位置,轻轻一点,潇洒而随性的姿态,在那一汪波光粼粼的湛蓝之中轻轻荡漾,宛若一枚石子投入瑞秋的心湖。
涟漪,徐徐晕开。
瑞秋噗嗤一下笑颜绽放,甜美而阳光的笑容,轻而易举抓住周围的视线,有那么一刹那,甚至让安森也黯然失色。
麦基正在前往摄影机位置的脚步微微一顿,注视着这一幕,瞬间就明白了安森选择瑞秋担任女主角的原因——
美好。
从电影效果来说,男女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格外重要,这是一个卖点;同时,瑞秋的甜美并不适合这个角色,因为她在电影里数次跌落凡尘跌入谷底,狼狈而泥泞,瑞秋的气质很难展现这样的错杂。
然而,从电影主题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埃文的执念,一种陷入癫狂并且作茧自缚掐死自己的执念,一切的源头则是对幸福的想象——
一种纯粹的干净的简单的自然的情感。
那,就是瑞秋。
麦基能够在瑞秋身上看到这样的纯粹,代表幸福代表美好的纯粹,脑海里的电影画面自然而然生动鲜活起来。
麦基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电影感。
尽管剧组上上下下全部都是新手菜鸟,但显然,安森肩负起制片人的责任,展现出自己的成熟与睿智,从副导演和剧务等等关键角色的选择,到演员的挑选与拍板,再到剧组专业工作的分工合作,全部有条不紊地推进,在电影开机之前就已经奠定了细节。
电影失败的话,人们总是简单粗暴地把责任推给导演或者演员;同样,电影成功的话,也有人说风凉话“不过尔尔”。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只是“换我来我也行”的癞蛤蟆,对电影制作的复杂与困难没有任何概念,甚至不止电影,对生活种种也是如此。
事实上,从电影立项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布景。造型。摄影。艺术设计。剧本。演员。
等等等等。
这是安森第一次担任制片人,但前世在剧组打杂的经历却帮了大忙,“大象”的拍摄经历也是宝贵经验,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亲力亲为地完成布置,如果安森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就相信汤姆-汉克斯的建议:
交给专业人士。
此时,人脉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不止达伦-斯塔、大卫-克莱恩、杰夫-罗宾诺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都或多或少给予了帮助,埃德加更是完成经纪人职务之外的工作,帮助安森构建“蝴蝶效应”剧组。
最后,则是演员。
亚伦-泰勒-约翰逊也好,瑞秋-麦克亚当斯也罢,全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挑选的,他们还不是全部。
电影里扮演七岁埃文的演员也是未来之星,罗根-勒曼(logan-lerman),这位依靠“波西-杰克逊”系列完成童星向青少年转型的年轻演员,职业生涯里还有“壁少年”、“狂怒”等等广为人知的作品。
此次,罗根和亚伦将分别扮演安森的童年不同时期,玛西亚费无数精力才终于挑选到两位年轻小帅哥,说服观众他们长大后可能成为安森那个妖孽。
但真正的惊喜还在别处——
“嘿,希斯,这儿。”安森扬声呼唤,笑容满面,仿佛看到了老朋友。
(本章完)
瑞秋-麦克亚当斯正在告诫自己,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自乱阵脚;然而,竭尽全力紧握拳头也还是难以控制,小腹里的蝴蝶正在齐齐振翅,沐浴在深秋的阳光下居然也有些头晕目眩。
激动。亢奋。雀跃。
其实,瑞秋已经几乎准备放弃,不要看“蝴蝶效应”投资成本传闻只有一千万美元,得益于安森的加持,早就成为好莱坞茶余饭后的谈资,演员一波接着一波登场,希望能够沾光进入聚光灯底下。
出色演员,数不胜数。
当经纪人来电告诉她拿到角色的那一刻,她差点就要从沙发上翻下来,反复确认数遍还是不敢相信。
“蝴蝶效应”,这将是瑞秋首次担任女主角的作品。
女主角,一直只是在梦境里出现的想象和幻觉,现在却即将成为现实,一点真实感都没有。
不止一次地,瑞秋产生自我怀疑:
剧组为什么选择自己?她真的适合角色吗?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她,不会成为剧组的灾难吗?如果电影失败的话,怎么办?如果电影开拍之后,自己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表演,成为剧组的累赘怎么办?
那段时间,瑞秋一直在反复做同一个梦:
当她抵达”蝴蝶效应”剧组前来报道的时候,导演满脸困惑地询问,“你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尽管她试图解释自己接到通知担任女主角,却怎么都张不开嘴,愣愣地看着导演连连挥手如同赶苍蝇一般,“离开,快点离开,这部电影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她,百口莫辩。
就在一片哄笑之中被赶出剧组。
然后,她满身大汗地半夜惊醒,坐在黑暗里惶恐不安,却不敢致电经纪人,要求他再向剧组确认一次。
这样的噩梦,一次又一次折磨着她,双脚似乎悄悄离开地面,悬浮在半空,拼命挣扎也还是无法摆脱。
直到现在,双脚站在温哥华的城市土地上,注视着近在咫尺的安森,真实感才顺着脚底缓缓传递而来。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瑞秋暗暗为自己加油鼓劲——
她已经把剧本反反复复阅读了五十多遍,以至于剧本都有了毛边;并且顺着不同时间线梳理因果关系,抽丝剥茧地把整个故事还原,试图构建世界观,确认每个角色在不同时空里的位置。
阅读。研究。揣摩。
这就是她唯一能做的,如同救命稻草一般,每次噩梦惊醒之后,她就拿起剧本,再重新翻阅起来。
人人都说,安森只是一个瓶,“蜘蛛侠”和”公主日记”的成功都只是因为他的外型;但瑞秋和安森表演过对手戏,哪怕只是试镜也已经足够,足以让瑞秋知道那些传闻多么离谱多么片面。
瑞秋希望自己能够牢牢把握机会。
尽管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演出机会,但瑞秋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筹备过程。
那些怀疑、那些担忧、那些恐惧并没有消失,它们依旧客观存在,不过,瑞秋不准备让它们占据上风。
然后。
瑞秋看到了亚伦,也看到了安森,一個冲动,她就朝着安森做了一个敬礼动作——
见鬼。
瑞秋完全无法理解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才刚刚做完动作就已经后悔了。却没有想到,安森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眉尾的位置,轻轻一点,潇洒而随性的姿态,在那一汪波光粼粼的湛蓝之中轻轻荡漾,宛若一枚石子投入瑞秋的心湖。
涟漪,徐徐晕开。
瑞秋噗嗤一下笑颜绽放,甜美而阳光的笑容,轻而易举抓住周围的视线,有那么一刹那,甚至让安森也黯然失色。
麦基正在前往摄影机位置的脚步微微一顿,注视着这一幕,瞬间就明白了安森选择瑞秋担任女主角的原因——
美好。
从电影效果来说,男女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格外重要,这是一个卖点;同时,瑞秋的甜美并不适合这个角色,因为她在电影里数次跌落凡尘跌入谷底,狼狈而泥泞,瑞秋的气质很难展现这样的错杂。
然而,从电影主题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埃文的执念,一种陷入癫狂并且作茧自缚掐死自己的执念,一切的源头则是对幸福的想象——
一种纯粹的干净的简单的自然的情感。
那,就是瑞秋。
麦基能够在瑞秋身上看到这样的纯粹,代表幸福代表美好的纯粹,脑海里的电影画面自然而然生动鲜活起来。
麦基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电影感。
尽管剧组上上下下全部都是新手菜鸟,但显然,安森肩负起制片人的责任,展现出自己的成熟与睿智,从副导演和剧务等等关键角色的选择,到演员的挑选与拍板,再到剧组专业工作的分工合作,全部有条不紊地推进,在电影开机之前就已经奠定了细节。
电影失败的话,人们总是简单粗暴地把责任推给导演或者演员;同样,电影成功的话,也有人说风凉话“不过尔尔”。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只是“换我来我也行”的癞蛤蟆,对电影制作的复杂与困难没有任何概念,甚至不止电影,对生活种种也是如此。
事实上,从电影立项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布景。造型。摄影。艺术设计。剧本。演员。
等等等等。
这是安森第一次担任制片人,但前世在剧组打杂的经历却帮了大忙,“大象”的拍摄经历也是宝贵经验,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亲力亲为地完成布置,如果安森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就相信汤姆-汉克斯的建议:
交给专业人士。
此时,人脉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不止达伦-斯塔、大卫-克莱恩、杰夫-罗宾诺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都或多或少给予了帮助,埃德加更是完成经纪人职务之外的工作,帮助安森构建“蝴蝶效应”剧组。
最后,则是演员。
亚伦-泰勒-约翰逊也好,瑞秋-麦克亚当斯也罢,全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挑选的,他们还不是全部。
电影里扮演七岁埃文的演员也是未来之星,罗根-勒曼(logan-lerman),这位依靠“波西-杰克逊”系列完成童星向青少年转型的年轻演员,职业生涯里还有“壁少年”、“狂怒”等等广为人知的作品。
此次,罗根和亚伦将分别扮演安森的童年不同时期,玛西亚费无数精力才终于挑选到两位年轻小帅哥,说服观众他们长大后可能成为安森那个妖孽。
但真正的惊喜还在别处——
“嘿,希斯,这儿。”安森扬声呼唤,笑容满面,仿佛看到了老朋友。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8805/486357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