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逆风而行
推荐阅读:人在聊天群献祭成神,但光明女神、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燃烬之龙、开局夺取BOSS模板、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斗罗:悟性逆天的我想当咸鱼、说好上单教学,你世界赛打素材?、房间求生:我提前知道门后提示、
第1146章 逆风而行
“幼稚。简单。愚蠢。自恋。敷衍。男人又一次试图扮演上帝。
吧啦吧啦。糟糕透顶。”
开屏暴击!
等等,这不应该是好评吗?为什么内容好像有一些不对劲?
来自“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八十五分,这是“蝴蝶效应”第一批媒体综评里的最高分。
尽管稍稍有些意外,居然来自“好莱坞报道者”;但一个好评,价值千金,来自最权威最专业的媒体。
只是,这开篇……正常吗?难道是评分出错了,漏了一个小数点,不是“85”,而是“8.5”?
显然,不正常。
但“好莱坞报道者”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的确,这是事实;但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惊讶,难道好莱坞不是每年流水线批量生产三百部这样的电影吗?
至少,‘蝴蝶效应’有勇气有魄力选择这样一个结局,拒绝妥协、拒绝完美、拒绝顺应主流,某种程度上的悲剧色彩,不得不面对自己每个愚蠢的自大的傲慢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哪怕摆在眼前的是一场灾难。
如果更换一个结局,我会憎恨这部电影,因为它会成为兄弟会成员们自我想象自我感动的一种白日梦,一切缺点放大十倍,演变为一种自圆其说的虚伪;事实上,我相信,这就是两位导演/编剧的最初灵感——
因为剧组表示,电影将拥有五个不同版本的结局。
上帝,我已经能够预料到至少三个结局的模样了。
并且,我相信是安森-伍德在这辆失控马车坠入悬崖之前勒住了缰绳,以一种玉石俱焚的姿态在首映式播放了这个版本的结局。
仅仅这一点,就已经将‘蝴蝶效应’和其他两百九十九部电影区分开来了。
然而,‘蝴蝶效应’居然还有勇气把其他四个版本的结局投入电影院,他们正在尝试一次全新的挑战。
同时,在电影里,安森赋予这个角色难以置信的——我不敢相信我准备这样说——层次感。
如同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步步从一个愚昧无知的兄弟会男孩成长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男人,他的痛苦、他的挣扎、他的绝望,在戏剧张力如此强劲的漩涡里,拉拽着观众进入这个混沌的故事里。
毫无疑问,安森的表演让故事具备说服力,瑞秋-麦克亚当斯、希斯-莱杰也在对手戏里展现令人信服的表演,最后呈现这样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
不要忘记了,电影主角只有二十岁,他理所当然就应该幼稚。”
八十五分!
强硬,坚定,立场明确。
“好莱坞报道者”逆风而行,在熙熙攘攘一片批评声之中,旗帜鲜明地送上赞誉,而且还是八十五分。
最低分,十分,“华尔街日报”
最高分,八十五分,“好莱坞报道者”。
这绝对是“蝴蝶效应”上映之前,人们没有预料到的场面——“好莱坞报道者”和“华尔街日报”两大权威媒体撕起来了!
当然,上述是详细评论,而在一句话评论里,“好莱坞报道者”用精简的方式完成总结。
“你会喜欢电影里那些愚蠢的、幼稚的、青涩的、傲慢的错误,因为这是青春的代价,同时也是命运的玩笑;而安森-伍德展现巨星魅力,让这个故事具备了会心一击的力量,今年假期档的完美选择。”
难以置信!
“好莱坞报道者”展现出来的强硬姿态,坚定不移地表明立场,和铺天盖地的差评摆放在一起更加具有冲击力。
这也浩浩荡荡地拉开两极分化的争议序幕。
然而,真正神奇的部分在于,“好莱坞报道者”不是孤独的,这也是赞誉和批评形成两个鲜明阵营的原因。
前有“好莱坞报道者”vs“华尔街日报”,后有“洛杉矶时报”vs“纽约时报”,但这次,位置调换了过来。
“洛杉矶时报”不喜欢“蝴蝶效应”,二十分的评价能够清晰感受到骨子里的厌恶,甚至拒绝多看一眼;而“纽约时报”则恰恰相反,八十分的评价明确地彰显态度。
“这是一部戏剧张力狂轰乱炸的作品,时时刻刻在滑向肥皂剧的边缘挣扎,然而安森用丰富而细腻的表演抓住了方向,让电影在情绪炸弹之中找到清晰的推进路线。
一种复杂的、绝望的、汹涌的情绪,站在聚光灯中心的安森以简单却坚定的表演方式为角色注入了魅力。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惊喜。年度最不容错过的作品之一。”
赞美,极致赞美,甚至比八十分的评价更加匪夷所思。
尽管尼古拉斯-弗林为“纽约时报”撰写的报道已经表明立场,但尼古拉斯只是记者,他不负责撰写影评。
所以,此时此刻“纽约时报”专业影评人的评论就显得格外珍贵,与尼古拉斯的深度专题报道交相辉映。
这一幕,就连“纽约时报”主编自己也没有料想到,编辑部都以为“怒海争锋”可能将完成一次大满贯的碾压式屠杀;结果他们自己内部率先高高举起了不同声音的旗帜。
局面,一下就有趣起来了。
“旧金山纪事报”,七十五分,“以一种荒谬到匪夷所思的方式,‘蝴蝶效应’是今年假期档最具娱乐效果的一部作品。在幼稚的剧本、潦草的导演、廉价的摄影和吵闹的配乐之中,安森-伍德找到了一个办法死死地将观众摁在电影院座椅里享受这两个小时的过山车旅程。”
“巴尔的摩太阳报”,七十五分,“‘蝴蝶效应’的最大问题:愚蠢;‘蝴蝶效应’的最大优点:安森-伍德。”
“今日美国”,七十三分,“剧本太过迫切地试图展现命运式的悲剧,以至于每次情节转折都显得肤浅而做作;但难以置信的是,电影是具有吸引力的,一切来自于演员们,希斯-莱杰再次证明自己具备在糟糕透顶剧情里脱颖而出的能力,当然,安森-伍德也首次展现巨星光芒。”
“综艺”,七十分,“卡司拯救电影的典范。安森-伍德、瑞秋-麦克亚当斯、希斯-莱杰以及一众值得称赞的配角们完成了一份不可能的任务:让一个糟糕透顶的剧本吸引观众看完这部电影。”
“帝国”,七十分,“堪称灾难的剧本,但安森-伍德到底是如何做到在一片泥沼废墟之中依旧闪闪发光的?”
“娱乐周刊”,六十八分,“万万没有想到,安森-伍德在脱离舒适区之后,依旧能够牢牢抓住观众视线,他的表现远远超出预期,而其他演员也值得表扬。但个人不喜欢如此矫揉造作的结局,不过,嘿,我们还有其他四种选择。”
(本章完)
“幼稚。简单。愚蠢。自恋。敷衍。男人又一次试图扮演上帝。
吧啦吧啦。糟糕透顶。”
开屏暴击!
等等,这不应该是好评吗?为什么内容好像有一些不对劲?
来自“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八十五分,这是“蝴蝶效应”第一批媒体综评里的最高分。
尽管稍稍有些意外,居然来自“好莱坞报道者”;但一个好评,价值千金,来自最权威最专业的媒体。
只是,这开篇……正常吗?难道是评分出错了,漏了一个小数点,不是“85”,而是“8.5”?
显然,不正常。
但“好莱坞报道者”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的确,这是事实;但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惊讶,难道好莱坞不是每年流水线批量生产三百部这样的电影吗?
至少,‘蝴蝶效应’有勇气有魄力选择这样一个结局,拒绝妥协、拒绝完美、拒绝顺应主流,某种程度上的悲剧色彩,不得不面对自己每个愚蠢的自大的傲慢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哪怕摆在眼前的是一场灾难。
如果更换一个结局,我会憎恨这部电影,因为它会成为兄弟会成员们自我想象自我感动的一种白日梦,一切缺点放大十倍,演变为一种自圆其说的虚伪;事实上,我相信,这就是两位导演/编剧的最初灵感——
因为剧组表示,电影将拥有五个不同版本的结局。
上帝,我已经能够预料到至少三个结局的模样了。
并且,我相信是安森-伍德在这辆失控马车坠入悬崖之前勒住了缰绳,以一种玉石俱焚的姿态在首映式播放了这个版本的结局。
仅仅这一点,就已经将‘蝴蝶效应’和其他两百九十九部电影区分开来了。
然而,‘蝴蝶效应’居然还有勇气把其他四个版本的结局投入电影院,他们正在尝试一次全新的挑战。
同时,在电影里,安森赋予这个角色难以置信的——我不敢相信我准备这样说——层次感。
如同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步步从一个愚昧无知的兄弟会男孩成长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男人,他的痛苦、他的挣扎、他的绝望,在戏剧张力如此强劲的漩涡里,拉拽着观众进入这个混沌的故事里。
毫无疑问,安森的表演让故事具备说服力,瑞秋-麦克亚当斯、希斯-莱杰也在对手戏里展现令人信服的表演,最后呈现这样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
不要忘记了,电影主角只有二十岁,他理所当然就应该幼稚。”
八十五分!
强硬,坚定,立场明确。
“好莱坞报道者”逆风而行,在熙熙攘攘一片批评声之中,旗帜鲜明地送上赞誉,而且还是八十五分。
最低分,十分,“华尔街日报”
最高分,八十五分,“好莱坞报道者”。
这绝对是“蝴蝶效应”上映之前,人们没有预料到的场面——“好莱坞报道者”和“华尔街日报”两大权威媒体撕起来了!
当然,上述是详细评论,而在一句话评论里,“好莱坞报道者”用精简的方式完成总结。
“你会喜欢电影里那些愚蠢的、幼稚的、青涩的、傲慢的错误,因为这是青春的代价,同时也是命运的玩笑;而安森-伍德展现巨星魅力,让这个故事具备了会心一击的力量,今年假期档的完美选择。”
难以置信!
“好莱坞报道者”展现出来的强硬姿态,坚定不移地表明立场,和铺天盖地的差评摆放在一起更加具有冲击力。
这也浩浩荡荡地拉开两极分化的争议序幕。
然而,真正神奇的部分在于,“好莱坞报道者”不是孤独的,这也是赞誉和批评形成两个鲜明阵营的原因。
前有“好莱坞报道者”vs“华尔街日报”,后有“洛杉矶时报”vs“纽约时报”,但这次,位置调换了过来。
“洛杉矶时报”不喜欢“蝴蝶效应”,二十分的评价能够清晰感受到骨子里的厌恶,甚至拒绝多看一眼;而“纽约时报”则恰恰相反,八十分的评价明确地彰显态度。
“这是一部戏剧张力狂轰乱炸的作品,时时刻刻在滑向肥皂剧的边缘挣扎,然而安森用丰富而细腻的表演抓住了方向,让电影在情绪炸弹之中找到清晰的推进路线。
一种复杂的、绝望的、汹涌的情绪,站在聚光灯中心的安森以简单却坚定的表演方式为角色注入了魅力。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惊喜。年度最不容错过的作品之一。”
赞美,极致赞美,甚至比八十分的评价更加匪夷所思。
尽管尼古拉斯-弗林为“纽约时报”撰写的报道已经表明立场,但尼古拉斯只是记者,他不负责撰写影评。
所以,此时此刻“纽约时报”专业影评人的评论就显得格外珍贵,与尼古拉斯的深度专题报道交相辉映。
这一幕,就连“纽约时报”主编自己也没有料想到,编辑部都以为“怒海争锋”可能将完成一次大满贯的碾压式屠杀;结果他们自己内部率先高高举起了不同声音的旗帜。
局面,一下就有趣起来了。
“旧金山纪事报”,七十五分,“以一种荒谬到匪夷所思的方式,‘蝴蝶效应’是今年假期档最具娱乐效果的一部作品。在幼稚的剧本、潦草的导演、廉价的摄影和吵闹的配乐之中,安森-伍德找到了一个办法死死地将观众摁在电影院座椅里享受这两个小时的过山车旅程。”
“巴尔的摩太阳报”,七十五分,“‘蝴蝶效应’的最大问题:愚蠢;‘蝴蝶效应’的最大优点:安森-伍德。”
“今日美国”,七十三分,“剧本太过迫切地试图展现命运式的悲剧,以至于每次情节转折都显得肤浅而做作;但难以置信的是,电影是具有吸引力的,一切来自于演员们,希斯-莱杰再次证明自己具备在糟糕透顶剧情里脱颖而出的能力,当然,安森-伍德也首次展现巨星光芒。”
“综艺”,七十分,“卡司拯救电影的典范。安森-伍德、瑞秋-麦克亚当斯、希斯-莱杰以及一众值得称赞的配角们完成了一份不可能的任务:让一个糟糕透顶的剧本吸引观众看完这部电影。”
“帝国”,七十分,“堪称灾难的剧本,但安森-伍德到底是如何做到在一片泥沼废墟之中依旧闪闪发光的?”
“娱乐周刊”,六十八分,“万万没有想到,安森-伍德在脱离舒适区之后,依旧能够牢牢抓住观众视线,他的表现远远超出预期,而其他演员也值得表扬。但个人不喜欢如此矫揉造作的结局,不过,嘿,我们还有其他四种选择。”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8805/486362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