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血战美原慨而慷(上)
推荐阅读:斗罗:我,霍雨浩,在修仙、火影教书变强,改变悲剧、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80年代剽悍土著女、特摄:从迪迦奥特曼开始、傀儡帝王?开局召唤三千玄甲军、从机械猎人开始、数学教授重回日常、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第431章 血战美原慨而慷(上)
远看是长蛇,蜿蜿蜒蜒;近看不是蛇,是正在行进的两万三千大军。这支军队成分很复杂,有镶蓝旗汉军、有各地的绿营,不过主力却是骁勇善战的关宁铁骑。统帅嘛,自然便是关宁铁骑的当家人、三十八岁的平西王吴三桂。
陕西总督孟乔芳亲自领军迎战彰武国王朱识锛的同时,命平西王吴三桂统帅三路大军围剿陕北大贼头王永强。吴平西亲率的左路军除了一万六千名嫡系关宁军,还有侍卫李国翰率领的一个甲喇加两个牛录共两千一百名镶蓝旗汉军,另有总兵张天福、游击盛嘉定的三千九百名绿营兵。
因为军中马匹很多,所以行军的速度较快。探听到王永强的军队在鄜州出现后,吴三桂立即率部由同官县北上,仅用三日便抵达宜君县,又命右路军吏部侍郎哈哈木的六千满蒙汉军队、中路军陕西巡抚黄尔性的七千绿营火速北上,誓要将大贼头王永强消灭在鄜州、洛川一带。
“左、右翼行至何处了?”吴三桂冷冷地问,一双剑眉英气勃勃,身经百战的那种杀伐之气令整个人气势很强、不怒而威。
“禀王爷,哈哈木侍郎已经跃过黄龙山,很快便能抵达洛川东部;黄抚院离开澄县后行至黄龙山西段”,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恭敬地禀告。此时其幕下的几位著名谋士,方光琛(明朝礼部尚书方一藻子)还未来投奔,刘玄初仍在大西军蜀王刘文秀帐下效力,能文能武的夏国相便成了平西王爷最重要的谋士,极得信重。
“好!八旗兵果然行军如飞,孤以为自己跑得算快的,没想到哈哈木侍郎比孤还快!”吴三桂对那位满洲吏部尚书的行军速度赞不绝口。哈哈木的部下其实仅有三千满蒙八旗,还有三千是陕西绿营,不过都是骑兵,自然行得快。
“传令全军,人不卸甲、马不离鞍,昼夜疾驰赶往鄜州;传令黄抚院,立即赶往洛川南部的鄜城。将王贼压缩在鄜州、洛川的一道道原上歼之。王永强啊王永强,孤倒要看看,这一回尔往哪里逃?”吴三桂淡淡地笑,对自己的布置充满自信。
“长伯,不好了”,镶蓝旗汉军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闯入他的大帐。此人早在天命六年(1621年)便随父李继学降后金,算是清廷绝对信任的“自己人”。多尔衮派他来,隐有监视吴三桂之意。
吴平西自然懂得这里面的玄机,所以一直对他彬杉有礼,闻言笑道:“王贼已是瓮中之鳖,李侍卫为何烦恼?”
“嘿,我的好王爷,您还不知道吧?派出的哨探传来消息,七天前王贼便已由马莲镇进入西安府往白水县去了,估计此时已经到蒲城矣!”李国翰急得直跺脚。
“什么!”
吴三桂大惊失色,自己苦心布置了一个大口袋,准备将王永强一网打尽,不料那厮竟早在七天前便已钻出口袋往西安去了。
“贼寇多是步兵,怎么会如此迅速?”他有些不信。
“山陕两省的贼寇中,王贼素以跑得快出名。那厮在宁夏投奔了卫拉特蒙古人,必是从西番购得大量的马匹。西安的兵马大多被我等带了出来,当务之急须赶紧回防才是”,李国翰急得声音打颤。吴三桂恢复镇定,点头道:“李侍卫所言有理,传孤的军令,全军即刻返回驰援西安”。
当官的一道令,当兵的跑断气。风也急来路也滑,两万三千大军又着急上火地往回跑。
好在关宁军迅练有素,镶蓝旗汉军亦算精兵,即使如张天福、盛嘉定这等在明军中籍籍无名之辈,降清后居然也战斗力大涨,行军的速度居然极快,仅用三天便返回同官县,继续往南,又用两天时间赶到富平县流曲镇美原堡。
流曲镇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属流曲里,因位于顺阳河曲之处而得名。顺阳河曲处的碧绿色原野,景色是极美的。可吴三桂还来不及欣赏美景,瞳孔便急剧放大,眼中尽是蝼蚁,不,如蝼蚁般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大军。陕北大贼头王永强带着他的三万大军到了。
表面上看,形势对吴三桂不利。他的另外两路大军还待在洛川附近没来得及返回,只能依靠自己直接掌控的左路军,以两万三千对三万,兵力上落了下风。可吴三桂却充满必胜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官军对流贼天生的优越感。想当初关宁军也曾和流贼交过手,千余骑兵便能杀得数万人落荒而逃。如今自己的兵力只比对方略少些,岂有不胜之理?
不过,奸诈阴险的他并不愿意轻易消耗自己的嫡系军队。将总兵张天福、游击盛嘉定的绿营兵马摆在第一线,以心腹将领吴之茂、张国柱、王屏藩为第二阵,自领次子吴应麒、夏国相、胡国柱、高得捷等为第三阵。
至于皇父摄政王派来监视他的李侍卫,他不敢得罪,安排在自己身边督战。
“传令各军,待王贼的部下抵近时再射,务必射得贼人闻风丧胆”,吴三桂沉着下令。他对自己的弓箭手、铳手很有信心。根据经验,流贼的装备大多很差,尤其缺少弓箭这类中远程打击兵器,所以决心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射他个稀里哗啦。
理倒是这么个理,可王永强部与其他的流贼不同。陕北民风剽悍,边民多善骑射;况且王部军士大多是大明朝边军出身,有丰富的与蒙古人、官兵、其他流寇作战的经验;在宁夏时,又从卫国手中购买了大量战马和军械,所以弓箭手的数量并不比吴军少,甚至还有火炮和火铳。
“榆林侯,前方有鞑子”,延长伯高友才向王永强禀告。
“没想到额马不停蹄地行军,还是被鞑子追上了。这个吴三桂不简单呀!”王永强赞了一句,沉着下令,“将各军的弓手集中起来。等会进攻时,刀盾手在前,弓手布于刀盾手之后,进入最佳距离后再射”。
(本章完)
远看是长蛇,蜿蜿蜒蜒;近看不是蛇,是正在行进的两万三千大军。这支军队成分很复杂,有镶蓝旗汉军、有各地的绿营,不过主力却是骁勇善战的关宁铁骑。统帅嘛,自然便是关宁铁骑的当家人、三十八岁的平西王吴三桂。
陕西总督孟乔芳亲自领军迎战彰武国王朱识锛的同时,命平西王吴三桂统帅三路大军围剿陕北大贼头王永强。吴平西亲率的左路军除了一万六千名嫡系关宁军,还有侍卫李国翰率领的一个甲喇加两个牛录共两千一百名镶蓝旗汉军,另有总兵张天福、游击盛嘉定的三千九百名绿营兵。
因为军中马匹很多,所以行军的速度较快。探听到王永强的军队在鄜州出现后,吴三桂立即率部由同官县北上,仅用三日便抵达宜君县,又命右路军吏部侍郎哈哈木的六千满蒙汉军队、中路军陕西巡抚黄尔性的七千绿营火速北上,誓要将大贼头王永强消灭在鄜州、洛川一带。
“左、右翼行至何处了?”吴三桂冷冷地问,一双剑眉英气勃勃,身经百战的那种杀伐之气令整个人气势很强、不怒而威。
“禀王爷,哈哈木侍郎已经跃过黄龙山,很快便能抵达洛川东部;黄抚院离开澄县后行至黄龙山西段”,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恭敬地禀告。此时其幕下的几位著名谋士,方光琛(明朝礼部尚书方一藻子)还未来投奔,刘玄初仍在大西军蜀王刘文秀帐下效力,能文能武的夏国相便成了平西王爷最重要的谋士,极得信重。
“好!八旗兵果然行军如飞,孤以为自己跑得算快的,没想到哈哈木侍郎比孤还快!”吴三桂对那位满洲吏部尚书的行军速度赞不绝口。哈哈木的部下其实仅有三千满蒙八旗,还有三千是陕西绿营,不过都是骑兵,自然行得快。
“传令全军,人不卸甲、马不离鞍,昼夜疾驰赶往鄜州;传令黄抚院,立即赶往洛川南部的鄜城。将王贼压缩在鄜州、洛川的一道道原上歼之。王永强啊王永强,孤倒要看看,这一回尔往哪里逃?”吴三桂淡淡地笑,对自己的布置充满自信。
“长伯,不好了”,镶蓝旗汉军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闯入他的大帐。此人早在天命六年(1621年)便随父李继学降后金,算是清廷绝对信任的“自己人”。多尔衮派他来,隐有监视吴三桂之意。
吴平西自然懂得这里面的玄机,所以一直对他彬杉有礼,闻言笑道:“王贼已是瓮中之鳖,李侍卫为何烦恼?”
“嘿,我的好王爷,您还不知道吧?派出的哨探传来消息,七天前王贼便已由马莲镇进入西安府往白水县去了,估计此时已经到蒲城矣!”李国翰急得直跺脚。
“什么!”
吴三桂大惊失色,自己苦心布置了一个大口袋,准备将王永强一网打尽,不料那厮竟早在七天前便已钻出口袋往西安去了。
“贼寇多是步兵,怎么会如此迅速?”他有些不信。
“山陕两省的贼寇中,王贼素以跑得快出名。那厮在宁夏投奔了卫拉特蒙古人,必是从西番购得大量的马匹。西安的兵马大多被我等带了出来,当务之急须赶紧回防才是”,李国翰急得声音打颤。吴三桂恢复镇定,点头道:“李侍卫所言有理,传孤的军令,全军即刻返回驰援西安”。
当官的一道令,当兵的跑断气。风也急来路也滑,两万三千大军又着急上火地往回跑。
好在关宁军迅练有素,镶蓝旗汉军亦算精兵,即使如张天福、盛嘉定这等在明军中籍籍无名之辈,降清后居然也战斗力大涨,行军的速度居然极快,仅用三天便返回同官县,继续往南,又用两天时间赶到富平县流曲镇美原堡。
流曲镇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属流曲里,因位于顺阳河曲之处而得名。顺阳河曲处的碧绿色原野,景色是极美的。可吴三桂还来不及欣赏美景,瞳孔便急剧放大,眼中尽是蝼蚁,不,如蝼蚁般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大军。陕北大贼头王永强带着他的三万大军到了。
表面上看,形势对吴三桂不利。他的另外两路大军还待在洛川附近没来得及返回,只能依靠自己直接掌控的左路军,以两万三千对三万,兵力上落了下风。可吴三桂却充满必胜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官军对流贼天生的优越感。想当初关宁军也曾和流贼交过手,千余骑兵便能杀得数万人落荒而逃。如今自己的兵力只比对方略少些,岂有不胜之理?
不过,奸诈阴险的他并不愿意轻易消耗自己的嫡系军队。将总兵张天福、游击盛嘉定的绿营兵马摆在第一线,以心腹将领吴之茂、张国柱、王屏藩为第二阵,自领次子吴应麒、夏国相、胡国柱、高得捷等为第三阵。
至于皇父摄政王派来监视他的李侍卫,他不敢得罪,安排在自己身边督战。
“传令各军,待王贼的部下抵近时再射,务必射得贼人闻风丧胆”,吴三桂沉着下令。他对自己的弓箭手、铳手很有信心。根据经验,流贼的装备大多很差,尤其缺少弓箭这类中远程打击兵器,所以决心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射他个稀里哗啦。
理倒是这么个理,可王永强部与其他的流贼不同。陕北民风剽悍,边民多善骑射;况且王部军士大多是大明朝边军出身,有丰富的与蒙古人、官兵、其他流寇作战的经验;在宁夏时,又从卫国手中购买了大量战马和军械,所以弓箭手的数量并不比吴军少,甚至还有火炮和火铳。
“榆林侯,前方有鞑子”,延长伯高友才向王永强禀告。
“没想到额马不停蹄地行军,还是被鞑子追上了。这个吴三桂不简单呀!”王永强赞了一句,沉着下令,“将各军的弓手集中起来。等会进攻时,刀盾手在前,弓手布于刀盾手之后,进入最佳距离后再射”。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8807/486379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