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围点打援
推荐阅读:斗罗:我,霍雨浩,在修仙、火影教书变强,改变悲剧、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80年代剽悍土著女、特摄:从迪迦奥特曼开始、傀儡帝王?开局召唤三千玄甲军、从机械猎人开始、数学教授重回日常、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荆州码头,月亮于乌云之中时隐时现,江风极冷,耳畔尽是江水哗哗撞击江岸声。
王五负手远眺江面,没来由就想到明朝才子杨慎的那首《临江仙》,自问以他的才华就是再活一百年也写不出可以盖过临江仙的诗词来,遂息了赋诗一首的心思。
倒是有自知之明。
码头上除了王五及亲卫随从,还有汪士荣和陆亨、方英等人。
方英是随汪士荣来荆州的平西王府侍卫队长,叔父就是吴三桂帐下第一谋士方光琛。
陆亨是吴军千总,前天率所部400士兵乘坐商船秘密抵达荆州。
今日王五率众前来码头是为了迎接载有他未婚妻及老丈人陪嫁精兵主力的船队。
毕竟是偷偷摸摸的事,所以船队没办法大白天光明正大靠近荆州,因此统领吴军的总兵官高大节选择夜间行船。
荆州至重庆段江流极险,也是长江干流最为险峻的地方,白天行船尚困难重重,况夜间行船。
据陆亨说为了保证船队安全抵达,四川提督郑蛟麟特意让总兵谭弘抽调一批熟悉长江水道的官兵为船队保驾护航。
另外还重金招了一批常年在江上行船的老水手,饶是如此也是危险重重,使得队伍抵达荆州的时间比原先预计的要多了七八天。
对此,王五表示理解。
三峡的险峻可不是开玩笑的。
早一点到,晚一点到于他而言并无什么区别,只要到就行。
对于自己那个还不曾谋面的小未婚妻,王五内心并没有多少期待感,甚至是毫无波澜。
因为,这桩婚姻完全是政治利益作祟,且压根就是他为了抗清大业骗婚,抢了真正的王永康气运,如此哪来期待感,又哪来儿女感情可言。
说难听点,吴三桂的这个女儿就是个“工具人”,帮助王五达到目的的工具而矣。
如果不是为了吴三桂身后的吴周军事集团,为了让“三藩之乱”提前上演,为了彻底葬送满清,王五压根不会如此“牺牲”自己,也不会做这龌龊事。
没办法,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扛不起这個重担。
小未婚妻到了后,王五能做的也就是履行一下丈夫义务,制造夫妻表面恩爱的形象,好让远在昆明的老丈人放心,继续源源不断的支援小女婿枪炮钱粮。
其它,真就没有。
至于会不会日久生情,那就是后面的事情了。
就连履行丈夫义务,王五都有点抗拒。
据汪士荣说吴三桂这个小女儿才满十四岁,受前世道德观念影响,王五很难对一个才十四岁的小姑娘产生关于性的任何遐想。
虽说这年头十四岁其实是婚育的最佳年龄,燕京的小康熙他娘就是十三岁生的他。
中国历史中女性的生育年龄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太平年间女性大多二十岁左右生育,一旦发生战乱则往往十几岁就要婚配生育。
究其原因,不过是人类繁衍本能导致的结果。
一个平均年龄三十岁都不到的时代,十几岁再不生儿育女还待何时。
未婚妻长什么样,王五更是不关心。
他现在关心的是高大节到了后是否完全听从自己的节制,如果高大节保持“半独立性”,那么对于明军,对于王五都不是好事。
金冠三和钱文涛二位道台都私下提醒过王五不要太信任吴三桂的人,至少不能百分百信任,得留一个心眼,否则将来这荆州城谁说了算就是未知数了。
毕竟,王五现在掌握的明军总数虽有一万四千多人,但真正能战的嫡系精锐也就四千左右,相对于吴军这三千精锐的实力也就是伯仲之间。
谁也大不过谁。
无事则罢,一旦有事,一场内讧再所难免。
真若内讧,以明军现有实力很难第一时间就将吴军绞杀干净。
所以,二位道台的意思是对吴军得防着些,至少不能让他们一股脑入城,得分批进城,且得安置在不同地方,尔后通过一些措施削夺那个高大节的指挥权,将吴军这三千精兵从“姓吴”一点点转变为“姓王”。
钱道台更是担心吴三桂的兵进城后会不会突然反水捅明军一刀,然后开城迎清军进城。
有点“木马计”的意思。
王五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但更可能的是吴三桂比谁都需要有一个可以转移清廷注意力的人存在。
前世历史吴三桂之所以一直拖着不肯反,除了其性格问题外,未尝不是吴军尚未做好造反的准备,因为小麻子干掉鳌拜之后就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吴三桂身上,通过不断的措施削弱吴三桂的势力,使得吴三桂一直举棋不定,担心这担心那,最终错过起兵的最佳时机,令得吴周集团饮恨长江。
现在,有他这个女婿顶在前面完全吸引清军的注意力和清军的火力,从而给昆明完全的准备时间,吴三桂只怕做梦都能笑醒。
正如对汪士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五选择相信吴三桂。
没有吴三桂的暗中支持,他是守不住荆州的。
不说荆州与清廷的实力对比,就一个水陆能否通畅就完全拿捏在吴三桂手中。
吴三桂若下令,上游忠于他的重庆水师就能碾压弱小的荆州水师。
只要上游的重庆水师不动,那清廷就算从下游调来水师封锁荆州,王五也能扛一段时间。
至少,他能从上游获得来自昆明的“军援”。
另外,就是这个马上就要抵达的平西小郡主。
若吴三桂真是拿女儿做诱饵让王五上钩,从而替清廷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荆州,那王五还真就佩服吴三桂了。
有这枭雄手段,没有王五,反清大业一样可为。
所以,他并没有听从金、钱二道台意见对吴军针对性防范,而是给予百分百信任,一视同仁,不加区分。
除了相信吴三桂是真心支持自己这个女婿外,就是对高大节、汪士荣的信任。
这一文一武可都是吴三桂麾下的反清急先锋。
而那三千陪嫁精兵更是同明军合作一起“坑”过陕西清军,双方过去是战友,现在是盟友。
吴三桂将这三千同明军有过合作的精锐当作陪嫁送到荆州,实际已经说明问题。
老丈人是真心要让女婿放心干的。
天本就极冷,今儿江风也是格外大,结果便是吹得码头上包括王五在内的众人都是下意识将脖子缩在衣领中。
远处黑漆漆的清军营地同如点缀繁星的荆州城墙相比,当真是毫无生机。
老张主战的呼声和坚持,王五这边自是知晓。
也是很承老张的情,因为杰书那小子现在真要撤走,那王五正在蓄力的拳头就得砸空。
董学礼个老狐狸搞的大包围圈计划对明军是极不友善的,也就是荆州目前水路尚通,若是哪天水路被堵死,那纵是有百里缓冲地带,于明军而言也不过是另一个茅麓山。
所以,老张给王五争取的七天时间,王五就得好生珍惜。
一口将城外近六万清军全吞掉,王五有这个胃口也没这个实力。
就是六万头猪在城外,也够他抓的。
王五的战略是集中精锐重创清军,争取吃掉两到三万人,再趁清军溃散占领周边一两个府,从而让董学礼的大包围圈计划破产。
多一两个府,不仅实际控制的地盘增大,控制的人口也会为之增多,那么从控制区能够得到的人力、钱粮资源就会随之提高。
这对于眼下只占领荆州一城的明军而言,无疑是破局的关键,也会让清军在明年无法再次形成以绝对优势兵临孤城的战局。
现在就要看战事走向,王五还是希望能够西进打通与根据地联系,将东西两个抗清根据地连成一片。
虽然届时可能面临战事主导权和指挥权等大大小小麻烦,但对于抗清事业能起到的作用还是积极的。
王五并不在乎继续接受三位老帅的领导,前提是三位老帅的决策得正确。
不过这个战略意图可能无法实现,因为到目前为止清军用于封锁茅麓山的兵马不计四川、陕西两省,仅湖广就有近七万人。
让别人来攻自己的坚城,和自己去攻别人精心构筑的防线是两回事。
在军工生产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并且在武器上能够形成代差前,王五无意将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同清军硬碰。
再者,根据地那边情况也不太好,听说三位老帅组织了几次对清军防线的进攻,但都被清军以绝对优势兵力给逼了回去。
虽然具体伤亡情况不明,但肯定损失不小。
那样一来,就算王五率主力西进,可能也无法同根据地做到东西夹击的战略效果。
目前也没有打出湖北进军中原的意图。
因为,他没有骑兵。
带着这一万多人冒然北上,多半是有去无回的。
故王五还是想稳扎稳打,先挫败杰书指挥的这几万清军,占领周边一两个府,积小胜为大胜的同时,为下一次与清军的战役对决奠定基础。
至少,要在局部地区对清军形成局部的优势,将战事拖下去,拖到吴三桂的十几万大军北上。
这边正寻思下一步时,那边汪士荣双手搓了搓,呼了口热气后,突然走到王五身边道:“杰书兵败之后,额驸是打算东进还是西北,亦或北上?”
“额驸”是清朝对宗室驸马的统称,不论皇帝女儿还是亲郡王女儿。
吴三桂是清廷册封的亲王,其女儿自是格格,那王五这个女婿当然就是额驸。
汪士荣是直接问杰书兵败后明军动作,显然已是判定城外清军必败。
王五显然不太习惯额驸的叫法,几个呼吸适应后方对汪士荣道:“先生以为呢?”
“北上为下策。”
汪士荣直言北上首先要攻克荆门州和襄阳,以明军现在的实力冒然攻坚实为不智,倘若在城下受挫,军心士气必受动摇。
其指出明军现在之所以能够取得对城外几万清军的优势,不是明军自身有多强,而是荆州是座坚城,另外是老天爷帮了明军的大忙。
可天气导致的任何因素于双方实际都是一样的,明军守、清军攻,那极寒天气不利清军。
双方要换过来,那极寒天气导致的交通线问题同样也是明军的大麻烦。
如此,明军先前取得的优势就会一点点丧失。
且自身没有同清军拼消耗的本钱。
汪士荣说的很坦诚,纵是王五率部攻取襄阳进入河南,明军也无法于野战取得对清军的胜利,因为清军必定会调集大量骑兵来围剿孤军深入的明军,故北上肯定是不智的。
典型的扬长弃短。
王五点了点头,汪士荣在北上这一块同自己想的一样,都清楚意识到以明军现有的实力根本无法北上。
真要北上进入河南,那他王五就不是替吴三桂吸引注意力的存在,而是彻头彻尾的炮灰。
为王前驱那种。
以为汪士荣接下来会劝自己西进打通与茅麓山的联系,未想汪士荣却指西进也是下策,因为西进会撞上清军用于包围茅麓山的重兵集团,以明军现有的兵力也很难取胜。
王五不由看了眼汪士荣:“先生意让我率部东进?”
汪士荣点头道:“不错,若杰书兵败,额驸最好是马上率军东进攻打武昌。”
“攻打武昌?”
王五眉头微皱,“武昌是湖广总督驻地,与荆州一样也是坚城先生刚才还劝我不要冒然攻坚,何以现在却让我去打武昌这座坚城?”
心里对这个提议是十分不赞成的,因为武昌是老张的地盘,而他和老张之间的友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双方对于下一步也都是心有灵犀的。
就是你打你的,我守我的。
互不侵犯的那种。
老张作为湖广总督若能完全主导湖广战事,肯定是王五最大的恩人。
因为,老张可以帮王五争取更多的时间。
若王五撕毁协议向武昌进军,直接威胁老张这个总督的地位,那老张肯定狗急跳墙。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纵是老张不敢出来,只要王五攻不下武昌,等待他的必定是覆没下场。
没朋友的那种。
未想,汪士荣却道:“武昌乃是重镇,其重要性不弱于荆州,额驸若率军去攻,清廷必调西山兵增援武昌,届时额驸率军西返于途中设伏,则西山兵必败。”
围点打援的意思。
荆州码头,月亮于乌云之中时隐时现,江风极冷,耳畔尽是江水哗哗撞击江岸声。
王五负手远眺江面,没来由就想到明朝才子杨慎的那首《临江仙》,自问以他的才华就是再活一百年也写不出可以盖过临江仙的诗词来,遂息了赋诗一首的心思。
倒是有自知之明。
码头上除了王五及亲卫随从,还有汪士荣和陆亨、方英等人。
方英是随汪士荣来荆州的平西王府侍卫队长,叔父就是吴三桂帐下第一谋士方光琛。
陆亨是吴军千总,前天率所部400士兵乘坐商船秘密抵达荆州。
今日王五率众前来码头是为了迎接载有他未婚妻及老丈人陪嫁精兵主力的船队。
毕竟是偷偷摸摸的事,所以船队没办法大白天光明正大靠近荆州,因此统领吴军的总兵官高大节选择夜间行船。
荆州至重庆段江流极险,也是长江干流最为险峻的地方,白天行船尚困难重重,况夜间行船。
据陆亨说为了保证船队安全抵达,四川提督郑蛟麟特意让总兵谭弘抽调一批熟悉长江水道的官兵为船队保驾护航。
另外还重金招了一批常年在江上行船的老水手,饶是如此也是危险重重,使得队伍抵达荆州的时间比原先预计的要多了七八天。
对此,王五表示理解。
三峡的险峻可不是开玩笑的。
早一点到,晚一点到于他而言并无什么区别,只要到就行。
对于自己那个还不曾谋面的小未婚妻,王五内心并没有多少期待感,甚至是毫无波澜。
因为,这桩婚姻完全是政治利益作祟,且压根就是他为了抗清大业骗婚,抢了真正的王永康气运,如此哪来期待感,又哪来儿女感情可言。
说难听点,吴三桂的这个女儿就是个“工具人”,帮助王五达到目的的工具而矣。
如果不是为了吴三桂身后的吴周军事集团,为了让“三藩之乱”提前上演,为了彻底葬送满清,王五压根不会如此“牺牲”自己,也不会做这龌龊事。
没办法,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扛不起这個重担。
小未婚妻到了后,王五能做的也就是履行一下丈夫义务,制造夫妻表面恩爱的形象,好让远在昆明的老丈人放心,继续源源不断的支援小女婿枪炮钱粮。
其它,真就没有。
至于会不会日久生情,那就是后面的事情了。
就连履行丈夫义务,王五都有点抗拒。
据汪士荣说吴三桂这个小女儿才满十四岁,受前世道德观念影响,王五很难对一个才十四岁的小姑娘产生关于性的任何遐想。
虽说这年头十四岁其实是婚育的最佳年龄,燕京的小康熙他娘就是十三岁生的他。
中国历史中女性的生育年龄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太平年间女性大多二十岁左右生育,一旦发生战乱则往往十几岁就要婚配生育。
究其原因,不过是人类繁衍本能导致的结果。
一个平均年龄三十岁都不到的时代,十几岁再不生儿育女还待何时。
未婚妻长什么样,王五更是不关心。
他现在关心的是高大节到了后是否完全听从自己的节制,如果高大节保持“半独立性”,那么对于明军,对于王五都不是好事。
金冠三和钱文涛二位道台都私下提醒过王五不要太信任吴三桂的人,至少不能百分百信任,得留一个心眼,否则将来这荆州城谁说了算就是未知数了。
毕竟,王五现在掌握的明军总数虽有一万四千多人,但真正能战的嫡系精锐也就四千左右,相对于吴军这三千精锐的实力也就是伯仲之间。
谁也大不过谁。
无事则罢,一旦有事,一场内讧再所难免。
真若内讧,以明军现有实力很难第一时间就将吴军绞杀干净。
所以,二位道台的意思是对吴军得防着些,至少不能让他们一股脑入城,得分批进城,且得安置在不同地方,尔后通过一些措施削夺那个高大节的指挥权,将吴军这三千精兵从“姓吴”一点点转变为“姓王”。
钱道台更是担心吴三桂的兵进城后会不会突然反水捅明军一刀,然后开城迎清军进城。
有点“木马计”的意思。
王五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但更可能的是吴三桂比谁都需要有一个可以转移清廷注意力的人存在。
前世历史吴三桂之所以一直拖着不肯反,除了其性格问题外,未尝不是吴军尚未做好造反的准备,因为小麻子干掉鳌拜之后就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吴三桂身上,通过不断的措施削弱吴三桂的势力,使得吴三桂一直举棋不定,担心这担心那,最终错过起兵的最佳时机,令得吴周集团饮恨长江。
现在,有他这个女婿顶在前面完全吸引清军的注意力和清军的火力,从而给昆明完全的准备时间,吴三桂只怕做梦都能笑醒。
正如对汪士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五选择相信吴三桂。
没有吴三桂的暗中支持,他是守不住荆州的。
不说荆州与清廷的实力对比,就一个水陆能否通畅就完全拿捏在吴三桂手中。
吴三桂若下令,上游忠于他的重庆水师就能碾压弱小的荆州水师。
只要上游的重庆水师不动,那清廷就算从下游调来水师封锁荆州,王五也能扛一段时间。
至少,他能从上游获得来自昆明的“军援”。
另外,就是这个马上就要抵达的平西小郡主。
若吴三桂真是拿女儿做诱饵让王五上钩,从而替清廷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荆州,那王五还真就佩服吴三桂了。
有这枭雄手段,没有王五,反清大业一样可为。
所以,他并没有听从金、钱二道台意见对吴军针对性防范,而是给予百分百信任,一视同仁,不加区分。
除了相信吴三桂是真心支持自己这个女婿外,就是对高大节、汪士荣的信任。
这一文一武可都是吴三桂麾下的反清急先锋。
而那三千陪嫁精兵更是同明军合作一起“坑”过陕西清军,双方过去是战友,现在是盟友。
吴三桂将这三千同明军有过合作的精锐当作陪嫁送到荆州,实际已经说明问题。
老丈人是真心要让女婿放心干的。
天本就极冷,今儿江风也是格外大,结果便是吹得码头上包括王五在内的众人都是下意识将脖子缩在衣领中。
远处黑漆漆的清军营地同如点缀繁星的荆州城墙相比,当真是毫无生机。
老张主战的呼声和坚持,王五这边自是知晓。
也是很承老张的情,因为杰书那小子现在真要撤走,那王五正在蓄力的拳头就得砸空。
董学礼个老狐狸搞的大包围圈计划对明军是极不友善的,也就是荆州目前水路尚通,若是哪天水路被堵死,那纵是有百里缓冲地带,于明军而言也不过是另一个茅麓山。
所以,老张给王五争取的七天时间,王五就得好生珍惜。
一口将城外近六万清军全吞掉,王五有这个胃口也没这个实力。
就是六万头猪在城外,也够他抓的。
王五的战略是集中精锐重创清军,争取吃掉两到三万人,再趁清军溃散占领周边一两个府,从而让董学礼的大包围圈计划破产。
多一两个府,不仅实际控制的地盘增大,控制的人口也会为之增多,那么从控制区能够得到的人力、钱粮资源就会随之提高。
这对于眼下只占领荆州一城的明军而言,无疑是破局的关键,也会让清军在明年无法再次形成以绝对优势兵临孤城的战局。
现在就要看战事走向,王五还是希望能够西进打通与根据地联系,将东西两个抗清根据地连成一片。
虽然届时可能面临战事主导权和指挥权等大大小小麻烦,但对于抗清事业能起到的作用还是积极的。
王五并不在乎继续接受三位老帅的领导,前提是三位老帅的决策得正确。
不过这个战略意图可能无法实现,因为到目前为止清军用于封锁茅麓山的兵马不计四川、陕西两省,仅湖广就有近七万人。
让别人来攻自己的坚城,和自己去攻别人精心构筑的防线是两回事。
在军工生产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并且在武器上能够形成代差前,王五无意将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同清军硬碰。
再者,根据地那边情况也不太好,听说三位老帅组织了几次对清军防线的进攻,但都被清军以绝对优势兵力给逼了回去。
虽然具体伤亡情况不明,但肯定损失不小。
那样一来,就算王五率主力西进,可能也无法同根据地做到东西夹击的战略效果。
目前也没有打出湖北进军中原的意图。
因为,他没有骑兵。
带着这一万多人冒然北上,多半是有去无回的。
故王五还是想稳扎稳打,先挫败杰书指挥的这几万清军,占领周边一两个府,积小胜为大胜的同时,为下一次与清军的战役对决奠定基础。
至少,要在局部地区对清军形成局部的优势,将战事拖下去,拖到吴三桂的十几万大军北上。
这边正寻思下一步时,那边汪士荣双手搓了搓,呼了口热气后,突然走到王五身边道:“杰书兵败之后,额驸是打算东进还是西北,亦或北上?”
“额驸”是清朝对宗室驸马的统称,不论皇帝女儿还是亲郡王女儿。
吴三桂是清廷册封的亲王,其女儿自是格格,那王五这个女婿当然就是额驸。
汪士荣是直接问杰书兵败后明军动作,显然已是判定城外清军必败。
王五显然不太习惯额驸的叫法,几个呼吸适应后方对汪士荣道:“先生以为呢?”
“北上为下策。”
汪士荣直言北上首先要攻克荆门州和襄阳,以明军现在的实力冒然攻坚实为不智,倘若在城下受挫,军心士气必受动摇。
其指出明军现在之所以能够取得对城外几万清军的优势,不是明军自身有多强,而是荆州是座坚城,另外是老天爷帮了明军的大忙。
可天气导致的任何因素于双方实际都是一样的,明军守、清军攻,那极寒天气不利清军。
双方要换过来,那极寒天气导致的交通线问题同样也是明军的大麻烦。
如此,明军先前取得的优势就会一点点丧失。
且自身没有同清军拼消耗的本钱。
汪士荣说的很坦诚,纵是王五率部攻取襄阳进入河南,明军也无法于野战取得对清军的胜利,因为清军必定会调集大量骑兵来围剿孤军深入的明军,故北上肯定是不智的。
典型的扬长弃短。
王五点了点头,汪士荣在北上这一块同自己想的一样,都清楚意识到以明军现有的实力根本无法北上。
真要北上进入河南,那他王五就不是替吴三桂吸引注意力的存在,而是彻头彻尾的炮灰。
为王前驱那种。
以为汪士荣接下来会劝自己西进打通与茅麓山的联系,未想汪士荣却指西进也是下策,因为西进会撞上清军用于包围茅麓山的重兵集团,以明军现有的兵力也很难取胜。
王五不由看了眼汪士荣:“先生意让我率部东进?”
汪士荣点头道:“不错,若杰书兵败,额驸最好是马上率军东进攻打武昌。”
“攻打武昌?”
王五眉头微皱,“武昌是湖广总督驻地,与荆州一样也是坚城先生刚才还劝我不要冒然攻坚,何以现在却让我去打武昌这座坚城?”
心里对这个提议是十分不赞成的,因为武昌是老张的地盘,而他和老张之间的友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双方对于下一步也都是心有灵犀的。
就是你打你的,我守我的。
互不侵犯的那种。
老张作为湖广总督若能完全主导湖广战事,肯定是王五最大的恩人。
因为,老张可以帮王五争取更多的时间。
若王五撕毁协议向武昌进军,直接威胁老张这个总督的地位,那老张肯定狗急跳墙。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纵是老张不敢出来,只要王五攻不下武昌,等待他的必定是覆没下场。
没朋友的那种。
未想,汪士荣却道:“武昌乃是重镇,其重要性不弱于荆州,额驸若率军去攻,清廷必调西山兵增援武昌,届时额驸率军西返于途中设伏,则西山兵必败。”
围点打援的意思。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9109/487075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