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宝国公
推荐阅读:斗罗:我,霍雨浩,在修仙、火影教书变强,改变悲剧、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80年代剽悍土著女、特摄:从迪迦奥特曼开始、傀儡帝王?开局召唤三千玄甲军、从机械猎人开始、数学教授重回日常、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马宝于中原郾城取得大捷时,被迫率军回援福建的耿精忠刚率部抵达温州府的乐清。
得知耿精忠竟从浙江班师回援,明延平王郑经心有忌惮,派兴明伯赵得胜遣使赴漳浦招抚耿军大将刘炎劝其投降,若刘炎肯降,郑军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对付耿军回援主力。
然而刘炎对耿家父子极为忠诚,不但拒绝归降郑军,反而派云霄营游击刘成龙、中营游击冯友魁率所部驻守罗山岭以阻截从潮州北上的郑军。
耿继茂派出的亲军都尉徐鸿弼部原本行军计划是从汀州进入漳州汇合刘炎所部,与总兵王进部南北夹击泉州。
但徐鸿弼在进至平和时,被奉郑军旗号的黄芳度部下参将赖升击败,徐鸿弼无奈只得从小道进入漳浦同刘炎会合。
远在福州的耿继茂鉴于王进、徐鸿弼两路兵马都被郑军击败后,担心郑军会采取扬长手段由海路袭击福州,儿子精忠带领的回援兵马又尚在温州,另一路主力兵马则在江显忠指挥下攻打江西,一时无兵可用只得再次派遣属官蒲日良持书至泉州与郑经罢兵修好。
郑经责备耿家父子失信不守约,要求不仅承认漳州、泉州、潮州三地为郑家所有,耿家还要将已被郑军围困的兴化府交出。
兴化是福州门户,耿继茂哪里肯轻易交出。
双方的和谈破裂,郑经命刘国轩加紧攻城,赶在耿精忠回援前拿下兴化城。
情急之下,耿继茂想请吴三桂再派人协调两家矛盾,可吴三桂已经于武昌自立为帝,坚持奉明朝为正溯的郑经根本不可能再听从吴三桂,派人去武昌不过是浪费时间。
只得指望被困在兴化的总兵王进能够撑到援军抵达,与此同时派人前往漳浦要求刘炎和徐鸿弼无论如何也要拖住郑军在潮州的兵马。
潮州的三万多郑军在冯锡范、赵得胜等人带领下北上至不孝岭。
耿军大将刘炎部将刘成龙、冯友魁在岭下列阵迎战明郑大军,冯锡范使何佑、江胜两人率部冲阵,斩杀刘成龙部下千总杜养体、戎旗龙得云等人,大破刘成龙所部。
随后,郑军何佑等部又尾随刘成龙部败军越过不孝岭、至打石山,击败在此列阵的耿继茂的兵曹王子玉部,并趁势直冲漳浦北门差一点就突入城中。
不久冯锡范统大军赶到,挥师将刘炎、徐鸿弼等人围困在城中,并用红夷大炮轰击漳浦三门,击毁漳浦县衙中房屋数十间并漳浦总兵刘炎母亲居住之所。
刘炎惊惧之下情知已无法守住漳浦,被迫和亲军都尉徐鸿弼出城投降。
冯锡范立即遣使向郑经报捷,郑经大为高兴以刘炎为前锋镇、授荡虏将军。
漳浦沦陷使得福建战局进一步有利于郑军,可惜由于冯锡范、赵得胜奉命率军北上,先前被耿、郑联手击败的广东清军趁势重新占领潮州。
西北方面清军则打了一场胜仗。
鳌拜的兄长卓布泰亲自督兵并携红衣炮八门赶至秦州,与一直同城中吴军大将王屏藩对峙的甘肃提督张勇、西宁总兵孙思克等会合。
城内吴军约两万人,城外清军则有八旗兵六千,陕甘绿营各处兵马三万。
因为陕西大部分州县叛乱,虽然朝廷紧急启用了在家丁忧的赵良栋为陕西提督,但赵良栋也不是神仙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将各处叛乱平息。
得知卓布泰领兵前往秦州,吴三桂任命的陕西巡抚吴之茂立即让吴三桂的侄孙吴世综领兵一万增援秦州。
秦州城中的王屏藩见清军有红衣大炮助战,担心城墙会被红衣炮轰塌,便领城中精兵七千出城与清军野战,企图同来援的吴世综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清军。
可惜吴世综部被西宁总兵孙思克挡在城外不到二十里的地方,王屏藩率部与清军鏖战了一个下午也未能接应到吴世综,不得不退回城中。
此役,吴军伤亡了四千余精锐。
清军虽然取胜,也付出了极大伤亡代价,阵亡护军参领衔瑚什塔、署护军参领伊兰泰、彻图纳、孔济纳,前锋参领波累等将校45人,八旗兵1200余,绿营兵1500余。
眼见清军连日炮轰秦州,王屏藩鉴于兵力不足准备放弃秦州退回汉中,重新组织兵马攻打西安。
为此派人冒死出城前往武昌请求已为天子的吴三桂同意。
吴三桂却是不同意王屏藩放弃秦州,因为其子吴应麟已经攻占兰州,整个甘肃除了河西走廊四府基本为吴军所有,此时放弃秦州就等于放弃甘肃。
而且方光琛也来信说由于甘肃和陕西近来多归附大周,使得王辅臣也有所动摇,此时吴军若放弃甘肃,王辅臣恐怕又不肯反了。
“政治”压力下,王屏藩不得不在秦州继续坚守。
其也知多守一天,就能把西北清军主力拖住一天,为中路大军的北伐换来足够优势。
只要中路军能顺利推进到燕京迫使清廷从燕京撤离,西北战局基本就能定了。
天下大势也就定了。
吴三桂让王屏藩坚守秦州拖住西北清军主力同时,也去信侄子吴应期让其对广州尚之信采取“抚策”,只要尚之信肯反正归顺大周,并出兵北上助战,吴军可以不进广州城。
已经领军进至三水的吴应期收到叔父旨意后立即照办,派人再次去广州劝说尚之信归顺,使者带回来的消息是尚之信没有明确表示反正,但却让人送来二十万两白银。
同时,使者说传言尚可喜不是病死,而是被尚之信毒杀,这位嗜酒如命的新平南王可能将自己的弟弟们都给秘密处死了。
并说眼下广州城实际是被一帮满洲人控制,原来平南藩下的老人们多不被尚之信信任。
吴应期听后判断尚之信此时正在降与不降之间摇摆不定,极大原因和那帮满洲人有关系。
便写了一封信让使者送给尚之信,信中表示只要平南王愿归顺,其信重的满洲人都可留任藩下,大周朝廷不会追究他们。
同时派人将尚可喜已死消息传回武昌。
消息传过来时,吴三桂正在张长庚为他修建的行宫召集百官商议开科举士及铸钱事项。
礼部尚书、大学士钱点建议明年开春令大周控制各省开考乡试,待秋天于武昌举行会试,届时由皇帝本人钦点大周朝的状元、榜眼、探花。
张长庚却说不必等明年开春举行乡试,而是应效仿满清入关之时“特事特办”。
满清是顺治二年就在燕京开科举士,当时南明弘光政权尚在,因此这次科举参加的多是北方读书人,且不需举人功名就可来京会试。
凡来考者,一律录用。
这个举措一下就收服了北方士人之心,不仅为清廷赢得了北方士绅集团,也为清廷提供了大量地方官员。
“臣以为不妨于今年正旦举行会试,凡各省有秀才功名者皆可不经乡试前来武昌会试,车船费用皆由朝廷负责。”
张长庚的意见得到吴三桂的赞同,让礼部就以安北王的意见部署开科取士。
见自己意见得到吴三桂认同,坐在椅子上的张长庚不禁也是欢喜。
坐在对面的钱点心中微哼一声,对随意插手自己分管之事的安北王有些不快。
吴三桂称帝后各项制度虽然继承的明朝,但却下令朝会之时尚书和大学士皆赐座椅,这一点和明清显然不同,令得百官皆是赞许。
议过开科的事,户部尚书来度便奏称铸钱事,最终定下大周钱币为“昭武通宝”。
这件事马上就要做,迟不得。
大周朝的经济已经出现危机,粮饷开始紧张。
自起兵以来,吴军多用的是云南、贵州积储,家底已快见底。
如今能为周朝真正提供赋税的新占领省份也就湖南一省,其它地方都需要周朝拨款。
可今年湖南是個荒年,收成不好,导致各地米价腾贵,长沙一石大米价格高达白银六两,盐价也贵到离谱,三四两才能买一斤盐。
如果再这样下去,为解军需不足周朝肯定要加税田亩,征催严迫,导致各地怨声四起。
解决的办法无非两个。
一是开源,一是节流。
节流是没的节了,因为吴军控制区的实际情况摆在这。
只能是开源。
开源有文开源和武开源两途。
武开源自是军队通过征战不断缴获,文开源则是文官们想尽办法为朝廷搜刮钱财。
各处战场吴军虽取得优势,但尚未分出胜负,各地缴获基本“自收自支”,很难向朝廷提供赋税。
只能由文官们想办法解决了。
铸钱向来是大利,如此开铸“昭武通宝”自是吴三桂的大周朝头等大事。
除了铸钱,恢复各地民生,鼓励商业,同“盟友”互通往来也很有必要。
户部拿出一个方案,就是通过与掌控东南沿海的耿家贸易换取一定收入来解决财政危机。
可不等吴三桂同意,东南就传来耿、郑内讧消息,气得吴三桂把郑经、耿家父子都给骂了遍。
并为此担忧东南战事反复,万一清军乘机收复失地攻入福建,极有可能导致耿家崩盘。
没了耿家在东南牵制清军的江浙集团,吴军的右翼就完全暴露在江浙清军面前,势必会影响到北伐。
只是耿、郑内讧已成定局,郑经摆明了不肯承认他这个昭武皇帝,因此吴三桂想协调也调不了。
只能督促攻入江西的兵马尽快拿下九江和南昌,使赣省能起到遮护吴军右翼的作用。
给江西的旨意刚派出,侄子吴应期的奏折就到了。
“尚可喜死了?”
吴三桂很是诧异,之前可是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诧异之余,竟是生出些许悲凉之意。
当年得知孔有德战死时,他也曾感慨过一番。
“皇上,尚可喜死了更好,臣闻其子尚之信在燕京时之时便不为满洲人喜欢,若能说服之信起兵,则广东大局可定。”
尚可喜怎么死的,张长庚门清,因为他的小伙伴老五偷偷给他通报过。
吴三桂收起心中悲凉之意,坦言应期正在做尚之信的“工作”,且这位新平南王命人给应期送了二十万两白银。
“如此看来,广东反正指日可待,臣在此先恭喜皇上!”
张长庚当即起身离座来到殿中向着龙椅上的吴三桂拜了下去,其余重臣见状忙也纷纷跟着跪拜。
“诸位爱卿快快免礼!”
吴三桂也是不拿架子,不管是在重臣面前还是普通官员面前,其表现的都极为平易近人。
如果不是一身皇袍,看着真像是个和蔼可亲的富家翁。
“若之信肯归,朕仍叫他世镇广东”
吴三桂问众臣是不是以他名义给尚之信去信,众臣正议着时,殿外就传来大捷呼声。
却是马宝在郾城重创关外八旗,收复临颖、舞阳、襄城等十一座城池!
“好个马三宝,好个三宝啊!”
将马宝的告捷文书看了又看,激动之下吴三桂竟当场让人拟旨,将马宝由侯爵越过郡公直接封为宝国公。
众臣听后均是称赞皇帝英明。
马宝由侯爵晋为国公也是应该的,毕竟这是重创真满八旗,不是绿营可比的。
郾城大捷真就是为北伐开了一个好头!
独张长庚眉头皱了皱,不是想到自己的小伙计王老五杀的真鞑子比马宝还多,如今也不过是个侯,而是想到马宝要是封宝国公的话,那大周朝另两位国公夏国相和胡国柱会怎么看。
胡国柱眼下在云南留守,其屡次三番向岳父请求北上带兵,却均被岳父否决,只要这个二女婿劝说岳母张皇后早点来武昌。
张皇后一日不肯来武昌,胡国柱这个二女婿就得一天留在云南,所以同立下大功的马宝没有直接冲突。
但那个大女婿夏国相会不会嫉妒眼红马宝呢?
听说夏国相为人可是很小心眼的,前番伙同兵部尚书韩大任变相夺了马宝兵权,如今又正领大军围攻汝宁,眼看北伐首功就要到手却被马宝给抢了,夏国相心中能舒服?
万一背后给马宝使什么绊子,北伐可就悬了。
张长庚有心提醒吴三桂要注意大女婿的“情绪”,可见吴三桂正在兴头上也实在不便“挑拨”翁婿关系,便寻思得和正在拖住达素的老五通个气,免得坏了事。
得知耿精忠竟从浙江班师回援,明延平王郑经心有忌惮,派兴明伯赵得胜遣使赴漳浦招抚耿军大将刘炎劝其投降,若刘炎肯降,郑军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对付耿军回援主力。
然而刘炎对耿家父子极为忠诚,不但拒绝归降郑军,反而派云霄营游击刘成龙、中营游击冯友魁率所部驻守罗山岭以阻截从潮州北上的郑军。
耿继茂派出的亲军都尉徐鸿弼部原本行军计划是从汀州进入漳州汇合刘炎所部,与总兵王进部南北夹击泉州。
但徐鸿弼在进至平和时,被奉郑军旗号的黄芳度部下参将赖升击败,徐鸿弼无奈只得从小道进入漳浦同刘炎会合。
远在福州的耿继茂鉴于王进、徐鸿弼两路兵马都被郑军击败后,担心郑军会采取扬长手段由海路袭击福州,儿子精忠带领的回援兵马又尚在温州,另一路主力兵马则在江显忠指挥下攻打江西,一时无兵可用只得再次派遣属官蒲日良持书至泉州与郑经罢兵修好。
郑经责备耿家父子失信不守约,要求不仅承认漳州、泉州、潮州三地为郑家所有,耿家还要将已被郑军围困的兴化府交出。
兴化是福州门户,耿继茂哪里肯轻易交出。
双方的和谈破裂,郑经命刘国轩加紧攻城,赶在耿精忠回援前拿下兴化城。
情急之下,耿继茂想请吴三桂再派人协调两家矛盾,可吴三桂已经于武昌自立为帝,坚持奉明朝为正溯的郑经根本不可能再听从吴三桂,派人去武昌不过是浪费时间。
只得指望被困在兴化的总兵王进能够撑到援军抵达,与此同时派人前往漳浦要求刘炎和徐鸿弼无论如何也要拖住郑军在潮州的兵马。
潮州的三万多郑军在冯锡范、赵得胜等人带领下北上至不孝岭。
耿军大将刘炎部将刘成龙、冯友魁在岭下列阵迎战明郑大军,冯锡范使何佑、江胜两人率部冲阵,斩杀刘成龙部下千总杜养体、戎旗龙得云等人,大破刘成龙所部。
随后,郑军何佑等部又尾随刘成龙部败军越过不孝岭、至打石山,击败在此列阵的耿继茂的兵曹王子玉部,并趁势直冲漳浦北门差一点就突入城中。
不久冯锡范统大军赶到,挥师将刘炎、徐鸿弼等人围困在城中,并用红夷大炮轰击漳浦三门,击毁漳浦县衙中房屋数十间并漳浦总兵刘炎母亲居住之所。
刘炎惊惧之下情知已无法守住漳浦,被迫和亲军都尉徐鸿弼出城投降。
冯锡范立即遣使向郑经报捷,郑经大为高兴以刘炎为前锋镇、授荡虏将军。
漳浦沦陷使得福建战局进一步有利于郑军,可惜由于冯锡范、赵得胜奉命率军北上,先前被耿、郑联手击败的广东清军趁势重新占领潮州。
西北方面清军则打了一场胜仗。
鳌拜的兄长卓布泰亲自督兵并携红衣炮八门赶至秦州,与一直同城中吴军大将王屏藩对峙的甘肃提督张勇、西宁总兵孙思克等会合。
城内吴军约两万人,城外清军则有八旗兵六千,陕甘绿营各处兵马三万。
因为陕西大部分州县叛乱,虽然朝廷紧急启用了在家丁忧的赵良栋为陕西提督,但赵良栋也不是神仙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将各处叛乱平息。
得知卓布泰领兵前往秦州,吴三桂任命的陕西巡抚吴之茂立即让吴三桂的侄孙吴世综领兵一万增援秦州。
秦州城中的王屏藩见清军有红衣大炮助战,担心城墙会被红衣炮轰塌,便领城中精兵七千出城与清军野战,企图同来援的吴世综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清军。
可惜吴世综部被西宁总兵孙思克挡在城外不到二十里的地方,王屏藩率部与清军鏖战了一个下午也未能接应到吴世综,不得不退回城中。
此役,吴军伤亡了四千余精锐。
清军虽然取胜,也付出了极大伤亡代价,阵亡护军参领衔瑚什塔、署护军参领伊兰泰、彻图纳、孔济纳,前锋参领波累等将校45人,八旗兵1200余,绿营兵1500余。
眼见清军连日炮轰秦州,王屏藩鉴于兵力不足准备放弃秦州退回汉中,重新组织兵马攻打西安。
为此派人冒死出城前往武昌请求已为天子的吴三桂同意。
吴三桂却是不同意王屏藩放弃秦州,因为其子吴应麟已经攻占兰州,整个甘肃除了河西走廊四府基本为吴军所有,此时放弃秦州就等于放弃甘肃。
而且方光琛也来信说由于甘肃和陕西近来多归附大周,使得王辅臣也有所动摇,此时吴军若放弃甘肃,王辅臣恐怕又不肯反了。
“政治”压力下,王屏藩不得不在秦州继续坚守。
其也知多守一天,就能把西北清军主力拖住一天,为中路大军的北伐换来足够优势。
只要中路军能顺利推进到燕京迫使清廷从燕京撤离,西北战局基本就能定了。
天下大势也就定了。
吴三桂让王屏藩坚守秦州拖住西北清军主力同时,也去信侄子吴应期让其对广州尚之信采取“抚策”,只要尚之信肯反正归顺大周,并出兵北上助战,吴军可以不进广州城。
已经领军进至三水的吴应期收到叔父旨意后立即照办,派人再次去广州劝说尚之信归顺,使者带回来的消息是尚之信没有明确表示反正,但却让人送来二十万两白银。
同时,使者说传言尚可喜不是病死,而是被尚之信毒杀,这位嗜酒如命的新平南王可能将自己的弟弟们都给秘密处死了。
并说眼下广州城实际是被一帮满洲人控制,原来平南藩下的老人们多不被尚之信信任。
吴应期听后判断尚之信此时正在降与不降之间摇摆不定,极大原因和那帮满洲人有关系。
便写了一封信让使者送给尚之信,信中表示只要平南王愿归顺,其信重的满洲人都可留任藩下,大周朝廷不会追究他们。
同时派人将尚可喜已死消息传回武昌。
消息传过来时,吴三桂正在张长庚为他修建的行宫召集百官商议开科举士及铸钱事项。
礼部尚书、大学士钱点建议明年开春令大周控制各省开考乡试,待秋天于武昌举行会试,届时由皇帝本人钦点大周朝的状元、榜眼、探花。
张长庚却说不必等明年开春举行乡试,而是应效仿满清入关之时“特事特办”。
满清是顺治二年就在燕京开科举士,当时南明弘光政权尚在,因此这次科举参加的多是北方读书人,且不需举人功名就可来京会试。
凡来考者,一律录用。
这个举措一下就收服了北方士人之心,不仅为清廷赢得了北方士绅集团,也为清廷提供了大量地方官员。
“臣以为不妨于今年正旦举行会试,凡各省有秀才功名者皆可不经乡试前来武昌会试,车船费用皆由朝廷负责。”
张长庚的意见得到吴三桂的赞同,让礼部就以安北王的意见部署开科取士。
见自己意见得到吴三桂认同,坐在椅子上的张长庚不禁也是欢喜。
坐在对面的钱点心中微哼一声,对随意插手自己分管之事的安北王有些不快。
吴三桂称帝后各项制度虽然继承的明朝,但却下令朝会之时尚书和大学士皆赐座椅,这一点和明清显然不同,令得百官皆是赞许。
议过开科的事,户部尚书来度便奏称铸钱事,最终定下大周钱币为“昭武通宝”。
这件事马上就要做,迟不得。
大周朝的经济已经出现危机,粮饷开始紧张。
自起兵以来,吴军多用的是云南、贵州积储,家底已快见底。
如今能为周朝真正提供赋税的新占领省份也就湖南一省,其它地方都需要周朝拨款。
可今年湖南是個荒年,收成不好,导致各地米价腾贵,长沙一石大米价格高达白银六两,盐价也贵到离谱,三四两才能买一斤盐。
如果再这样下去,为解军需不足周朝肯定要加税田亩,征催严迫,导致各地怨声四起。
解决的办法无非两个。
一是开源,一是节流。
节流是没的节了,因为吴军控制区的实际情况摆在这。
只能是开源。
开源有文开源和武开源两途。
武开源自是军队通过征战不断缴获,文开源则是文官们想尽办法为朝廷搜刮钱财。
各处战场吴军虽取得优势,但尚未分出胜负,各地缴获基本“自收自支”,很难向朝廷提供赋税。
只能由文官们想办法解决了。
铸钱向来是大利,如此开铸“昭武通宝”自是吴三桂的大周朝头等大事。
除了铸钱,恢复各地民生,鼓励商业,同“盟友”互通往来也很有必要。
户部拿出一个方案,就是通过与掌控东南沿海的耿家贸易换取一定收入来解决财政危机。
可不等吴三桂同意,东南就传来耿、郑内讧消息,气得吴三桂把郑经、耿家父子都给骂了遍。
并为此担忧东南战事反复,万一清军乘机收复失地攻入福建,极有可能导致耿家崩盘。
没了耿家在东南牵制清军的江浙集团,吴军的右翼就完全暴露在江浙清军面前,势必会影响到北伐。
只是耿、郑内讧已成定局,郑经摆明了不肯承认他这个昭武皇帝,因此吴三桂想协调也调不了。
只能督促攻入江西的兵马尽快拿下九江和南昌,使赣省能起到遮护吴军右翼的作用。
给江西的旨意刚派出,侄子吴应期的奏折就到了。
“尚可喜死了?”
吴三桂很是诧异,之前可是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诧异之余,竟是生出些许悲凉之意。
当年得知孔有德战死时,他也曾感慨过一番。
“皇上,尚可喜死了更好,臣闻其子尚之信在燕京时之时便不为满洲人喜欢,若能说服之信起兵,则广东大局可定。”
尚可喜怎么死的,张长庚门清,因为他的小伙伴老五偷偷给他通报过。
吴三桂收起心中悲凉之意,坦言应期正在做尚之信的“工作”,且这位新平南王命人给应期送了二十万两白银。
“如此看来,广东反正指日可待,臣在此先恭喜皇上!”
张长庚当即起身离座来到殿中向着龙椅上的吴三桂拜了下去,其余重臣见状忙也纷纷跟着跪拜。
“诸位爱卿快快免礼!”
吴三桂也是不拿架子,不管是在重臣面前还是普通官员面前,其表现的都极为平易近人。
如果不是一身皇袍,看着真像是个和蔼可亲的富家翁。
“若之信肯归,朕仍叫他世镇广东”
吴三桂问众臣是不是以他名义给尚之信去信,众臣正议着时,殿外就传来大捷呼声。
却是马宝在郾城重创关外八旗,收复临颖、舞阳、襄城等十一座城池!
“好个马三宝,好个三宝啊!”
将马宝的告捷文书看了又看,激动之下吴三桂竟当场让人拟旨,将马宝由侯爵越过郡公直接封为宝国公。
众臣听后均是称赞皇帝英明。
马宝由侯爵晋为国公也是应该的,毕竟这是重创真满八旗,不是绿营可比的。
郾城大捷真就是为北伐开了一个好头!
独张长庚眉头皱了皱,不是想到自己的小伙计王老五杀的真鞑子比马宝还多,如今也不过是个侯,而是想到马宝要是封宝国公的话,那大周朝另两位国公夏国相和胡国柱会怎么看。
胡国柱眼下在云南留守,其屡次三番向岳父请求北上带兵,却均被岳父否决,只要这个二女婿劝说岳母张皇后早点来武昌。
张皇后一日不肯来武昌,胡国柱这个二女婿就得一天留在云南,所以同立下大功的马宝没有直接冲突。
但那个大女婿夏国相会不会嫉妒眼红马宝呢?
听说夏国相为人可是很小心眼的,前番伙同兵部尚书韩大任变相夺了马宝兵权,如今又正领大军围攻汝宁,眼看北伐首功就要到手却被马宝给抢了,夏国相心中能舒服?
万一背后给马宝使什么绊子,北伐可就悬了。
张长庚有心提醒吴三桂要注意大女婿的“情绪”,可见吴三桂正在兴头上也实在不便“挑拨”翁婿关系,便寻思得和正在拖住达素的老五通个气,免得坏了事。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9109/487076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