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第340章 红温的朱厚照

第340章 红温的朱厚照

推荐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混在末日,独自成仙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我一个古董店长,会点法术很合理苟在凛冬废土修仙长生从双修开始快穿之我在万界苟生活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茵钢铁!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340章 红温的朱厚照
    当年朱厚照成功的策反焦芳、张彩等人,固然仓促的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还拿江西人当靶子,团结了大多数人。
    在这期间,原本占据了高位的江西官员纷纷落马,被分食利益。
    很多尚未分配职务的新科进士连官职都不敢接,就直接跑路。
    可是结果呢?
    有了斗争经验的朝臣们,在自己的利益受到触动的时候,迅速地就抱团了。
    随后,痛定思痛的江西人也卷土重来,重新统治了朝堂。
    当一个势力出现,并且强大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自我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是抽象的,存在的,并且对势力内的所有人,有着共同的驱动力。
    挑动政斗党争,从中渔利,这种手段看似高明,但实际上也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自我意识。
    这种属于特定团体的共同利益,甚至已经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这里面强大的自我意识,可以和皇权抗衡的时候,那皇权又算什么?
    朱厚照主动出手,想要挑起党争,争夺一时的胜势,已经有些饮鸩止渴的意思了。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历来都有党争,不见得有什么严重的。
    但是以个人为核心的抱团,和以共同价值为核心的抱团,对朝廷造成的危害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的结党,如同胡惟庸案,随着胡惟庸和大量官员的身死,能够直接性的抹杀掉。
    后者的结党,如同宋朝时的变法派和保守派,彼此的争斗连绵不绝,随着人事兴替,反复争夺。
    这种意识性的结党,只要成型后,哪怕面临强力的打压,但只要条件成熟,他们就会像藏土壤里的种子一样突然冒出来。
    朱厚照下场的切入点,是梁次摅案。
    现在的梁次摅案,经历了朝堂的几度争夺和反复阐述,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案件了。
    随着大明的土地兼并和资源攫取进入下半场,从百姓那里继续搜刮,已经到了无法持续的程度。
    “梁次摅案”标志性的开启了大鱼吃小鱼的阶段,实力弱小但是数目众多的小豪强,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这种伴随着社会发展,所形成的结构重塑,完全具备了意识性党争的前提条件。
    裴元敏感的嗅到了风暴降临的气息,已经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与其在这里看着他们斗法,还不如去山东剿灭罗教。
    裴元本就过深的牵扯到梁次摅案,很容易就会被卷进这场争斗。其次朱厚照对内廷的腾笼换鸟,也会是“内宫七虎”和“弘治旧人”的一次短兵相接。
    裴元和两边的关系都很复杂。
    裴元和谷大用的关系不赖,丘公公也放下了自己给他造黄谣的心结,但是和七虎之首的张永已经成了仇敌。
    裴元和陆訚开始属于敌对,后来也惺惺相惜。与萧家的关系也还凑活,至少等萧韺气消了,双方还是存在合作的基础。
    在这种时候,裴元要是被迫站队,那可就太被动了。
    朝堂的拉扯密不透风,那种沉闷压抑了许久的情绪,一连持续了好几天。
    多日不曾露面的魏讷,终于在观望了一阵风色后,跑来智化寺和裴元相见。
    等到裴元弄清楚了这位大叔的操作,也情不自禁的“卧槽”了一句。
    原来当谷大用在朱厚照跟前念叨完李福达的事情后,格外重视北方边患的朱厚照就上了心,让内阁立刻把贴黄奏本递交过来。
    现在内阁中做事的只有李东阳、杨廷和和费宏。
    听说天子询问李福达案的奏疏,费宏倒是很老实的打算翻找一下给天子递过去,但是李东阳和杨廷和齐齐反对。
    因为这件事很不寻常。
    天子所有应该知道的奏疏,都应该是由内阁处置之后才能呈上去的。
    除了内阁,只有通政司有权力拿到那些奏疏。
    内廷的内书房管理的是底档,那是在内阁的贴黄处置意见出现纰漏的时候,才会启用底档对照。
    可通政司想要向皇帝汇报某件奏疏的内容,必须得提前向内阁报备。
    这是当年“三杨”打下的江山!
    李东阳和杨廷和不知道皇帝是从哪来得来的消息,但是两人一致决定,要程序性的拖一下,表达下内阁的态度。
    程序性拖延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因此杨廷和与李东阳,紧急让中书舍人把贴黄文本抄了多份,然后给兵部、户部、刑部、吏部发了过去。
    李福达案事涉叛乱,肯定要研究下动用何处的兵马前去平叛。
    只要兵马一动,就必须要动用粮饷,这是户部的活儿。
    李福达属于在逃的流囚,刑部需要拿出处理意见,如何防患于未然。
    至于吏部,也要针对性的对地方吏治,有一个奖惩。
    这些问题都十分的有灵活性,真要处理起来,保守可以拖延一年。
    毕竟明天又会有明天的事情,后天又会有后天的事情。
    结果朱厚照过问之后,也有些没脾气。
    人家内阁不是没处理啊,这不是正在走程序吗?一场叛乱牵扯不小,让各个部门拿出意见,也是应有之义。
    朱厚照就算明知道内阁有推脱的意思,却也没什么办法。
    于是朱厚照只能向通政司索要底本,想在内阁票拟之前,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然后谁都没想到的变故发生了。
    ——通政司竟然没有此事底本!
    通政司怎么可能没有底本?通政司没有底本,内阁怎么拿到的奏疏贴黄?
    于是,在朱厚照的视角中,事情是这样的。
    他从谷大用口中得知,谷大用在通政司听说了李福达的叛乱,于是朱厚照向内阁询问李福达案的处理意见,内阁以正在处理中的理由,没有立刻向天子上奏。然后朱厚照向通政司索要底本,通政司没有给皇帝底本,然后声称找不到了。
    朱厚照本来就对通政司附庸于内阁的处事方式很不满,一直在加强通政司的力量,甚至把通政司作为自己仰仗的政治力量。
    结果通政司竟然给他玩了这么一手。
    这不就相当于他偷偷养的小三,结果给内阁养了儿子一样吗。
    朱厚照一想到这个,立刻就红温了。
    接着毫不掩饰的以训斥的口吻下旨,以通政使丁凤阿谀攀附,谄媚内阁,贬去南京。
    内阁正为天子突然过问具体的案件而不爽,等看到朱厚照的旨意,更是觉得很冤。
    这特么关我们什么事儿,怎么就阿谀攀附了?怎么就谄媚内阁了?
    天子这哪是在骂丁凤,这就是在打内阁的脸。
    于是杨廷和很硬气的以“不知所云”,驳回了这旨意。朱厚照见旨意不能用印,立刻让人以中旨的形式,亲自交到了丁凤手中。
    按照规制,皇帝的旨意没有朝廷背书,就不是有效的行政文件,通政使丁凤完全可以不加理会。
    对于文官来说,“拒绝中旨”和“接受廷杖”是可以被天下人高看一头的两大殊荣。
    但丁凤是要脸的人,天子都摆明不想用他了,他何必赖在这里强求?
    于是丁凤立刻接了中旨,去了南京。
    这可把内阁气坏了。
    结果被牛了朱厚照,仍旧不肯罢休,直接以“梁次摅案”开始介入内阁的事情。
    李东阳一看又要打硬仗了,再次选择告病。
    杨廷和大怒,顿时把李东阳和梁储都怨恨上了,他迅速的集结党羽,想要重现正德五年的盛况。
    裴元听完了魏讷所述的内情,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是你把底本藏起来的?”
    魏讷听完,神色很是平静的从怀中摸出一份奏疏,拿在手里晃了晃,然后放在了裴元面前的桌案上。
    裴元看了那奏本一眼,直接伸手拿了起来,随后快速的看着。
    魏讷有些意外。
    “想不到裴千户这般处变不惊。”
    裴元看完,思索了一下,向魏讷问道,“你是怎么打算的?通政司接下来想必会迎来一番清洗,你觉得你能有上位的机会?”
    魏讷之前人嫌狗憎的,在通政司什么正事都不干。
    如此一来反倒成了这次风波中最安全的那个。
    因为他没有履职,当然就不可能渎职。
    如果通政司真要大洗牌,说不定还能让他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魏讷笑了笑,“我没想那么多。”
    接着他将那奏疏拿过来,径自寻了烛火点燃。
    裴元越发有些想不透,魏讷这是什么意思了。
    等到魏讷将那奏疏完全烧完,这才拍拍手平静的对裴元解释道,“因为我就是想给朱厚照捣乱。”
    “我这样无足轻重的人物,我这样砍坏的旧刀,他自然可以毫不怜悯的看着敌人掰断。”
    魏讷说着,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但是我这种小人,想要给人坏事,也不是什么难事。”
    裴元听了心中一寒。
    他自己也是个实用主义者,对那些利用不到的人毫不在乎。
    然而魏讷的这番举动,却让他的观念有了不小的冲击。
    裴元的目光落在那烧成灰的奏疏上,向魏讷问道,“你特意来这里,就是为了给我说这个?”
    魏讷脸上的神色很是放松,丝毫没有做出了这等大事该有的紧张和激动。
    “等死等了一年,总算出了口恶气。”
    “他以为他在通政司的布置藏得隐秘,可是却逃不过我的眼睛。”
    “老夫没人可以诉说,憋的难受,这会儿总算畅快了。”
    他说畅快了,脸上的表情却像是更怅然了。
    裴元看着魏讷,目光闪动,“左参政不怕我告诉天子吗?”
    “说什么?”魏讷瞪大了眼,说着,还不顾仍有余温,用手在那奏疏的纸灰上搅了搅,又追问了一句,“说什么?”
    裴元一时不知道这个真小人是怎么打算的了。
    魏讷见裴元被自己问住了,又笑了起来。
    笑完神色一收,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天子就算知道了,又怎么可能承认这个结果,裴千户何必自寻烦恼呢?”
    魏讷又指了指地上的纸灰,“我来找你,除了心中的那口恶气不吐不快,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说你是天子新的刀……”
    魏讷说着,脸上努力控制的表情有些扭曲,“那就让我这把旧的刀,教教你,事情该怎么做。”
    “一件事,我能恶心朱厚照两次,想想都觉得痛快。”
    魏讷说着,又笑了起来。
    裴元听魏讷越说越大胆,忍不住喝问道,“你在我面前这么放肆,难道不怕我把你绳之以法吗?”
    魏讷瞧着裴元,揶揄道,“我只是个藏奏疏的,之前能把天子准确的算计到通政司的那个人,才该千刀万剐吧。”
    裴元脸上阴晴不定了一会儿,也跟着笑道,“有趣,来人,上酒!”
    魏讷作为刘瑾余党,这一年多来等死的生涯,早就把他的神经磨砺的无比坚韧。
    见裴元这般,也不含糊,旋即同裴元喝了一场。
    两人酒席丝毫没涉及过多的事情,等魏讷吃完饭,半带醉意的哈哈离去。
    接下来的几天,裴元缩在智化寺中稳如老龟,根本不去理会外面的事情。
    朝廷的局面果然很快明晰。
    在经历了三司会审之后,朝廷以快刀斩乱麻的姿态,完全无视了朝野非议,给出了对此事的最终判决。
    ——主犯梁次摅和戴仲朋发配边卫立功,五年后还职,带俸差操。
    ——其余从犯凌迟处死。
    在正德朝引起巨大影响的梁次摅案,在这场政治博弈中,就此匆匆宣告完结。
    面对这个结果,杨廷和暂时保持了沉默。
    过了不久,战火悄悄的在一个边角烧起,这次卷入了另外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人物。
    ——监察御史徐文华言,“近刘瑾弄权,大学士焦芳附之,更张科制。正德三年廷试毕,工部立石题名,命芳为记。反以更张定制,谓为百年未行之令典。臣厕名其间,实深耻之。伏望将芳所撰记文,并其石磨灭。别命儒臣记之。”
    “诏,记文已刻,其置之。”
    ——“南京十三道御史周期雍等言,逆瑾既诛,海内称庆,而致仕大学士焦芳、刘宇,以附瑾流毒,未正其罪。致仕尚书刘大夏、韩文、林瀚、杨守随,故左都御史张敷华,皆罹瑾摈逐,未蒙昭雪,乞将芳等削夺窜殛,大夏等优以恩礼,赐之赠谥,以昭国法,以快人心。”
    “诏,下其章于所司。”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169187/487322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