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南北新政(二)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南北新政(二)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冯先生,我非常明白您想要得到新式机器的迫切心情。在此我可以向您保证,只要您保持耐心,并预先向我支付三千镑的定金的话,那么我会尽最大努力将您所需要的机器采买并运输过来,而且还会附赠您一批零件和工具。”豪克斯·克利福德坐在海州州府衙门的后院,信心满满地说道:“我是东印度公司旗下排名靠前的二级代理人,同时也在贵国的响水港进行了多年的贸易,至今仍然开办了一家收购茶叶、生丝的商行。如果那我失约,您大可以报告贵国的司法机关,查封我的财产,我不会有任何不满。”
    三千镑折合大约一万两库平雪花纹银,这一点冯瑜还是知晓的。一万两白银,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冯瑜给得起,但挥霍不起。也就是说,如果克利福德这个英吉利商人骗了他,拿了钱再也不出现的话,他可就惨了。即便像他所说的那样,让响水方面查封他在岸上的资产,那样他冯瑜的脸也丢干净了,对以后的仕途负面影响不小。
    不过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克利福德这个英格兰人商人冯瑜也有所了解,唯利是图,善于钻营。只要钱给得足够,他甚至连绞死他自己的绳子都能卖,更别说其他的了!因此,出于对蒸汽机设备的极端渴望,冯瑜最终还是决定相信克利福德一回,让他带着钱返回英格兰买设备。
    是的,没错!冯瑜这会向克利福德求购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蒸汽机(含附属的传动系统)。他打算采购两台回来,试用下,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好的话,那么就立刻上报朝廷,让吵朝廷出资建立仿造蒸汽机的工厂,开始规模化地生产这种玩意儿。
    当然冯瑜也知道英国人的蒸汽机并不怎么样,零部件通用性不高,机器本身的可靠性也很成问题,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但问题在于,东岸人根本不可能将他们手头那些较为不错的蒸汽机出售到清国,因此他们基本上注定了只能找海外商人想办法解决。而蒸汽机制造技术较为不错的北德意志地区又没有商人跑来中国进行贸易,那么冯瑜其实没有选择,只能找克利福德想办法,而这也是他在一系列的谈判中主动舍弃了一些次要利益的关键因素。
    蒸汽机的重要性,现在知道的人真是越来越多了!清国人通过自己派人侦查以及外国商人介绍,了解到东岸人可以用蒸汽机驱动磨坊磨面、驱动锻锤锻铁、驱动吊杆吊重物。当然还有最主要的,驱动船只在江河湖海上航行。尤其是这最后一点,非常令清国人羡慕,必欲得之而后快。只可惜英国人的此项技术也不成熟,至今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仍然不是很可靠,因此无法向清国转让出售技术——说真的,以如今在英国说了算的国会老爷们的德行,只要你给钱给够了,他们才不管什么防止技术外流呢,只要有钱赚,他们是没下限的。
    冯瑜也是通过他的意大利幕僚了解到这其中的一些事情的。不过这位幕僚的信息目前看来有些落后,他已经在北京和海州住了好几年了,不再出海的他接触不到最新的欧洲科技情况,一切都只能按以前的印象来,幸好目前看来影响不大。
    冯知州订购的两台蒸汽机组是用来驱动纺织机械的。为此,他还从英国人那里引进了一部分纺织技术。不用多说,英国人卖的基本都将是本国的主流技术,不太可能藏着掖着,因为冯瑜给的钱足够,克利福德回到英国后只需找来几个纺织厂的资深工程师,就一切都解决了,成本很低,利润空间很大。
    而说到英国的纺织技术,这二三十年来的进步确实非常大。他们通过自己研究,以及从东岸搜罗来的碎片般的技术信息,最终整合出了自己的东西,突破长期横亘在他们前面的技术瓶颈,国内棉布、呢绒的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且,目前那些在这上面赚了钱的企业主们,仍然在加大投资,钻研技术,不断改进机械构造和生产工艺,以期获得更大的回报。
    可以说,新纺织技术的突破极大加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影响力。国内用工需求增加,对外出口兴盛,海量的白银被吸收进了英格兰国内,甚至还趁着东岸与某些国家关系不睦的良机,吞食了一些原本东岸纺织品的市场,确实非常厉害了。
    东岸人纺织技术这些年当然也没停下脚步,而且国家依然没有放弃这个产业,继续从国家层面拨款,资助几大国营纺织企业搞技术和工艺的改进。而且执委会还一致同意成立了纺织部,这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单一商品的部级主管机构(另一个是煤炭部),可见其重视程度。
    另外,在这次从西班牙人手里获得拉普拉塔之后,执委会还授意政务院在查科平原上规划大面积的棉花种植区,提高本地的棉花产量,就近兴建纺织业主导的城市,改变原来棉纺织工业两头在外的产业困局,减少物流运输方面的成本。
    在毛纺织方面,他们的努力要更早,羊毛运输专线铁路就是这种努力的具现化成果。虽然因为资金不足以及政治派系倾轧等因素的影响,羊毛运输专线铁路命运多舛。但在有心人不懈的推动下,两条起点不一样但终点一样的运输南锥地区羊毛资源的铁路依然坚定地修建了起来,并可以预见在未来一定会为东岸的经济发挥重要的作用。
    纺织工业,确实是国之命脉,必须不断精益求精,发展壮大!如今,看来清国也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冯瑜买蒸汽机和纺织技术,难道索额图就不知道吗?康熙就不知道吗?如今满清财政都那么吃紧了,依然愿意在这方面花费资金,可见其重视程度!
    无独有偶。就在冯瑜与豪克斯·克利福德商讨引进蒸汽机及纺织技术的时候,在南边大顺国的贸易重镇巴陵县,大买办张绍宗正站在裕大昌纱厂面前评头论足,状极欢快。而在他旁边,是裕大昌布行东家,开风气之先创办商学院的商人黄伯超。
    张、黄二人,合作也已经很多年了,彼此都十分信任。作为定海纺织厂的大买办,张绍宗常年在黄伯超这里采购棉花、土布。棉纱是宁波的纺织厂需要的中间品,耐磨耐穿的土布在劳动人民群体中非常受欢迎,尤其是那样体力劳动者,根本不愿意买宁波当地机器产的布,而是买价廉物美的大顺或清国土布。张绍宗作为买办,没做成一笔生意都能领到5%的佣金,资金增幅非常迅速,以至于他都可以一掷千金,与黄伯超合办裕大昌纱厂,开始机器纺纱了。
    但与清国不同的是,裕大昌纱厂的机器较为传统,顶多是参照了一点宁波定海纺织厂的设计做了些改进罢了,就这还是张绍宗这个定海纺织厂挂名采购经理提供的。但出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改进都无法实施,因为定海纺织厂现在已经采用全蒸汽动力了,机械传动部分的机器也是从本土进口的,就顺国的工业水平,怕是还无法仿制。或者即便可以仿制,其精度和耐用性也不行,还不如放弃。
    所以说,裕大昌纱厂的技术水平并不高,未来可能还没有冯瑜正在筹建的海州纺织局的技术水平高。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你顺国没有出海口呢?英国、荷兰、法国的商人确实想来和你做生意,但东岸人霸占了崇明沙,在上面架起了大炮,天天小炮艇巡逻着,人家想来也不敢啊!说穿了,这事的根子还是在东岸人身上,他们将长江视为禁脔,不准其他人进来贸易,独享超额垄断利润。
    顺国现在要想引进技术,来源除了东岸一家之外,还真没什么别的渠道了。所以,当初人家拼了命地想在广西、广东那一片捞个出海口,也是有原因的。没有出海口,那就永远受制于人,永远是被东岸势力包围着的可怜虫。外国的先进武器、先进战法、先进技术、先进思想无法引进,发展前途自然大大受限。在这一点上,他们甚至还不如死敌满清政权,想想还真是挺让人懊恼的。
    张绍宗最近也在想办法。他在裕大昌里投资了不少钱,大概占了三成股份的样子,因此这事由不得他不上心。他想到的突破口是,利用自己在宁波和定海纺织厂相对不错的影响力,说服他们出口一些较为先进的纺纱设备给裕大昌。哪怕是库页岛生产的木、铁混合的落后设备也没关系,他们都需要!
    张绍宗给出的理由是裕大昌是纱厂,生产出来的纱锭可以出售给定海纺织厂,且大家之前也一直是这么做的。裕大昌纱厂的产量和效率提高了,那么定海纺织厂的产量也能随之提高。以如今的市场形势,这是可以赚更多的钱的,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张绍宗不确定东岸人会不会接受他的这个说法,但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他在当地还有不少朋友,使点钱让他们帮忙说和一下,应该也是有可能的吧?裕大昌纱厂,实在是太需要现金的纺织技术与设备了,不然就仍然是一个乡下作坊的水平,大号的作坊!
    而如果张绍宗成功说服东岸人,引进一整套的纺纱设备与技术——哪怕是落后一两代的也没关系,在中国足够先进了——那么裕大昌纱厂便可以一飞冲天,成为大顺乃至整个天下最成功的现代化机器纺纱厂。当然了,这是因为张绍宗不知道满清的海州知州冯瑜也在与英国人洽谈引进全套纺织设备,而且还是蒸汽动力的,比大顺的高级多了,不然的话他怕是不会这么乐观。
    不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大陆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清国和顺国,几乎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大规模的针对传统产业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制茶业、航运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建筑材料业等等,是这些资本第一轮投资的重点对象。双方之间的区别是,清国方面政府显得更为重视,并挤出了一定的资源,投入到了这些新产业之中,而顺国官方却对此不管不顾,几乎没投入任何资金,这或许和他们的财政状况远较清国更为糟糕有关。
    张绍宗最近一年内多次往返宁波和湖广,因此通过东岸人的渠道也隐隐约约知道一点清国那边的状况。尤其是前些年声势浩大的茶叶商战,一度让东岸人也有些吃惊,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却也给清国留下了一点现代化工业制茶的基础。毕竟,那些焙茶厂的厂房、设备和工人们都在,茶叶公所换了一波老爷们之后,总还是要把这些东西继续运转起来的,因此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不过张绍宗受东岸人影响,对清国这种操作工业化的模式不是很看好。清国的那些企业在起步阶段能得到朝廷的资金固然好,而且朝廷可能还会通过外交途径帮忙解决技术引进的难题,但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外行指挥内行,瞎胡搞,最后指不定就把厂子搞黄了。
    而且,企业的很多权力被把持在官员手里,私人股东们出于种种原因,不敢过分得罪,最后往往导致厂子里被塞了一堆不学无术之辈,偏偏这些人很多时候还把持着实权部门,结果便是贪污腐败盛行,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顺国这边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私人投资建成的。官府没钱,也不会搞厂子,因此只能放手,任商人们自己去折腾,反正只要能让他们收到税费就行。撑死了有一些军头们看着厂子生意不错,想进来分一杯羹,但好的一点是他们只要钱,并不实际参与厂子的日常运营与决策,这就给了像黄伯超、张绍宗这类专业人士以极大的自由度,让他们不用被外行掣肘,可以专心于企业的经营,将厂子做大、做强。
    清、顺两国的不同模式基本上是各有利弊,谁能做得更好,还得看各自实际中的操作谁更出色了。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无论是哪种模式,高效也好,低效也罢,其实都是在扎扎实实提高两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财富生产能力。只要他们不怕失败,长期坚持下去的话,是肯定会出效果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48630/283206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