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分节阅读_21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作者:Fahre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作者:Fahre
如今才是二月末,北疆的雪还没化干净,因此大军尚在京郊操练,而他暗中调动的地方军可是在北上的路上,南方自然略微空虚,这个好堂兄果然就来“加把火”了!
话说圣上与这位藩王堂兄的“怨源”还得从先帝那会儿说起。
先帝生母位份不高,只是个知府的女儿,生完孩子没多久便去世了,正巧当时皇后亲子没了,便把先帝抱到自己宫中抚养。而如今想要造反藩王的老爹,也就是先帝的异母弟弟,还有他的宠妃娘,这母子几乎是称霸后宫,仗着皇帝的完全没理由的宠溺,翻云覆雨,得罪了一大片人不说,也把先帝和他的母后虐了半辈子,还是先帝他爹重病时让先帝母子抓准机会翻了盘。
最后在宗正的调停,以及偏心偏到姥姥家的皇帝坚持之下,宠妃之子被封了个好地方,就此离京,然后……皇帝没了,宠妃死得不明不白,而他自然也郁郁而终了,不过他儿子,也就是如今圣上的堂兄却是个聪明人,低调收敛大半辈子,早年圣上百般查访都没拿住他的小辫子,原本以为这藩王已经服了软,要安生过日子的时候,对方忽然拔了刀子,还是“趁我病,想要我命”!
圣上的愤怒可想而知。就在看完林海密折之后,南方其余的几位心腹也纷纷递来折子,圣上看完之后,就明白他那堂兄已是箭在弦上,怕是想收都没戏了。
既然知道了情况,圣上自然召集重臣有所布置,作为深受信赖的儿子七皇子赵之桢自然在座。在父皇的上书房里待了整整一天,回到王府赵之桢便把儿子叫到了跟前。
他这些日子忙于公事,难得和儿子这样面对面地说话。看着父亲一脸疲惫和微微皱起的眉头,赵晗也知道……八成出了大事。
赵之桢把元春交给儿子看顾,这句话本身就挺说明问题了,然后他还特地又补了一句,“你母亲那里,多用些心,”顿了顿,干脆说得更明白了些,“盯着点儿。”
王妃刘娡她舅舅已经和那位藩王已经勾结在一起,赵之桢多少有些担心他那个岳母会孤注一掷:成了,就是从龙之功;不成,还有王妃女儿帮她保命。
这门亲事……越来越让赵之桢头疼。
不过他的养母李贵妃倒是让他稍安勿躁,李家也有族人在南方任职,贵妃又天下大事颇有见地。她觉得这位藩王大约没想着攻到京城,毕竟大军在北疆不顾一切地驰援,他也顶不住;但封疆裂土,确是势在必得了。刘娡的娘家没准儿到时候,还能做个突破口。
可万一,自己王府也成了人家的突破口,那“乐子”可就大了。
赵之桢自己都没想到,头回考验儿子,居然就这么难……
父亲的弦外之音,赵晗听得相当清楚,尤其是知道继母的亲舅舅和南方那位叔祖父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就更不敢轻视:继母要是热血冲脑,他说什么也得死死拦住……被骂不孝,也比一家子被圈强得多!
眼见儿子明白了严重性,赵之桢稍感安慰,等儿子告退便径直去了元春的院子。
元春看赵之桢进门便有几分强颜欢笑的样子,她便坦诚道,“王爷不必担心妾身。”
元春平时……的确呆了点,可她能给赵之桢整理笔记,还处处都摸到了关键,足以展露了她敏锐精明的一面,这个时候若还是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模样,未免太假啦!
“后宫不得干政”这条规矩,主要是遏制那些没有瓷器活还野心昭昭之人,可有远见卓识真才实学的话,不少男人还是挺乐意听一听妻子的意见。
去了的皇后便是公认的贤后,贵妃亦是一代才女……你还别说,圣上这会儿也正跟贵妃说起了“堂兄要动手”这件烦心事儿,而赵之桢和他爹也有点异曲同工,面对元春倒也实在,他开口问道,“你知道多少?”
元春道:“妾身是金陵人。那位殿下又素有贤名……”话锋一转,“他收买人心已经挺久了,不过没什么成效。”
南边的大族相对富裕,而且读书人多,换句话说,想收买南边的世家就要花很多很多钱,有这些银子还不如直接去养私兵呢。
元春这话的意思就是,南边那些人家跟这位殿下牵连十分有限,完全不用担心他揭竿而起,一呼百应。那位殿下的威力,在于能大幅影响宗室中各位的亲戚的态度!
顺便一提,前世这位造反的藩王,与大皇子可是有些往来的。当然这话元春就绝对不敢说出口了,不过到了真把那位藩王押解进京的时候,圣上定会体味一下宗亲的力量。
事实上,太子与大皇子真正势不两立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赵之桢没往他亲哥哥那边琢磨,只是从元春这番话猜测到了六七分真相:那位藩王起兵之际,京城的局面也得跟着不稳当了?
不过父皇老谋深算,就算前有险路,也能兵来将挡,他只是更担心自己这个小家了!
☆、第十八回
按说各家的太太~奶~奶们往来交际,大多也是跟自家男人们保持一致,尤其是同族同盟以及姻亲处只能走得更勤些。女眷们几乎往来,那么男人们怕是真的没什么联系了。
元春自觉有了孩子,自然要往孩子他爹那里“靠一靠”,“那位殿下在南边口碑不好,”她声音柔柔糯糯,带着点儿水乡温润之气,“什么生意都要掺一脚。连我这样的闺阁女子都晓得,这位怕是存了旁的心思。”
对于皇亲国戚来说,喜欢银钱不算什么,最多让人暗地里笑话一下,可圣上却特别放心啊;只是除了爱搂钱还执着于结交能人志士,这就没法儿不让人警觉了不是?
这也是多亏了这些年圣上的心思大多放在平定北方异族之上,连年战事不断,南方税赋重地自是以稳定为要,因此圣上便是知道了自己的好堂兄不怎么安生,也一时顾及不过来。
结果……差点养虎为患了。赵之桢捏了捏太阳穴,此番他前去北方,怕是很难战个痛快了,而且这回的对手还是皇子们的长辈,谁再去领命平叛……这里面门道也忒多了。
赵之桢如何看不出他同母兄长大皇子与太子龃龉渐多,若不能好生处置,将来又是个今日的局面,没准儿还得更糟一些。
元春此时已经站到赵之桢身边,一双纤纤素手轻轻揉捻起丈夫的额角,“总得慢慢来。妾身想着,那位殿下难以服众。”
赵之桢顺势按住了元春的右手,“我不在,你多小心些。”
元春这个时候才发觉……王爷怎么跟她把“我”字说得这样……顺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前世元春投奔赵之桢之后,一直不得圣心,久而久之她也就习惯了。
这一世,没有在东宫办过差,元春猜测,赵之桢定会对她稍好一些,而且王府后宅里统共也就四个女人,她比王妃温柔,又比那两个丫头宫女出身的姨娘知书达理,能“脱颖而出”也算意料之中之事。
只是等赵之桢越发“简在帝心”,势力也越来越大,他身边迟早还会有出身名门的聪颖女子,元春只想着能在他心里留有一席之地罢了。
如今肚里又有了二人的骨肉,她想着只要收敛些,行事别太出格,就算赵之桢不再像如今这般体贴关切,但她还能教导孩子,这一生总能落个安稳富贵了——元春再清楚不过,赵之桢绝不会把他们的孩子交给王妃抚养。
不过,赵之桢对她似乎也忒好了吧。像是为了印证这句话,赵之桢又坚定道,“今儿我就写折子,给你请封!”
贾家在京城至多就算是中等人家,在金陵却是名副其实的当地一霸。荣国公的嫡出孙女自然也当得起侧妃之位,关键是有了位份,元春能自己做主,孩子降生亦能自己抚养。
元春难得跟赵之桢默契了一回,赵之桢绝不会让刘娡有机会插手他与元春的孩子:刘娡连亲生女儿都能养得傲慢莽撞,庶出子女还不定让她弄成什么样子。
赵之桢有个时不时糊涂一下的亲娘,还有个睿智的养母,他可是亲身体会过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相对其余的兄弟,他更是重视子嗣,至于刘娡会不会觉得失了脸面,他懒得考虑了。
元春听说赵之桢要为她请封,自是大喜过望,可她再是大喜,落在赵之桢眼里也就是一个宠辱不惊的“啊”,而后更是隔了差不多有半柱香的功夫,才听到她下一句话,“会不会太快啦?”
这个时候不是该惊喜地道谢吗?赵之桢微侧过头,盯着元春的脸,而元春此时正一脸正直地追问,“王爷,生个姑娘怎么办?”
元春重生后……未免有点太过于“有自知之明”了。
其实倒也不怪她,像她这样出身拿得出手的侧室,每个王府都有那么一两位,而这些出挑的侧室大多都是在生下男孩儿后才得以晋封。
元春想了又想,也不觉得娘家如今真有什么值得赵之桢拉拢一二的价值:哥哥贾珠中进士后还差不多……
她偏偏忽略了“赵之桢只是真心喜欢她”这个缘由。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作者:Fahre
如今才是二月末,北疆的雪还没化干净,因此大军尚在京郊操练,而他暗中调动的地方军可是在北上的路上,南方自然略微空虚,这个好堂兄果然就来“加把火”了!
话说圣上与这位藩王堂兄的“怨源”还得从先帝那会儿说起。
先帝生母位份不高,只是个知府的女儿,生完孩子没多久便去世了,正巧当时皇后亲子没了,便把先帝抱到自己宫中抚养。而如今想要造反藩王的老爹,也就是先帝的异母弟弟,还有他的宠妃娘,这母子几乎是称霸后宫,仗着皇帝的完全没理由的宠溺,翻云覆雨,得罪了一大片人不说,也把先帝和他的母后虐了半辈子,还是先帝他爹重病时让先帝母子抓准机会翻了盘。
最后在宗正的调停,以及偏心偏到姥姥家的皇帝坚持之下,宠妃之子被封了个好地方,就此离京,然后……皇帝没了,宠妃死得不明不白,而他自然也郁郁而终了,不过他儿子,也就是如今圣上的堂兄却是个聪明人,低调收敛大半辈子,早年圣上百般查访都没拿住他的小辫子,原本以为这藩王已经服了软,要安生过日子的时候,对方忽然拔了刀子,还是“趁我病,想要我命”!
圣上的愤怒可想而知。就在看完林海密折之后,南方其余的几位心腹也纷纷递来折子,圣上看完之后,就明白他那堂兄已是箭在弦上,怕是想收都没戏了。
既然知道了情况,圣上自然召集重臣有所布置,作为深受信赖的儿子七皇子赵之桢自然在座。在父皇的上书房里待了整整一天,回到王府赵之桢便把儿子叫到了跟前。
他这些日子忙于公事,难得和儿子这样面对面地说话。看着父亲一脸疲惫和微微皱起的眉头,赵晗也知道……八成出了大事。
赵之桢把元春交给儿子看顾,这句话本身就挺说明问题了,然后他还特地又补了一句,“你母亲那里,多用些心,”顿了顿,干脆说得更明白了些,“盯着点儿。”
王妃刘娡她舅舅已经和那位藩王已经勾结在一起,赵之桢多少有些担心他那个岳母会孤注一掷:成了,就是从龙之功;不成,还有王妃女儿帮她保命。
这门亲事……越来越让赵之桢头疼。
不过他的养母李贵妃倒是让他稍安勿躁,李家也有族人在南方任职,贵妃又天下大事颇有见地。她觉得这位藩王大约没想着攻到京城,毕竟大军在北疆不顾一切地驰援,他也顶不住;但封疆裂土,确是势在必得了。刘娡的娘家没准儿到时候,还能做个突破口。
可万一,自己王府也成了人家的突破口,那“乐子”可就大了。
赵之桢自己都没想到,头回考验儿子,居然就这么难……
父亲的弦外之音,赵晗听得相当清楚,尤其是知道继母的亲舅舅和南方那位叔祖父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就更不敢轻视:继母要是热血冲脑,他说什么也得死死拦住……被骂不孝,也比一家子被圈强得多!
眼见儿子明白了严重性,赵之桢稍感安慰,等儿子告退便径直去了元春的院子。
元春看赵之桢进门便有几分强颜欢笑的样子,她便坦诚道,“王爷不必担心妾身。”
元春平时……的确呆了点,可她能给赵之桢整理笔记,还处处都摸到了关键,足以展露了她敏锐精明的一面,这个时候若还是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模样,未免太假啦!
“后宫不得干政”这条规矩,主要是遏制那些没有瓷器活还野心昭昭之人,可有远见卓识真才实学的话,不少男人还是挺乐意听一听妻子的意见。
去了的皇后便是公认的贤后,贵妃亦是一代才女……你还别说,圣上这会儿也正跟贵妃说起了“堂兄要动手”这件烦心事儿,而赵之桢和他爹也有点异曲同工,面对元春倒也实在,他开口问道,“你知道多少?”
元春道:“妾身是金陵人。那位殿下又素有贤名……”话锋一转,“他收买人心已经挺久了,不过没什么成效。”
南边的大族相对富裕,而且读书人多,换句话说,想收买南边的世家就要花很多很多钱,有这些银子还不如直接去养私兵呢。
元春这话的意思就是,南边那些人家跟这位殿下牵连十分有限,完全不用担心他揭竿而起,一呼百应。那位殿下的威力,在于能大幅影响宗室中各位的亲戚的态度!
顺便一提,前世这位造反的藩王,与大皇子可是有些往来的。当然这话元春就绝对不敢说出口了,不过到了真把那位藩王押解进京的时候,圣上定会体味一下宗亲的力量。
事实上,太子与大皇子真正势不两立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赵之桢没往他亲哥哥那边琢磨,只是从元春这番话猜测到了六七分真相:那位藩王起兵之际,京城的局面也得跟着不稳当了?
不过父皇老谋深算,就算前有险路,也能兵来将挡,他只是更担心自己这个小家了!
☆、第十八回
按说各家的太太~奶~奶们往来交际,大多也是跟自家男人们保持一致,尤其是同族同盟以及姻亲处只能走得更勤些。女眷们几乎往来,那么男人们怕是真的没什么联系了。
元春自觉有了孩子,自然要往孩子他爹那里“靠一靠”,“那位殿下在南边口碑不好,”她声音柔柔糯糯,带着点儿水乡温润之气,“什么生意都要掺一脚。连我这样的闺阁女子都晓得,这位怕是存了旁的心思。”
对于皇亲国戚来说,喜欢银钱不算什么,最多让人暗地里笑话一下,可圣上却特别放心啊;只是除了爱搂钱还执着于结交能人志士,这就没法儿不让人警觉了不是?
这也是多亏了这些年圣上的心思大多放在平定北方异族之上,连年战事不断,南方税赋重地自是以稳定为要,因此圣上便是知道了自己的好堂兄不怎么安生,也一时顾及不过来。
结果……差点养虎为患了。赵之桢捏了捏太阳穴,此番他前去北方,怕是很难战个痛快了,而且这回的对手还是皇子们的长辈,谁再去领命平叛……这里面门道也忒多了。
赵之桢如何看不出他同母兄长大皇子与太子龃龉渐多,若不能好生处置,将来又是个今日的局面,没准儿还得更糟一些。
元春此时已经站到赵之桢身边,一双纤纤素手轻轻揉捻起丈夫的额角,“总得慢慢来。妾身想着,那位殿下难以服众。”
赵之桢顺势按住了元春的右手,“我不在,你多小心些。”
元春这个时候才发觉……王爷怎么跟她把“我”字说得这样……顺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前世元春投奔赵之桢之后,一直不得圣心,久而久之她也就习惯了。
这一世,没有在东宫办过差,元春猜测,赵之桢定会对她稍好一些,而且王府后宅里统共也就四个女人,她比王妃温柔,又比那两个丫头宫女出身的姨娘知书达理,能“脱颖而出”也算意料之中之事。
只是等赵之桢越发“简在帝心”,势力也越来越大,他身边迟早还会有出身名门的聪颖女子,元春只想着能在他心里留有一席之地罢了。
如今肚里又有了二人的骨肉,她想着只要收敛些,行事别太出格,就算赵之桢不再像如今这般体贴关切,但她还能教导孩子,这一生总能落个安稳富贵了——元春再清楚不过,赵之桢绝不会把他们的孩子交给王妃抚养。
不过,赵之桢对她似乎也忒好了吧。像是为了印证这句话,赵之桢又坚定道,“今儿我就写折子,给你请封!”
贾家在京城至多就算是中等人家,在金陵却是名副其实的当地一霸。荣国公的嫡出孙女自然也当得起侧妃之位,关键是有了位份,元春能自己做主,孩子降生亦能自己抚养。
元春难得跟赵之桢默契了一回,赵之桢绝不会让刘娡有机会插手他与元春的孩子:刘娡连亲生女儿都能养得傲慢莽撞,庶出子女还不定让她弄成什么样子。
赵之桢有个时不时糊涂一下的亲娘,还有个睿智的养母,他可是亲身体会过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相对其余的兄弟,他更是重视子嗣,至于刘娡会不会觉得失了脸面,他懒得考虑了。
元春听说赵之桢要为她请封,自是大喜过望,可她再是大喜,落在赵之桢眼里也就是一个宠辱不惊的“啊”,而后更是隔了差不多有半柱香的功夫,才听到她下一句话,“会不会太快啦?”
这个时候不是该惊喜地道谢吗?赵之桢微侧过头,盯着元春的脸,而元春此时正一脸正直地追问,“王爷,生个姑娘怎么办?”
元春重生后……未免有点太过于“有自知之明”了。
其实倒也不怪她,像她这样出身拿得出手的侧室,每个王府都有那么一两位,而这些出挑的侧室大多都是在生下男孩儿后才得以晋封。
元春想了又想,也不觉得娘家如今真有什么值得赵之桢拉拢一二的价值:哥哥贾珠中进士后还差不多……
她偏偏忽略了“赵之桢只是真心喜欢她”这个缘由。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64018/103320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