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九章 极高的战术价值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首长,这我可正得亲自去试试了。”眼见庄建业痛快,老牟也不含糊,面前总部首长一脸坚决。
就在刚才,老牟已经将“无轴承直升机桨毂”的颠覆性作用讲得很通透了。
不同于传统的直升机桨毂,需要液压缸和轴承联通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实现桨叶的横向和纵向偏转,从而实现直升机的转向。
无轴承直升机桨毂完全摒弃这种复杂的机械结构,采用两种不同的复合材料,以材料自身的柔性回转力与液体阻尼器来实现直升机桨叶的控制。
其原理类似于带有韧性的橡皮筋儿,将其较上劲后,松开手便能自动回转原状一样。
当然直升机桨毂上的复合材料当然不是橡皮筋那么简单,但基本原理差不多,都是利用材料本身的柔性回弹力来完成控制上传输与恢复。
如此叠加重复,直升机的桨毂便可更加灵敏的接受飞行员发出的控制指令,同时也能在材料自身的作用下迅速恢复到原状态,亦或是稳定在飞行员持续的状态了。
总而言之,属于那种可盐可甜,想要什么姿势都能满足的乖巧型拳手,哪怕飞行员粗鲁些,暴力一些也都能欢欢喜喜的忍住。
相比之下传统液压轴承机械式桨毂就没这么贴心了,有时飞行员操纵杆拉上来,飞机总是要满上一两秒钟才反应过来,想要恢复平飞同样如此,除了稳住操纵杆外,还要微微做个下压的平衡动作,不然桨毂的液压杆和轴承反应总是不及时,只能人为的施加一个干预。
如此操作就对飞行员的要求提出极高的要求,最起码要有个一到两秒的提前量,不然直升机迟钝那么一秒钟,很容易出现不可预测的问题,尤其是在战场上,可能就因为这一两秒钟,敌人的导弹就打过来了。
飞行员驾驶传统的液压轴承直升机桨毂需要提前量,地勤人员就更不用说了,有液压,有轴承就意味着机械结构复杂,机械结构复杂就意味着维修保养上的复杂。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螺旋桨叶片上的铰接、铰接上的轴承、轴承上的液压杆,液压杆连接桨毂主架上的轴承……
每一项都要检查,每一项都要添加专用润滑油,每一项都要确保万无一失,然而让地勤抓狂是每一架液压轴承机械式桨毂里面的机械结构都跟蜂巢一样,能让密集恐惧症患者直接头皮发麻昏死过去。
所以这样桨毂不但是制造企业生产麻烦,更是地勤人员的梦魇。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液压轴承机械式桨毂自身的重量摆在那儿呢,哪怕使用的是轻量化钛合金,但总体的重量也差不多在600公斤左右,这还算是控制的好的,若是差一点的,比如说俄国,大量采用铝合金与合金钢,整个桨毂的重量就要超过1吨。
不过老毛子解决问题也是简单粗暴,既然桨毂重量大,那就加大发动机功率,做个载人载更多的中型直升机就行了,比如说米—17便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
问题是老毛子手里的涡轴发动机型号多,不用愁适配的问题,可别的国家就没这么豪横了,试想一下,一架4吨级的直升机,光头顶的桨毂就600公斤,留给其他的地方只有3吨左右的配额,哪怕把直升机设计师给逼疯,勉强做出直升机,但在性能上也免不了留有遗憾。
就比如说机舱内载人时,机腹就没办法吊挂物资。
再比如说,飞机的改装潜力太小,适配的雷达没办法安装在直升机桨毂上,从而令直升机具备更高的战场感知能力等等……
然而这一切在“无轴直升机桨毂”面前统统成了过往,不说别的,单就地勤而言,就无异于是天大的福音,没了复杂的轴承和密密麻麻的液压杆的束缚,地勤人员只需对桨毂的复合材料做定期的数据监测,日常调整好连接阻尼器即可。
如此算下来工作量只有之前的25%左右,不但可以让地勤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更加紧要的维护上面,也能让直升机的出勤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可不要小看这10百分点,在紧急行动中别说10个百分点,就是1一个百分点,都是有可能救民于水火,取得战场上的胜利。
至于减重就更不用说了,复合材料本来就是轻质材料,在机上取消了轴承和三分之二的液压杆,一下子减去了将近50%的重量,若是桨叶同样采用复合材料,主减速器使用片齿轮—轴承一体化结构,那整体的减重效果将更加明显。
如此多出的数百公斤,即可作为载荷,实现4吨级直升机载人吊装的混合型运输任务,同时也极大的拓展了直升机的改装潜力。
其他不论,就拿混合吊装来说,一般使用这种运输方式的多为炮兵部队,采用传统的液压杆轴承式轮毂,传统柱状轴承一体主减速器的4吨级直升机,尽管理论上能够吊装经过特殊减重处理的86式122mm榴弹炮。
问题是这么干摆拍个宣传片,或是做个产品介绍展板还成,实际上真正的炮兵根本就看不上。
原因很简单,没有半点儿的实战价值,因为4吨级的轻型直升机除了吊装一门火炮外,操作的炮兵、配属的弹药一样都带不了。
只能孤零零的把老光棍一般的火炮扔下,翻身回去接炮兵和弹药;或是两架直升机协同,一架吊装火炮,另一架装载人员和弹药。
不过这么做性价比和操纵性也忒差,而且还容易暴露目标遭到地方的打击。
这也是为什么早些年腾飞集团的“空中皮卡”直升机在空降兵演习中吊装火炮昙花一现后,就不了了之的原因,根子就在这里,战术上不够灵活,甚至连大口径迫击炮的全方位装载都做不到,让炮兵觉得很鸡肋。
然而经过“无轴承直升机桨毂”等技术改进后的4吨直升机就不同了,虽然同样无法混合装载86式122mm榴弹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战斗全重206公斤的86式120mm迫击炮的混合装载还是可以实现的。
五人的炮兵班坐在机舱里,86式120mm迫击炮和一个基数,一共十发120mm迫击炮弹混合吊装在机腹下,然后利用改进后的直升机轻松激动到任何一个攻击死角,对敌展开出其不意的火力突袭。
总部首长虽然现在领导航空航天,但早年可是接受过解放战争洗礼,在朝鲜浴血三年的悍将,当然清楚老牟想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一句话:这样的直升机有着极高的战术价值!
就在刚才,老牟已经将“无轴承直升机桨毂”的颠覆性作用讲得很通透了。
不同于传统的直升机桨毂,需要液压缸和轴承联通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实现桨叶的横向和纵向偏转,从而实现直升机的转向。
无轴承直升机桨毂完全摒弃这种复杂的机械结构,采用两种不同的复合材料,以材料自身的柔性回转力与液体阻尼器来实现直升机桨叶的控制。
其原理类似于带有韧性的橡皮筋儿,将其较上劲后,松开手便能自动回转原状一样。
当然直升机桨毂上的复合材料当然不是橡皮筋那么简单,但基本原理差不多,都是利用材料本身的柔性回弹力来完成控制上传输与恢复。
如此叠加重复,直升机的桨毂便可更加灵敏的接受飞行员发出的控制指令,同时也能在材料自身的作用下迅速恢复到原状态,亦或是稳定在飞行员持续的状态了。
总而言之,属于那种可盐可甜,想要什么姿势都能满足的乖巧型拳手,哪怕飞行员粗鲁些,暴力一些也都能欢欢喜喜的忍住。
相比之下传统液压轴承机械式桨毂就没这么贴心了,有时飞行员操纵杆拉上来,飞机总是要满上一两秒钟才反应过来,想要恢复平飞同样如此,除了稳住操纵杆外,还要微微做个下压的平衡动作,不然桨毂的液压杆和轴承反应总是不及时,只能人为的施加一个干预。
如此操作就对飞行员的要求提出极高的要求,最起码要有个一到两秒的提前量,不然直升机迟钝那么一秒钟,很容易出现不可预测的问题,尤其是在战场上,可能就因为这一两秒钟,敌人的导弹就打过来了。
飞行员驾驶传统的液压轴承直升机桨毂需要提前量,地勤人员就更不用说了,有液压,有轴承就意味着机械结构复杂,机械结构复杂就意味着维修保养上的复杂。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螺旋桨叶片上的铰接、铰接上的轴承、轴承上的液压杆,液压杆连接桨毂主架上的轴承……
每一项都要检查,每一项都要添加专用润滑油,每一项都要确保万无一失,然而让地勤抓狂是每一架液压轴承机械式桨毂里面的机械结构都跟蜂巢一样,能让密集恐惧症患者直接头皮发麻昏死过去。
所以这样桨毂不但是制造企业生产麻烦,更是地勤人员的梦魇。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液压轴承机械式桨毂自身的重量摆在那儿呢,哪怕使用的是轻量化钛合金,但总体的重量也差不多在600公斤左右,这还算是控制的好的,若是差一点的,比如说俄国,大量采用铝合金与合金钢,整个桨毂的重量就要超过1吨。
不过老毛子解决问题也是简单粗暴,既然桨毂重量大,那就加大发动机功率,做个载人载更多的中型直升机就行了,比如说米—17便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
问题是老毛子手里的涡轴发动机型号多,不用愁适配的问题,可别的国家就没这么豪横了,试想一下,一架4吨级的直升机,光头顶的桨毂就600公斤,留给其他的地方只有3吨左右的配额,哪怕把直升机设计师给逼疯,勉强做出直升机,但在性能上也免不了留有遗憾。
就比如说机舱内载人时,机腹就没办法吊挂物资。
再比如说,飞机的改装潜力太小,适配的雷达没办法安装在直升机桨毂上,从而令直升机具备更高的战场感知能力等等……
然而这一切在“无轴直升机桨毂”面前统统成了过往,不说别的,单就地勤而言,就无异于是天大的福音,没了复杂的轴承和密密麻麻的液压杆的束缚,地勤人员只需对桨毂的复合材料做定期的数据监测,日常调整好连接阻尼器即可。
如此算下来工作量只有之前的25%左右,不但可以让地勤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更加紧要的维护上面,也能让直升机的出勤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可不要小看这10百分点,在紧急行动中别说10个百分点,就是1一个百分点,都是有可能救民于水火,取得战场上的胜利。
至于减重就更不用说了,复合材料本来就是轻质材料,在机上取消了轴承和三分之二的液压杆,一下子减去了将近50%的重量,若是桨叶同样采用复合材料,主减速器使用片齿轮—轴承一体化结构,那整体的减重效果将更加明显。
如此多出的数百公斤,即可作为载荷,实现4吨级直升机载人吊装的混合型运输任务,同时也极大的拓展了直升机的改装潜力。
其他不论,就拿混合吊装来说,一般使用这种运输方式的多为炮兵部队,采用传统的液压杆轴承式轮毂,传统柱状轴承一体主减速器的4吨级直升机,尽管理论上能够吊装经过特殊减重处理的86式122mm榴弹炮。
问题是这么干摆拍个宣传片,或是做个产品介绍展板还成,实际上真正的炮兵根本就看不上。
原因很简单,没有半点儿的实战价值,因为4吨级的轻型直升机除了吊装一门火炮外,操作的炮兵、配属的弹药一样都带不了。
只能孤零零的把老光棍一般的火炮扔下,翻身回去接炮兵和弹药;或是两架直升机协同,一架吊装火炮,另一架装载人员和弹药。
不过这么做性价比和操纵性也忒差,而且还容易暴露目标遭到地方的打击。
这也是为什么早些年腾飞集团的“空中皮卡”直升机在空降兵演习中吊装火炮昙花一现后,就不了了之的原因,根子就在这里,战术上不够灵活,甚至连大口径迫击炮的全方位装载都做不到,让炮兵觉得很鸡肋。
然而经过“无轴承直升机桨毂”等技术改进后的4吨直升机就不同了,虽然同样无法混合装载86式122mm榴弹炮这样的大家伙,但战斗全重206公斤的86式120mm迫击炮的混合装载还是可以实现的。
五人的炮兵班坐在机舱里,86式120mm迫击炮和一个基数,一共十发120mm迫击炮弹混合吊装在机腹下,然后利用改进后的直升机轻松激动到任何一个攻击死角,对敌展开出其不意的火力突袭。
总部首长虽然现在领导航空航天,但早年可是接受过解放战争洗礼,在朝鲜浴血三年的悍将,当然清楚老牟想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一句话:这样的直升机有着极高的战术价值!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64136/206645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