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9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红楼同人】来一卦? 作者:夜晚的血

    分卷阅读89

    无论哪个都是一身贵气,气势隐隐的压了王仁一头。

    “王大人这是来兴师问罪的?”李卫低声道,脸上丝毫恐惧都无,反而带着嘲讽。

    “也算是吧。”王仁道:“但是我不是问李大人的罪,我是来问那个胆敢自称我堂兄弟的人的罪。”

    李卫这才来了点精神,开始正视王仁起来。

    “首先介绍一下。”王仁道。

    李卫突然打断道:“这位黄四兄之前见过一次面。另一位就没见过了。”

    王仁:……

    黄……四?

    “我叫黄十三。”十三爷自我介绍道。

    王仁:亲,别玩了行么,还让不让人好好说话了!

    【正文·续】over

    历史上的李卫捐官的时候是康熙五十六年。在这里被蠢作者提前了好几年。

    另外,不要根据《李卫当官》里的剧情跟我说历史,电视剧都是根据史料改编的。

    历史上对李卫在康熙时期的记载就几句话而已,李卫真正作为名臣出名是在雍正时期。史上官员辣么多,史官不会各个都记载的那么详细。估计李卫康熙时期的生平也是在雍正时期出名后才补上的吧。

    千万不要把电视剧中为了戏剧性而增加的剧情当做历史!!认真你就输了!

    其实作者君并不讨厌电视剧在历史的基础上添加有趣的故事情节,毕竟史料记载残缺甚至模糊,电视剧是需要剧情补充的么。但是明明有历史清晰记载的事却瞎编的就最讨厌了,误导人嘛。

    上次老妈竟然还跟我说什么红楼梦是纪晓岚发现和保护的。历史上真正发现红楼并且认为那是一部好小说的人是和珅。电视剧这样写不过是为了美化纪晓岚而张冠李戴。和珅不仅发现了这本书的优点还将其推荐给皇帝,因此才让这本书解禁。另外找人给这本书续写一个结局也与和珅的促进有着一定的关系。关于和珅的历史传记是在和珅死后由嘉庆让人编纂的,甚至还修改过一次。嘛,我就不多说了。对历史感兴趣不如去看看史书或者电视上的历史讲坛,虽然也或多或少添加了个人感**彩,但绝对不会瞎掰。

    电视剧什么的看看就好,以电视剧为基础讲历史会闹笑话的。

    话说……亲们里该不会还有人认为红楼梦是纪晓岚发现的吧,实际上是和珅哦!

    ☆、第64章

    【正文·始】

    王仁回头又看了一眼四爷,这位也是一脸坦然,一点都没有打算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的意思。大概是遗传?康熙喜欢微服私访,四爷和十三爷也喜欢隐瞒身份,他记得历史上的乾隆好像也挺喜欢装平民四处乱逛……

    呵呵,算了,就不拆穿了。王仁也懒得再管什么黄四,黄十三这种奇怪的称呼,继续和李卫继续说起话来。这两位爷也都挺自在的,在一边喝茶看着他们说话看的挺有滋有味。

    王仁:为啥感觉有点不爽?他们是不是在看戏?

    【正文·始】over

    王仁:为啥感觉有点不爽?他们是不是在看戏?

    “你说你是来找那个王恩兴师问罪的?”李卫脸上仍然带着怀疑说道。

    王仁:……

    这见鬼的名字看起来还真像是他的兄弟啊呵呵。

    “没错。”王仁说道:“我从未见过什么堂兄堂弟。实不相瞒,三服以内我是王家这一辈唯一的儿子。前段时间从旁支认了一个弟弟,也是翻出族谱往上找五辈,才找到了一个很久以前分出去的旁支。”再往上便是出了五服,算不得一家人了。

    简单的说,不知道是哪辈子分出去的亲戚,明明早就不来往了,不过是看以前是,或者可能是一家人,便拿他的名头出来作恶而已。

    李卫道:“是与不是一看便知。既然你说要去问那人的罪,可敢和我一起去找他当面论?”

    “求之不得。”王仁扭头对四爷和十三道:“四爷,十三,要一起去吗?”

    四爷和十三一人端着一杯茶点头同意。

    动作同步了。

    果然是悠闲的在看戏吧。

    李卫留下了茶钱,带着几人出门左拐,往闹市里走去。

    “那人家住西街。”李卫道:“是个不折不扣的痞子。不过家中有点闲钱捐了个小官,就作威作福起来。”

    王仁点头,几人这才转了几个弯,还没走到李卫说的西街,在路上就遇到一个青年在旁边的摊子上看东西,转身的时候和十三撞了一下,十三没有理会他,那人便不依不饶起来,上前就想要抓十三的衣服要人道歉赔钱。

    李卫一回头便和那青年对了眼,道:“就是他。”

    “啧,你是什么人!”那王恩对十三怒道,还没继续说话就听见了李卫的声音,转头看他也是一脸的又惊又怒,眼中含着一丝恐惧:“李卫!怎么又是你!”

    “这么不想见我?”李卫道:“王恩,这几天皮痒了是吧。上次揍你那一顿还记不记得!” 王恩被吓了一跳,扭头就想跑,然而一个转身就看见周围有那么多人在指指点点的围观,不想在众人面前落荒而逃的他硬是鼓起勇气说道:“李卫,别以为你上次揍我我没找你算账便是怕了你!我告诉你!那是因为小爷我最近没时间理你!你拽什么啊!不过也是个买来的虚职!品级比我高又怎样!我告诉你!我前几天又花了大把的银子,你给我等着!很快我的任职文凭就要下来了,到时候指不定谁要喊谁爷呢!”

    “到时候能不能轮得上你还不一定。”李卫道。

    捐官的制度在清朝是很普遍的一个升官制度,为的就是补充国库里不足的银钱。捐官时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按照捐纳制度,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而且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及穿官服的待遇。自然没有了限制便意味着买官的人就多了起来,可是这官职是有一定的数量的,毕竟有官职就代表着需要支出俸禄,若是同等级的官职设置的多了,每年需要支出的银子便多了。可即使如此,卖官对于清朝的国库来说也是笔只赚不赔的买卖。比如买一个相当于知县正七品等级的小官需要4600两银子,但其等级的薪俸每年只有60两银子。

    虽然贵到离谱,可这世界上永远都不会缺少有钱人,而有钱人的数量,绝对会比这空缺的职位数量要多的多。因此买了官不一定能立刻就当上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亦或者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这批人便如同官员候补一样,无期限的等待当官的机会。所幸在康熙时期这样事情并

    分卷阅读89

    -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6460/7761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